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大红妆 >

第308章

大红妆-第308章

小说: 大红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萧家的退路,朕给不起吗?
  一名内侍弓着身子走进来,把桌上冷了的茶水换成热的。
  崇文帝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他的眼睛落在刚刚换上的那盏茶上。
  灿黄的茶汤上飘着一朵白瓣黄蕊的小花。
  “秋秋,你还在啊。”崇文帝嘴边荡起一朵欢快的笑容。
  内侍直起腰来,现出翩若杨柳的身材:“陛下回来了,奴婢便也回来了。”
  秋秋原本只是茶水房的小内侍,得了毛元枚的青睐,推荐到崇文帝身边,那时京泽已死,每每毛元枚进宫,崇文帝便叫了秋秋过来服侍,毛元枚是风雅之人,最喜在茶水中放上一朵花,不为其香,只爱其雅。
  “朕回来了,秋秋也回来了,只是枚卿……”崇文帝睹茶思人,泪盈于睫。
  他的枚卿不在了。


第553章 十万两
  腊月二十三,燕北小年。
  十几名矿监齐聚大都督府。
  大齐矿山分为官矿和私矿,自立朝以来,对于私矿开采管理严格,铁矿严禁私有。也就是说,大齐朝的铁矿全部为官矿。
  后来燕北和西北战事频繁,武器和各种军备需求极大,太祖皇帝便将这两地的铁矿交给两个儿子经营,燕北和西北有营造兵器之权。
  燕王死后,燕北郡王年幼,燕北军权落入大都督杨勤之手,太皇太后也在此时收回燕北铁矿的经营权。除了这些矿上原有户部和工部的小吏以外,太皇太后还从内廷派出十几名矿监。
  这些矿监都是太监,但是他们不是去督促矿税的,而是这些矿山的实际管理者。
  燕北的官矿,除了两座大铁矿,还有煤矿和银矿,以及原属于燕王,后来由内监和杨勤共同代管的一座金矿和一座铜矿。
  三天前,朝廷的公文送到。
  朝廷在燕北矿务提举司,隶属于户部,户部官员陈平为提举,孙国平为同提举,太监王福为总矿监,现在燕北的十几名大大小小的矿监,除王福留用的以外,其他人等回京听候任命。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朝廷不在各大矿山设矿监,而由矿务提举司统一管理。
  这对于杨勤而言是利大于弊。
  和正儿八经的衙门打交道,可要比十几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和一群谨小慎微的低品级小吏轻松多了。
  说实在的,这十几年来,除了在燕王的金银矿上有所收益以外,燕北其他矿山,杨勤能得到的好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太皇太后在这件事上看得很紧,燕北军庞大的军需,全部由兵部配给,直到这一两年,杨勤才能偷偷摸摸私造兵器,但也只是小规模生产,还不够给私兵用的。
  现在,这些狗太监终于可以滚出燕北了,这就意味着,杨勤终于能在矿山上多分一杯羹。
  矿监们面面相觑,这个消息有些突然,但是白纸黑字加盖朱印,千真万确是朝廷的文书。
  他们都是太监,能来燕北管矿是肥差,花了不少银子才从干爹干爷爷那里谋来的,好在这些年来他们也没少从中拿银子,可是这些银子里一多半全都送到京城送到宫里了。
  太皇太后不在了,他们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
  那位即将到任的总矿监王福,听说是杨太后的亲信之一。
  “走吧,回京城端茶倒水,过几年寻个机会放出宫来,买座小宅子养老。”
  “唉,就怕没有那个机会啊。”
  谁不想衣食无忧地出宫养老呢,可是现在的宫里和以前不一样了。
  ……
  打发走这些太监,杨勤对服侍的丫鬟说道:“把他们坐过的椅子用过的茶碗全都扔掉,再把这屋里好好熏熏。”
  丫鬟掩嘴偷笑,听说当年燕王府改成燕北郡王府时,大都督把放出王府的太监们在半路上全都宰了,大都督一向讨厌太监。
  当然,今天来的这些太监是不会死在半路上的,毕竟是宫里出来的,大都督还是要给宫里面子的。
  杨勤摸摸胡子,忽然想起了方先生,他叫过一名亲随,问道:“方先生那边可有信送来?”
  亲随道:“侍书来信了,说是抱琴跟人跑了,方先生整日在客栈里风、流快活,一直没能凑到杨锦程面前。”
  杨勤冷哼:“风、流快活?这些女子目光短浅,若是方先生能立刻就被杨锦程收为己用,本都督倒是要好好想想,这当中有何隐情了。”
  至于那个跟人跑了的抱琴,杨勤没有细问,这几个女子本就是花钱买来的,他交给她们的任务,也就是让她们把方先生的所做所为及时上报而已,难道还能指望这些从未受过训练的风尘女子做什么大事吗?
  何止是风尘女子,所有的女子全都难堪大用,除了太皇太后以外。
  这时,一名小厮进来,送上一张拜帖。
  杨勤接过拜帖,只看了一眼,便锁了眉头。
  季四!
  几天前,门房送来一封信,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誊抄的契书。
  契书一方是杨锦轩,另一方便是这位季四。
  当初杨锦轩死后,杨勤让人把他的亲随全都带回燕北,从这些亲随口中,杨勤知道了季四爷。
  杨锦轩曾经约了季四爷在城外相见,之后不久便传出杨五老爷的死讯。
  杨勤虽然远在燕北,可他想要调查哪个人并非难事,何况这位季四爷名声赫赫。
  但是杨勤没有想到,杨锦轩曾经和季四爷签过一份契书。
  虽然契书是抄的,可是杨勤相信一定是有这么一份契书存在的。
  否则,季四爷也不会派人送来抄件。
  除了杨锦轩,恐怕也没有人敢签下这样一份契书了。
  杨勤道:“请他到前面的小厅吧。”
  季四爷白白胖胖,如同一只大号的汤圆。他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来了十驾骡车。
  季四爷笑得见眉不见眼,他对杨勤道:“大都督,小民是来向大都督履行合约的。”
  说完,他拍拍手,对随行的少年说道:“小拾,让他们卸车吧。”
  骡车上的东西被卸下来,一口口大箱子抬进了大都督府,把小厅里堆得满满当当。
  杨勤看着面前的这些箱子,眉头深锁,他想起季四爷当初在保定府的那番壮举,当年,也是一大堆箱子抬进保府府衙。
  “季四爷,这是怎么回事?”杨勤问道。
  季四爷笑而不语,小拾喝道:“开箱!”
  二十口大箱子瞬间打开,略显昏暗的小厅里立刻明亮起来。
  这二十口大箱子里装的,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银子。
  “每箱三百一十二斤八两,二十口箱子共计六千二百五十斤,大都督让人过过秤吧。”季四爷笑逐颜开地说道。
  一斤是十六两,六千二百五十斤便是整整十万两!
  杨勤见过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可是他却没有见过十万两现银!
  即使是富贵的大都督府,日常经手的也是银票,谁会把白花花的银子一箱一箱抬进府里呢,何况还是十万两。
  原来十万两银子有这么多,能填满一间小厅,要八驾骡车才能装得下!


第554章 履约
  季四先生,这是……”
  杨勤喉咙发干,干涩得让他说不下去了。
  见过送礼行贿的,可是没见过像季四爷这样,行贿得正大光明,豪气冲天。
  季四爷却像是洞悉他心中所想,还是那张人畜无害的笑脸,还是那把子同样人畜无害的声音:“大都督想来已经看过大公子与小民所签契书了吧,这些银子便是首款。”
  季四爷心细如发,燕北杨家已被京城杨家宗谱除名,那么杨锦轩也就不再是杨二公子,而是燕北杨家的大公子。
  虽然死了,可是排行还在,他还是杨大公子。
  杨勤心头一震,是啊,那张契书上写明,季四爷要拿出三十六万两军费!
  面前这十万两,只是那三十六万两的首款!
  想到这些,杨勤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昂首挺胸,气吞山河,这一刻,他不仅仅是给儿子收拾烂摊子的父亲,他更是率领千军万马的大都督。
  “看来季四爷果然如传说中一诺千金啊。”
  杨勤抬腿向门外走去,把一厅银光留在身后。
  这一次,接待季四爷的地方不再是小厅,而是他的外书房。
  ……
  三日后,新任提举陈平、同提举孙国平、总矿监王福到达燕北,同他们三人一起来的,还有新科状元乔一诺。
  这四个人,杨勤全都不认识。
  但是前面三个人的名字已经在朝廷送来的文书里看到过了,看他们到达的时间,应该是和送文书的信使一起出京,只是文书走得快,他们慢了几天而已。
  令杨勤震惊的,是新科状元乔一诺。
  杨勤是武将,对于谁当状元根本不会关心,无论是新科三甲,还是那些进士、同进士,拜座师也拜不到他的头上,真正关心这个的,是毛元玖那些人。
  只是,乔一诺这个名字,三天前他听说过。
  他是听季四爷说的。
  当初杨锦轩与季四爷签合同的时候,有些东西并没有白纸黑字写在契书上,这些不能写,也没有必要写。
  季四爷来见杨勤的时候,提到了那些合约以外的事,其中就有乔一诺。
  做为条件,季四爷要把侄女下嫁乔一诺,而杨家,则要在仕途上扶植他。
  对于杨勤而言,要在仕途上扶植一个人并不难,何况这个人还是状元。
  难的是他在燕北,扶植一个文官有必要吗?
  然而,想到那尚未到手的二十六万两银子,杨勤还是应允下来。
  比起对季家商队开放燕北,扶植一个毫无根基的状元郎要轻松许多。
  只是杨勤没有想到,乔一诺居然跟着陈平三人一起来了。
  他是来观政的。
  大齐朝对于新科三甲以及庶吉士,都有观政一说。观政期内不会委以重用,只是让他们跟随钦差御史到各地办差,积累经验,观政期满才会委任官职。
  乔一诺来燕北观政很正常,只是他来得也太巧了。
  世上的确有很多凑巧之事,但是大多数都是人为的。
  季四爷发迹于保定府,保定府紧邻京城,季四爷银子当道手眼通天,想要给乔一诺谋个观政的机会,并不是难事。
  令杨勤不解的是,这个乔一诺究竟是什么来头,竟然会让季四爷这般看重?
  乔一诺年轻英俊,眉清目秀,举止从容,进退有度。
  杨勤初见乔一诺,心里便多了几分惋惜。若是杨锦轩还活着,身边多有几个像乔一诺这样在朝中前程远大的人为友,定能成为左膀右臂。
  只是……想到这是季四爷的人,杨勤瞬间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季四爷虽然是只老狐狸,可是终归也只是一介商贾而已。
  商贾重利,也只是重利而已。
  ……
  “重利?”燕北郡王哈哈大笑,从炕上跳下来,跑到沈彤身边,问道,“姐,你想起了谁?”
  沈彤朝他的脑袋上拍了一下,道:“姐听过书,你想到的,我当然也想到了,吕不韦啊。”
  “哈哈哈。”燕北郡王笑得更开心了,兴许是看他们两个整日听兵书听得恹恹欲睡,老安昌侯李永基便让那些伴读而背史书了,这几天他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史记》里面吕不韦传。
  沈彤看他一眼,有这么可笑吗?
  燕北郡王笑够了,问沈彤道:“姐,你说季四爷会不会学吕不韦,送一个怀了自己儿子的女人给杨勤传宗接代?”
  话一出口,他就觉得不对,这话怎么能对姐姐说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