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

第90章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90章

小说: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宁侯夫人脸色微沉,“公主和国公爷是什么意思?”
    江宁侯此时与靖国候大步从里屋走出来,见公主和陈国公来了,笑着上前道:“公主和国公爷大驾光临,真叫我这江宁侯府蓬荜生辉啊。”
    陈国公拱手,“不知道今日侯爷宴客,得罪了。”
    “什么话?你也是贵宾。”江宁侯笑着说。
    众人一片静默,江宁侯可是刚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陈国公和公主此举,是不是太过分了?
    平安公主微笑道:“侯爷,方才本宫也说明白了来意,侯爷出征之前,定下了陈李两家的亲事,如今两家看着无缘结成亲家,本宫受国公爷所托,前来退亲,不知道侯爷意下如何?”
    江宁侯夫人冷声道:“公主,莫欺人太甚!”
    江宁侯淡淡地扫了她一眼,“公主哪里欺人太甚?你那儿子什么德性?配得起瑾宁吗?这门亲事不退,瑾宁以后如何说亲?”
    说完,他对平安公主和陈国公拱手,“二位请坐,正好趁着大家伙都在这里,把事儿给说个明白。”

第159章 不如嫁给靖廷
    今日吃宴会的宾客,都是京中显贵,更有皇亲国戚。
    便连和江宁侯齐名的萧侯与靖国候都在场。
    平安公主坐下来之后,正色地道:“先前,侯爷为报县主救命之恩,请了媒人登门求亲,亲事定下也立下了婚书契约,如今两家结不成亲,江宁侯夫人曾到国公府退亲,这退亲的理由,是说县主私德败坏,但是后来证实县主只是为了救本宫的儿子,她与靖廷大将军配合得当,剿灭狼山山贼,立下了大功,被皇上封为县主,此事,想必侯爷也知道了。本宫扯得有些远,但是呢,足以证明,当时江宁侯夫人退亲的理由是不成立的,既然不成立,那么,退婚便作数,如今侯爷回京,国公爷认为,免得耽误县主日后婚嫁,亲事有必要做个了断,侯爷以为呢?”
    江宁侯一直默默听着公主的话,等公主说完,他道:“退亲之时,本侯在战场,对情况不太了解,且等本侯问过夫人,再回禀公主如何?”
    “侯爷请!”公主道。
    江宁侯夫人连忙站起来,“侯爷,请移步一谈。”
    侯爷淡淡地道:“事无不可对人言,就在这里说个清楚明白就行。”
    江宁侯夫人脸色微变,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怎么说?那些话,是可以对旁人说的吗?
    侯爷盯着她问道:“你当日去退亲,是否以公主所说的理由?”
    众人的视线都落在江宁侯夫人的脸上,江宁侯夫人只觉得难堪不已,却也只得应声,“是!”
    “查实之后,可有登门致歉?”侯爷问道。
    江宁侯夫人道:“找人登门问过她……问过县主,若县主愿意,亲事还当数。”
    “找的谁去?”
    江宁侯夫人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是靖廷。”
    “两家议亲,你叫小辈去问县主是否愿意?荒唐吗?”江宁侯的声音不高,但是十分严厉,已然是半点面子都不给她了。
    “此事……此事确实是我考虑不周全,委屈了公主。”江宁侯夫人咬了咬唇,屈辱地道。
    “本侯还听说,良晟与长孙拔的女儿长孙嫣儿珠胎暗结,可有此事?”江宁侯没给她喘,息的机会,继续逼问。
    江宁侯夫人没做声,手中用力捏着袖子,默默点头。
    江宁侯继续问:“在亲事没退之前,你可有叫人登门去逼县主为妾,说侯府要迎娶长孙嫣儿为少夫人?”
    现场死一般的沉寂。
    这是内宅丑闻,一般人都恨不得千方百计遮掩起来,江宁侯竟然愿意牺牲侯府的名声来保全县主的名声。
    侯爷果真是个恩怨分明的人。
    “有还是没有?”侯爷见她不作答,厉声再问。
    江宁侯夫人垂下了手,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眼神也木然,“确有此事,是我看上了长孙嫣儿,逼良晟娶她,我嫌弃她是庄子里回来的野丫头,不愿意让她做我的儿媳妇。”
    他也终于明白,一直不喜欢宴客的他,为什么忽然叫那么多宾客临门。
    她不愿意去国公府赔罪,他便用这样的方式来羞辱她。
    江宁侯夫人的话,无疑是惹人非议和愤怒的。
    但是江宁侯很满意,他看着陈国公道:“如此,退婚一事,是我侯府不对,国公爷今日前来退亲,于情于理,本侯也该当着诸位亲贵大人的面,给国公爷道歉。”
    说着,他便站起来,对着陈国公拱手作揖,“国公爷,县主与本侯有救命之恩,本侯登门求亲,不是还恩,是欣赏县主的勇敢与高洁,本侯本以为这场胜仗是送给他们成亲的好礼,却不曾想,是李良晟那逆子没这福分,本侯回京两天,没有合眼过一刻,痛心疾首,因妇人愚昧,错失良缘,但是我侯府纵惋惜,却也比不上县主名声受损,本侯若能做什么弥补,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对一个武将而言,这是很重的承诺。
    尤其是江宁侯这种言出必行,恩怨分明的人。
    陈国公没想到国公爷会当着大家伙的面这样说,这面子是真真的给足,给余了。
    “侯爷言重了,是我那闺女没这福分。”陈国公托住侯爷的手,感慨地道。
    其太傅夫人笑着道:“你们两家惺惺相惜,不结亲倒是可惜了,话说,靖廷大将军不是还没娶亲吗?不如,这退亲就免了,换个新郎倌吧。”
    陈国公微怔,靖廷?那敢情是好的。靖廷是杀戮沙场的战将,杀气重,应该能镇得住瑾宁的煞气。
    侯爷却脸色微变,道:“靖廷如今在外,要等他回来问过他的意见再说。”
    孙尚书道:“本官也认为可以,靖廷和县主不是联合救出世子剿灭狼山山贼吗?天造地设的一对。”
    “是啊,这亲事若要退是不免可惜了,不如,许给靖廷吧。”
    在场的人纷纷说。
    陈靖廷素来也没多少人看得起,这些亲贵都认为他是靠着生父的名声和江宁侯提拔才有今天,那些军功,未必就是他自己的功劳。
    娶个野丫头县主,倒和符合身份。
    陈国公一直等着侯爷发话,侯爷骑虎难下,道:“确实是好主意,此事若靖廷到时候没有意见,那就定下来吧。”
    陈国公微微一笑,侯爷这样说等同是承诺下来了。
    也好,瑾宁若还能嫁入侯府,也是她的福气。
    陈国公自己也知道,自己最近对瑾宁的看法不断地改变,甚至,有时候真会出于父亲的身份去替她考虑。
    尤其,是看到她对着甄依的画像哭泣的时候,他心都有一种再碎裂的感觉。
    公主看着侯爷,见他似乎有些不情愿,而且,他今日整个人都有些消沉萧瑟,这和往日斗志昂然气势威严的他太不相符了。
    肯定不单单是因为退亲之事的。
    公主和陈国公留下来吃宴会,江宁侯夫人无脸再留下来,借身子不适先回了屋中。
    等待宾客慢慢散尽,公主单独留下来与侯爷说话。
    公主在督查衙门多年,且原先就是京兆府的捕头,办案多年,心思缜密,一个人细微的表情变化,都瞒不过她的眼睛。
    “侯爷有心事!”公主与侯爷走在府中的院子里,秋意起了,满园飘黄。

第160章 庭姑姑
    侯爷背着手,神情沉重,“公主为何这样问?”
    “本宫能察觉,是靖廷出事了,是吗?”公主问道。
    她是知道靖廷办的是什么公差,去的什么地方。
    苏意前些天匆匆忙忙地去了东浙,而靖廷那边再没有消息回来过,北营那边也有动静,加紧练兵,唯一的解释,就是朝廷要对东浙动手。
    外攘刚刚止息,皇上肯定不愿意马上就打内战,若非情况紧急,不可能轻易言兵。
    所以必定是出事了,否则,苏意也不会去东浙。
    还有一点,侯爷确实是十分欣赏瑾宁,他也真心当靖廷为亲生儿子般看待,有人提出让靖廷娶瑾宁,他竟然犹豫了一下。
    侯爷素来知道公主心思比寻常人缜密,连皇太后都数次赞赏她聪明,因此,才会以庶民的身份得封公主,再入朝为官。
    侯爷沉声叹气,愁眉不展,“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公主,靖廷是出事了。”
    “出什么事?”公主呼吸屏住,问道。
    侯爷站立在紫荆树下,黄叶落在他的肩膀上,他伸手轻轻扫去,“还记得多年前,京都河堤崩塌,发了大水,公主以硝石硫磺为料制造了火药包,当时的擎天摄政王带着火药包前去炸毁下游堤坝引流洪水,此事,震惊一时,公主也因此事立下了大功被皇太后封为平安公主,记得吗?”
    公主道:“此事本宫亲身经历,自然记得,且其中细节,历历在目。”
    侯爷点头,沉重地道:“公主记得就好,火药的应用,之后就不仅仅是炮仗了,有人取其原理制造学公主那样制造火药,囤积起来,准备起事,皇上得到密报,派了靖廷去东浙查探这个兵器库,靖廷查到了,但是却被人内鬼出卖,靖廷不得不提前行动,炸毁兵器库,兵器库是毁掉了,但是,靖廷也没出来。”
    平安公主浑身冰冷,“侯爷是说……靖廷牺牲了?”
    侯爷沉声叹气,“苏大人没找到靖廷尸体,且跟随靖廷去的人,只有一个金福江回来了,只可惜,金福江也身受重伤,死了。”
    “那炸毁当天的细节,便无人知道?”公主心痛难当,怎么会这样的?
    侯爷道:“无人知晓,皇上说,当时派靖廷出去的任务,是要找到这个制造火药的地方,按照皇太后给的方法毁掉,只可惜走漏了消息,靖廷等人被围杀,只能先炸毁兵器库,这一毁,地裂山崩,听说整座山都夷为平地。”
    她太知道火药的威力了,即便是毫无技术的土制火药若用的是她当年用的方法,那么,威力也十分巨大。
    人在里头,是绝对不可能逃得过的。
    如此说来,靖廷是凶多吉少了。
    “靖廷的死,还没对外公布,公主请保守秘密。”侯爷双眼布满了红血丝,哽咽地叮嘱道。
    平安公主难过落泪,“本宫知道。”
    内乱,是绝不能走漏消息的,如今外攘刚止息,军士筋疲力尽,粮草不继,若内乱的消息走漏出去,外攘再来,大周会疲于奔命,无法应付。
    这看似太平盛世,其实到处风起云涌。
    “难怪侯爷没有轻诺瑾宁与靖廷的婚事,哎,这两个孩子,很登对。”公主幽幽地说。
    瑾宁今日去了管家的家中。
    三进三出的四合院,在京中也算是富裕人家了。
    庭姑姑就坐在小院子里,一身灰色的衣裳,发鬓花白,她在做绣花鞋,纳鞋底的针很长很粗,穿着丝线,她的手很巧,如蝴蝶一样几下翻飞,便落了一行线。
    看到有人进来,她便抬起头,她的眼神很平静,面容也十分平静,看到瑾宁,她就笑了,“夫人,这鞋马上就做好,今日您觉得怎么样?”
    她说话吐音很清晰,没有哑巴,也没有疯癫,但是,她叫瑾宁为夫人,可见思绪和记忆是错乱的。
    瑾宁错愕地看着管家,“你说她不能说话?”
    管家也很震惊,“确实,大夫都看过好几次了,说是被下毒毒哑巴了,且接回来至今,都不曾说过一句话,三小姐若不信,奴才去找大夫来问问。”
    瑾宁摆手,看着庭姑姑慢慢地走过去,她的眼底很温柔,风霜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