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职场达人校园养成记 >

第2章

职场达人校园养成记-第2章

小说: 职场达人校园养成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在广播站我有属于自己的一档节目,每周一晚上,我都会按时来到广播站,配着CD中的音乐,静静的和大家一起感受散文的魅力。因为当时我是自己找散文材料的,所以基本上我会用几个下午的时间,去阅览室看《散文》杂志,选择真正打动我心灵的文章。

  这本杂志,我觉得是众多杂志中少有的很有品位的杂志,他的文字很安静,很有味道。看着这些文字,常常会陶醉很久。其实,现在已经很少有这份宁静,我知道文字没有变,是我变得浮躁。还记得初中高中的时候,我常常会静静的读些也写些文字,即使是在阅读理解中,往往会发现很打动人心的作品。

  初一初二的时候,我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很幸运,我们能遇到一个真正开启我们写作灵感的老师。那时老师对我的期望很高,记忆中有一次,我写他布置的一篇作文到凌晨一两点中,对于那个年纪的我,这样的投入有点超越年龄。当时我把班上的所有同学五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天晚上我都会在黑板上留一个方向,或是一个意象,然后让同学们尽情发挥。因为每个小组有五个人,所以周一到周五分别由不同的人来写,第二天,本子传给第二个人。周末的时候,我会收上本子,和老师一起帮着同学批改。选择优秀的,我们在课堂上相互学习。后来,语文老师考上了清华大学,离开了我们。不过,写作阅读的习惯留了下来,我想这个习惯会伴随我们一生。

  那时,即使是在最繁忙学业压力最大的高三,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阅读习惯,中午阅读英文作品,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晚上睡前,总会抽出半小时左右,靠在被子上,读读喜爱的书。那时,我们班上流行从卓越买畅销书,于是我时常捧着畅销的散文集,品读,入睡。高三时很喜欢席慕容的散文,非常宁静、智慧,渗透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所以大一的一整年,我都非常陶醉于这档关于散文的节目,当时每每碰到心仪的文章,都会去复印下来,现在我有满满一袋子当年留下的散文,沉甸甸的,很充实。

  广播站的面试我错过了,但是结果是这里汇聚了一群爱文学、爱播音的同学,对我来讲,真的很荣幸能够在广播站认识了很多很优秀,很真诚的朋友。这些朋友很多一直持续到现在。这种关系是很纯粹的,没有功利,没有计较。我想这就是大一单纯最值得回忆的地方。

  之前小学、初中、高中我都没有离开过家、甚至没有住过校,可想而知,当时自己一个人刚来上海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想家,非常孤独。所以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回忆起大一时陪伴我的朋友们,我的眼睛都会湿润。

  虽然感激的话我从来没有说过,不过我真的很真诚的感谢大家。在我最美好的年岁留下这么多美好的回忆,也是在我最孤独无助的时候,帮助我,让我感受着亲人的温暖。这份感激我一定会珍藏一生,也祝愿你我都有一份美好的前程!

5 男一号?男二号?
对于南汇基础学院来讲,有个大事,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新生文艺汇演。主持新生文艺汇演是日后一系列主持活动的基础和开始。参加新生文艺汇演的筹备工作,对于日后众多学生会的工作来讲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虽然现在看当初的那台晚会是有点小打小闹,不过当时对于一群大一的学生来讲,难度确实是不小的。整个筹备工作,也是日后除了上海理工大学百年校庆,我所参加过的要求最严格的一次。印象中好像前后有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光是主持人排练,但是就近十次左右。

  我开始进入整个筹备工作是从面试主持人开始的。那次面试也是我所参加过的少有的主持人的面试。当时我其实很紧张,感觉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感觉对于这个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之一,应该会是竞争非常激烈。可是到了面试的现场,真的很出乎意料。因为去参加面试的同学非常少,场面异常冷清。参加选拔的当时只有四个人,其实就是最后主持晚会的两男两女。

  可能当时很多人不是太把这个活动当回事,因为上海理工的很多同学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在意。不在意自己的眼下,不在意自己的今后,所以更不会在意这是否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抑或是很多在意的同学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够。可是从上学以来,我向来是习惯经历那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的场面,对这种冷清有些莫名。

  不过当时去参加选拔的四个同学实力都很强。现在记不起什么具体的顺序了,不过印象中我是很早就上场的,不是第一个就是第二个。我当时是大体介绍了一下以前自己的主持经历,朗诵了一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基本上就结束了面试。后面有人对我说那天我朗诵的诗还是很有感觉的。这首诗是我在朗诵时首选的作品,很难讲原因,也许因为当时高中时特别学习过这篇课文,而且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夏同学那天的表现可以用完美来形容,真正让我们见识到了省级电视主持第一名的实力,所谓的保送北广的实力。首先是一段很有气势的理由,陈述为什么要选择她成为主持,那种陈述有力而又十分含蓄,充足但丝毫不张扬。至今仍然是我所见过的最精彩的陈述之一。之后朗诵了一首和雪花有关的诗,那种表现真的可谓震撼。之后在大学期间和夏同学一共合作主持过很多场晚会,也有过很多合作,但第一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始终很深。

  还有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在之前的军训解说时谈到过的陈同学。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当时说自己虽然没有像前面我和夏有那么多经验,但是他很自信说自己没有经验但是很有实力,而且说自己也会朗诵诗歌,这种强烈的自信和所产生的强烈的说服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记得他当时朗诵的好像是舒婷的《致橡树》,感觉还是不错的。陈的优势在于良好的外形和有特色的声音,非常干净明亮,比较亲切。还有另一个是印象不太深的张同学,感觉很内秀,不过性格不太像常见的主持。

  就这样我们四个人都成了新生文艺汇演的主持。记忆中,我们会经常一起讨论串词,然后四个人在舞台的后面背词聊天。一场场排练下来虽然说经常在一起,但由于很少有深入的交流,都是谈写表面的东西,所以我们确实是都不太了解。很多了解都是在后来。感觉陈同学和张同学是那种不太愿意多谈论自己的事情的人,夏相对好一点,所以我常常和她聊。后来还有一次和她深谈的经历。

  新生文艺汇演的主持工作在一次次的辛苦排练中得到保证,那时虽然排练任务很重,但是并没有影响到我正常的学习和运动。而且由于在体育馆排练,我经常会在排练的间隙打打乒乓球。个人感觉非常喜欢做主持,虽然这个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在念念词,但是即便是念词,也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况且我从来没有简单的认为这只是在念词,我总是以一个主持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论内在还是外在。

  那天看了最近的一场应该大二学生主持的“校园歌手大赛”初赛的选拔,感受很多。男主持谈吐幽默风趣,自嘲来娱乐观众,虽说是风格不同,不过我知道在台上那种把全大局的娱乐,往往需要一种特殊的视角和尺度,他可以有这般表现真的是很难得,这是经验,更是智慧。

6 美食+空调
经常会和一些人讲起一件特别让我自豪的事情,那就是上大学的几年,我基本上没有花过家里的钱,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等。每当有人听到这个都觉得很吃惊,觉得这对一个大学生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记得一次我和妈妈在家里聊天,粗略的算了下大学四年基本上要花费六万元左右,所以这个六万元究竟从何而来,我将在这一章大略讲一下自己大一时做的努力。

  话要从高中毕业说起。高考结束是在六月,对于高三一年的生活,我从来没有任何辛苦的感觉。每天十二点前入睡,早上六点四十左右起床,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每天中午看新闻,晚上吃饭的时候习惯看一档和生活有关的节目。最后我的成绩是超一本重点线40分左右。对于那段特殊的日子,我觉得特别享受。喜欢每天充实的生活,最喜欢的课是数学、语文。

  数学课精彩的推理,是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不断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展现智力和精彩推理的时候,那时班主任数学老师也经常会饶有趣味的将数学和哲学串讲,教会我很多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语文就像一种调剂,对于我这个理工科学生,无疑是一种享受,高三的语文整天都是在研读中国的文字,比如某些文字的读音,某些词组的使用,以及某些品味成文言感的文字。我特别热爱祖国的文字,特别喜欢透过文字来感受作者是如何使用汉字,如何巧妙的组合,实现感情的表达。

  清楚的记得高三最后几个月冲刺的时候,是对我合理安排时间的非常严格的检验。由于我所有的时间是由自己安排的,父母只顾管好我的饮食,其他都不用他们操心,所以之后大学生活的安排,对我可以说不在话下。

  高考过后突然感觉非常空虚,当时在高三最忙碌的岁月,我曾多次在全国发表英语文章并获过全国英语作文比赛的奖项,可是在高中毕业的那段时间,竟没有任何灵感。很多同学都会选择旅游来度过这段时间,但是我不是特别喜欢旅游。我很恋家,不愿意出去,所以那时我和我们全市高考第四名的史同*手,办了个辅导班,其实是我们两个人同时针对一个学生辅导。我们那个地方不算大,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了解,虽然那时我们也是又印传单又贴广告,可是多数学生还是冲着我们的名声来的。在教的过程中,我和史一人教半个小时,那时我们还兼职以前小学老师办的英语学校的教师,不过一直是一人半节课,从不单独授课。为的就是我们两个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从对方的讲解中品味各自的学习方法。

  我们家那里夏天一般也就是二十度左右,所以即使是在全年温度最高的月份并不是很辛苦,两个人合作了一个多月,印象中是各赚了2000元左右吧。他后来好像是用钱去旅游了,我呢,把挣来的钱给了妈妈,让她然后算在我的学费里。

  从小我的压岁钱全都是自己掌握的,而且我自己可以支配的钱也比较多。初中时自己一般都掌握着将近1000元的钱,记得那时每到学校收学杂费都是我自己出钱。所以自然的,我希望能自己尽力支付大学费用。

  来到南汇的大一生活要自己支配花费,我当时卡里有很多钱,不过管钱对我来讲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很好的控制着自己的支出。那时挺幸运的,门口一个小店的贴出了招家教的告示,我轻车熟路,于是播了阿姨的电话。阿姨要求非常高,问我获过什么奖。好在我曾经拿过全国奥数的奖项,而且英语实力也很强,所以阿姨当时让我去试试看。说实话,当时阿姨那种要求,真是非常高,我和同学说起时,他们都笑着说这个要求不一般啊。

  这个阿姨的家就在附近,是南汇的公务员家庭。当时他的孩子是初中,我负责陪读,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