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迎春送子 >

第6章

[红楼]迎春送子-第6章

小说: [红楼]迎春送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出这等混账话。
  且知,女儿家名节至关重要,口头婚约、指腹为婚可不是一句玩笑话。何况,李氏和孙绍祖本已有姨甥关系,何必多此一举非要做什么母子。而且还在李氏待字闺中时提起,简直荒唐至极。
  迎春重生,生母便亡,人在襁褓,口不能言,只能任凭孙绍祖母子将脏水泼到自己身上,一筹莫展。想到今生还要落入孙家那种狼窝,迎春急得眼泪滚滚而落。
  彼时林之孝家的正安排下人随贾母等人出去迎接尚书夫人,迎春又是无声流泪,便未曾注意。贾琏因有连环计对付孙绍祖母子,故而时刻关注着他二人动静。
  初初听见刘氏之言,贾琏简直不敢置信。如此明目张胆伪造逝者遗言,更是信口开河,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便毁了一位国公小姐的清誉,实在该打!
  贾琏忍不住便要冲到刘氏面前,好生跟她理论一番。却见王夫人只是眉头轻蹙,不发一语。倒是旁立杨氏脸色大变,几番欲言又止,只因见刘氏衣着华丽,不明其身份,未敢擅自开口。
  偏巧这会子兵部尚书夫人宛平郡主前来吊唁。贾敏陪着贾母上前迎客,一时均不在堂上,自然未听见这番言语,也给了王夫人弄权的余地。
  贾琏不由冷笑一声。有二婶这个“和事佬”在此,他就算揪住刘氏的错处,也能被王夫人以死者为大、来者是客等诸多理由搪塞过去。
  “哼,你既不仁,休怪我不义。”贾琏暗下决心,抬头向观言看去,果见观言对他一点头,示意万事俱备,让他等着看好戏。
  贾琏所幸让下人搬了锦墩,好整以暇地坐着看二人蹦跶。
  刘氏一时性急,作亲的话脱口而出,一眼瞅见杨氏脸色,方知不妥。适才王夫人已告诉她,李姨娘恰好生了个闺女,如此一来……
  无奈,贪心不足蛇吞象。刘氏虽知她出言无状,冒犯了迎春,但见王夫人沉默不语,似有默许之状,故意装作不觉,干脆将错就错。心下暗忖,若能因此成就祖儿和国公府二小姐的婚事,以后她家儿子的前程还有何可虑!
  刘氏自个如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王夫人却知迎春的婚事她自然做不得主。但是能给大房找些不痛快,她亦乐见其成,便故意不言语。刘氏一见,以为是默许了她的言论,便打蛇随棍上,大着胆子说道:“依妹妹看,琏哥儿一个人做孝子,实在太辛苦。不如让犬子代劳?”
  杨氏越听刘氏的话越不像,忍不住插言道:“这位姐姐此话何来?敢问姐姐和李姨娘是何关系,怎得……”
  杨氏话未说完,刘氏身后满头大汗的孙绍祖突然一声怪叫,三两步冲到灵堂门口,倚着门廊柱,上上下下蹭个不休。
  众人都被孙绍祖突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均是一头雾水。刘氏见了孙绍祖举动,不知为何,也觉得浑身瘙痒起来。
  原来,孙绍祖自打穿上观言拿给他的贾琏的旧衣裳,就被那衣服柔滑的面料和服侍他穿衣的丫鬟迷了眼。一路行来,更是不住在身上东摸摸西摸摸。见着路过的漂亮丫鬟,孙绍祖便挺胸抬头大步前行,自以为龙行虎步,甩出刘氏并观言等人好远。
  却不知,观言在贾琏示意下,早在孙绍祖母子二人的衣服上洒满痒痒粉和一种祛臭散。那祛臭散本用作祛除狐臭之人腋下怪味,和痒痒粉都是寻常之物。
  但是当两者混用,就会产生一股奇臭,比狐臭更甚,偏偏中招者初时浑然不觉,出汗之后慢慢浑身瘙痒,皮肤接触药粉的地方便会爬满红疹斑点。至此奇臭便渐渐散开,闻者欲呕。
  此症状和时下京城流行的一种传~染~病烂疮症一般无二。烂疮症与汗液和皮肤浊物有关。
  富贵人家每日香汤沐浴,自然无此烦扰。贫苦百姓却多受其苦。
  且该病一旦感染,无药可医,必须集齐三十六种药引撒到盛京的硫磺汤池内,患者在其中泡足七七四十九天的药浴,毒死全部恶源方可渐渐痊愈。
  普通人家哪里去得盛京,又哪里进得了硫磺汤池,更难配齐那天灵地宝的三十六种药引。
  所幸该病虽奇痒难耐,中者每日抓挠,皮肤破裂,结痂,再挠破再结痂,如此几遭,奇痒渐渐也会消失。只是不知是病人习惯了那份奇痒还是病症当真痊愈。
  你当这痒痒粉配祛臭散伪造烂疮症的法子,贾琏从何得来?这便要说到李氏送贾琏的那些演义话本、札记小品。其中有一本《歪医杂记》,上面便记载有这个方子。
  贾琏借花献佛,应用在孙绍祖母子身上,当真是报应不爽。
  孙绍祖回灵堂的路上一直快步疾行,毕竟年幼,虽是冬日,也出了一身薄汗。刚跟着刘氏站定不久,便觉得脖颈、手背等处一阵乱痒,渐渐遍及全身,奇痒难挠。
  开始,孙绍祖还能勉强忍耐。无奈,越痒周身汗水越多,痒痒粉配上汗水,效果激发得更快,如此恶性循环,孙绍祖哪能忍得下去!
  果然,孙绍祖一声怪叫,冲出堂外,抱着门廊红漆立柱,上上下下、前前后后蹭个不住。
  似这般,只是治标之策,孙绍祖耐受不住,掉头就往院外奔去,一边跑一边脱衣裳。也顾不得冬日天寒,只想在雪地里好好打几个滚,磨掉这一身瘙痒。
  “啊呀——”一片尖叫声,孙绍祖埋头向外冲去,迎面撞上一个被众星拱月般环绕的素服贵妇。
  贵妇一个趔趄,站立不住,眼看就要摔倒。身边一个高挑身材的丫鬟眼明手快,一个箭步窜上前,作了她的肉垫子,才没摔到雪地上。但是贵妇到底受了惊吓,小脸煞白。
  “哎呀,不好!我家郡主怀有身孕,烦劳国公夫人快请太医!”旁立一个鹅蛋形脸的丫鬟急急说道。
  却说刘氏眼睁睁看着孙绍祖飞奔着撞向素服贵妇,惊呼尚不及出口,便见贵妇摔倒,丫鬟垫背,贾母慌忙叫请太医,脑中只回旋着:“完了完了,天要亡我!”
  作者有话要说:  红口白牙,恶语伤人。
  往往祸从口出。
  谨言慎行,
  不仅是对自己负责,
  也是不麻烦、不伤害别人的表现。
  任何以心直口快、开个玩笑为由的口无遮拦,
  都是耍流氓。
  所以湘云还未出场,
  但是湘云欺负林妹妹那些话,
  在芳年这里是挂黑名单的。
  当然彼时大家都还小,不能揪住小辫子一辈子不放。


第7章 
  你说孙绍祖冲撞的这位郡主是谁?
  恰是他娘日夜苦思巴结不上的兵部尚书夫人宛平郡主。
  宛平郡主今年不过三十五六,花容月貌,性格豪爽,深得太后喜爱。且她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和兵部尚书之间更有一段佳话广为流传。
  若说宛平郡主夫家声势,在京城遍地勋贵的人家里不过中等。
  可宛平郡主娘家厉害。她祖父是先皇的异母弟弟,父亲和当今是发小,母亲虽只是书香门第小姐,却也是累世望族。论起身份尊贵,堂堂公主也不一定比得上她。
  故而刘氏五次三番求见宛平郡主,她都不曾允见。刘氏也只是遥遥在宴会上望见过宛平郡主一眼,默记于心,才立时认出。
  也是事有凑巧。刘氏今日本就是去兵部尚书府投帖子,想要拜访尚书夫人。门房却告诉她,尚书夫人今日要去荣国府吊唁,不能见客。
  刘氏惯会逢迎,为了攀上兵部尚书的关系,不知给了这门房多少好处。正好,兵部尚书府的门房和贾赦身边一个长随沾亲。贾赦为眉娘顶撞贾代善的事,曾被那个长随当做轶事讲给门房听。
  门房对刘氏一家升迁之路熟稔于心,便故意卖个巧,说他今日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卖给刘氏,就问刘氏舍不舍得花钱?
  刘氏心中不忿,只当门房故意刁难,又想讹她钱财。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赔笑道:“门官大人愿意提携妾身,妾身哪能那般不识好歹,舍不得一些阿堵物。”一边将一锭十两银子偷偷塞进门房袖中。
  门房收了钱,便把李氏身份并李氏入荣国府的经过一股脑儿都告知刘氏。因要显得消息重大,故意隐瞒李氏姨娘的身份,话里话外只说李氏是继室填房。
  荣国公兵权在握,在刘氏眼中不知高了兵部尚书多少级。刘氏眼珠一转,连忙拜谢门房,顾不得回家换装梳洗。当街找了一家纸扎铺,给自己并孙绍祖换了一身素服,略准备了些吊唁之物,便直奔荣国府而去。
  彼时刘氏尚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今日他二人荣国府一行,正应了那句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
  却说贾琏眼见孙绍祖冲撞了宛平郡主,刘氏却似震惊过度,呆立当场,毫无反应,暗恨孙绍祖太鲁莽,赶紧招手叫来观言,“回春堂李大夫可请来了?”
  观言擦了把额头上的冷汗,压低声音道:“来了来了,妙语正和他等在二门外,就等哥儿传进呢!”
  贾琏一听,赶忙挥手,示意观言快请。
  那边厢,贾母等人早张罗着宛平郡主到西暖阁里躺下,孙绍祖并刘氏早被贾府下人五花大绑着押在外室,等候主子们发落。
  因贾赦至今昏迷不醒,贾母怕他病弱体虚,招惹了不干净的东西,命人将他抬到后院居住。贾代善并贾政等人在外招待一众男宾,此时,东院里都是各家贵妇,女眷。故而,安排宛平郡主在此歇息也无不妥。
  只是太医却非一时半刻便能请来,宛平郡主若在荣国府出了事,饶是贾母老练沉稳,也急出一头白毛汗。
  其实宛平郡主并没有事,给她作肉垫的丫鬟扶柳和大声说她有孕的鹅蛋脸丫鬟惊风,都是打从皇宫里出来的老人,各个有一身的好功夫。
  宛平郡主前呼后拥地进院,孙绍祖一个小孩,哪能轻易就让他撞到堂堂郡主身上?
  只是宛平郡主感怀李氏身死,一时失神,再被孙绍祖一惊,脚绊脚,自个走摔了。而且也没摔实,纯属有惊无险。
  惊风却是个不饶人的。宛平郡主不过小日子迟了几天,请太医诊脉,太医不敢妄言。宛平郡主却清楚她八成没有怀孕,不然也不至于顶着大肚子前来吊唁。
  偏惊风记到了心中,一时嚷出来,既是要给孙绍祖好看,也是敲打荣国府,竟然如此怠慢她家郡主,让一个浑小子冲撞郡主大驾!
  宛平郡主十分识大体,斜靠在引枕上,握着贾母的手,说道:“国公夫人切勿着忙,别听惊风那小蹄子乱说。我便是再不知事,也不会带着身孕前来吊唁。夫人且放宽心,我不过受了些惊吓,这会子已然缓过气,不当事儿,不用宣太医。”
  贾母一想,宛平郡主所言有理,高悬着的心终是放下几分。不过宛平郡主轻轻放过是她给荣国府脸面,不代表贾母会不知轻重,顺坡下驴,轻饶了孙绍祖母子。
  “郡主仁义,大人不计小人过。可是郡主是金枝玉叶,身子半分差池不得,太医一定要请。”贾母还待细说,却见贾琏快步进屋,回禀说回春堂的李大夫正候在门外,不知郡主是否愿意让他进屋诊脉?
  事态紧急,贾母也顾不得思量贾琏从何处变来了李大夫,赶紧请宛平郡主示下。
  这李大夫原也是太医院高手,因为得罪了后宫一位娘娘,被赶出太医院,如今在回春堂坐堂。
  贾琏早先安排小厮妙语去请李大夫,本为佐证孙绍祖母子二人身染恶疾,不想却用到了宛平郡主身上。
  宛平郡主也识得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