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步步惊唐 >

第104章

步步惊唐-第104章

小说: 步步惊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三儿眉开眼笑地说道:“李郎君还记得兄弟几个,那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您请吃酒,我们要是不去那岂不是太不识抬举了?李郎君放心,萧捕头那包在我身上,李郎君您说个地方,我进去和萧头儿安排安排,随后一准到。”

“好,那就有劳马大哥了,我在蜀香楼恭候各位。”

蜀香楼那可是犀浦县最好的酒楼,马三儿听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又和李昂客气了两句,便连忙跑进衙门里去。

李昂带着伍轩,先到蜀香楼订好桌等着。过了半柱香时间,萧六带着马三儿以及当初去上溪村传李昂的另外两个人,宋乐和宋马皮儿兄弟俩,一起来到蜀香楼。

“萧大哥,可把哥几个盼来了,来来来,快快里面请。”

李昂在楼下迎着,毫无架子,双方少不得又是一番客套,这才上楼。包间里,热腾腾的酒菜全是蜀香楼的招牌菜。

马三见了平时难得喝到的剑南烧春以及满桌的佳肴,一边咽口水,一边感叹,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各位大哥,快请坐,谁要是客气,那就是瞧不起我李昂!来来来,都满上,我要先敬各位大哥三杯再说。”

“李郎君这才是客气呢,喝!”

酒坛子一开,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

萧六是个颇有城府的,知道李昂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满桌的好酒好菜,花费可不少,要是不先把话说明了,吃起来心里不踏实啊。

他向马三使了个眼色,马三会意,立即嘻嘻哈哈地说道:“李郎君能把我们当朋友,没得说,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只要是兄弟几个能办到的,一准帮您办妥。”

李昂笑道:“萧大哥,各位兄弟,今日我来,主要是想和兄弟们叙叙旧谊。做人啊,千万不能忘本,当初各位兄弟对李某的关照,李某是铭记在心,一刻不敢忘啊!来来来,喝酒!”

李昂显得豪爽之极,仗义之极,又和萧六几人干了一杯,这才接着说道:“若说事情,还真有件小事想麻烦萧大哥,也不是什么难事,对萧大哥来说,再简单不过。”

“李郎君请说。”

“马县令身边有一位袁先生,想请萧大哥帮我引见引见。萧大哥,你不用为难,直说成与不成就行,成与不成咱们都是兄弟!”

萧六暗暗松了一口气,答道:“我尽力帮李郎君去说说,以李郎君现在的身份,要和袁先生见上一面,应该问题不大。”

“好,那就拜托萧大哥了。此事暂且放在一边,咱们兄弟先喝个痛快再说,喝!”

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李昂可不会小看这些小人物的能量,关键时候他们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酒足饭饱之后,萧六几人离开时,李昂还送了他们不少礼物。

伍轩对他在这几人身上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有些不以为然,“老板,不就是让他们引见个人吗?直接给点银子不就得了,用得着这样吗?”

李昂望着萧六几人远去的背景,笑道:“南门啊,记住,细节决定成败。确实如你说的,送他们点钱,他们也肯定会帮我引见,但你不觉得那样缺了点什么吗?”

“缺什么?”

“人情。这人情债是最难还的,和他们打好了关系,咱们以后在犀浦混就能如鱼得水。再说了,今日咱们顺风顺水,就用几个臭钱打发人家,将来万一有求于人家呢?

有为这份人情债,那就不同了,今日我混得好,没有看不起他们,就算将来我混得不好,别人也会记着这份人情,做人啊,不能只看着眼前。”

“属下受教了。”

李昂把乡贡的事看得挺重的,要过犀浦县这一关,没几个人帮衬是不行的,而他现在能依靠的,只有萧六几人,当然要多花点心思在几人身上。

萧六的办事能力很不错,当天下午,就促成了李昂与袁缜的会面,地点,还是在蜀香楼。

袁缜年纪在五旬上下,身材瘦小,一身圆领长袍穿在他身上轻飘飘的,让人不禁担心他随时可能会被风吹走。

但从他的神态和目光中,却透出一种见过了大风浪才能积淀的平淡中和,让人不敢小视。

李昂这几个月的事情,袁缜也大致听过,这也是他愿来赴约的原因。

“袁先生,晚辈有礼了!”李昂一改与萧六他们一起时那种豪爽的作派,彬彬有礼地上前长身作揖。

袁缜暗暗留意着他每一个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想起当初在县衙里吓唬他的事情,不禁暗暗自嘲,看来自己这双老眼是花了,当初竟看走了眼。

他也不托大,相对一揖,回了李昂一礼:“李郎君客气了。”

*********************

PS:对于俺来说是没订阅,就没饭吃。各位亲,请订阅正版给俺一口气吧,天冷啊!有月票的亲,请支持一下吧,求月票!



第0152章柳暗花明

“李郎君约我来,不光是为了吃酒吧?”

袁缜端正地跪坐着,每次饮酒之时,皆是右手持杯,再以左手大袖遮住右手和脸面。他的动作不仅文雅,而且处处合乎礼仪。

但也正是由于处处讲究礼仪,让人感觉凛然不可侵犯的同时,也难以亲近。

和一个道貌岸然的人拉交情,怎么看怎么别扭。

李昂淡然一笑道:“不瞒袁先生,在下想成为犀浦县的乡贡。”

李昂很清楚,袁缜并不像表面上这么道貌岸然,他不仅帮马清泉参股了方同良的食盐贸易,在方同良一案中,更是吃完被告吃原告,两家通吃。

审理方同良被害一案时,袁缜还在李昂上堂前“教”过他,到了公堂上怎么做证。

“哦?李郎君其志可嘉,可喜可贺!以李郎君的才华,来日金榜题名亦非难事。”

袁缜心中一动,只是他对李昂可谓是戒心重重,不仅因为李昂曾让他看走了眼,更因为李昂和公孙靖宇走得很近,而公孙谨是李林甫一派的重要干将,也就是太子的死敌之一。

对这样的人,袁贯自然是非常谨慎。

“承袁先生吉言,金榜题名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不过,对在下而言,眼下要求得一个乡贡的资格,恐怕都不容易啊。”

“以李郎君的才华,若参加县试,过关又有何难?”

袁缜的话虽然客气,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李昂知道,双方还需要一个相互试探的过程,第一回肯定谈不出什么结果来,若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袁先生,请!”李昂再次邀饮,同时把话题转开,和袁缜且饮且聊。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双方聊得渐为融洽,袁缜对他在短短时日内,改变整个火井县的面貌很感兴趣,话总不离此。

“如今整个火井县,都受益于李郎君。李郎君之才,确定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啊。”

“袁先生过奖了!”李昂不卑不亢,淡然微笑着。

“李郎君入籍犀浦,便是犀浦人了,难道李郎君就没想过要为桑梓做点什么?如何治理犀浦,造福桑梓,想必李郎君也定有高见,袁谋真心求教。”袁缜说到这,抱圆拜了一拜。

因为他是跪坐着,行礼时和跪拜没有太大的分别。不过这只是古代坐礼的一种,和卑躬屈膝没有关系。

“如何治理火井,想必马明府自有成竹在胸,在下一介草民,岂敢胡言乱语?”李昂客气着。袁缜要帮马清泉捞政绩,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李昂意识到,这或许可以作为一个交换条件。

但说实话,怎么能让犀浦迅速改变现有的面貌,李昂还真没有认真想过。犀浦和火井不同,火井有盐业之利,是以可以用无双盐为支柱,迅速给火井带来繁荣,犀浦有什么呢?

“李郎君太过自谦了,袁某诚心求教,还望李郎君切莫推辞。”

“袁先生如此礼贤下士,在下不胜感激。在我看来,每一州县,只要找出它的特点所在,都不难治理好。不过恐怕要让袁先生失望了,犀浦之事,在下没有认真想过,一时之间也不好说什么。”

黄昏时,李昂离开县城回上溪村。这次和袁缜接触,虽然没有达成什么交易,但至少知道了双方各自所需,这就有了出成果的基础。

一路上,李昂开始思考着,有什么办法能让犀浦也迅速发展起来。这是个技术活啊,还真不好弄。

李昂一回到家,就见高里正和华老头在商议着建私塾的事。

如今,这可是上溪村的头等大事,事情传开后,黄四娘主动捐出村边的一亩地,用于修建校舍。只是即便是这样,李昂捐出的那五十缗钱还是不够用。

高里正把李昂拉到桌边,叹道:“贤侄啊,你回来得正好,老朽与华郎中刚刚合计着,这修校舍,怎么着也得花二十缗;加上咱们村有八十二个孩子,若是都入学,至少得请两位先生,每月少也得花费三缗;

另外,购买书籍和笔墨纸砚花费更大,贤侄捐的五十缗是不够的,这得另想办法才行啊。”

李昂自己也在读书,这段时间书籍和笔墨纸砚买了不少,相对其他物品,这个时代的书籍确实很昂贵,这也是多数人读不起书的主要原因。

没有笔,可以用树枝代替,没有纸,可以在沙地上书写。但没有书,你读什么呀?

“高里正,村里有人识字吧,私塾里用到的书,咱们买一套过来,让识字的人抄书,这样可以少花费一些。”

“贤侄啊,这八十二套书要抄到何年何月才行,请人抄书,你总得付人工钱吧,一算下来,请人抄书花费也不少呢。”

李昂用手搓了搓脸,在院里转了起来,他突然灵光一闪,忍不住击掌说道:“抄书慢,咱们何不自己印呢?”

“咳咳!”高里正连咳了几声,然后望着华老头,那眼神似乎是在说,赶紧给你家这位切切脉吧,看上去烧得不轻,都说胡话了呢。

华老头大感脸上无光,骂道:“臭小子,高里正在跟你说正事,你胡扯什么?”

“高里正,华老,晚辈没有胡说,咱们就印书,一通,百通,哈哈哈…………”李昂朗声大笑,这下子,不但解决了村里孩子的书籍供应,而且为上溪村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甚至可以说为马清泉找到了一条高升政绩的捷径,这下子,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李昂正乐着,啪的一声,华老头毫不客气地在他脑门来了一下,破口大骂道:“臭小子,老夫看你是真的疯了!你知不知道,书为什么这么贵



这要印一本书,得多名雕板工匠,一页一页的把字雕在硬木板上,雕错一个字,一块木板就废掉了,费工费料,印书是那么好印的吗?”

“华老,您先别动手,正是因为现在印书困难,咱们才有钱赚,您………您别急啊,听我把话说完。只要按我说的做,咱们上溪村,今后必是财源滚滚来!”

第0153章村办企业

“高里正,您老有印章吗?”

“有倒是有,贤侄问这个做甚?”

“高里正有印章就好,这么说起来就容易多了。”李昂重新坐下,对高里正和华老头说道,“现在的书籍之所以如此昂贵,究其原因,刻印困难是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要印几本书,就要成千上万块雕版,不仅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光是书版存放就要占据巨大的空间,而且有错字不容易更正,错一字,全版作废;

我呢,准备改变这种现状。发明一种活字印刷术,具体来说,就是不再用原来的雕板,而是像刻印章一样,在每个小印章上刻一个不同的字;

在印书的时候,选出每一页书需要的字,按顺序排列好,嵌入成排的木格中,使其整齐固定,如此便可以开始印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