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

第215章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215章

小说: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人看着他,沉沉地叹了口气,“走吧,先回去换身衣裳,我命人备下马车。”
    皇宫飞凤殿。
    皇帝昨日便命人来告知太后,说今晚过来陪太后用膳。
    虽是出了陈瑾宁这件事,他震怒却还是依约前来了。
    进了殿门,太后便看出他神色不悦了。
    也不言语,只叫人给他先泡茶,喝了一盏茶的功夫,才问道:“怎么了?好不容易来陪哀家吃顿饭,却板着个脸。”
    皇帝在太后面前素来是藏不住话的,道:“母后,朕知道你十分欣赏陈瑾宁,但是,此人不忠不孝,实在担不起母后如此重信。”
    “她怎么了?”太后端着茶,明知故问。
    陈瑾宁的事情,她早就知道了,从陈瑾宁不回去奔丧她便知道,只是没想到,陈侍郎会上折子参她一本。
    “陈侍郎参她不孝,祖母病逝却不回去守孝,朕罚她到祖母坟前磕头,她竟然抗旨不遵,简直大逆不道!”
    皇帝说着,飞快地看了太后一眼。
    他心中虽然生气,但是倒不是说非得把这份怒气带到飞凤殿。
    只是因知道母后甚是爱宠她,这般拿下进了刑部大牢,怕母后心里不悦,便先数落陈瑾宁一顿,试试母后的口风。
    若母亲还怜惜她,便做个顺水人情从轻发落。
    若母亲也不为她说话,那自当重罚。
    太后听了他的话,淡淡地道:“抗旨,乃是大罪,她实在糊涂。”
    皇帝听了这话,心里便有数了。
    她只说抗旨是大罪,却没说她不孝之事。
    皇帝心中隐隐有些奇怪。
    但是,太后似乎不想说这个话题了,转开问道:“眼看着明妃就要入宫了,皇帝不如下一道旨意,请查先生也来一趟京城?”
    “朕数次派人去请他,他都不来,若要下旨,便有些强人所难了,朕不做这些强人所难的事情。”皇帝还是有些心气的。
    太后微笑道:“若皇帝真想见他,我倒是可以出面的。”
    “那可不敢劳烦母后的。”皇帝连忙道。
    “嗯,此事过阵子再说吧。”太后道。
    靳如姑姑进来,笑道:“饭菜已经备好,请太后和皇上移驾!”
    “还真饿了,今就是早上吃了两个白面馍馍,中午那顿没吃,吃不下,气糊涂了。”皇帝摸摸肚皮,笑着说。
    太后宠爱地看了他一眼,“做皇帝,每天都有生气的事情,若生气便不吃饭,岂不是难为了自己?以后不可如此了。”
    “是,谨遵母后训示!”
    母子二人,入座吃饭。
    吃着的时候,太后忽然道:“对了,下个月,便是十二皇叔的死忌,我想拜祭拜祭他,你来吗?”
    皇帝一怔,随即愠怒道:“母后,怎还拜祭他?此人罪大恶极,为夺帝位曾加害儿臣,朕已经宽宥,赐他全尸,母后知儿臣痛恨他,为何却要拜祭他?”
    太后拍着他的肩膀,“可他到底是你的皇叔,他做错了什么,人死了,都该过去了。”
    皇帝困惑地看着太后,母后素来也是最憎恨谋反逆臣,怎么今日竟为那罪人说起话来?
    还说要拜祭他。
    “算了,我也就那么随口一说,吃饭!”太后微笑道。
    皇帝却吃不下了,他清楚记得当年,当年登基没多久,母后和摄政王父离开皇宫,十二皇叔竟然欺他年少,企图拥兵谋反,还命人刺杀他。
    那是他经历的第一次谋夺性命的皇家夺嫡之战。
    惊心动魄,刻骨铭心,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原谅他。
    “皇帝若吃不下,便早些回去吧。”太后也放下了筷子,淡淡地道。
    “母后方才的话,是否有指示?”皇帝宁可相信太后另有所指,哪怕是为陈瑾宁求情,总好过她真的要去拜祭逆王。
    “自个琢磨去!”太后站起来,吩咐瑾如姑姑,“送皇帝出去吧。”
    皇帝慢慢地站起来,看了太后一眼,见她已经背过身去了,他只得道:“儿臣告退!”
    回到殿中,他细细想了一下,招来身边的内侍监,“传朕旨意,命苏桂去调查调查,看看飞凤将军与她的祖母之间,是否曾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内侍监拱手,“是,皇上!”
    内侍监刚走到外头,便见贵顺公公进来禀报,“皇上,督查衙门李大人求见!”
    “他这么晚入宫来做什么?”皇帝抬起头,“传!”
    “是!”贵顺公公站在殿门,喊道:“宣李大人陈大人觐见!”
    皇帝听得还有一个陈大人,微微皱了皱眉头,姐夫会带进宫来的陈大人,除了陈国公还要谁?方才怕是故意不叫贵顺禀报的。
    自己的女儿都没管教好,还敢入宫来求情?
    李大人带着陈梁晖进了殿中,躬身道:“臣参见皇上!”
    陈梁晖跪了下来,“臣参见皇上!”
    皇帝见是陈梁晖,不是陈国公,脸色也不是很好,道:“若为你妹妹求情,朕便连你也一同治罪。”
    李大人躬身递了折子,哽声道:“皇上,臣此番入宫,不是为飞凤将军求情,而是受国公爷临终之托,上一封奏折!”
    皇帝一怔,“临终之托?他……去了?”
    “回皇上,国公爷已经去了!”李大人叹了一口气,“自缢而亡!”
    皇帝大为震惊,“这是为何?”
    “皇上看过他的折子,自然明白!”李大人道。
    “传上来!”
    陈国公这些年,没什么政绩,但是,皇帝对他始终不错。
    因为当年,陈国公是他登基前后第一批得力大将,曾为他的盛世之治的开始立下过汗马功劳,且东浙一役,虽说他是私自随军而去,但是,也为平定内乱立下了功劳。
    听得他自缢身亡,皇帝怎能不震惊?

第385章 下旨彻查
    折子很长,摊开足足有十页。
    皇帝看了许久,面容从最初的震惊到狂怒,最后,狂怒久不褪去,却又染了几分怔然。
    “他上奏之事,可有人证?”半响,皇帝问道。
    李大人道:“皇上,虽隔去了十六年,但是当年的人证还在,此事国公爷在瑾宁被劫杀之后便已经调查过,当年为甄氏诊治的大夫,接生的稳婆,还有当初伺候甄氏的奴婢下人,都能作证,不止如此,此事长孙氏也知道得一清二楚,皇上只消下令调查,便可真相大白。”
    “既然调查,为何不上报?那是杀人大罪,此事甄大将军知道吗?”皇帝问道。
    “皇上,子告母,除了伤的是国公爷父亲的面子,还为他招致不孝罪名。他这么多年,一直都被老夫人蒙蔽,若不是老夫人对瑾宁动了杀心,雇高手刺杀她,国公爷怕是一直都被瞒在鼓里。”
    皇帝想起上一次陈国公负荆请罪说的那些话,甄氏死后,娶了长孙氏,但是长孙氏所生的孩子都不是他的,这一切,也都是老夫人设计他。
    世间怎有这般恶毒的嫡母?
    李大人道:“皇上,飞凤将军的不孝,其实正正是大孝顺,她知道老夫人是她的杀母仇人,也曾截杀过自己,以她今日的能耐,要老夫人死于一场意外或者一场急病,是最容易不过的,但是她没有这样做,老夫人的死,是报应,而飞凤将军不奔丧不送葬甚至宁可抗旨也不磕头,这恰恰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她不能去跪送杀害她母亲的人,其实这件事情,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陈侍郎也知道一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竟会上了折子参飞凤将军一本,着实费解。”
    皇帝终于明白,太后为什么会说那句话了。
    这种内宅乱事,要藏也藏不住,自然,这些大臣家事也不会有人禀报到他的跟前来,不过太后素来消息灵通,怕是早知道那位老夫人的所作所为。
    “来啊!”皇帝下令,“着苏桂持朕口谕,调此案相干人等,移交刑部连夜开审,明日一早朕要知道调查结果。”
    “是!”顺公公领旨而去。
    皇帝看着陈梁晖,看他哭得眼睛都肿了,着实可怜,遂和缓地道:“你且回去吧,好好办你父亲的丧事,调查之后,证实了你父亲上奏所言属实,朕会放了你的妹妹。”
    “谢皇上!”陈梁晖磕头退了出去。
    李大人怅然若失又愤恨无比,“想国公爷当年是何等的英勇?若不是丧妻,怎会一蹶不振?这老夫人本以为只是内院争斗,却不料,让我大周损失了一员大将!只盼着此事能查过水落石出,否则,我大周又将损失飞凤将军位女将,更会牵连靖廷大将军。只是,这国公府的老夫人便说是心胸狭隘限于内院之争,陈侍郎怎会如此糊涂?若不是他,国公爷也不至于要自缢来状告嫡母。”
    皇帝眯起了眼睛,细细思量着李大人这番话。
    飞凤将军是太后所喜的人,若自己这一次惩处或者处斩了飞凤将军,势必与太后结怨,太后面子上不说,心里怕也会怪他糊涂的。
    而且,东浙一役,全靠靖廷与瑾宁,两人才刚立功便遭受诬陷,这事有蹊跷。
    “李爱卿,这陈侍郎是江宁侯的女婿,和飞凤将军也是亲戚,按说不会参飞凤将军,他们之间,是否早有私怨?”皇帝问道。
    李大人道:“私怨不清楚,但是听闻最近陈侍郎因他妹妹的事情三番四次与侯府起冲突。”
    “他妹妹?”
    “对,他妹妹叫陈幸如,原先是许给了靖廷的,但是此女自从见过靖国候爷一面之后,便对侯爷一见钟情,便私自悔婚,听闻当时是自己到了南监找到靖廷撕毁婚书,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因当时靖廷也没什么战功在身,陈侍郎没有理会,任由自己的妹妹胡闹了一番,最后陈幸如就一味缠着靖国候,甚至在背后编派了靖国候夫人,还在瑾宁冥婚嫁给靖廷的时候闹了一场,最后还嫁给了李良晟为平妻,这一地鸡毛的事情,臣也不是很清楚,若皇上想知道,可叫靖国候夫人进宫来问问。”
    “退婚一事,朕听说过,但是,却不知道是那陈幸如自己去找靖廷退婚的,陈侍郎怎可这般糊涂?”皇帝不高兴地道。
    李大人苦笑,“皇上,靖廷只是寄养在侯府的孤儿,自然无人看得起,陈子忠大将军死后多年,谁还记得他为大周立下的汗马功劳?又有谁,爱惜着他唯一的遗孤?陈侍郎是新贵大臣,入仕之后步步高升,又娶得了侯爷的千金,自然不把靖廷放在眼里。”
    “是吗?步步高升?”皇帝眸色冰冷。
    李大人见话说得差不多了,便道:“国公府如今没什么人在,国公爷的后事,臣请旨主办,也算是臣为好友尽最后一份心。”
    皇帝心里也是难受,他道:“朕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国公爷时候,他是何等意气风发?那时候,皇叔邀请功臣武将入宫庆功,让诸位武将都说自己从军的理想,好多人都说了许多慷慨激昂的话,国公爷说的话,朕记得很清楚,他说了九个字,大周人,大周臣,大周魂。朕看到他眼底燃烧的斗志,还跟皇叔说,他必定能成为一代名将。”
    李大人一滴滴热泪滚滚落下,再难忍伤痛,“皇上,他此生很纯粹,他深爱大周,也深爱一个女子,可最终,他都辜负了。”
    皇帝静默了片刻,道:“甄大将军那边,是否得知瑾宁入狱?”
    “大将军怕是不知道的,大将军和老夫人出京了。”
    “难怪不见大将军来找朕求情。”皇帝扬手,“你去吧,翌日早朝一切自有定论。”
    “臣告退!”李大人松了一口气,想到陈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