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

第139章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139章

小说: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了要皇后殉葬的旨意之后,当年的童太后便把童皇后降为童贵妃,与龙相合谋,迎娶龙相之女龙展颜入宫,其目的就是要龙展颜殉葬。
    殊不知,龙展颜入宫为后,皇上便精神了起来,废掉殉葬的旨意,且封了慕容擎天为摄政王,与龙后一起摄政。
    在童家与龙展颜及摄政王的一场对峙中,童家惨败,所有人都以为,龙后会废掉当时的太子慕容见,扶持慕容擎天登上帝位。
    但是,慕容擎天和龙后都没有这样做,他们反而让太子登基,且两人潜心辅助。
    龙后为母后皇太后,童贵妃因是皇帝生母,也被封为圣母皇太后。
    慕容擎天当时出了事,新帝登基,无所依仗,龙太后便临朝称制,为他稳住局面。
    在她临朝称制的那段日子里,她充分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能力,废黜许多腐败政策,施行新政,让大周朝在短短的几年间,如龙腾飞。
    当时童家死灰复燃,童太后甚至襄助童家来对付自己的儿子,后被龙太后骂醒,力挽狂澜,皇帝才能稳居帝位。
    童太后因此也对龙太后心悦诚服,从此,两宫皇太后和平共处。
    当然,龙太后最后嫁给了擎天摄政王,摄政王被退为太上皇,因而龙太后既是先帝的太后,也是太上皇的太后。
    文武百官对龙太后多半是心悦诚服的,但是也总有看不惯女子当政的迂腐官员,至今依旧还有。
    所以,一旦明日皇太后早朝上宣布,是她派出陈瑾宁率领三千军士到东浙,只怕会惹来一批迂腐之臣的声讨。
    桂公公此刻所想,也是皇帝心中所想。
    太后的恩情,是实实在在的,他冷静下来,心中也有了新的决定。

第248章 捷报传来
    翌日早朝,龙太后果然穿着朝服来到。
    皇帝与她在后殿相遇,皇帝依照以往,上前请安。龙太后也没有任何的芥蒂,仿佛母子两人都不曾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
    两人携手出去,文武百官见已经许久没在早朝上出现过的龙太后竟然来了,都十分愕然,纷纷猜测,朝中到底出了什么事。
    行礼之后,文武百官,鸦雀无声。
    龙太后嗓子清朗地道:“今日我出现在这里,大家大概也想到一定是出了什么事,确实,今日有一件事情,我要在此宣布。”
    她眸光环视之处,百官低头,揣揣不安。
    皇帝忽然拉住龙太后的手,冲她微微一笑。
    龙太后微怔,看着他。
    却见他已经端正神色,沉声道:“想必近日爱卿们也收到消息,北营有三千军士被朕派往了东浙,这三千军士到东浙所为何事,何人为帅,大家想必是不知道的。”
    这件事情,本来秘密进行,知道的人不多,便是知道有军士调动,却也不知道是调往东浙。
    因此,百官听了皇帝的话,一阵愕然。
    皇帝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他不过是要顺着往下说。
    “三个月前,朕得到密报,说东浙王意图谋反,朕经过连番调查,后派出了靖廷大将军到东浙刺探,靖廷到东浙之后,传回消息,东浙王私自招兵,屯粮草,建造巨大的兵器库,更以火药制造武器,杀伤力巨大,靖廷暗访之下,确定东浙王谋反的逆心后传报回京,却被东浙王发现,意图转移兵器库里,靖廷与一众将士冒死炸毁兵器,兵器库炸毁了,但是朕派出去的将士,全部牺牲,只有一人杀出重围,身负重伤回京递送消息,确定逆王谋反之事。朕与东浙王是堂兄弟,一脉相连,得知此讯,痛心不已,唯恐我大周出现内乱,又知京中有官员与东浙王勾结,遂不动大军,也不点名将,只委派陈瑾宁为元帅,甄士安为副帅,苏意为监军,带三千兵士暗中出京到东浙,朕原意是劝降,不愿国有大乱,只派出三千人,是为表诚意,如果东浙王降,朕会网开一面,若东浙王杀尽这三千军士,便执意与朝廷为敌,朕也绝念兄弟之情,也要剿灭逆贼,杀之绝之!”
    皇帝此言,震惊整个朝堂!
    东浙王有野心,大家其实都隐隐约约听过。
    但是,东浙王一直没什么特殊举动,自然不好贸贸然出兵。
    而如果说,皇上此番调查属实,陈靖廷也炸毁了兵器库,皇上大可以点将派出大军,为什么要让陈瑾宁一个女子领着三千军士到东浙去?就为了招降?说不过去。
    这是送死。
    龙太后昨晚所有的怒气都消逝了,皇帝这番话,着实叫她心头烫帖,舒服无比。
    她环视了一眼百官,见有些脸色大变,正欲出列发言的,她眸光冷冷地就扫过去,道:“此事,皇帝征求了我的同意,我认为可行!”
    一句话堵了想发表长篇大论的臣子。
    龙太后几乎从没做过错误的决策。
    当然了,有些不服龙太后的老臣,傲慢地站了出来。
    皇帝冷冷地道:“朕相信陈瑾宁!”
    那些不服龙太后的人,是服皇帝的,也忠心于皇帝,听了皇帝这话,便都把话给吞回肚子里。
    一场本来会激发大辩论的早朝,因着母子同心,竟然全部化解了。
    龙太后今日早有安排,所以,在朝臣寂静无声之后,便听得有声音疾步而来,门口有内侍监高喊,“东浙报!”
    皇帝一怔,下意识地看向龙太后。
    龙太后一脸的淡定,仿佛这个东浙报,一定是捷报。
    内侍监大步进来,手中托着一封信和一个册子。
    龙太后直接道:“念!”
    内侍监得令,站在白玉阶梯上,展开信对文武百官念了起来:“臣陈瑾宁禀报吾皇,逆贼慕容前拥兵自重,意图颠覆我大周江山,臣借天时地利,于飓风侵袭东浙之时围困东浙王府,得历劫归来的陈靖廷大将军襄助,诛杀逆贼慕容前,剿灭兵器万余,抄东浙王府家财一千三百七十五万两白银,各项珍宝古董附册纪录,请圣上御览!”
    书信附着一个册子,内侍监上前奉给皇帝。
    皇帝心里是掀起了惊天巨浪!
    他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陈瑾宁竟然胜利了?
    这个被他视为心腹大患不知道如何处置的东浙问题,竟然被陈瑾宁给解决了?
    一个女将,三千军士?
    而且,靖廷没死?靖廷回来襄助大战?
    皇帝只觉得身体里的血液顿时沸腾起来,有一种想跳起来的冲动,这多少年不曾试过这样的激动了?
    这封捷报,让文武百官也是震惊不已的,这怎么可能?莫说东浙王其他的兵马,便是府兵,听说都有五六千,一个女子率领三千军士,且加一个陈靖廷,也不可能拿下东浙啊!
    江宁侯,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头看着龙太后,眼底尽然是骄傲之色。
    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儿媳妇。
    他有骄傲的资本。
    最骄傲的,自然莫过于甄大将军了,他捏须得意地笑了起来。
    退朝之后,皇帝先到御书房处理后续之事,继而,便马上到了飞凤殿去找龙太后。
    龙太后早已经命人备下酒席,只等皇帝来。
    皇帝到了飞凤殿,便直接跪下来给皇太后请罪。
    龙太后亲自伸手拉他起来,“好了,过去的事情,都不要说,今日只庆功!”
    皇帝泪盈于睫,本以为还会被太后训斥一顿。
    龙太后今日心情确实大好,一改常态,笑得十分开心。
    席间也屡屡举杯敬皇帝,皇帝更加汗颜。
    他最后借着几分醉意,凝望着皇太后,泪盈于睫道:“母后,您对儿臣的大恩,儿臣今生无以为报。”
    “你叫我这一声母后,咱母子间便一切尽在不言中!”龙太后含笑道。
    “母后早知道陈瑾宁会获胜?”皇帝还是忍不住问了。
    龙太后神色笃定地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但是一个女子,且不曾上过战场,母后怎就敢冒这个险?”皇帝实在是百思不得解。

第249章 班师回朝
    龙太后正色地道:“皇帝,母后只能跟你说,陈家兄妹这一文一武,你可放心地用,二人赤胆忠心,且有卓越的才干,假以时日,二陈并立,会超越甄大将军,成为我大周屏障,无人敢犯!”
    “二陈并立?是指他们兄妹吗?”皇帝问道。
    “不,是指靖廷夫妇!”龙太后道。
    冥婚的事情,皇帝是知道的,当时确实也感动过一下,但是陈瑾宁出征之后,他只觉得陈瑾宁当时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
    但是,当局势不一样之后,皇帝看她的角度也不一样了。
    身为帝王,最高兴的莫过于朝中有能人可用。
    他因而振奋不已,激动不已,道:“等元帅与大将军回朝,朕要亲自赐婚,为他们二人办一场盛大的婚事。”
    龙太后微笑,“好!”
    因着瑾宁大胜,陈梁晖自然也没有被削官,他依旧入宫伺候圣驾。
    本来皇帝对他那天的无状还有些芥蒂,可龙太后道:“朝中不乏溜须拍马之辈,也不乏跟随大流的庸俗之人,可有几人能放弃做到宁可放弃前程,也不违背初心执着自己信念的人?”
    一句话,让本来只是庶吉士的陈梁晖入了内阁,参与内阁事宜。
    看来,陈梁晖前途无可限量。
    这实在是大周朝绝无仅有的事情。
    陈梁晖一时也成为皇帝跟前的红人,当然,那即将班师回朝的二陈,则荣升新贵行列。
    史官纪录此事的时候,手都是颤抖的。
    陈瑾宁带领三千人,胜了东浙五万大军,旷古未有啊!
    史官纪录完毕之后,傲娇地大笔一挥写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陈瑾宁元帅巾帼不让须眉,谓我大周大英雄是也!”
    东浙的局势已定,府衙周大人极力配合,大局定下之后,苏意命人到东罗驻军部调派了一万人过来,稳住局势也协助东浙度过难关。
    他协助官府开粮仓,只等瑾宁回去禀报圣上,传来旨意用抄家所得的部分银子用于重建以及加固堤坝。
    一切都安排妥当,且十分迅速。
    瑾宁的大军也在灾后开始班师回朝。
    查端明作为诛杀逆王的功臣,自然也随大军回朝。
    甄士安,孙长安和苏意都暂时留在了东浙,协助周大人。
    初三叔也还没回去,陈国公伤势还是很重,虽度过了危险,但是没休养一两个月,也没办法回京。
    这一次艰难之战,北营军也折损了七百三十七名将士。
    都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因此一路回朝,军士的心情都比较哀伤。
    所幸是打了胜仗,所以这低落的心情也没持续太久,一路回去,瑾宁和陈靖廷在调整,大家便渐渐有了得胜军队的傲气。
    因军中很多人都伤势未愈,因此走得也比较慢。
    这晚扎营梛睦洲外,瑾宁命人到州府里购买肉和粮食,这一路大家也走得辛苦,她提前犒劳军士。
    雷洪和陈大侠还带着人去买酒,戌时,点起了篝火,靖廷和瑾宁举杯祝酒,也没说什么慷慨激昂的话,只说了句敬牺牲的战友和敬胜利,大家干尽杯中酒,紧绷的情绪,也都松弛了下来,开始享受胜利。
    靖廷和瑾宁坐在一块,可伶可俐一人一侧坐着,查端明坐在对面,她一路跟随入京,都是十分平静的。
    她也不怎么喝酒,如果无人搭理她,她就不说话,有人搭理的时候,她也顶多是抿嘴一笑。
    那样静静地喝着酒,但是足足半个时辰过去,她杯中的酒只减了丁点儿,她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