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步步惊唐 >

第45章

步步惊唐-第45章

小说: 步步惊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板,你冤枉我了………。”

“行,盐井下有水,你跳下去洗洗,看能不能把自己洗清。”

伍轩噗哧两下,答不上话来,便要远远地躲开。“站住!把这齿轮抬上去。”李昂及时叫道。

之前盐井提卤,都是以人力一桶一桶地往上提,如果是单纯的用铁锅熬盐,也没什么,但如今每个盐井都建了这么大的盐池,以人力一桶一桶地往上提,那效率就太慢了。

李昂设计了一个他称之为绞车的东西,在井里固定上一架长长木梯,上面有转轮,转轮上加装履带,履带上固定着一个个提水的木斗。井上再装一个研磨大的轮盘,以牲口拉动轮盘,轮盘上的齿轮带着履带不停地运动,木斗就能不停地提上水来。

说白了,这就是一部畜力水车。工匠把部件都打制出来了,现在李昂要伍轩抬上去的就是最后装的大轮盘。

这部装置对于大家来说,新鲜得很,连见多识广,把李昂的“集团公司”硬改成了“XX公司”的韦老头,也看得一愣一愣的。

“李郎君,这看着有点悬乎,能行吗?”

“安了,韦老头你暂时不会失业,赶紧烧你的火去。”李昂一眼瞧出他的小心思。

韦老头却不管,听说不会失业后,高兴地说道:“李郎君,这是用驴拉的吧,老汉赶驴很在行哩。”

“行,以后你就兼职赶驴吧。”李昂让伍轩把轮盘抬上去后,再吩咐工匠给轴子上了些油,然后说道,“行了,牵驴过来试试。”

“好哩!”韦老头生怕自己失业,赶紧把驴牵过来,熟练地套上。大家都紧张地看着,这东西是第一次,成不成的,大伙心里都没底。

就连黄四娘也结束了“T台走秀”,回到井边来。“李郎,这能成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李昂看着她,也不禁感叹,这少妇确实养眼……。。“咳咳,韦老头,让你的驴慢慢走起来。”

韦老头紧牵着驴,随着驴的拉动,轮盘带动履带,履带带动着木斗,咔咔地转动起来。开始驴还走得挺轻松,可随着盛满水的木斗数量越来越多,驴走起来就越来越吃力,轮盘上的齿轮也咔咔直响,那样子随时可能崩了。

哗!

哗!

…………。

一个个木斗随着履带转到顶端后,往另一面转动时,斗内的卤水便哗的一声倾入下面的小池子,然后通过沟渠流向宽大的盐池。

大伙见果然成了,不禁大声欢呼起来。李昂却大喊道:“停,快停下!这样不行,太吃力了,齿轮支撑不了多久,必须减少木斗的数量,斗与斗之间的距离再长一点。”

旁边的几个工匠说道:“李郎君放心,这个不难。”

那些木斗是用粗绳绑着的,把绳子解开,取下几个斗,再重新把各斗之间的距离调宽,这样同时乘着水的木斗数量减少,整个提卤机转动起来就轻松多了。

提水的木斗虽然减少了,但因为转速加快的缘故,效率不减反增,一斗斗卤水随着履带的转动,哗哗地倒入卤水池中。

“李郎真行,成了!这回成了!”黄四娘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就差抱着他亲一口了。

***

李昂在螳螂坳忙着大搞生产,火井城里,方赵两家差点打了起来。成管派了个捕快赶到螳螂坳通知李昂后,李昂叫来方大牛,让他先主持螳螂坳的工作。

目前主要是加紧多生产粗盐,上百个大铁锅日夜不停地熬卤,为了保密,暂不提纯精盐。等将来粗盐囤积得够多之后,再一次性提纯,大批量投入市场,抢占地盘。是以由方大牛暂时管着不成问题。

李昂带着黄四娘和伍轩匆匆赶回火井县城。

颠簸的马车上,黄四娘舒了舒那美好的身体,问道:“李郎,方家与赵家恶斗,咱们这般火中取粟,一下子就把方家和赵家都得罪透了,奴家觉得有些不妥。”

李昂把头枕在她的大腿上,正色地说道:“四娘,除非你什么都不做,否则总会得罪人的。况且我就算不想得罪方家和赵家也不行了,彼此之间已势如水火,再也存不得妇人之仁了。”

“崔县令这边,李郎,你别怪我多嘴,公孙靖宇年轻冲动,做事没有定性,全靠他势压崔寅很是不妥,万一公孙靖宇那边有什么变动,崔县令一定会变本加厉地针对咱们。”

“四娘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说白了,公孙靖宇的势力对咱们而已言,终究是虚的,用来唬唬人可以,真要落到实处,未必好使。比如方公孙靖宇去说句话,便能让他父亲提崔寅的官吗?我可不这么认为。”

“李郎,既然你心里都清楚,那你还……。。”

“好处我会给崔寅的。”

“李郎啊,以财力论,咱们远远不及方赵两家,你还能提拔崔寅的官职不成?”

“不错,我就是要给他升官。”

李昂话里充满了自信,黄四娘看他不似在瞎说,可他一介布衣,说什么给崔县令升官,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李郎,你拿什么给崔县令升官?”黄四娘弯下腰来紧紧盯着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胸口已经快压到李昂脸上了。

这个从十五岁守寡,在深宅大院里寂寞幽居了整整十年的少妇,就象一坛珍藏了十年的美酒,散发着诱人的醇香。

李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脸陶醉,黄四娘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胸口靠他的脸太近了。她的脸有些发烫,心跳也加快起来。

“李郎,你快说嘛,你有什么办法让崔县令升官?”

李昂呵呵笑道:“四娘,这事我先保密,今晚咱们请崔县令吃顿饭,到时你就知道了。”

“李郎,说嘛,您就别逗奴家了。”黄四娘的声音变得柔媚了许多,就连旁边的红杏,也感觉到了自家娘子的异样。

她敢肯定,就算李郎君在这车上要自家娘子的身子,自家娘子也肯定不会拒绝…。。那我呢……

平日李昂经常吃红杏点小豆腐,她今年也十九了,虽然没有过男人,但和黄四娘虚凰假凤的事可没少做,只是那冰冷的角先生怎么能和真正的男人相比呢?

***************************

PS:各位亲,求推荐,求收藏,没有收藏的,点击一下俺封面下边的“加入书架”,你样会有实时更新提醒,请各位朋友多多支持,让俺更有信心写下去。



第0065章李昂献策

是夜,李昂亲自弄了几个特色菜,就在租来的小院宴请崔寅。

暖暖的落晖斜照在院中的杏花上,满树杏花娇色艳丽,也不及黄四娘那动人的新妆,卧在门内的小叮当都忍不住冲着她呜呜地叫了两声。

在大唐请人宴饮,自不像后世那样,大家团团坐一桌,此时还是习惯分桌而坐,各踞一几。

小院的杏花树下铺了一张竹簟,再在竹簟上放上两张小几,以及几个柔软的蒲团。

崔寅换了一身圆领便服,神态多少还有些自持,和李昂相对一揖,在李昂热情地招呼下,在小几后跪坐下来。

“明府能赏脸赴我这家常便席,实乃李某莫大的荣幸!四娘,快给明府斟酒。”

作为大唐无双盐业公司的公关部经理,黄四娘经过精心打扮,更是风情万种,光彩照人,崔寅在她面前也有些不能自持,接连客气了几句。

“崔明府,请!”

“李贤弟客气了,请!”

两人对饮了一杯,李昂放下酒杯说道:“崔明府,这几样小菜是四娘亲自为您准备的,您尝尝合不合口味。”

“好,好好,既是黄四娘亲手准备的,本官自然得好好品尝一番。”

桌上的几样菜,包括红烧肉这些其实是李昂做的,然正所谓君子远庖厨,这年头男人精通厨艺可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相反还会被人瞧不起,是以李昂才假托黄四娘之名。

崔寅尝了一块红烧肉,顿时赞叹不已:“四娘不但人长得美,这厨艺更是本官平生仅见,善!大善!”

黄四娘悄悄瞟了李昂一眼,风情万种地答道:“崔明府过奖了,奴家可当不起。您若是觉得还吃得,就多吃一点,这便是对贱妾最好的夸赞了。”黄四娘说着,又频频给崔寅斟酒劝饮。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昂这才开始切入正题:“官场之中,风云诡谲,一不小心,不但会丢官去职,还会累及满门。崔明府身在官场,着实不易啊!来,我再敬崔明府一杯。”

这样的话从李昂口中说出,崔寅的酒意便醒了几分,道“李贤弟似乎话中有话,何不明说。”

“其实也没什么,说到底,身入仕途,要么光宗耀祖,仕途亨通;要么济济无名而边缘化;要么就是如我前面所说,丢官去职直至祸及满门。而这一切,究其根本,关键还是要有上得台面的政绩,以及有人赏识你并且加擢任。只有这些均齐备,官运亨通才有了基础,不知崔明府以为然否?”

这个是自然,崔寅岂会不知,只是他不敢托大,谨慎地说道:“还请李贤弟赐教。”

“公孙侍郎那边,我让公孙靖宇帮着崔明府说说,自是不难。但关系建立后,要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就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绩。这政绩,是您为官一方的名片,是您避免被人戳脊梁骨的东西,同理,也是擢升您的人知人善用的证明,这又何尝不是这些人的政绩?毕竟,谁会用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不是?

一个国家,以士农工商为基础,一个州县,也是如此,只要把这四样捋顺了,这政绩也就出来了。然而这四样,也有轻重之分。在下不才,想问问崔明府,在您看来,士农工商以何者为重?”

“国无农不稳,民以食为天,自然是以农为重。”

李昂听了,呵呵一笑,头上的一树杏花在夕阳晚风中婆娑着,不时有花瓣飘落到他的身上,那悠闲的意态,着实让人暗自赞叹。

“难道李贤弟另有高见?”

“高见不敢当,不过崔明府所言,在下确实不敢苟同。国以农为本,此言诚然不假。然崔明府要清楚的是,你管理的只是一县之地,而且任期只有三年。

农业投入大,周期长,收益少,而且能否丰产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就算老天爷开眼,田地皆得丰收,那又怎么样?朝廷规定的赋税数额是死的,崔明府还能多收点不成?

换而言之,在农业方面着力,最好的结果不过是顺利完成朝廷规定的农税而已,不可能为朝廷增加一点赋税。

请恕我直言,崔明府也过不惑之年了吧,如今也只是一个下县的县令,就算年年政绩评优,此生能迁个刺史也就到头了。如果崔明府想更进一步,甚至青史留名,除非能一鸣惊人,拿出一份别人望尘莫及的政绩来。”

李昂这番话,让崔寅顿觉醍醐灌顶,颇有种交浅言深的意味,让他思路明晰了不少的同时,也充满了回味。说实话,他之前和天下大多数官员一样,这官做得都有点浑浑噩噩。想出政绩,但却不知从何入手。

各地官员年年下到田间地头劝课农桑,除此之外便是努力办学。

士农工商嘛,他们潜意识里自然会把士和农放在第一位。如果不是李昂点拨,可能他一辈子也勘不破这一点。

“望李先生指点。”

崔寅站起身来诚心诚意地作揖道,他连称呼都换了,可见心中敬服。

李昂含笑说道:“短短三年任期,到任后光是熟悉当地民情,便要一年半载功夫,剩下可供施展才华的时间便屈指可数了。从农业方面着手,方才在下已经分析过了,不可行。咱们再从‘士’方面分析一下;

大兴教化,实不失为良策,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在短短三年内出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