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

第138章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138章

小说: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眯起了眼睛,“陈梁晖,朕若没记错,陈梁晖是陈瑾宁的兄长,是吗?”
    元后知道是,但是这会儿却不敢说,只嗫嚅道:“臣妾不知。”
    “来人!”皇帝厉声喝道。
    门外跌跌撞撞进来一个内侍监,“皇上,奴才在。”
    “传陈梁晖和陈守业!”皇帝寒着脸吩咐。
    “是!”内侍监连忙就去了。
    皇后心中暗叫不好,这会儿传陈梁晖,只怕这个年轻人要倒霉了。
    皇太后可是对他赞不绝口,说他有真知灼见啊。
    这可怎么办?若皇上盛怒之下,赐了罪,还真不好收拾。

第246章 小孩子脾气
    陈梁晖知道皇帝最近心情不好,也知道这心情不好的原因是因为瑾宁领兵出征。
    作为瑾宁的兄长,他这些日子真是夹紧尾巴做人了。
    在皇上跟前,他连呼吸都调整过,说话深思熟虑才可出口,如今皇上急召,他心中便知道大不好了。而且,还传父亲一同入内,父亲虽说是回了乡下,但是他知道是跟着瑾宁去了。
    如果皇上思疑,他该怎么说?
    这可虽罪犯欺君啊!
    眼下,也容不得他找其他人商量,只得匆匆忙忙地入宫去。
    皇帝移驾御书房里,御书房已经一片狼藉,陈梁晖进去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避开地上的杂物,奴才们都跪了一地,他自然不知道皇帝在寝宫已经发过一通火了,这是第二遭殃地。
    看到皇帝坐在御桌后的龙椅上,天威狂怒,额头青筋都在跳动。
    陈梁晖心中一沉,脚下便软了,噗通一声跪下,“臣参见皇上!”
    一叠册子,飞了下来,落在陈梁晖的脚下。
    陈梁晖只看一眼,便知道是他自己上的策论。
    他心中再沉了沉,面如死灰。
    “你告诉朕,”冰冷威严的声音传来,“大国何以立威?仅仅是战吗?”
    他哑口无言。
    皇帝的怒气就是因为战,他当然不能说是。
    可他的策论,有一半的内容是关于战争。
    “说!”皇帝厉声道。
    陈梁晖嘴唇哆嗦了一下,“臣……臣以为,不得已时,若不言兵,便不足体现大国尊严。”
    “何为不得已之时。”皇帝再冷冰冰地问道。
    陈梁晖知道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是错,他略一沉思,抬起头直言道:“例如,东浙王存谋反之心,屯兵作乱,以下犯上,便必须用兵。”
    皇帝传召他,本就是要他表明立场,他若与瑾宁同一立场,这官途就到头了。
    若他坚决反对瑾宁,那么,瑾宁必获罪,在东浙未有任何消息传回来之前,皇帝会下一道旨意,以陈瑾宁妖言迷惑皇太后为罪,此乃死罪。
    但是,陈梁晖竟然站在了瑾宁这一边。
    皇帝很失望,他冷冷地道:“朕以为,你是个懂进退,知大体的人,如此不珍惜自己的名声与前途,朕对你很失望。”
    陈梁晖已经豁出去了,便干脆直言道:“皇上,瑾宁奉皇上旨意出征征讨逆王,是皇上圣明的体现,也是皇上向四海宣告,大周皇权,不容挑衅。”
    这话,便连皇帝的后路都给封堵了。
    他盛怒之下,确实想把一切都推给皇太后。
    陈梁晖是陈瑾宁的兄长,由他来宣告说陈瑾宁妖言惑众,而皇太后顶多背负乱政及糊涂的罪名。
    但是,陈梁晖不配合!
    皇帝狂怒更炽,厉声道:“陈守业为何不入宫见朕?”
    陈梁晖回答说:“回皇上的话,臣的祖母病重,父亲已经告假回乡,为祖母选好坟地。”
    一般叶落归根,老人病重之时,提前选好坟地,哪怕是未曾病重,民间也有先选穴的做法。
    但是,皇帝却借题发挥,“你祖母尚在,你父亲便为她选好坟地,岂不是诅咒母亲早死?如此不孝,怎堪为朝廷重臣?”
    陈梁晖知道皇帝如今在盛怒之中,什么道理都说不通,只能是俯首请罪。
    “朕给你一个机会,明日早朝,你以宁安县主陈瑾宁妖言迷惑皇太后为罪,当朝上奏,朕便可赦你大不敬之罪。”
    陈梁晖自知没有什么大不敬之罪,不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
    只是,要他参瑾宁一本,他是宁死也做不到。
    因此,他伏地道:“瑾宁是奉皇上之名出征剿灭逆贼,也定会凯旋归朝,以彰显我大周之帝威!”
    皇帝拍案怒吼,“冥顽不宁,你滚出宫去,回家待命,没朕的旨意,不得入宫!”
    他本是在宫里伺候帝侧的人,这般便是罢黜他的官职了。
    陈梁晖短短一两个月内,大起大落,他已经习惯了。
    可惜自然是可惜的,但是这一切本来都是瑾宁给的,如今为了瑾宁失去,也值得。
    他唯一可惜的,是有抱负未曾实现。
    皇帝迁怒陈梁晖的事情,传到了飞凤殿。
    皇太后听了之后,久久不语,脸色很差,眼底分明有失望之色。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童太后那边去。
    童太后素来是个没主意的人,一切都以龙太后马首是瞻,她连夜就来了飞凤殿,长吁短叹。
    龙太后倚在榻上,看着童太后那张黝黑的脸,淡淡地道:“你叹气什么?前朝之事,你一向是不过问的。”
    “前朝之事不过问,可皇帝是哀家的儿子,哀家能不心烦吗?”
    童太后坐过来一些,担心地看着她,“你生气吗?”
    龙太后扫了她一眼,漫不经心地道:“我有什么好生气?”
    童太后嗫嚅道:“哀家都听说了,这事和你有关,这外头的人怕是也听说了,皇帝这一次生气呢,确实也有道理,他十几年建立的帝威,怕是一朝丧尽,这事实在是怨不得他的。”
    “你想说什么?”龙太后问道。
    “不如,”童太后再凑近一些,“明日早朝上,你去一趟,便说是你私下派陈瑾宁率领三千军士出东浙,这一切都是你的主意,如此,皇帝在文武百官面前,才能保住威严。”
    她说完,见龙太后冷冷地盯着她,心中一怵却也有些不服气,嘀咕道:“再说,这原本就是你的主意,凭什么让皇帝来为你担罪状?”
    龙太后口气淡漠地道:“如果这个是你们母子的要求,好,我明日上朝。”
    童太后顿时眉开眼笑,“真的?”
    “真的,回去吧。”龙太后道。
    童太后欢天喜地地走了。
    龙太后却伸手扶住额头,微愠道:“皇帝此番,真叫哀家失望。”
    “太后莫气,皇上会明白过来的。”瑾如姑姑劝道。
    “这江山是姓慕容的,不是姓龙的,我要等他到什么时候他才会明白?”龙太后余怒难消。
    “您不是说过,盼着他发一场火吗?”郭玉姑姑道。
    “这是小孩子的脾气,不是帝王之怒!”龙太后冷道。
    “不懂!”郭玉姑姑道。

第247章 圣意难测
    龙太后厉声道:“迁怒这个,迁怒哪个,不断想办法推卸责任,这就是小孩子的脾气。他若有不满,该与我据理力争,拿出让为心悦诚服的证据来,他的治国之论,他的外攘内乱的政策,这才是帝王之怒。而不是道貌岸然地跟我说什么百姓怨言,周边小国取笑苍白无力的辩词。”
    “别生气了,皇上这不是一时想不通吗?您若不是得悉了某些事情,想必也不会派陈瑾宁去先除掉东浙王,皇上又没有先见之明,怎可怪他?”
    一个女子款款而入,徐徐地说。
    郭玉姑姑和瑾如姑姑瞧了一眼,便笑着道:“阿蛇来得正好,这不,发着脾气呢。”
    来人正是靖国候夫人阿蛇,她夤夜前来,看来是有捷报了。
    龙太后见到她,怒气便消减了大半,再细思她的话,怒气便只剩下那么丁点儿,“你这么晚来,是不是有好消息?”
    “确实!”靖国候夫人大模大样地坐下来,“我派出去的人有消息回来了,陈瑾宁大胜,如今正在处理后续之事,靖廷襄助她一臂之力,一切在你所料之中。”
    皇太后神色稍缓,“嗯,我对陈瑾宁有信心,她擅长忍耐之战,也擅长以快打慢。”
    “那你有什么好生气的?皇帝的怒气,不在你预料之中吗?你别给皇帝要求得太高,他所能够看见的,和你看见的不一样,有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靖国候夫人道。
    “我气的,是他在推卸责任。”龙太后没好气地道。
    “他是推卸责任,但是身为帝王,他有什么办法?总得立威啊,否则这个皇帝还怎么做?”靖国候夫人笑道,“好了,别生气了,他会明白你的苦心,这一战,功劳在他,你帮他立威,帮他平定内乱,他慢慢会想通的。”
    “他可是废黜了你未来女婿。”龙太后道。
    靖国候夫人倒是春风得意地道:“由此可证明,我这个女婿确实可靠稳妥,关键时候,没有为了前程背叛自己的妹子,好,好男儿,我喜欢!”
    “他写的策论,我看过,确实都是真知灼见,一个文人,对战略有这样的见地,难能可贵啊。”
    龙太后对他也是赞不绝口的。
    “本来以为,他只是个举人,顶多只是通达道理,没想到还有这见识,可见瑞清这丫头眼光好。”
    “他在陈家是备受冷落的,无以排解这种失落,唯有在书中寻找存在,这种人反而能钻心学问,往往惊世之才,就是这种不曾受过宠爱的人。”
    靖国候夫人是越听越满意,尤其,连太后都对他赞誉有加。
    只是,那小子别的都好,就是容易害羞,听瑞清说,跟她说几句话脸都能红一大片。
    靖国候夫人蹙起了眉头,“就是太害羞,这般害羞,成亲之后,如何洞房?”
    郭玉姑姑和瑾如姑姑听得此言,顿时失笑。
    郭玉姑姑笑得脸色涨红,“得了,您赶紧住嘴,这话岂是做岳母来说?他是害羞之人,您是没羞没臊的人。”
    靖国候夫人淡淡地道:“食色性也,有什么不能说的?”
    被靖国候夫人这么一插科打诨,龙太后的脸色也好看了一些,气氛也总算不如之前紧张。
    童太后从飞凤殿离开之后,便去了找皇帝,告知皇帝明日龙太后会到早朝之上,宣布陈瑾宁是她派出去的。
    这本来是皇帝的意图,但是,听了童太后的话,皇帝却难受起来了。
    皇帝这一宿,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他想起自己登基这十六年,从开始登上这帝位那一天起,母后是如何坚定不移地相信他,支持他。
    “皇上,怎地还不睡?”身边伺候的桂公公悄然进来,轻声问道。
    皇帝慢慢地坐了起来,手滑过被子上的刺绣,轻轻叹息一声,“黄桂,朕脑子里一直想着当年的事情。”
    “当年的事情,是过去的事情,没什么好想,皇上要保重龙体。”
    皇帝夜不能寐,是很严重的事情,桂公公因而也十分凝重。
    “当年父皇病重,怕朕年少,外祖家势力滔天,且当年皇祖母不断起用童家的人,父皇为让朕顺利登基,不让大周江山旁落他人之手,下了旨意要母后陪葬……”
    桂公公知道这段往事,当年,他已经是御前伺候的太监。
    当年的童家确实野心勃勃,加上皇太后与皇后都是童家的人,先帝病重,童家几乎把持整个朝政。
    下了要皇后殉葬的旨意之后,当年的童太后便把童皇后降为童贵妃,与龙相合谋,迎娶龙相之女龙展颜入宫,其目的就是要龙展颜殉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