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步步惊唐 >

第215章

步步惊唐-第215章

小说: 步步惊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重骏那蒲团似的大手掌对他肩头重重地一拍,震痛了李昂的伤处,也把他拉回了现实之中,见他直咧着嘴,马重骏对自己的行为丝毫没检讨的意思,还嘿嘿地说道:“某听说李舍人带伤杀敌,勇猛如虎,杀得吐蕃人闻风丧胆,这会儿李舍人就别装了,哈哈哈………”

李昂倒吸着凉气说道:“吐蕃那些虾兵蟹将,岂能和马军使相比,你这一掌拍下,可比吐蕃人一刀砍下还厉害,可要了我半条命啊!”

“哈哈哈………。”

大伙纷纷大笑,马重骏非常豪爽地说道:“李舍人,马某少有服人,对李舍人却是没话可说,今天,非要和李舍人共谋一醉不可!”

李昂笑道:“马军使,你等着,你这一掌之仇,我非报不可,今天就算是带伤上阵,也誓要把马军使灌翻!”

“好说,好说,哈哈哈……。”

打扫完战场,救治完伤者,重新布好城防之后,李昂、哥舒翰、马重骏等一大群将领取酒痛饮,共庆大捷,哥舒翰等都是善饮之人,但最终都被李昂干翻了!

为了避免这些家伙醒来不认账,李昂还让人取来笔墨,在每人额头上画了个圈圈,等众将酒醒,先醒之人见别人额头上都画了圈圈,不禁指着别人大笑,结果后面醒来的人,又指着前面醒来的人大笑,每个人都以为只有别人额头被画,而自己没事。

最后各人才发现,自己和别人没什么差别,这一事实,让大伙哭笑不得。

这事很快就传遍了军营,众皆大笑!

最终这件趣事不仅传遍了整个陇右,甚至随着大捷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唐。

李昂当天开始,便抛开其他的事,专心调查伏击他的幕后主谋。

很快证明,其他几个在伏击中被达瓦他们杀死的人都是陆敬荣的部下,至于那些逃走的人,基本也可以断定是陆敬荣的部下,但这些人现在去向不明,根本没有再返回合川守捉。

从陆敬荣身上,李昂找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他娘的,不找了!

没有证据就没有证据,整个陇右有心要自己性命的人,也不外乎那么一两个,咱们走着瞧!

李昂一怒之下,立即开始谋划反击,只是董延光毕竟是堂堂的节度副使兼关西兵马使,要反击可不容易,必须精心设局才行。

一个被怒火冲昏头脑的敌人,要比一个理智的敌人容易对付的多。本着这种理念,李昂决定再嚣张走一回,让董延光尝尝愤怒的滋味!

****************

PS:清明节这几天忙于扫墓,累得不要不要的,还要两三天才能扫完。



第0315章我就是看你不爽

PS:感谢八八戒戒的万金之赏,非常感谢!

***************************************

大军押着大批吐蕃俘虏,凯旋之时,李昂骑着千里良驹,当仁不让地走在了大军前头。

他肩上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吊着吐蕃王子赞摩?隆朗楚的头颅,看上去就像扛着鱼竿去钓鱼归来一样。

鄯州城外人头赞动,大量的老百姓拥到了路边观看大军凯旋,欢呼雷动,有人编了歌谣来赞颂李昂,在路边兴高采烈地唱起来:

“李探花,多才华,

文韬武略甲天下,

单骑走陇右,虎口里拔牙;

刚俘敌国相,又战合川崖,

敌人闻风俱丧胆,狼奔豕突把尾夹。

李探花,貌如花,

谁家女儿不思嫁……”

李昂听到这,差点坠马而亡,他指着那唱得正欢的家伙,大声喊道:“别唱了!别唱了!瞧瞧,瞧瞧!我这大老爷们,那来的貌如花?”

路边的百姓顿时哄然大笑,那位编赞歌的家伙也绝,答李昂道:“这不管,反正我要是女儿身,一定非李探花不嫁!”

立即有人打趣道:“那谁,赶紧回娘胎重生过啊?没准真能变成女儿身,让李探花看上呢?”

“哈哈哈哈……。”

大道两旁,人们的笑声阵阵,喜气洋洋,那编歌谣的人不以为意,还喊了一嗓子:“各家有女儿的,还不快拉出来让李探花瞧瞧,没准真被李探花看上,那你们祖上可就冒青烟啰!”

还别说,真有人心动,可惜,现在跑回去拉女儿出来怕是来不及了。

大军凯旋,作为陇右节度使,王忠嗣肯定得出面犒军,至少也要先嘉勉几句,否则难免让凯旋的将士感觉受到了冷遇。

按理,节度大使都出来了,其它属官如果没有什么急事要处理,自然也要一同出来。这次除了行军司马崔乾佑等人外,副使董延光也来了。

李昂与哥舒翰上前的同时,在众目睽睽之下,先是“藐视”了董延光一眼,那眼神就像在看一只老狗,然后突然把竹竿上挑着的人头往董延光身上一扔,笑道:“吐蕃王子赞摩?隆朗楚,我射杀的,请董副使查验!”

董延光哪料他有此一招,人头飞来,他下意识地伸手一接。要知道,李昂他们从合川守捉回到鄯州,用了两三天时间,加上天气炎热,人头已经有些腐烂。董延光一接在手里,立即就闻到熏人的恶臭,差点把刚吃的东西全呕出来,连忙把人头扔掉。

“哈哈哈,董副使竟然害怕敌人的首级?我倒是奇怪了,董副使平时怎么带兵打仗呢?”李昂哈哈大笑着,笑声中充满了明显的戏谑。

“李昂!”董延光大怒,当着凯旋大军,以及万千百姓的面,他刚才见鬼似的扔掉人头的一幕,着实狼狈,大军阵列中,有的士兵忍不住低笑了起来。

董延光这下可谓是脸面丢尽了,他右手握向刀柄,锵!一声铮响,横刀出鞘,此举让凯旋的士兵和围观的百姓一片大哗。

王忠嗣也连忙喝道:“董副使!你这是干什么?还不把刀收起来!”

王忠嗣战功显赫,声威逼人,他这一声大喝,董延光虽是咬牙切齿,却不好再真动手。

李昂摊摊手,一脸无辜地说道:“董副使,您这是怎么了?下官只是让你验明人头,以免又有人说我谎报战功,董副使何以如此激动?

嘶……说真的,面对敌人的刀光剑影,我可以眉头都不眨一下,但我向来最怕被自己人在背后捅刀子,那可是防不胜防啊!董副使,我好怕,你可别吓我!”

“李昂,够了!”王忠嗣也想不通,李昂为什么要故意当众羞辱董延光。

但他能阻止李昂,却无法阻止围观的百姓,四周此时竟是嘘声一片,甚至有人躲在人群中骂起董延光来。

董延光夺马不成,便要整死李昂,派他带几十人去赤岭修缮烽火台,这事情早已传整个陇右。

随后,李昂大破伏俟城,生擒吐蕃大论归来,这样的大功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反而是董延光得到了朝廷的重赏,不用说,这肯定又是董延光在抢李昂的功劳。

无论是普通战士,还是陇右百姓,莫不为李昂叫屈,对董延光这样的人,自然是极为反感,甚至是充满了鄙夷。

这会儿人山人海的,反正董延光不可能知道是谁在嘘他、骂他,大家纷纷为李昂鸣不平,大骂董延光。

听着人群中此起彼伏的骂声,董延光整张脸都气绿了,握刀的手青筋凸起,几乎忍不住冲过去砍人。只是这举刀砍百姓,当然不行的。

董延光只能把气全撒到李昂身上,对他厉吼道:“李昂,你好大的胆子,藐视上官,言带讥讽,你可知该当何罪?!”

董延光身材魁梧,黑须如虬,双目瞪如铜铃,发起怒来很是吓人。可惜吓不到李昂,李昂怪笑道:“董副使,你这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啊!你问问四周的百姓,看看谁看到我藐视你了?要扣我这样的大罪,总不能光凭你一面之词吧,问啊!”

“你………”

“你什么?下官前些天确实被人从背后捅刀子了,有人指使合川守捉的驻军,于拔延山伏击下官,幸好下官命大,侥幸躲过一劫。不过王大使派去给我当护卫的二十名新兵中,却有四名被冷箭射死,尸体就在后面,董副使要不要看看?”

围观的人群听到这,再次大哗。

李昂佯装不解地看着董延光,接着说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我说有人在背后捅刀子,董副使何以如此激动?还说我讥讽你,难不成董副使要对号入座?或者,派去伏击下官的幕后主谋真是董副使?”

这下子,就连王忠嗣身后的属官,也不禁私下议论纷纷。王忠嗣见事情越闹越僵,不等董延光发难,立即大喝道:“李昂!你说够没有,你遭遇伏击的事,本使自会派人去查明,何须你在此胡言乱语?”

李昂这回丝毫没有低头的意思,只是对王忠嗣拱拱手,说道:“下官职位虽然不高,但好歹是朝廷命官,来陇右是为朝廷效力的,不是来受某些人肆意欺凌和暗算的。王大使既然这么说,希望王大使尽快查明真相,下官静候佳音。”

王忠嗣背后的官员面面相觑,震惊于李昂竟然敢这么和王忠嗣说话,这也太……太那啥了吧!

李昂冷笑,老子就是要嚣张一回,咋嘀?

王忠嗣身为陇右节度大使,在他的事情上,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对李昂颇为不公,李昂早就看他不爽了!



第0316章狂怒

“大使,那几个黑衣人多是死于箭矢,当时李昂身上并没有弓箭,杀死那几个黑衣人的,一定是另有其人。”张子康非常肯定地说道。

王忠嗣似是没听到一般,认真地把捷报写完,再审阅一番,这才签上名,然后把门外的小吏叫进来吩咐道:“拿给崔司马署名后,立即发往长安。”

“喏!”

等小吏出去后,王忠嗣才问张子康道:“你私下查过是谁杀死那些黑衣人的吗?”

张子康连忙抱拳答道:“禀大使,我查过了,但是查不到什么蛛丝马迹,那些人应该是暗中跟着李昂的,但事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忠嗣搁下笔,大马金刀地端坐在座椅上,双手成拳拄在大腿上,微皱着双眉,看了一眼张子康后,抬眼没有焦点地看向远方,陷入了沉思之中。李昂的身世迷离,他虽然猜到了一些东西,却不敢下结论,事关重大,必须有确凿的证据才行。

这次,难道李昂早就知道有人会暗中伏击他不成?

射杀伏击他的合川守捉边军的,真是他暗中的护卫吗?

真的是董延光派合川守捉的边军去伏击李昂的吗?

一连串的疑问在王忠嗣脑海中掠过,对这些事情,他本来不想过多理会,但现在李昂与董延光之间,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爆发严重的冲突,甚至是你死我活,作为陇右节度大使,他不能坐视不管了。

李昂官职虽然不高,但如今在陇右,声望之高,从百姓的反应便不难看出,甚至可以说隐隐盖过了他这个节度大使,且有着不同寻常的背景;

而董延光是节度副使,在陇右多年,军中有不少将领和他关系密切。

这两个人继续恶斗下去的话,指不定会卷进越来越多的人,王忠嗣无法忍受陇右内部生乱,但这件事要处理清楚,又岂是那么容易?

特别是李昂这个人,确实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但身上隐藏了太多的秘密,若不弄清楚,王忠嗣便不敢完全信任他。

恍惚间,王忠嗣不禁想起了开元二十五年四月那件举世震惊的大事来。那一天,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与驸马都尉薛锈突然披甲入宫,武惠妃急报皇帝说太子谋反,随即大明宫被血色染红。

这件宫廷秘辛至今有许多地方隐晦难明,比如李瑛、李瑶、李琚、薛锈四人与武惠妃恶斗已久,身边也有不少谋士,四人难道不清楚披甲入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