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

第208章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208章

小说: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人应声出去,没多久,却回来禀报道:“老太爷,少夫人没回去。”
    老爷子一怔,“是还没回去吧?这天色还不算晚,怎不早些赶回去?是靖廷还没回来是吧?”
    “大将军还没回,估计是等大将军。”
    老爷子道:“嗯,是得等靖廷一同回去的。”
    江宁侯晚上回来,也听得国公府那边的事情,他知道那位老太太做过的事,听得她死了,也不过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人总有一死,她算高寿了。”
    “高寿?不算,听闻才六十多!”老爷子道。
    没八十以上,焉能算高寿?
    江宁侯本是有所指的,以她做过的那些阴鸷的事情来算,能活到六十多,真算是高寿了。
    不过,老爷子不知道那些事情,因此,他也就没说了。
    宁瑟阁。
    靖廷到晚上亥时才回来。
    他回来之前就知道了,因为国公府的人去了总领府,他方才就是在总领府。
    进了门,他脱下外裳坐在瑾宁的身边,“那边走了,你要回去吗?”
    瑾宁摇头,“不回去。”
    “好,那咱就不回。”靖廷握住她的手,轻声道:“人走了,想必,岳母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瑾宁心头没有痛快的感觉,她道:“她死一百次,都换不回我母亲。”
    “不要再想,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靖廷轻抱她入怀,想起她的遭遇,心里很是疼惜。
    瑾宁伏在他怀中,听着他的心跳声,心里慢慢地平静下来,“是该让它过去了。”
    钱嬷嬷走进来,道:“大将军回来了?你来一下,我有些事情让你帮忙。”
    靖廷站起来,“什么事?”
    “有些东西放得太高,取不到,屋中的小厮也不够高,得劳烦大将军了。”钱嬷嬷笑道。
    “不碍事,走吧。”靖廷知道她是寻个由头叫自己出去。
    瑾宁也知道,大概是说奔丧之事,便让他们出去了。
    靖廷跟着嬷嬷去了她屋中,嬷嬷屋里生着小炭炉,上头坐着茶水,她给靖廷倒了一杯茶,坐在了靖廷的对面。
    “大将军,这宠爱郡主的人多,恨她的人也多,所谓树大招风,她是郡主也是女将,一举一动,备受关注,老夫人有诰命在身,又是陈家老爷子的嫡妻,若她不回去奔丧,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只怕府中老爷子便首先饶不了她,若是弹劾到了圣上跟前,怕是要出祸事的。”

第372章 我不回去奔丧
    靖廷道:“莫说是她,便是我,都不愿意去奔丧,更不要说披麻戴孝了。”
    “知道她不会回去,我也不赞成她回去,但是,既然不回去,咱就得有应对的法子,我叫大将军来,便是商议应对的法子。”
    靖廷道:“嬷嬷可有什么法子?”
    “法子是有的,但是……”嬷嬷犹豫了一下,“只是,对陈国公而言,未免太过残忍。”
    “什么办法?”靖廷问道。
    嬷嬷道:“皇上若会治郡主的罪,那罪名定是不孝,毕竟人死为大,且她是郡主的祖辈,郡主不披麻戴孝说不过去,可若说,郡主不披麻戴孝正正是因为孝顺呢?”
    “嬷嬷的意思是让岳父上书,亲自指证母亲犯下杀人之罪?可子告母,子首先要以不孝问罪。”
    钱嬷嬷道:“所以我才会说难为了国公爷,此计若跟郡主说,郡主定不会同意,若跟国公爷说,国公爷怕是拼了这条命也会愿意做,矛盾之处,便是在于此。”
    靖廷道:“瑾宁是不会同意的,别在她面前说。”
    “那大将军可有什么计策?”嬷嬷问道。
    靖廷细细思量了一番,确实,除了嬷嬷此计,还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
    “我明日去跟苏大人商量一下,看看若由我或者是苏大人来顶正她杀人之罪,是否可行。”
    “效果不好,皇上未必取信,若不取信,不会下旨调查。”嬷嬷道。
    “瑾宁不回去奔丧,此事定是瞒不住的,到时候奔丧的人没见到她,肯定怀疑,在外头一说,有居心的人就会上本奏她,嬷嬷觉得,此事先与太后交个底,如何?”
    钱嬷嬷摇头,“郡主不仅仅是郡主,还是朝廷武将,太后或许会体谅郡主,但是,皇上孝字当先,太后若插手阻止,便是阻止皇上行大孝之道,太后的身份本就不妥当啊,哪里有阻止自己的儿子施行仁孝之政?太后不好插手的。”
    靖廷见嬷嬷愁眉深锁,便劝道:“您先别担心太多,瑾宁不回去奔丧,或有人注意到,但是未必有人上奏本。”
    “是这么盼着的。”钱嬷嬷道。
    “好了,别想了。”靖廷拍拍嬷嬷的肩膀,“我去了,免得瑾宁揣测。”
    “嗯,好,你先回去吧,还没吃是不是?我去给你做点。”
    “吃了,今晚陪苏大人吃了,别折腾了,您早些歇着。”靖廷说完便走了。
    今晚的侯府,并不太安静。
    晚霞阁那边,陈幸如冲出来痛骂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但是无人出来劝阻,甚至,门庭前无人走过,看热闹都没人看。
    最后是她自己冻得受不住,灰溜溜地回了屋中。
    翌日,老爷子起了个大早,问了下人,“大将军和少夫人回娘家了吗?”
    “回老太爷的话,没回,人还在宁瑟阁呢。”
    老爷子皱起眉头,“怎地还不回去?昨晚就该回了,这国公府如今主事的人不多,靖廷和她得回去帮忙打点打点。”
    崔氏为老爷子披上外裳,道:“听说国公府二爷回来了,有二爷和族中一些长辈代为打点就好,少夫人到底是外嫁的孙女,迟一些回去也不打紧的。”
    下人道:“不过,看大将军和少夫人没有动身的意思,方才看到大将军身边的小碗,说大将军今日要回南监。”
    “那少夫人可先回去啊。”老爷子道。
    下人摇头,“那倒是没听到说宁瑟阁那边要动用马车。”
    老爷子诧异地道:“难不成她今日还不回去?今日就该发丧了吧?”
    “亲祖母,怎么能不回去?”崔氏扫了扫他的大氅,拂去粘在上头的白发,“许是有什么事耽搁了一下,她若不回去,一会就过来请安了,可以问问她。”
    “嗯!”老爷子认为瑾宁不至于这么没分寸,吩咐了身边伺候的明叔道:“请她过来一同用早饭,然后一同出门吧。”
    老爷子素来是个重视规矩礼教的,他近些年,喜事不太掺和了,但是白事必到。
    尤其如今走的还是他的亲家祖母,辈分一样。
    明叔去请瑾宁的时候,靖廷刚出门去,瑾宁道:“明叔先回祖父,说我马上就过去。”
    明叔见她半点没有要出门的意思,不禁问道:“少夫人今日是要回娘家吗?要不要奴才命人打点打点?”
    他是在老爷子身边伺候的,在府中下人里也算德高望重,因此,多嘴问这一句也不算僭越。
    瑾宁微笑道:“不必了,我没打算回去。”
    明叔一怔,“不回去?少夫人的意思是没打算今日回去,还是其他意思?”
    瑾宁道:“我不回去奔丧。”
    “这是为何啊?”明叔奇怪地问道。
    瑾宁微笑,“没为什么,明叔先回吧,我片刻就来。”
    “好!”明叔见她不说,也就不问了,回去也不禀报老爷子,若她不回去,自然会跟老爷子说的。
    明叔走后,钱嬷嬷为瑾宁整理衣裳,道:“老爷子那边,你打算怎么说?”
    “直说啊!”瑾宁道。
    “只怕老爷子震怒!”钱嬷嬷道。
    “他必定震怒的,可我不能因为他震怒就回去。”瑾宁道。
    钱嬷嬷很是可惜,好不容易才让老爷子对郡主有好印象。
    可也没办法的。
    老爷子这边还好应付一些,毕竟惹得老爷子不高兴,顶多在府中就消停点儿。
    倒是皇上那边,却不能不让人担心啊。
    老爷子在文华阁用早饭,瑾宁带着嬷嬷去了文华阁。
    老爷子见瑾宁脸色红润,丝毫不见有悲伤之色,且如今还没有回去的意思,不禁淡淡地道:“我还以为少夫人昨晚便回去了。”
    瑾宁行礼之后回道:“没呢。”
    “我还看见你在这里,你自然是没回去。”老爷子不悦地道。
    崔氏笑着打圆场,“先坐下来用早饭,用了早饭再一同去吧。”
    瑾宁没坐下来,道:“我不回去奔丧,方才跟明叔说了。”
    老爷子猛地抬起头,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她,“你说什么?你说你不回去奔丧?”
    “是的,我不回去。”瑾宁平静地说。
    老爷子一拍桌子,怒道:“荒谬,那是你的祖母,你就在京中,竟然不回去奔丧?这像什么话?难怪见你脸上没半点悲伤之色,看来你祖母死了,你一点感觉都没有啊,如此淡漠亲情,不孝忤逆,我真是错看了你。”

第373章 多凉薄无情啊
    崔氏看着瑾宁,“少夫人是不是有什么事?是不是身子不适?”
    老爷子怒道:“你看她的气色,哪里有病的样子?便是真病了,只要不是病得无法行走,都该回去,哪里有祖母病逝做孙女的不回去奔丧的道理?又不是万千里路,半时辰不到的功夫,你竟然说不回去?任何理由都不是理由。”
    瑾宁垂下眸子,也没有辩解的意思,“我没病,也没有其他原因,只是不想回去。”
    “你……”老爷子气结,看着她那没什么表情的脸,沉住气问道:“你不回去总有你的道理吧?你说说你的道理。”
    瑾宁摇头,“没有。”
    她福身,“祖父若没其他事情,我先回去了。”
    说完,不等老爷子发话,她就走了。
    老爷子气打一处来,“大不孝,大不孝!”
    崔氏也觉得奇怪,之前虽听外人说她和国公府的家人有些不愉快,但是,这人都死了,有什么不过去的?她也不像是那种记恨小事的人啊?
    “她该不是还恨着老夫人和国公爷当年送她去庄子的事情吧?”崔氏道。
    老爷子闻言,生气地道:“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再说,便是亲情凉薄,人都走了,哪里有做后辈的不去送葬的道理?”
    “别生气了,她不去,咱还是得去的。”崔氏瞧了瞧他愠怒的脸色,宽慰道。
    老爷子心里到底积压了怒气,随便对付了几口便撂下了筷子。
    “那咱还去不去?”崔氏问道。
    “本想着去帮忙的,既然连她都不问不管,咱今天就先不去了,等明儿设下灵堂再去了。”老爷子道。
    他想了想,吩咐了明叔,“你去一趟,看看国公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无论是钱财还是人力,但凡缺的,回来侯府言语一声。”
    “是!”明叔领命而去。
    崔氏知道他一向认为死者为大,也十分重视身后之事,或许是自己年事上去了,对这方面的事情就敏感了许多。
    他叹息道:“生前不见得好,死后连拜都不拜,这样的不肖子孙,有什么用?”
    崔氏道:“听闻这位老夫人对少夫人不好,兴许,是积怨了,少夫人到底还年轻,未能堪破恩怨。”
    “有什么恩怨?又不是杀父之仇,更不是杀身之仇。”老爷子其实也听过这对祖孙有些积怨,但是,积怨再深也是一家人,且之前瑾宁是青州庄子,她回来的时候,老夫人又在南国,两人真正相对的日子也没多久,何来深的积怨?
    且做小辈的,就不能记恨祖辈,祖辈父辈所思所虑,不也是为小辈好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