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笑解金刀 >

第3章

笑解金刀-第3章

小说: 笑解金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打量着回报说是“万岁山。”
朱由检慨叹着频频摇头道:“完了,一切都完了!”看了看左右,问:“成国公呢?”
王承恩在马上俯首道:“回圣上,成国公畏罪去了,怕圣上见罪,不辞而别……”
“这又为什么?”朱由检一脸茫然道,“他有什么罪?”
王承恩咳了一声,半天才结结巴巴地道:“听说,他手下的兵都临阵哗变,刚才惊驾的乱兵,就是隶属他手下的,因而畏罪潜逃。”
“原来这样……”
朱由检强恃着苦笑了一下,声音低得连自己也听不清,他把手里的三眼枪转交给身边的叶照,点点头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民叶照!服侍皇上还不足一年!”
“这就是了……”朱由检说,“怪不得我看你眼生得很,今夜晚。幸亏有你跟在朕的身边,要不然……”
顿了一顿,他又道:“你身手不凡,我看比以往在我身边的任何人都好,有你在我身边,我放心多了!”
叶照说:“夜深寒重,皇上请速回宫,大营兵已散失,小民愿护侍皇上急走江南!”
朱由检苦笑着摇了摇头:“怕是来不及了!”
黄龙马往前走了几步,朱由检立蹬马上向各处看看,只见远近城池,烽火彻天,却不闻隆隆炮声,夜幕里竟是出奇的宁静。
打量着这般情景,各人心里俱不禁浮起了不祥之兆。
忽然,数骑快马,急奔山道而前。
王承恩策马迎上,大声叱道:“什么人?圣驾在此,还不下马叩头?”
几匹马闻声而止,各人滚鞍而下,才知是自己人——来人其中有两个是锦衣卫的千户,其他三人丢盔弃甲,极是狼狈,分不出真实身份。
当下即由陪同的一个锦衣卫焦姓千户禀报道:“这三个是守齐化门、正阳门的门官,说是贼已入城,卑职带他们来见大人。转禀皇上……”
不等追询,来人已叩头道:“兵部尚书张大人开了正阳门,曹大人也开了彰义门,都降了贼了!”
朱由检听到这话,直似当头着了一个焦雷,怔在马上一声不吭。
来人又叩头道:“听说成国公也开了齐化门迎贼……”
朱由检这才“啊”了一声,半天才讷讷道:“知道了……”
说时,他默默带过马头,排众而前。
王承恩与叶照忙自策骑跟上,锦衣卫士疾速超前护侍。
四下里寒风瑟瑟,竟自又飘起了雨来。
朱由检只管策骑而前,往坡下走,山雾迷合,阴风惨惨,自此而望,紫禁城各处宫殿尽在眼前,却已不似昔日那般灯火璀璨。
走着,看着,朱由检只觉眼前重重迷雾已似无能辨物。
一行人俱似丧家之犬,默默策马,并无一人说话,战士的锁甲刀剑磕碰着马鞍,间和着散乱的蹄声,交织成一种窒人心室的音律,每个人身上的血脉都似忽然冻结了。
忽然,朱由检勒住了马。
各人俱都停住。
看着身边的王承恩,朱由检冷森森地说:“我看错了他,早先还传了道密旨给他,要他辅导东宫,迁移南方,方才在路上,我不该实话实说,把太子二王的下落藏身处都告诉了他,如今他竟然也开门降了贼,太子与二王的处境岂非……”
此言一出,各人俱都呆住,须知护送太子立嗣南方之事,乃是连日来朝臣最为关切的一件大事,原以为太子与永定二王已分送周奎、田弘遇两个外戚家中,再行辗转谋求脱逃,可以躲过大难,却不知临时变生时腋。由于成国公朱纯臣向敌人投靠,太子与二王隐藏之事,自不免为其泄露,致使一番设计成为白费,太子等更有性命之忧。
朱由检爱子情深,更兼以心存故国匡复大计,猝然念及焉,能不为之大存焦虑?一时冷汗涔涔。
王承恩咬牙道:“皇上所虑甚是,这事情太为重要,以臣看成国公降贼未必是真……
即使是真的,现在解救太子还来得及,要是派个人到周、田二公府上去送个信儿,要他们及早准备才是!”
“朕正是这个意思,却要寻一个既有本事又靠得住的人才好行——”
说时顿了一顿,目光一转,盯在身边那个侍卫叶照脸上,后者立明警觉会意,抱拳躬身道:“小民愿效犬马之劳,请皇上差遣,万死不辞!”
朱由检苦笑道:“你的本事朕刚才已看过了,此事由你前去,最为恰当,事情成败如何,你要速速回报,朕等着你……你要快去快回!”
叶照应道:“定不辱命。”
朱由检即由手上摘下了一个汉玉扳指,递给他说:“这是我一直戴在手上的东西,作为一个信物,他们一看即知,你这就去吧!”
叶照接过来,揣于怀内,随即掉头而去。
朱由检加一句:“你要快快回来……”
却不闻叶照回声,他的行速快捷,一时间已消逝不见。

(引子)死宴

银牙打扳,小红低唱。
袁贵妃这一曲“惜分飞”真可谓婉转动听,唱到感情深处了。
R%“泪湿阑干花着露,
愁到眉峰凝住,
此恨平分取,
更无言语托附。
断雨残云无意绪,
寂寞朝朝暮暮,
今夜山深处,
断魂与君同住。”R%
长夜未竟,烛影摇红。一曲方终,早已是泪眼阑干,便自跪倒在皇帝座前。
朱由检喝了声:“唱得好……”手起金杯,把满满一觥酒喝了个涓滴不剩。
——他的另一只手,不自禁地托起了袁妃的脸——宫样蛾眉,郁郁秋水,翘起的唇角,点缀着那一颗多情的相思红痣,这一切都已迷离,为泪模糊了。
今夕何夕?彼此心里有数,即将是“诀别”之夜了。
记忆所及,这“乾清宫”,皇上的夜宴,从来还不曾这么的冷清过。除了一组隔着一层纱幔的六名宫人丝竹侍候之外,寝阁里便只有周皇后、袁妃二人,再就是皇上素日甚为喜爱的两只白毛鹦鹉——灵禽有知,今夜却异常宁静,不再“学舌”聒噪,玉案上杯盘狼藉,已到了分散时候。四名内侍,隔着垂纱的月亮洞门,小心侍候,俱知道皇爷今夜心情极是反常,怕将有不测之灾。而隔着玉屏之外的另一锦阁,司礼太监王之心、秉笔太监提督军务的王承恩等一干内宦,约在十人之数,却是默默无语地互相对看着,似乎俱已尝到了国亡家破的滋味,前人所谓的“楚囚对泣”应该是距此不远了。
毫无疑问的他们应该是对皇上最忠心的几个人了,如果不幸皇上为国而死,他们肯定不会偷生,如果皇上赐他们死,也必将唯命是从。悲哀的是似乎除此之外,不能够运筹帏幄,却是一筹莫展。
天越是黑,夜也越静。
李自成的大军,或许已攻进了内城?占据了京师!何以已不再听见那隆隆炮声?京城里此刻该是一种何等场面?平民百姓又将何以自处……
无论如何,今夜,此时,也就是眼前的这一霎,皇帝所在的大内深宫,仍能享受着一份宁静,敌人还不曾攻入,至今这一份宁静还能维持多久,可就不忍卒虑了。
沉沉的夜色里,虽然远隔着重重的高大宫墙,却能看见红红的火光,如果仔细分辨,这样的火光四面都有,隐约可见,可见某些地方,战况或许仍在持续,抑或是敌人胜利之后的欢庆,可说耐人寻味,不堪深思。
似乎已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刻。
皇后与袁妃再一次向皇上叩头辞别,气氛至为阴惨,真仿佛四周的空气都凝结住了。
“皇上万安,保重吧……”周皇后噙着满眼的泪,“臣妾侍奉陛下十八年了,今日大势已去……现在就跟您叩别了!”
朱由检青着脸,冷笑着说:
“你是皇后,应当母仪天下,贼快来了,如何自处,你应该自己知道,两宫太后那边,你代朕宣旨,要他们自行了断吧……”
“臣妾知道……”皇后又叩了个头,看向一边的袁妃说,“给皇上叩头辞别吧!”
袁妃却已哭成个泪人似的,一边叩头,涕泪交流道:“皇上……妾去了……皇上还有什么交侍没有?”
朱由检“赫赫”笑了两声,仰首椅背,两眼发直地说:“你跟皇后去吧……事到临头,我没有什么再交待你们了,你们……先走一步……如果早到阴间……在那里朕会跟你们再见……”
说时,以袖遮着脸,便不再看她们一眼。
袁妃却只是趴在地上哭,一幔之隔的几个女乐官俱都忍不住埋首垂泣。
皇后忽然站起来说:“都不要哭了,你们几个叩安后跟我出去,我还有事差遣你们!”
几个教坊乐官止住哭泣,纷纷叩头向皇上叩辞,连同袁妃在内,一行人悄悄出去。
朱由检独自仰首看着,睁着两只眼,皇后和袁妃都去了,他竟似毫无所见,人到了这般光景,思想已是一片空白,想得极多,其实又什么都没有想,耳朵所听见的只是自己的呼吸甚至于心脏跳动声,躺着的身子一下子像是变得极大。一下子又变小了,小得无地自容。
这时候,宫里却传出了一些声音。
仿佛是许多女人的哭叫、奔跑声,毕竟是这座起自永乐成祖朝代所兴建的宫殿太大了、太雄伟了,大到一宫相住,可以彼此见面不识,甚而鸣犬不闻。是以,一件事情,如果能让“皇帝”也感觉到有震惊,那必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朱由检缓缓由位子上站起来,走向窗前。
一内侍出现跪叩道:“皇后己颁了皇上御旨,已有无数宫人投了御河,魏宫人跳了井,刘妃、钱妃也都寻了死……东西六宫这会子闹翻了天,皇后坐阵,保全了主子的名节……陛下可要去看看喀?”
“好——都死了……死得好——”朱由检点着头,用着略似沙哑的喉音道,“我会去……回头我会去……”
他的目光方自抬起,即见一名太监,正在“乾清宫”前缓缓升起一只白纸灯笼,连着原来的早已升起的两只,共为三只,黯夜里极其醒目。
先时,未曾破城之前,为示报讯,皇帝曾亲自口谕宫内各门官,示以白灯为信,由一而三,分别情势缓急,三灯俱悬则表示皇城已破,敌将攻人紫禁城矣!
看到这里,他遂知天命已去,大势不可挽回,咬了咬牙,大声道:“叫王承恩!”
王承恩等一行内宦,早已隔门侍候,闻召慌不迭趋前请旨。
朱由检冷森森地道:“叶照可回来了?”
“还不曾——”王承恩不寒而栗地道,“许是……快……快了……圣上你老……”
朱由检叹息一声:“来不及了,朕不等他了……”
原来他心里一直还在悬念着太子与永定二王的安危,指望着叶侍卫的即时返回,亲口证实了他们的无恙,才能安心,却是叶照的迟迟不归,说明事情大有蹊跷,这就令他惴惴不安,死不甘心。
看着这个一向忠心侍奉他的太监,他大声叫道:“笔砚侍候……”
容得笔砚备好。
朱由检恭坐御案,内侍铺好了他素日惯用的素裱盘龙宣纸。他却一把抓起,掷向地上,随即将身上所御绦黄袍翻起,露出月白色的绸襟内里。
即在这片内襟上,写下了他的痛心遣诏:“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为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王承恩在一旁看得怵目惊必,“扑通”跪倒地上,痛哭道:“皇上万不可……”
话声未已,朱由检已掷下手中笔,厉声叱道:“拿宝剑来!”

(引子)杀家

三尺龙泉在手,朱由检陡地平添了几许杀机,向着身边的王承恩、王之心两个太监冷笑道:“走,跟我到后宫去……”
两个太监各自叩头应了一声,彼此对看着,莫名所以,朱由检却已经大步向外踏出。
王承恩、王之心忙即抢步跟上去。
出得寝阁,一阵冷风袭来,各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