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步步惊唐 >

第144章

步步惊唐-第144章

小说: 步步惊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公,学生该说的都说完了,这个………学生还有点急事,来日再来聆听相公教诲……。”

“日之,别急着走!”

不走哪行啊!

第0222章请先生笑纳

别人要是能够留宿相府,那是巴不得,甚至还可以用此作资本,到处炫耀呢。

要知道,那可是大唐左相府啊!

每天在相府门前等候接见的官员,排出半里远。为了得到当朝相公的接见,堂堂一州刺吏对相府的门房点头哈腰,赔着笑脸说尽好话的大有人在。

要是能得到当朝相公留下吃个便饭,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谈留宿相府了。

偏偏李昂这个小小的举子,左相亲自挽留,结果他却跑得比兔子还快。

相府的下人对此私下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个李解元不识抬举;有的则更不客气,直接说是给脸不要脸;有的则怀疑李昂是不是脑子缺根筋。

但不管怎么样,李昂还是跑得飞快,看得李适之莫名其妙的同时,又不禁哈哈大笑!

嗯,这个李昂,还真是个有趣的人,没事呢,绝不像别人那样往相府凑。

每次到来,一准有事,而且还都是给他送好事来的。

嗯,这后生着实不错,心智过人,见微知著,腹有乾坤,眼界开阔,年纪轻轻竟然能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音,令人为之振聋发聩啊!

这样的人才,若不能为朝廷所用,那就可惜了!

这样的年轻俊彦,若不能招之为婿,那就更加可惜了!

自相府“胜利大逃亡”之后,李昂带着伍轩一路往北,跑了十来里路才回到崇仁坊,长安城太大了啊!从城南到城北,走路的话需要将近半天时间。

这寒冬腊月,天气冷嗖嗖的,李昂不禁抱怨道:“你说这李相公,没事跑城南去置宅干嘛?每天上下朝,带着一大群人招摇过市,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是宰相怎嘀?”

伍轩搓了搓手,答道:“郎君说的是,像人家右相公多好,家在平康坊,上下朝近不说,想上青楼那是翻个墙就是,嘿嘿!”

“嘁!上青楼,人家右相公家中养的绝色美妾足有一两百,一天一个,也要大半年才轮得过,还用得着上青楼吗?”李昂不屑地对身边没见识的家伙撇了撇嘴。

伍轩嘿嘿笑道:“那可不一样,家花岂有野花香?”

李昂听了,懒得和他耍嘴皮子,往马屁股上加了一鞭,朝自家大门而去。

到了自家门前,看到有车马停在门前,看门的王二听到马蹄声,屁颠屁颠地跑出来叫道:“郎君,您可回来了!有贵客来拜访郎君呢。”

李昂一边跳下马,一边问道:“来者何人?”

王二接过缰绳答道:“回郎君,来者是个胡人,自称是郎君您的学生。又说是朝中的左威卫将军,小的不敢怠慢,就请他进屋等着了。”

李昂瞪了他一眼说道:“你呀!不知道说我不在家,让人改日再来吗?”

王二急了,连忙解释道:“郎君,小的说了,可他说郎君不在,就在门口候着,小的听说他是左威卫将军,这………”

左威卫将军的头衔,对王二这种看门的小厮来说,确实是不得了的大官,不敢得罪那是正常。

李昂懒得多说,独自往前堂而去。

前堂外,站着十来个仆从,身材魁梧的塞路斯匆忙自堂中走出来,长身拜道:“先生!”

“王子殿下。”李昂回了他一礼,然后伸手作请:“王子殿下不必多礼,快请!”

李昂与之步入前堂,却见堂内站着四位风姿绰约,艳美动人的胡姬,一见李昂与塞路斯走进来,四个胡姬连忙施礼,那高挑的身材,魅惑勾魂的眼睛,无处不让人销魂。

除此之外,堂中还放着两个大箱子,以及二十匹绫罗绸缎。

李昂指着那两个大箱子及绸缎问道:“王子殿下,这是何意?”

塞路斯再次躬身,一边呈上一份礼单,一边说道:“弟子枉活了二十多年,此番幸得先生点化,方寻到光明之路。先生大恩大德,弟子无以为谢,今日送来些薄礼,聊表敬慕之心,还望先生笑纳。”

李昂接过礼单看了看,上面除了四名胡姬,还有红宝石、珍珠、玛瑙、金玉字画等,价值一时难以估量。

“王子殿下请坐!”李昂只看了一眼那礼单,就放在一边的几案上。

“先生请!”

塞路斯年龄至少比李昂大十岁,但却在李昂面前执弟子礼,毕恭毕敬。自从光明神显灵,并赐予他圣火守护者的身份之后,他得到了长安城中全体波斯人的拥护,那些从西域而来原本信奉袄教的信徒,也对他毕恭毕敬。

塞路斯当众宣布,将倾尽家财用于复国,并将奏请大唐皇帝允许他组建复国大军,立即得到了大量的捐助。

有些虔诚的信徒几乎是倾尽所有捐助,并将他奉若神明。

塞路斯比谁都清楚,这一切,皆拜李昂所赐。如果说真的有光明神,那么李昂无疑就是他的光明神,让他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李昂看着他,脸无表情地说道:“王子殿下可知道,我刚刚在左相府说服了左相,支持你复国大业;同时,我也刚信誓旦旦向左相说过,我帮助王子殿下复国,没有一点私心,不图一点私利。”

“多谢先生为弟子奔走。”塞路斯既激动,又虔诚地说道,“弟子来日若有完成复国大业,绝不敢忘先生大恩大德。”

李昂摆摆手说道:“然而我一回家,你就送上如此厚礼,这让我如何自处?”

“这……。。先生博大无私,弟子不敢有污先生名节。然呈上些许薄礼,只是聊表弟子恭敬之心,别无他意。”

“王子殿下,你要面对的艰辛还很多,要承担的更多。现在正是你需要用钱的时候,你的心意我心领了,这些礼物就当是我捐给你用于复国的,你拿回去吧,愿你莫忘卧薪尝胆,誓死复国之志。”

从李昂的语气中,塞路斯听到了真诚;

他没有再多说,跪坐着的他,向前深深地拜下,眼中含泪道:“先生之情,比山高,比海深,弟子将铭记于心,弟子当着先生之面立誓,一日不光复波斯故国,一日不移死志!”



第0223章西域策

“王子殿下,那日在布政坊袄祠内,我听你与苏梅尔交谈,似乎王子殿下刚自西域返回长安,这是怎么回事?”

李昂让下人准备了些酒菜后,与塞路斯在堂中对饮。对眼下西域的情况,李昂知道的并不详细,是以颇为好奇。

塞路斯拱手道:“禀先生,弟子自天宝二年请得圣命西行,经龟兹、疏勒,翻越葱岭,一直到达月氏都督府。家父两位弟弟至今还留在月氏都督府,谋求光复波斯故地,然……。。”

塞路斯说到这,脸上满是苦涩。

对此,李昂是可以理解的,塞路斯的祖父泥涅师曾在月氏都督府,也就是吐火罗奔走了20年,他的父亲又滞留吐火罗半辈子,却依然没有什么大作为。

换了别人,恐怕早就绝望了吧。

波斯王室能坚持到今天,更多的是因为有强大的大唐的支持。

根据塞路斯的描述,李昂大致知道了吐火罗的范围,东起帕米尔,西接波斯,北据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南至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相当于今阿富汗北部地区。

此地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与伊朗、印度等地交通往来必经之处。

玄奘西去取经时,吐火罗王族已绝嗣数百年,酋豪林立,分为27国。

唐高宗显庆年间,以其境内的阿缓城(阿富汗昆都士)置月氏都督府,授其王为吐火罗叶护、悒怛王、使持节25州诸军事。

自从波斯被白衣大食占领后,吐火罗就一直是抗击白衣大食的前沿,因有地利优势,勉强挡住了白衣大食的进攻。

但另一方面,吐火罗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虽说都属于大唐的月氏都督府,但其中部族林立,各怀私心;

在没有唐军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这二十多个部族谁也不愿冒死出兵,帮助波斯王室复国。

当然,就算他们全力支持,也不太可能帮波斯王室收复失地。

塞路斯的父亲普尚等,几经战损,如今手下兵力已不满一千,在吐火罗寄人篱下,又没有稳定的后勤以及兵源补给;

若不是大唐给了他们一个波斯王的封号,他们早在绝望之下作鸟兽散了。

毫无夸张地说,正是因为大唐给了波斯王室一个封号,他们才能得到吐火罗那些部族的支持,才能坚持到今天。

李昂再次对塞路斯道:“王子殿下不必气馁,此番只要取得圣上恩准,你就尽快募兵西行。就我所知,凉州、武威、沙州、龟兹都有大量波斯遗民,

加上吐火罗各部多是信奉袄教,你一路西去,只要多让光明神显灵几次,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拥护。

到时一边行军一边扩招军士,并加以训练,到了西域,再协助唐军作战,用战场来训练兵马,来日便大有可为。”

“多谢先生指点。”

“光是这样还不行,你还要指派几个善于经商的人,组建一支庞大的商队,往来于长安与西域之间进行贸易,以作为你养军的供给。有了后勤保障之后,军心才稳。而且就算遇到了挫折,也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李昂和塞路斯聊了许久,能想到的,李昂都一一和他说了,到了傍晚,塞路斯才告辞。

塞路斯离去之时,在李昂的坚持下,最终把两箱财物带了回去,正所谓好人做到底,有时候,舍弃一些东西,会得到更多。

至于那四个胡姬,塞路斯坚持留下来侍奉李昂。

李昂也没有再推辞,便收下了。

唐宇、魏如良、狄远、吴自清四人也结束了一天的访友,回来了。

他们和李昂不同,李昂搭上了李适之这条线,他们却还没有机会入得相府,每天还得四处拜访,参加各种聚会,以增加自己的名声。

几人回来后,一起用晚饭,话题又扯到了西域上去。唐朝的官员往往是出将入相,是以读书人也喜谈兵。

对于西域的政策,李昂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停杯说道:“说起来,我大唐又想西域诸国守蕃臣之礼,但吐火罗及昭武九国长年受到大食国侵犯,肆意掠夺,各国屡屡向我大唐请兵,然我大唐却不能尽保护这些小国之责,这本身就隐藏着巨大危机啊!”

四人中,魏如良听了李昂的话反驳道:“对日之兄所言,在下不敢苟同,西域诸国,虽名义上奉我大唐为主,接受了我大唐册封,但我大唐向来不干涉其内政,诸国也从未向大唐缴纳过一文赋税,偶有进贡,我大唐回赐倍之。其受大食国进犯,亦非我朝所愿,若我朝劳师远征,迢迢万里,耗费无数,国库岂又承担得起?”

李昂当即驳道:“魏兄所言,虽不无道理,然也不尽然。西域诸国奉我大唐为主,本就有寻求庇护之意,我朝既然册封了诸国,在道义上也就有了保护诸国的责任,否则大唐威信何在?

至于劳师远征,有所耗费,可与诸国商定,由其承担。诸国年年遭受大食侵略,苦不堪言,相信他们也愿意承担的。”

唐宇说道:“日之兄所虑,在下心里是认同的,然而大食非小国,想将其击败,恐怕不容易。我安西四镇兵力本就不多,更加上南有吐蕃虎视眈眈,北有突厥余部不时反叛。若四镇兵马应河中诸国请求,大举西征大食,吐蕃和突厥余部岂会坐失良机?若四镇陷于吐蕃,西征大军必溃。”

李昂举起酒杯,徐徐饮罢,才淡定地说道:“你们说的都对,但也都太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