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

第257章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257章

小说: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安说完,直接就转身出去下令道:“来人,拿本官令牌,调派禁军一千人,按照名单抓捕,再调三百人,封锁南监,在抓到名单上的人之前,本官要南监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
    “是!”禁军领命而去。
    瑾宁今日洞悉崔氏的心思之后,便带着可伶出门。
    刚到街上,便见一个老妇迎面走来,老妇面色很差,走路跌跌撞撞,竟直接就朝瑾宁撞过来。
    瑾宁急忙伸手扶住,“老婆婆,你没事吧?”
    老婆婆拉住瑾宁的手,身子就斜斜歪歪地倒下去,瑾宁一手拉住,把老妇托在手臂上,正欲问,却见老妇人倏然从袖子里取出一把匕首,直接就刺向瑾宁的右肩。
    瑾宁一惊,一把推开老妇人,伸手捂住肩膀,指缝里有血渗出。
    老妇人顿时逃去,一点都没了方才摇摇晃晃的姿态。
    “大胆!”可伶大怒,想去追赶,瑾宁道:“可伶,不要追了,先为我疗伤,我右肩伤了。”

第460章 抓捕
    可伶止步,回头扶着瑾宁,担心地问道:“伤得要紧吗?”
    瑾宁沉声道:“扶着我走。”
    可伶以为她伤得很重,急声道:“走,我们去医馆。”
    两人疾步往前走,在她们身后,崔氏与婆子站在转角处,脸上是意味深长的笑。
    可伶一直拉着瑾宁去找医馆,但是,走出这条街,瑾宁却松开了她,伸出手掌,“我没事。”
    可伶看到她手掌有血,仔细看,手掌上有一道伤痕,很浅,充其量只能流一点血。
    “你不是伤着肩膀了吗?”
    “没有,那老妇人拿刀的时候我便看到了,借势去挡的时候让她的刀子顺着我手心拉了一下迅速捂住肩膀。”
    可伶一怔,“这是为什么啊?”
    “因为,萧侯被刺杀的时候,他也伤了刺客右肩。”瑾宁眸色冷冽地道。
    可伶道:“郡主的意思是?”
    “我原先一直想不明白一个问题,如今算是明白了。只要我是细作,那么,侯府,大将军府,甚至国公府,都要遭受牵连,此举狠毒,一举拔起三个家族。”瑾宁冷道。
    可伶大怒,“着实可恶。”
    “如果我没有猜错,查端明已经投靠鲜卑,这才使得常安为她所用,常安是细作,这些计划,应该是查端明想出来的,我是三个家族的风头人物,把我拉下去,她就让皇上折损左膀右臂,她也因此得到洪烈将军和红叶公子的认可。”
    “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可伶不解,“她是大周人,勾结鲜卑人,就算有天大的好处,也落不到她的头上。”
    “因为皇上不宠她,她在后宫里看不到任何希望,她自认为才华过人,她不会甘心在后宫碌碌无为一生,只做一个望门兴叹的后宫妇人。”
    瑾宁是真的了解查端明。
    当禁军出现在瑾宁面前的时候,瑾宁一点都不意外,也没有反抗,直接就跟他们走了。
    她被抓捕到天牢,当她看到天牢里还有胡青云的时候,不禁大怒,好啊,竟然连胡青云都被拖下水了。
    胡青云很是个懂事的人,他没有反抗,自然就没有挨揍。
    见到瑾宁,他反而先安慰过来,“东家放心,我们是清白的,皇上一定会明鉴。”
    瑾宁轻声道:“是我连累了你。”
    “东家带挈我的时候,我没感谢,如今东家连累我,我也绝没二话。”胡青云道。
    其余,还有三名细作。
    在天牢里,是分开审理的。
    三名细作都承认了自己细作的身份,且也一同指认瑾宁与胡青云是细作。
    提审瑾宁和胡青云的时候,两人都否认罪行。
    初审瑾宁,是常安负责主审。
    听到瑾宁否认,他冷冷一笑,“陈瑾宁,我劝你还是承认了吧,如今罪证确凿,你逃不掉,皇上已经发了雷霆之怒,你若承认,还有一条活路。”
    瑾宁知道此案惊动皇上,常安就绝对不敢私下用刑,因此,她道:“常大人,我不是细作,这是我唯一的供词,其余,我不多说。”
    初审之后,肯定会有三司会审或者皇上亲审,瑾宁只等那时候。
    果然,常安听得她不承认,也不难为,只是淡笑一声,“看来你还是存着侥幸之心,这一次皇上去了南监亲审细作,对细作用了毒刑,想必,郡主若咬死不承认,也能尝尝那勾魂金虫的威力。”
    瑾宁微笑,“是吗?”
    常安冷厉一笑,“无人能救你,侯府和大将军府,如今只能自求多福了,哪里还能保你?至于你的夫婿陈靖廷,你是细作的事情,他便不是共犯,也肯定知情,听闻,皇上有意要褫夺他大将军封号。”
    “是吗?”瑾宁还是云淡风轻地笑,常安想让她着急凌乱,她偏稳得住。
    常安见她软硬不入,也没有再废话,命人带她回牢室。
    瑾宁被以细作的身份抓获,让侯府和大将军府都大为震惊。
    想去找靖廷和苏意,去找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靖廷和苏意也被封锁在南监之内,一切等候皇上的彻查。
    大将军着急上火,风风火火地就入宫去求见皇帝。
    皇帝把他拒之门外。
    大将军无奈,只得去找平安公主,请她们二人入宫去见皇太后。
    平安公主连忙就入宫去飞凤殿找皇太后。
    平安公主一说,郭玉姑姑便道:“公主不必说,太后已经知道此事。”
    平安公主道:“太后,瑾宁绝对不是细作,请您明鉴,她如今被关押在天牢,也不知道会不会遭刑,您一定要救救她啊。”
    平安公主以前做过京兆府的捕头,她知道逼供刑讯有多残酷,她一路入宫也是心惊胆战的。
    龙太后神色不明,淡淡地道:“这事,你就不要瞎掺和。”
    “太后,瑾宁这人你还不知道……”
    “得了。”太后沉声道:“细作何等的大事?皇帝十分重视,你来找任何人都无用,若她是细作,逃不掉,若她不是细作,也无人能冤枉得了她。”
    “只怕细作早设下阴谋。”
    “她又不是愚笨之人,人家设下阴谋,她就得傻傻往里钻吗?平安,此事你不能与我说,也不可去找皇帝,皇帝有分寸。”龙太后道。
    平安公主本以为太后得知消息之后,会介入此事,没想到她不介入,还叫她不许多事。
    她失望地道:“方才大将军来找我,他都吓懵了,您知道,他十分紧张这个外孙女,您不看僧面看佛面,您一向敬重大将军的。”
    “公主,糊涂!”郭玉姑姑轻责,“这话就不该说,您啊,心急了,太后方才不是说了吗?她若是清白的,谁也冤枉不了她。”
    “可就怕无人信她是清白……”平安公主说到这里,忽然停住,咧嘴笑了起来,“是,我明白了,是我心急糊涂,我猪油蒙心。”
    郭玉姑姑笑道:“关心则乱,看来,郡主很讨人喜欢啊,就那横冲直撞的性子,瞧着就没多讨喜,竟然还有人巴巴为她出头。”
    平安公主笑了,“大将军还在外头等我,我先告退,把您方才的话转告给他,免得他担心。”
    “去吧!”太后这才转阴为晴。
    平安公主刚走,龙太后便道:“今日锅里炖着什么?”
    “什么都没炖,您不是说吃腻了么?”郭玉姑姑道。
    “那就沏一杯参茶,我亲自给皇帝送过去。”龙太后道。
    “您又说不干预?您不信郡主么?”郭玉姑姑问道。
    “信她,信不过那些人。”太后淡淡地道。

第461章 出任刑部
    太后到御书房的时候,常安刚禀报出来,见到龙太后,他神色微变,连忙单膝跪地见礼,“臣参见太后。”
    龙太后看了他一眼,“常大人最近忙什么差事?”
    常安道:“回太后的话,臣为皇上办差。”
    “废话,自然是为皇上办差,还能为谁办差?你竟然敷衍太后,该当何罪?”郭玉姑姑淡淡地道。
    常安眸子闪了闪,“郭玉姑姑言重了,皇上的交代的差事,臣不敢多嘴。”
    “皇上交代的差事不敢多嘴,那明妃娘娘交代的差事呢?能说吗?”郭玉姑姑淡笑着问道。
    常安神色不变,“不知道郭玉姑姑这话是什么意思?还请明示!”
    龙太后瞧了他一眼,也不说话,直接就进去了。
    伺候的宫人连忙就上前迎接,“哟,太后娘娘来了?”
    皇帝听得声音,走出来迎接。
    “儿臣参见参见母后!”
    太后含笑看着皇帝,“你郭玉姑姑知道你近日忙碌,定是又不顾着身子了,给你炖了参汤送过来。”
    “谢母后,有劳姑姑了。”皇帝吩咐内侍监去接汤。
    请了太后进去,皇帝见汤不是汤,是参茶,他便知道了个大概,道:“怎还劳母后您亲自走一趟?吩咐底下的人送过来就成。”
    “给你举荐一个人主审陈瑾宁一案。”太后道。
    “哦?”皇帝一点都不意外太后会知道,只问道:“谁?”
    “陈牧!”太后说。
    皇帝本以为太后会举荐苏意或者是与陈瑾宁亲近之人,没想到举荐陈牧。
    陈牧与陈瑾宁,素来有私怨。
    太后又一直护着陈瑾宁,她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
    “母后,陈牧已经被暂时停职。”
    “那只是给他考验,让他反省,我觉得,反省够了,他本事有个用之人,朝中缺人,若他能改过来,起用也可以。”太后道。
    太后这般直接干预朝中之事,近些年比较少。
    “这个……”皇帝犹豫了一下,“行,那就先起用陈牧,但是,总不能让他一人主审。”
    “其余的,就让皇帝安排吧。”太后说。
    “是!”皇帝应道。
    “那就不耽误皇帝喝汤了。”太后起身走。
    “母后慢走!”皇帝起身相送。
    龙太后与郭玉姑姑走出御书房,常安还在外头。
    见太后出来,常安躬身,“送太后!”
    太后走下石阶,倏然回头看着他,这一瞥,眸光淡淡,却蕴含锐光,仿佛洞悉一切,常安心头一惊,猛地低头。
    太后转身离开,一言不发。
    但是,就这一记眸光,足叫常安惊出了一身冷汗。
    皇帝斟酌了一下太后的意思,问内侍监杨公公,“你觉得,太后是什么意思?”
    “奴才不敢多嘴!”杨公公道。
    “恕你无罪!”皇帝喝着参汤,淡淡地道。
    杨公公走上前来,躬着身子,轻声道:“皇上,太后娘娘素来喜欢郡主,今日却重新提拔陈大人主审此案,奴才愚钝,着实不敢揣测太后的意思,不过,或者,奴才觉得可以换一个方式去想,陈大人重新起用,是绝不敢滥用私刑,也不敢堆砌诬陷,他唯有秉公办理,方是上策,若这个是太后的意思,足见太后深信郡主不是细作。”
    “你所想,也是朕所想。”皇帝沉吟了一下,道:“朕其实也不相信陈瑾宁是细作,但是,常安所报其余三名细作的口供都指认她,且之前那两名细作咬死了是她,朕一时还真难辨真假。”
    杨公公不敢再给意见,只说:“奴才愚钝,实在看不透。”
    皇帝想了一下,下旨让靖国候与常安会同陈牧一同审理此案。
    陈牧接到圣旨,调任刑部侍郎,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听内侍监说是太后的意思,他心里便知道一二。
    太后很少干预政事,但是这一次为陈瑾宁出面,且钦点他来主审,那么,太后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