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我在诸夏当大王 >

第384章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384章

小说: 我在诸夏当大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长老巫通、秃头龙等人听得连连点头,大王这套说辞貌似的确能够自圆其说,很有几分道理,听完之后,大有拨云见月之感。
 “大王,当真是厉害,若真能够培育出上等的杂交水稻,熙国水稻亩产大增的确大有希望!”孙沐月做事一向认真,从不媚上,可是这会她也不禁激动不已。
 当然,最为激动的莫过于姜禾、姜苗两兄弟,他们两这些年出入田埂之上,整日研究稻谷,在场众人中,除了姚云,他们两兄弟无人能及。
 听到姚云大谈“杂交水稻”,其他人只是觉得大王说的很有道理,欣喜于熙国粮食有望更为高产,可是落在姜家二兄弟耳中无疑是聆听大道之音,听得二人如痴如醉。
 大王所描述的正是他们往日梦中所想,只是苦于没有良方,没法让美梦成真!
 眼下听到姚云滔滔不绝,两人那叫一个激动,心跳加速,大王提起此事,难道。。。。。。。
 “大王,那该如何让水稻杂交?”
 姚云微微一笑,随后将【草木阴阳术】传授给二人,并且将他上一世掌握的杂交水稻知识一股脑传授二人。
 两个世界不同,不过许多知识是可以借用的,只是方法与手段不同罢了。
 姚云传授知识时,其余闲杂人等都回避了,唯有姚云与姜家两兄弟倾听,一直畅谈到深夜。
 “多谢大王传授大道,微臣必不负大王重托。。。。。”
 姜禾、姜苗两兄弟跪倒在地,连连叩首,此时此刻,他们看向姚云的目光中充满炽热之色。
 姚云满意地点头:“嗯~孤封你二人为熙国农部大臣,姜禾为兄长,为主职,姜苗为副职,掌管熙国农业农事,主持杂交水稻研发诸多事宜,若是想要收集各种品种稻种、天材地宝,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允!”
 “多谢大王。”
 姜禾、姜苗若是往日,听闻自己被封为熙国农部大臣,一跃成为熙国重臣必然是欣喜不已,然而此刻,他们两人浑然没有了追逐名利的心思,一心都放在【杂交水稻】上,脑海中全是稻谷满仓,一片金黄。
 不要说亩产二十石稻谷,就算是亩产十石稻谷,那也是难以想象的盛景!
 姚云看着激动莫名的姜家两兄弟,心中亦是颇为期待,激励道:“若你二人真能种出亩产十几石乃至二十几石的杂交水稻,你二人将造福苍生,功德无量,哪怕是你神农氏现世,亦为你二人骄傲,为之鼓舞!”
 当听到神农氏时,姜家二兄弟浑身一颤,整个人莫名激动起来,然而下一刻,姚云又扔出一个惊雷。
 “它日孤若为帝,当封你二人为农神!”
  PS:求订阅
第六百七十一章捷报频频上帝都
 第六百七十一章捷报频频上帝都
 姚云一番打鸡血之下,姜禾、姜苗两兄弟怀揣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离开了小院,仿佛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浑身充满干劲!
 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有一个目标,为之努力,看着目标一点点达成。
 望着姜禾、姜苗两兄弟离开,重又回来的众人脸上满是羡慕之色。
 若是姜禾、姜苗二人真能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让天下百姓受利受惠,那无疑是立下大功德,他日无论何人为天子,他们都能凭此功德封神飞升。
 天大的机缘啊!
 姚云瞧出众人的心思,杂交水稻可活人无数,是大功德,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会想着分一杯羹。
 他姚云乃是熙国国君、天问学院院长,又是这方世界杂交水稻的提倡人,只要事成,他的功劳无人可以抹杀,届时功德金光滚滚而来。
 可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另一回事了。
 “孤虽然将任务给了姜禾、姜苗兄弟两,可是想要事成,需要各方努力,你们若是有兴趣,大可参与进去,杂交水稻想要高产,不仅需要杂交稻种,灌溉、施肥、防虫害,防毒害都非常关键,需众人齐心协力,功劳大家都有。”
 众人颇为心动,跃跃欲试。
 偃者阿七摇摇头道:“大王,臣有自知之明,机关土木之术我阿七不弱于人,可是百草之术。。。。。臣还是负责引水灌溉工程吧,也算是出了一份力。”
 二长老巫通闻言亦是点点头:“阿七说的没错,老朽擅长巫药,日后多和姜禾、姜苗二人多亲近亲近。”
 秃头龙、龙二爷则表示会为熙国日后风调雨顺保驾护航。
 黑水玄蛇一脸叹息,别人都多才多艺,就她。。。只知道打架斗法、不事生产,她是有心分一点功德,奈何自己实在拿不出手。
 姚云见众人如此说,满意点点头,又吩咐道:“国相,研究杂交水稻需要各种品种水稻,你吩咐虎乙收各地稻种,供给天问学院研究,另外其他庄稼种子也可以大肆收集。”
 “遵命!”
 。。。。。。
 几天后,中土传来消息,天子帝暮向天下诸侯颁布了【初亩税】新规,九取其一按亩征税没有变化,不过实施的手段怀柔许多,不再激进,更为重要的是,天子帝暮明文向天下人宣布承认天朝百姓的私田,将土地使用权恩赐天下万民。只需要足额向天子朝贡就行。
 【新初亩税】乍看起来没有什么改变,可是本质上却有着天大的变化——天子不再强求所有耕田“王田”之,而是某种意义上承认私有。
 换而言之,一夜之间,诸夏天朝多了千千万万为“封君”,只要是开垦了耕地的庶民都成了有“封地”的“封君”。
 这一手,无疑是釜底抽薪,四方诸侯齐齐傻眼了。
 之前他们弹劾天子、反对【初亩税】,拿天下万民做文章,站在道德制高点,为民请冤,大骂天子,然而天子御令宣告天下之后,万民欢呼,载歌载舞,为爱民如子,仁德贤明的天子诵歌!
 这还怎么反抗?!民心所向的天子根本不受四方诸侯的牵制,没有了民心,天下没有哪位诸侯敢正面硬刚帝暮。
 “这是哪个混账东西给天子出的注意,我们中出了一个奸细!”
 那一天,不少诸侯国王宫中传来类似懊恼声音,以前私田的地租地税都是各诸侯国贵族的,如今被天子分了一杯羹,这谁受得了。
 这一次联合天下诸侯没能压服天子,那么等天子腾出手来,一个个对付他们,他们根本没有丝毫反抗手段,只能咬牙按亩征税,九取其一向天子朝贡!
 当然,也有不少诸侯国为之振奋!
 比如说,出云国君出云伯,在国相云中鹤的详解之下,他转忧为喜。
 近年来他励精图治,欲革出云,原本他就在为给庶民分田而苦恼,而眼下天子帝暮的这道圣旨给了一条明路。
 有了这道圣旨,他出云伯就能名正言顺将出云国土地分给百姓们耕种,扶持百姓开荒务农,壮大庶民阶层,从庶民阶层抽取新鲜血液,培养出新士族,从而削弱分化老牌贵族,继而加强小中~央集权。
 抱着出云国君类似想法的不在少数。
 天朝施行分封制,分封诸侯;诸侯国也不例外,分封士大夫,层层受封,形成一个个国中国,这导致诸侯国中老牌贵族的实力非常强大。
 某些诸侯王室一不小心衰弱了,那国政就会被手下的贵族把持,沦为傀儡,甚至一不小心被臣子瓜分了地盘,一个偌大霸主诸侯分为几个小国。
 种种惨剧历历在目,各方诸侯都有心增强王室权柄,打压、分化老牌贵族,在自家诸侯国中形成小中~央集权。
 在诸夏天朝四方八百诸侯中,能够形成一定程度小中~央集权的国家都强大起来了。
 许多诸侯对此羡慕不已,不过打压老牌贵族很不易,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反噬,鲜有国君有决心、有手腕成就大事。
 而眼下,天子帝暮这道圣旨让那些想“小~中央集权”又不敢大动干戈的国君如获至宝。
 有了这张鸡毛令,他们可以大做文章,大大分化国中老牌贵族的力量。
 也正因为如此,弹劾天子帝暮、抗议【初亩税】的奏书戛然而止,再无奏书如雪花般飘向帝都的景象。
 之前还是谩骂抗议,没过多久,不少地方又开始为天子帝暮歌功颂德,传扬帝君威名。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天子使者开始了丈量天下,厘清耕地的使命,这一次,他们受到抵抗明显变少,天朝颁布的【初亩税】顺利在各诸侯国实施。
 帝都云师。
 天子帝暮在金殿上完早朝,没有见到四方诸侯的弹劾奏书,八百诸侯的抗议声也变得稀稀落落,更多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捷报。
 天子使者们厘清一个诸侯国耕地后就会登记造册,送往帝都,之前好几天也没见一份,可是自打【新初亩税】颁布后,捷报频来,一天好几个,数十个,这让天朝满朝诸公们振奋不已,纷纷开口赞扬天子帝暮。
 “圣上英明,略施小计便让天下诸侯为之变色,此等手段,老臣佩服!”金殿玉阶下,姜公一脸谄媚地歌颂天子帝暮。
 其余大臣亦是不甘落后,各种肉麻的歌颂之词滔滔不绝。、
 天子帝暮、老司徒、司土西兴侯以及帝子启听闻满殿赞美,四人脸色颇为复杂!
第六百七十二章封赏!憋屈又卑微的帝子!
 第六百七十二章封赏!憋屈又卑微的帝子!
 面对群臣的歌颂,天子帝暮、老司徒、西兴侯等人有自知之明,如今天朝能够捷报频来,靠的可不是他们,而是万里之外的熙云侯。
 若没有熙云侯的启发以及熙国蒸蒸日上的例子在,他们也没法做出详实、有效的【初亩税】新法。
 天子帝暮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是功是过他分的很清楚,不过眼下也不能为姚云表功,于是乎,他兴趣缺缺地摆摆手,宣布退朝。
 天子帝暮如此冷淡的表现让一杆子大臣马屁拍到马蹄上,碰了一鼻子灰,悻悻然退下。
 帝苑。
 退朝后,老司徒、司土西兴侯、帝子启听命而来,继续商讨大事。
 没有了其他大臣在,君臣之间很是随意,老司徒刚刚坐下,当即爽朗大笑,感慨道:“圣上,【新初亩税】果然是杀手锏,一出手便是致命一击,打得天下诸侯尽失声!”
 天子帝暮也很是满意,微微颔首:“天下诸侯借天下民心声讨弹劾朕,这釜底抽薪之法一出,天下百姓转而支持天朝,他们自然没有了反抗之力,司土,如今具体情况如何了?”
 司土西兴侯当即禀告道:“圣上,目前已经厘清五十余国的耕地,进展神速,预计日后每日都会传来数十道捷报,在入冬之前,整个诸夏天朝八百余诸侯国耕地都能尽数登记造册!”
 “很好!”天子帝暮脸上难得露出轻松之色。
 天朝日常运转花费无数,尤其是云师九部,九大五品精锐之师,空弦近十万,如同九头饕餮,每日消耗钱粮、天材地宝不计其数,天朝面临极大的财政危机,眼下【新初亩税】的顺利推行,对天朝来说就是及时雨。
 其余众人心里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神色轻松,喜色洋洋。
 “可惜了,这一次不能给熙云侯表功,可惜,可惜了!”欣喜之后,老司徒不由摇头惋惜,这次熙云侯有大功不假,可是这功劳对他是祸非福,恐遭天下人非议,陷他于不义!
 天子帝暮微微点头,他与有熙氏关系虽然依旧微妙,不过这一次姚云的确帮了他大忙,他是不好做这种过河拆桥的事。
 可是不表彰赏赐嘛,又说不过去。
 天子帝暮微微皱眉,问道:“两位爱卿,尔等以为该如何处置?”
 老司徒笑了笑道:“圣上,此事不好公开,不然陷熙云侯于不义,功劳不好算在他头上,不过可以寻一个由头赏赐熙云侯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