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我在诸夏当大王 >

第335章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335章

小说: 我在诸夏当大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云这一世出身富贵,帝族神裔,即便来到莽荒之地,他也没有饿着过,即便没有粮食吃了,他也能吃肉。。。嗯,吃凶兽肉。
 然而普通百姓可没法“何不食肉糜”,若是地里庄稼颗粒无收,有没有君主赈济,它们是真的会被活活饿死的。
 可以说,如今的天子甸服、中土各国不仅要尽快治理虫灾,同时也急需大量粮食赈济灾民。
 一个小心,几十万乃至上百万黎民百姓活不过这个冬天。
 嗯,或许还等不到冬天,路上便已经是横尸遍野,凄凉一片。
 姚云:“赤水河两岸七十万亩良田,亩产四五石,若是节省一点,可养活几十万人,而若是用于救灾,让中土百姓渡过难关,可活百万人,二长老,这的确是大功德,滔天功德。”
 骄虫施展神通蓄意报复诸夏天朝,天下诸侯国无不受其波及,四荒各国灾情虽然轻一点,可是国中粮食也仅仅只够自给自足,想要给中土输血,那是想都不用想。
 欲要破局,恐怕还得在熙国身上。
 理清这个脉络后,熙国高层都明白了二长老巫通话中的意思,于是乎,众人脸上都露出淡淡的笑容。
 “孙国相,这就开始全面秋收,今年几经波折,不过好在有惊无险,又是一个丰收年!”
 “喏!”
 孙沐月盈盈一拜,赫赫有名的熙国铁娘子此时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说罢,姚云也没有多言,如今他只需要静静等到丰收的时刻就行了。
 无论是金涛稻浪的良田,还是黄石天书发布的任务,消灭虫巢已经完成,如今只剩下尽力拯救天朝百姓了。
 也不知道到时候,黄石天书会赐下什么奖励。。。。。。
 带着期待,姚云开始为大丰收而奔波,
 熙国百姓们早早忘记了虫灾带来的恐惧,每个人都怀施加喜悦的心情收割稻穗,打谷。。。。
 。。。。。。。
 帝都云师。
 与熙国热火朝天,喜气洋洋迥然不同,帝都空气中都带着几分焦灼与压抑。
 从熙国拿到手的灭虫巫药,符文秘术的确非常管用,在短短时间内,大量虫豸被消灭,泛滥的虫灾受到遏制,局面逐渐稳定,一切都在朝好的一面发展。
 然而,与虫灾恰恰相反的是粮食问题。
 这些天,饥民四起,一片混乱,无数受虫灾迫害,田里颗粒无收的百姓朝着富庶的城池,国都逃荒。
 就算是帝都云师也不例外。
 城外数里,黑压压一片,全是来帝都逃荒的甸服百姓,并且逃难的人~流源源不断。
 天子甸服,作为历代天帝、天子的直辖封地,洪水、雪灾,饥荒,凶兽妖怪肆虐,统统与他们无关,他们生活的舒适而又安宁,天子脚下的百姓向来是傲气十足。
 可是这一次虫灾,让这些天子脚下的骄民们狼狈不堪。
 人烟稠密的甸服之地第一次人烟断绝,易子而食,景象骇人。
 那些历经艰苦,奔逃而来的甸服百姓们一抵达雄伟壮阔的帝都云师,一个个泪如雨下,哭声震天。
 这如山呼海啸般的哭喊声纷杂不堪,然而,他们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恳求天子开仓赈济,给他们一口饭吃。
 万民祈求,哭声震天。
 天子甸服乃是诸夏天子直属封地,拥有着天下最肥沃的土地,最多的百姓,人杰地灵,是天子权柄的根基所在。
 如今甸服之地,虫灾肆虐,甸服百姓朝不保夕,饥肠辘辘,他作为天子,若不能救民于水火,他有何颜面执掌天下,号称天子。
 帝暮有心救民,然而真正情况是,帝都云师的储粮可以勉强养活帝都的大部分百姓,若是若加上数以十万计、源源不断涌来的逃荒难民,帝都根本撑不了多久。
 寻常一方诸侯国的国君心狠一点,可以弃车保帅,不理会那些灾民。
 然而作为天子,他不能不管那些逃难而来的百姓,否则就此失去民心,动摇根基,天子之位都坐不稳了。
 金殿上,天子帝暮面沉似水,怒斥阶下群臣,要求大臣们上供粮食,以解云师之困。
 “诸位大人,中土甸服虫灾最为严重,尔等作为天朝臣子,受封富饶之地,在这危难之际,理应救民于水火。。。。。。”
 帝子启在玉阶上动员各方诸侯捐粮,而下面的大臣们面露苦色,一个个埋头,眼观鼻,鼻观心,脚不由地往后缩。
 即便帝子启在玉阶前唾沫横飞,愣是无一人站出来,为天子分忧。
 一时间,金殿前陷入沉默,气氛无比尴尬。
 天子帝暮脸色极为难看,冷哼一声。
 声若洪雷,直击当朝诸公心神,群臣脸色大变。
 姜公:圣上,非老臣吝啬,实在是国无余粮,虫灾不仅肆虐甸服,中土各国也未能幸免于难,吾等也是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吕侯:“姜公此言有理,臣国中亦是灾民遍地,无粮可救,圣上,臣愿意献上财帛,用于向四荒诸国买粮。”
 “臣也愿献上财帛。”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时间,殿中群臣意见达成统一,粮食没用,财帛之物要多少有多少。
 在往日,财帛之物比粮食更加吸引人,可是在灾年,粮食才是硬通货,胜过一切,这时候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的时候。
 这时候财帛有何用!天子帝暮见状,心中颇为不悦,不过他也明白各位大臣的难处,中土各国实在是拿不出粮食。
 “既然如此,诸位爱卿可知四荒列国中,哪国今天收成不错,且受灾较轻?”
第五百八十四章天降祥瑞、文鳐鱼飞
 第五百八十四章天降祥瑞、文鳐鱼飞
 当朝诸公慷慨无比地承诺向天子献上财帛之物,本质上为的是借天朝之力,向四荒列国施压,以求四荒诸国向中土之地输送粮食,让中土各国渡过难关。
 虫灾肆虐整个天朝,四荒各国也受波及,自顾不暇,谁家也没有余粮来助中土各国渡过难关。
 于是大臣们将“锅”甩到天子帝暮手上。
 谁叫天子帝暮面子大,四方诸国可以无视中土诸侯,可是天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臣子们这点小心思,帝暮洞若观火,看的清清楚楚,不过他也没有拒绝,而是顺势而为,欲借天朝之威,向四荒边国求粮。
 君臣之间,默契十足,很快金殿上全是点评之词。
 “回禀圣上,东夷卫国向来富饶多产,此次虫灾损失并不严重,依我看,可向卫国购粮。”
 “圣上,西戎之地贫瘠不堪,鲜有产粮之地,不过唯独益国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此国受灾也不严重,老臣觉得,可向此国购粮。”
 “圣上,南荒诸国富饶之地不少,吴楚越三大侯国均是鱼米之乡,微臣以为,可向这三国求购粮食。。。。。。”
 。。。。。。
 一时间,四荒边国中国力雄厚的霸主级诸侯统统被朝中大臣点名,要求这些国家向中土各国出售几万石至十万石不等的粮食。
 接下来,诸如出云国、墨国这些一方伯国也相继被点名,要求他们向中土之地出售上万石至数万石不等的粮食。
 其他南荒小国也没有幸免,不过这些国家还好,少的只要几百石,多的也不过数千石。
 其中熙国引起了朝中大臣的议论,有人称,熙国沃土无数,年年丰收,应该让它多出售一些粮食。
 可是不少大臣也为熙国说话,称熙国的虫灾灾害比得上中土之地,虽治理虫灾及时,可是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再加上熙国刚刚献上灭虫之宝,强行施压不妥,让人心寒。
 这个论调的得到了大多数大臣的赞同。
 熙国终究只是一个小国,即便全力压榨,也没法弄出来多少粮食,大臣们也不想当这种忘恩负义的小人。
 金殿中,帝子启听到大臣们议熙国粮食几何,心中顿时涌起惊涛。
 若是对熙国不甚了解的人,一定会和大臣们一样,认为熙国与寻常伯国相差无几——虽颇为富裕,但毕竟国小,粮食产量有限。
 可是帝子启却知道,满朝诸公们小看了熙国,低估了熙国的实力。
 按照自家妹子所说,熙国去年开垦了几十万亩良田,今年这些新开垦的良田统统丰收了,硕果累累,足以养活数十万人。
 之前帝子启还没有太在意,可是如今灾情势如水火,这丰收的几十万亩粮食就成了救命的稻草。
 困扰父王,困扰中土各国的危机就此不复存在。
 “对,去熙国买粮,那里可以买来百万石粮食。”
 想到这,帝子启激动不已,差点脱口而出,
 不过就在他刚刚迈步的刹那,
 帝子启迟疑了。
 突然之间,他又响起了前些天,父王说过的话。
 若是赤水河立下大功德,那么熙国的那条蛟龙便能借着河伯令中功德之力,一举成为一方地祇,成神不在话下。
 赤水河两岸的粮食拯救数十万,上百万中土百姓;
 赤水河哺育赤水河两岸;
 滔天的功德落在赤水河上,落在河伯令中,到时候熙国不仅没有损失,反而会因此再添一位鬼神级战力,实力大增。
 想到这,帝子启迟疑了,刚想脱口而出的话又咽了回去,脸上露出迟疑之色,举棋不定,难以抉择。
 在帝子启纠结之际,大臣们意见统一,熙国被归为寻常伯国,只要求出售几万石不等的粮食。
 帝子启得知这个消息,整个人有些恍惚,陷入天人交战。
 翌日,天子圣旨出帝都,飞向四荒诸国。
 于此同时,帝苑中豢养的青鸟使全员出动,带着财帛飞向四荒各国,强买强卖,搜集粮食。
 天威势不可挡,四荒各国虽怨言四起,可是不敢捋天子龙须,一个个面泛苦涩,或多或少出售了粮食。
 三天后,青鸟使昼夜奔赴,从四荒边国中强购来粮食,返回帝都。
 天子与大臣们汇总一看,原本喜气洋洋的群臣顿时焉了,愁绪又上心头。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偌大的诸夏天朝没有那个诸侯国能够做到衣食无忧,丰收年如此,灾难更是不堪。
 即便四荒各国虫灾并不严重,可是各国的情况也不好过,基本上没有几个诸侯国能符合天朝心意,足额出售粮食。
 大多只有预期的一半,甚至不足一成。
 如此一来,中土各国粮食危机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仍有一个巨大的缺口,百万百姓恐怕活不过这个冬天。
 一时间,天子与大臣由喜转忧,金殿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呼吸仿佛都变得沉重起来。
 尤其是帝子启,脸上更是无比纠结,没法做出抉择,既想救万民于水火,又不想熙国乘风而起,一飞冲天。
 “我该如何抉择!”
 帝子启内心思绪万千,左右为难,想要站出来大声开口,却是脚迟迟迈不动,嘴张不开。
 就在帝子启难以抉择之际,殿外的高呼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圣上,天降祥瑞,大喜事,天降祥瑞!”
 一声声“天降祥瑞”在殿中回响,余音绕梁,突兀之下,殿中君臣都有些发蒙。
 有大臣出列,怒斥来报巫祝:“如今灾情四起,饥民遍地,哪来的什么祥瑞!”
 巫祝扑腾一声,向天子叩拜,口中辩解道:“圣上,小巫哪敢欺瞒帝君,天降祥瑞,千真万确,文鳐鱼在诸夏之地现身,此乃大吉之兆!”
 “文鳐鱼!”
 天子帝暮闻言,霍地站了起来,殿中群臣亦是如此,一个个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各地粮食短缺,怎么会引来文鳐鱼?
 。。。。。。
 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己狂,见则天下大穰。
第五百八十五章圣上,此乃熙国赤水平原
 第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