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我在诸夏当大王 >

第327章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327章

小说: 我在诸夏当大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六十九章人怕出名猪怕壮!虫神的“青睐”!
 “二长老,您占卜的如何了,熙国境内可还有虫巢?”
 “大王,待老朽算算!”
 在回去的路上,二长老摆弄着龟背,占卜预测,口中念念有词,姚云则是率领着众人,返回熙都。
 姚云刚刚抵达熙都,秃头龙、龙二爷,流苏,百里荒,苍蛮等人也陆续赶回来。
 “什么!世子,你一个人独自一人干掉了一个虫巢,巫老二,你不会是糊弄本龙吧,本龙为了把虫巢虫豸消灭干净,可花了不少功夫,世子。。。他。。。”
 不仅是秃头龙,返回熙都的龙二爷、流苏,苍蛮、百里荒等人皆颇为吃惊看着姚云。
 巫通连连摇头:“千真万确,此事王宫护卫们看的清清楚楚,老夫当时也吓了一跳,咱们大王可真是深藏不露!”
 流苏和苍蛮到时还好,前者朝夕相处,知道姚云正在修炼蚩尤独门神通,而后者则是无条件信奉自家世子。
 可是百里荒,秃头龙,龙二爷等人就有些震惊了。
 姚云见众人吃惊的表情,不得不又解释了一遍,声称虫巢发现的早,并不难对付,远比上众人对付的另外五个虫巢。
 若是以往,听姚云如此解释,秃头龙必然接话赞同,可是今日,他出乎预料地沉默了,心中颇为感慨。
 无论如何,这都是虫神骄虫神通唤出的虫巢,极难对付,想要完美灭光所有虫子,颇为不已。
 他们五路灭虫大军,虽然幸不辱命,将虫巢摧毁,可是虫巢还是对熙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秃头龙摇摇头:“世子说的没错,江山代有才人出。”
 龙二爷这时候开口道:“大哥说的是,如今天骄辈出,说来我在路上遇上了第二个虫巢,不过我没来得及出手,便被一位少女强者一人灭了。”
 说话间,龙二爷一脸唏嘘。
 而其他人,听到这话顿时为之一惊。
 一座未曾发现的虫巢,这位少女独自一人给灭了?
 “她是何人?”
 众人追问。
 龙二爷摇摇头:“没来得及看清,是友非敌,我也好贸然追过去,不过此人年纪很小,与大王相仿,修为却出奇地高,尤其是一手神通术法,非常了得。”
 其余人一听,无不面面相觑,交头接耳,有两位年轻俊杰肚子一人灭了虫巢,他们就没有大惊小怪,只剩下感叹,赞叹。
 姚云高坐在王座上,蹙着眉,术法了得,年纪与他相仿的女子。。。。。。这怎么越来越像一个人。
 当然,姚云并没有点破,既然她不愿意现身,自然有她的理由,姚云对于她的身世过往并不感兴趣,他只是看中了少女的天赋才华。
 很快,话题又转入虫灾上。
 “大王,熙国境内的六座虫巢尽数毁去,目前熙国五万亩土地受灾,其中一万多亩良田受损,对熙国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孙沐月将受灾情况向姚云汇报。
 灾情说严重也不严重,说轻微也不轻微,数千百姓今年蒙受巨大损失,上千百姓颗粒无收,若是没有开发赤水河两岸,熙国今年冬天就难熬了。
 姚云微微点头:“赤水河两岸大丰收,目前部分田地受灾并不会对熙国造成太大冲击,如今最为关键的便是保卫熙国,一是巡视熙国境内有无再出现虫巢,二是防止其他大荒以及领国的虫子涌入熙国。。。。。。”
 众人听到姚云的吩咐,当即连连点头。
 二长老巫通道:“大王,老朽占卜过了,熙国逢凶化吉,境内再无虫巢,唯一担心的就是外国的虫子涌入熙国。”
 孙沐月闻言一愣,他对师尊巫通的占卜未曾有丝毫质疑,不过从话中,她听出了关键之处:“老师,您为何不担心南荒深处的虫子?”
 二长老轻轻一笑:“虫神骄虫是为了报复诸夏天朝,四荒中并没有出现虫巢,况且即便他想,自身神力也不够。”
 众人闻言,当即连连点头。
 二长老接着道:“即便是诸夏天朝,各大诸侯国之间的受灾情况各不相同,老夫占卜过了,天子甸服以及侯服各国受灾最严重的,四荒诸侯国灾情并不严重。”
 秃头龙:“瞎扯,我们熙国够偏远吧,出现了六七个虫巢,这还不严重,若不是我熙国兵强马壮,高手辈出,及时灭了虫巢,恐怕这时候熙国已经哀鸿一片,大难临头!”
 二长老巫通苦笑一声:“这很好理解,我熙国强盛之名传遍诸夏,恐怕那位虫神骄虫也有所耳闻,故而颇为“优待”,老夫为南荒小国占卜过了,小凶而已,某些小国甚至连虫巢都未曾出现。”
 姚云听到二长老巫通的分析,姚云总算对局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即哭笑不得:“这算是虫神骄虫的青睐?人怕出名猪怕壮,国家盛名太响,孤该高兴呢?还是郁闷呢?”
 殿中众人闻言,纷纷跟着哈哈一笑,有些苦中作乐,也有脱险之后的庆幸,
 无论虫灾的危害如何,至少熙国暂时控制住了局面,第一步脱险。
 “嘿嘿嘿!”众人庆幸之时,秃头龙不合时宜地发出一阵贱笑,笑的很是肆意:“这么说,如今最为头疼的恐怕是天子帝暮了,甸服百姓,侯服各国虫灾严重,无数中土百姓颗粒无收,沦为难民,流离失所,哈哈哈哈哈,看他这个天子如何收场!”
 巫通附和道:“说的没错,这一次是帝暮力排众议,率领大军讨伐虫神骄虫,这才引发浩劫,若是中土百姓哀鸿遍野,死伤惨重,即便百姓体谅他,他也不好受!”
 龙二爷嘴都笑咧开了:“哼,这帝暮无德无才,活该!”
 熙国老一辈对天子帝暮“落井下石”,口诛笔伐,其余人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默不作声。
 一时间,气氛倒是有些轻松欢快,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架势。
 姚云内心则是有些感慨,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无论如何,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百姓。
 。。。。。。
 熙国局势大定,南荒各国局面很快也得到了稳定下来,四方荒服各国情况大致相同。
 然而在中土之地,天子脚下,侯服诸国,情况却极为糟糕。
 屠神归来的帝暮更是脸色铁青,面沉似水。
第五百七十章满朝诸公与及时雨
 第五百七十章满朝诸公与及时雨
 在大战七天七夜后,天子帝暮于北荒三百里剑幕,诛骄虫!
 一时间,北荒各地响起悲鸣之声,数地飘起血雨,各地虫子不由自主地发出哀鸣之声,恭送虫族之骄,虫中尊神——骄虫。
 与此同时,诸夏各地不再涌现虫巢。
 一场猖獗的浩劫由盛转衰。
 然而,浩劫仍旧是浩劫,遗祸无穷。
 整个天朝都受其冲击,尤其是天子脚下甸服,侯服诸侯国内的中土百姓。
 骄虫首要报复凡人对象便是中土各国的百姓!
 哪怕中土各国炼气士强者如云,精锐之师无数,然而架不住虫巢数目众多,根本招架不过来。
 只要稍微晚一点消灭,哪怕虫巢就会引发一场浩劫。
 之前熙国就是有两个虫巢没有及时消灭,虫巢孵化出海量虫子,导致数万亩林地、农田一片光秃秃,无数百姓颗粒无收。损失惨重。
 而这一幕,在中土各国无数次上演。
  在这里,及时发现,并且最终将虫巢毁去,那已经是侥天之幸。
 有些地方虫巢未能及时消灭,几天之后,整个地方就变成沙石遍地的荒原,草木绝迹,鸟兽惊慌。
 并且肆意的虫海开始向四周蔓延,如同瘟疫一般,形成更加恐怖的危害,无数生灵在此过程中灭绝。
 曾经诸夏天朝百姓心目中安宁无事的中土世界依然沦为人间炼狱,成百上千万的中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如今棘手的局面,天子帝暮头痛不已,同时也有一丝丝愧疚。
 在帝暮得知骄虫施展神通【万虫之庐】报复诸夏天朝后,他也有心与骄虫议和,即便是违抗上天帝命,他也会暂时饶过骄虫这一次,拖一拖,缓一缓,等有了万全之策,有了一击必杀的时机,再收拾骄虫不迟。
 可是帝暮万万没有想到,骄虫竟然如此刚烈,如此决绝,根本没有议和的意思。
 骄虫看的很透彻,知道是上面要他命,他无路可逃,更没有讲条件的余地,若是这一次罢手,那么下次,他死的时候垫背都没有。
 这一件事的前因后果都不在帝暮身上,杀骄虫是帝命难为,然而他作为参与者,决策者,这一场席卷中土世界的浩劫,他难逃其咎。
 在第一时间,帝暮向天下发出罪己诏,检讨自己未能及时消灭虫神骄虫,致使其施展浩劫神通,引发来一场史无前例的虫灾。
 在【罪己诏】公布之后,原本对天子帝暮颇有怨言的各方诸侯心中稍稍好受一些,纷纷出言为帝暮摇旗呐喊。
 在这世界,舆论始终掌握在各方诸侯,士族大家手上,天下诸侯为天子说话,传颂其功德。
 于是乎,一场因为天子帝暮失手而造成的灾难在各方氏族的歌颂下,就演变成了天子出手灭掉了凶神、邪神,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生灵涂炭。。。。。。
 各地百姓们听说了这事,一个个对天子感恩颂德,若不是天子,灾难恐怕更加严重。。。。。。
 一个仁德爱民,救民于水火的贤明圣君随着虫灾而广为流传,事情进展顺利,一切都顺着天子帝暮有力的方向进行。
 也许关中百姓不会怪罪与他,然而,骄傲的帝暮内心很是矛盾,在他平静的外表下,是一颗颇为愧疚的心。
 这也是为何,灭了虫神骄虫后,他以天子之尊,亲自出手巡视各地,剿灭虫巢。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
 在这危机时刻,中土炼气士,各国精锐之师马不停蹄,日日夜夜奔波战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几天后消灭了所有虫巢。
 无论是满朝大臣、各国精锐、还是帝子启,一个个累得够呛,颇为狼狈。
 然而在荡清所有虫巢之后,虫灾的余波未消,虫巢虽然彻底毁去了,可是仍有大量虫子逃逸出去,吞噬生机,繁衍后代,持续不断地侵蚀诸夏百姓生存空间,为害无穷。
 司土西兴侯:“圣上,如今虫巢虽尽数剿灭,然而余波尚未退去,虫豸们受骄虫驱使,疯狂吞噬中土各地草木水源,蚕食生机,其危害甚大,需尽早灭虫。”
 众大臣纷纷颔首赞同,不过姜公却是站起来,道:“西兴侯所言甚是,可如今虫豸遍布中土各地,繁衍生息,比起南荒的虫子还要猖獗,这虫豸不比虫巢,有迹可循,想要尽数灭去,谈何容易。”
 “姜公说的有理,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句话,宁为中土狗,不当蛮夷人,这四方蛮夷之地虫蛇瘴气密布,极难治理,如今中土关内的情况,恐怕比起蛮荒之地也差不了多少。”
 “说的是,四方荒荒之国花了这么久治理,这才开辟出生存之地,如今我们中土各国恐怕不妙了。”
 “诸位,尔等勿要埋怨了,如今灭虫要紧,即便再难,吾等亦竭尽全力。”
 “是极是极,以微臣之间,不如吾等施展神通,降下一场大雪,将虫子们一窝端,统统冻死。”
 “不妥不妥,这时候降雪,你是要灭虫还是草菅人命,百姓们已经够惨的了。。。。。。”
 。。。。。。
 大殿上,满朝大臣争的耳红鼻子粗,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计策万全,认为别人的意见漏洞百出,各自争执,相争不下。
 高坐的天子帝暮见状,头痛不已,不断地与底下大臣商量计策,以求寻找一条可行之路。
 底下的帝子启也听得满头大汗,心中焦急万分。
 他早年就出来做事,独当一面,遇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