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

第374章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374章

小说: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良晟只觉得后背一阵阵的发凉,头皮都麻了,她不说破还好,这么一说,他岂能不戒备?
    但是,能戒备得来吗?夫妻八年了,她的实力如何,他是最清楚的。
    便是相隔十丈,她都能准确无误地取他的人头。

第671章 扎营
    瑾宁出去了许久,李良晟还沉浸在一种战栗中,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江宁侯府院子里的那一幕,冰天雪地,殷红夺目的血液,她开始的求救到最后撕心裂肺的吼声,他看到她眼中的愤怒与绝望,这一幕幕,在脑海之中来回地浮现,让他几乎崩溃。
    还有那孩子,他其实不敢看,可眼角余光还是瞧见了,血淋淋的孩子就这样被扔到了火堆上去,他甚至不记得那孩子有没有哭过,当时脑子是停滞的。
    良久,他才慢慢地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一口气喝尽,水已经冰凉,侵入肺腑,让他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冷得脚底麻木头皮也麻木。
    瑾宁回了营帐,因为临时搭营,他又做男装打扮,因此便和国公爷用同一个帐。
    按照她监军的身份,自己用一个营帐是可以的,但是不愿意父亲和长孙拔或者其他人同用,她便先提出来。
    陈国公坐在里头,已经铺好了两张被褥,知道她去找李良晟了,问道:“他怎么说?”
    “明天会加急行军。”瑾宁进去坐下来,看着他道:“你不该来。”
    陈国公在她的对面坐了下来,父女两人很少这样近距离对话,所以,他也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我来,不全是因为你,国家有难,我身为武将,理应挺身而出的。”他说。
    瑾宁道:“此战凶险异常,万事小心,我说的不仅仅是在战场上,这一路也要提高警惕。”
    陈国公如今再不为丧妻伤心,重新振作起来之后,整个人都和往日大不一样了,他知道肯定会有问题的,瑾宁这模样压根就没有改变,只是换了一身男装,与李良晟八年的夫妻,李良晟怎么会看不出她来?
    李良晟肯定也不会容许瑾宁行监军之职,所以一定会想办法对付瑾宁和他。
    “你放心,我一路提防着呢。”陈国公道。
    瑾宁听得他这么警惕,也就放心了,若论李良晟和他,李良晟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这里有一个长孙拔,父亲是斗不过长孙拔的。
    父女两人便无话了,营内的马灯光芒黯淡,火油舍不得用太多,照得两人面容也染了一抹昏黄。
    瑾宁和衣躺下来,行军一天,她不觉得累,这速度太慢了,她只是很着急。
    李良晟似乎故意和靖廷拉开距离,按照靖廷的速度,如今起码和她落下了三十里。
    “来的时候,”陈国公忽然说话了,“我命你初三叔把老夫人送回了乡下,也休了长孙氏。”
    瑾宁有些玩味,“哦!”
    只是这样么?她都已经摆下了证据,证明她们两人便是杀害母亲的凶手,他就这样算了?
    不免叫人失望的。
    陈国公声音寂然,“你初三叔说,此去回乡,路途遥远,老夫人身子不好,怕这一路颠簸会出点什么意外,叫我先节哀。”
    瑾宁侧头看他,只见他的面容沉浸在一种仇恨里。
    他继续道:“老夫人那边,生死未定,可长孙氏却死了,昨天夜里送走的,马车不知道怎么地就失控,她从马车上掉了下来,被疯癫的马一脚踩在脑袋上,没了。”
    瑾宁看着他半响,才从嘴里说出一句言不由衷的话,“节哀!”
    陈国公听了这话,皱起眉头瞪着眼睛,“这话你说合适吗?”
    两人对视了一眼,便都笑了起来,这一笑,狭小的空间里头仿佛充满了温情。
    瑾宁坐了起来,托腮看他,“反正睡不着,不如,我们说说话?”
    “你想说什么?”陈国公问道。
    “我想听你说母亲。”母亲的事情,她是百听不厌的,最了解母亲的人是他,他知道母亲很多很多事情,哪怕他说过的,她知道了的,她都想再听一遍。
    陈国公脸上的弧度慢慢地柔和起来,“想听你母亲什么?”
    “随便,想起什么说什么。”瑾宁道。
    陈国公陷入了沉思中,眸子也莹了一抹光芒,“一时叫我说她,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她时刻都在我的脑子里,在我的心上,可就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瑾宁道:“那你说说你们的事情,我记得当初是她坚持要嫁给你的。”
    陈国公便柔柔地笑了起来,“是的,她很固执,其实你外公家都不同意她嫁给我,也为她说了人家,但是她就认我,非我不嫁。”
    瑾宁双腿弯曲,依旧托着腮,“我听说过,当初外公为她找的人很好,但是她说外公如果要她嫁,她就把外公推上花轿。”
    陈国公笑意加深,“确实是这样,你外公婆儿就她一个女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着,宝贝了十几年,到最后她还不听话,都快气死你外公了,可到底是疼爱她啊,哪里真舍得她不高兴?所以最终还是如她的愿,把她许给了我。”
    父女两人的联系就是甄依,有了这个共同的话题,他们可以说上三天三夜。
    但是,因着明天还要行军,所以陈国公说了半个时辰左右,就止住了话,让她睡觉。
    瑾宁躺下来,冷风嗖嗖地灌进来,她裹着被子睡,被窝里头都是冰冷的。
    但是心里却觉得暖和,仿佛许久没有过这种幸福温暖的感觉。
    陈国公睡不着,说起甄依,他总是能彻夜不眠地想她的。
    多希望时光能倒流,还能回到从前,哪怕静静地看着她,也是幸福的事。
    可他这辈子再见不着她了。
    不过,也好啊,瑾宁死了还能活过来,那说明真有灵魂,甄依一定是在等着他,他们还有相见的那天。
    对他而言,最好的消息莫过于此。
    四更天,父女两人便起床了。
    外头,平地里架起了许多面大锅熬粥,蒸馒头,看着炊烟袅袅,闻着香气扑鼻,瑾宁开始进去收拾东西。
    没一会儿,将军们都纷纷出营了,吃过早饭之后,李良晟阵前说话,说今日抓紧脚程,必须行军五十里才能扎营。
    瑾宁听了这话才放心,只是如今能暂时威吓他,他未必次次都听话。
    尤其长孙拔还总是在他身边出谋献策。

第672章 试探
    幸好,这连续行军几天,都没出什么幺蛾子。
    第六天,大军即将抵达石洲,前头的靖廷传来书信,他们已经到了石洲,距离拉开二十里,这是合适的距离。
    靖廷是负责运送粮草的,所以,每一天都会留下几个人负责看守留下来的粮食等待大军到来,等大军抵达之后,看守粮食的人再策马跟上去,这是靖廷一贯的行军方式。
    这样做可以刺探前头敌情,也可以减轻行军军人的负担。
    到了石洲这里,靖廷运送的粮草便已经不多了,要在石洲这边筹粮,石洲守备早接了圣旨,但是粮食却筹措不上,说如今冬日秋收过了好久,余粮不多,需要从附近州府借粮。
    问了大概日子,石洲守备刘大人说起码需要三天。
    如果三天的话,那李良晟所带的部队也需要等待三天,这样太耽误事了。
    靖廷听到刘大人的话,气得不行,圣旨早就抵达了石洲,如果存粮不足,可以提前去准备,为什么要等押粮大军抵达了才说不够?分明就是故意延误军机。
    他知道石洲守备刘大人和长孙拔有交情,怕是长孙拔故意让他耽误的。
    靖廷感觉到李良晟是要有所行动了,与其一路上被他带着玩,不如先停下来等两天,看他出什么花招,一并解决了便是。
    所以,他下了严令,“两天,若两天之内,筹不足军粮,军法处置!”
    他在石洲外扎营,估计今天傍晚,李良晟的军队便要抵达了。
    他有些奇怪,因为李良晟之前一直都试图拉开他们的距离,故意落后,但是现在却要他原地停下来等待,不知道有什么用意。
    他料定此战李良晟是不抱着什么胜算的,所以如今的他都没有着眼于输赢,估计是千方百计也在想着怎么对付瑾宁和他。
    是什么目的,等到今晚便知道。
    到了傍晚,大军果然抵达。
    两军汇合,将帅之间先沟通了一下,靖廷便带着瑾宁离开。
    “石洲府竟然说没有筹到粮食?”瑾宁听罢,觉得很不可思议,这场战,举国上下都十分重视,只要石洲府说一声军粮不足,附近州县的官员便是砸锅卖铁也会给他筹足的。
    “所以,我觉得很奇怪,会不会是李良晟派人与他先通气了?”靖廷问道。
    瑾宁摇头,“不会,我一直都盯着李良晟,他没有派出过任何人,而且,一路上他想尽办法耽误,是被我逼着走的,他绝对不会希望我们俩在这里会师。”
    靖廷本以为是李良晟,如今听瑾宁这么说,倒是有些诧异了,“不是李良晟,这刘大人莫非敢抗旨不成?”
    瑾宁想了一下,“按说是不敢的,除非……”
    她抬起头看着靖廷,“你还记得红叶公子在大周布下的细作吗?这位刘大人,会不会是红叶公子的细作呢?”
    靖廷几乎都要把这个人给忘记了,听得瑾宁这么一提醒,他才忽然想起红叶公子的细作团队,当时铺天盖地地这么多,且在这个世界里,没有被连根拔起,所以他的网还在这里。
    “你这么说,实在是太有可能了,如果真的是他,那就棘手了,这一条线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他的细作。”靖廷顿时脑袋大了。
    瑾宁也觉得棘手,道:“先看看,如果他真的是细作,先斩后奏,再命石洲知府筹粮。”
    “只是这么一来,就太耽误事了。”靖廷说。
    “现在给了他多少天筹粮?”
    “两天之内必须要把粮食准备好,否则便问罪于他。”靖廷说。
    瑾宁现在倒不是最担心这个,他最担心的是细作会否和军中的一些人勾结,如果勾结了,这场仗那就是难上加难,因为情报随时都会被泄露出去。
    以他们两人之力,防不胜防啊。
    打仗时候的布局,都要事先和将领商议的,这就有可能会泄露,总没办法说到战前一刻才公布,那样没办法布局。
    “对了,瑾宁,细作火纹的图案你还记得吗?”靖廷问道。
    瑾宁眸子一亮,“记得。”
    两人商议了一下,决定明日一早去找人雕刻一根簪子,把火纹刻在上头,试探刘大人的反应。
    石洲府比较繁荣,找一个工匠不难,再说,有现成的簪子,只是铸一道火纹在上头,不消半日便可办成。
    晚上的时候,石洲府大小的官员给将军们接风洗尘,在衙门里头摆下了宴席。
    酒水菜肴自然是不敢奢华的,朴素得很,一桌八道菜,有荤有素,将领们连日行军,也有些乏了,见要在石洲府等两天,便都喝了起来。
    瑾宁也喝,她还喝得比旁人多,站起来摇摇晃晃地给众人敬酒,被靖廷劝她少喝,两人推搡了一下,瑾宁袖子里的一根簪子掉在了地上。
    守备刘大人就坐在她的旁边,有金玉之声落地,他自然也看了一眼,却见宁三监军已经飞快地把簪子拿了起来,藏于袖中,看得出脸色微变。
    旁人不曾察觉,毕竟距离有些远,倒是靖廷笑着问了一声,“三爷,你随身还带着簪子啊?是哪位姑娘给你的定情信物?”
    瑾宁呵呵笑了一声,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