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作死日常-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林家的财务还是由林如海和皇帝出面比较好,毕竟那个年代人对于是非来说,更注意的是名声,而林如海是决不愿林黛玉的名声有损的。
☆、醒悟
因北静王的努力,荣国府暂时解除了危机,北静王洋洋得意地回到了王府。他刚刚到家,皇上的圣旨也到了,随着圣旨而来的还有厚厚的一叠林家托管在贾府的财务清单。
北静王接过圣旨,翻开清单,见第一页上有林如海的签字、贾府贾琏的签字、当时苏州知府的签字,最后竟还有太上皇当年的批示,看到这些,他突然有种说不出的苦涩和后悔。
他不敢怠慢,继续翻看林家产业清单,在古董摆件一栏赫然发现有一个羊脂玉雕的‘麻姑献寿’摆件,上面还注着:紫檀为底,摆件正身高约一尺,雕工极细,人物面部表情生动,栩栩如生,麻姑身上的衣衫飘飘,脚下祥云朵朵,边上还有三个金童两个玉女,个个娇憨可爱,形态各异;整个玉雕通体温润莹白,唯麻姑所托的寿桃顶上有一点桃红,且向下晕开,十分逼真有趣,似乎还隐隐有桃子的甜香溢出;且更是注明了:这个摆件是太·祖赐给林如海曾祖的,是林家珍藏的祖传之宝。
北静王吃了一惊,这个摆件——好熟悉,不就是太妃五十大寿时贾府送的寿礼吗?因深得太妃的喜爱,如今就摆在太妃的正堂大案上。北静王又看到一条备注:凡林家珍藏均在底部刻有‘林’字。
北静王来到北静太妃的正堂,那个麻姑献寿的玉雕赫然就在正堂的大条案上,一进门就能看到。北静王小心翼翼地拿起了那个玉雕,一一对比清单上的描述,又翻到这件摆件的底部,见到了那清清楚楚的‘林’字。
北静太妃见儿子拿着自己的宝贝出神,生怕他一个失手,掉在地上,忙走上前来,拿过自己的宝贝,轻轻地放在案上:“溶儿,出什么事了?你怎么魂不守舍的?”
水溶愣了一下,还是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母亲。
北静太妃大为震惊:“溶儿,这是真的吗?这尊‘麻姑献寿’竟是林家的?还是御赐的?”
“是真的,这份清单是皇上刚刚送来的,上面的描述和这个一模一样,标记也一样,想那林家也不敢如此欺君。”
“啊,贾家这胆也太大了吧,心也太黑了,这摆件既是御赐的,林家就绝不可能送人。她们竟偷了林姑娘的东西,还送到我们家,天哪,我们竟成了销脏的了。还大刺刺地拿出来显摆,这…这让我们以后还怎么做人。”
“母妃,我现在就将这尊麻姑像还给荣国府,再向他们宣读皇上的圣旨,催催他们快些将林家的家产整理出来。”
“你快些去吧,我看这荣国府的这些人心黑得很,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准备好?分明就是欺林姑娘是一个姑娘家,又是孤女,如今虽说有圣上隆恩,成了准皇后,可林姑娘却更难做,稍有不慎,就会给人留下把柄,成了那些想做皇后人家的攻讦目标,我看他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好昧下这笔财产。亏得皇上圣明,破了他们的奸计。先前我还听说他们竟想把林姑娘送给忠顺亲王做妾,打算以此逼死林姑娘,好侵吞那一大笔财产。溶儿,荣国府的这些人心既如此黑,你可别对他们客气,老想着我们和荣府祖上的交情,当年林公与我们老王爷可也交情不浅。”
水溶答应了,不敢怠慢,忙忙地拿着那份清单和那个摆件到了荣府。
此时赵德已领着御林军走了,贾家人自以为此事已了了,大家弹冠相庆,薛宝钗更是妙语如珠:“老太太,看来老圣人还是念旧情的,他老人家是明察秋毫,知道我们所谓的差林家钱,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林丫头这么一闹,这名声可就臭了,看来这皇后就要换人做了,到时我们娘娘可就……孙媳这里先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
王熙凤听得薛宝钗这么说,也上前凑趣:“宝妹妹说得极是,我们娘娘才是老太太嫡嫡亲的孙女,那老祖宗的福气且是外四路的人能比的。”
贾赦看着众人均奉承着贾母、王夫人,踩着林黛玉,突然觉得一阵心寒,尽管他对他那个妹妹不亲,对外甥女也不熟,可她们毕竟是他的、她们的亲人。可现在你看看这一个个的嘴脸,贾赦离开了,他继续他的醉生梦死生涯。
不过他到底心有不甘,想想好好的外甥女成了皇后娘娘,那是多大的荣耀啊,结果给贾政这个蠢弟弟搞成现在这个局面,这薛家究竟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药?
贾赦手下还是有些人的,很快事情的原委就调查出来了,原来竟是为了救‘薛呆子’!让贾赦奇怪的是,贾政刚开始竟同意用探春去,后来因为赵姨娘才改的林姑娘。这——王夫人想用探春不奇怪,这贾政就叫人不可思议了,难道……贾赦脑补起来。
也许是巧合,按理贾政在京城,薛姨妈在金陵,那时两人是没什么交集的。可偏偏贾赦想起来了,薛姨妈生薛蟠的前一年,贾政到金陵科考,有一段时间是住在薛府的,难道……
贾赦被自己的脑补吓了一跳,不过好在他还是有理智的,知道这些没根据的话不能乱说。不过他是个好色好酒的,有一次陪小老婆喝醉了,竟说了出去,又被听到的人添油加酱的传了开来,这是后话。
北静王的到来,打破了贾府众人的美梦。
贾赦和贾政看着圣旨,无法可想,只得把北静王请到荣庆堂。
一番见礼后,分宾主坐下,因是世交,邢夫人王夫人均在座。
北静王直入主题把圣旨给贾母等人看了:“老太君,小王已尽力了,太上皇对小王为贵府说情大为不满,老圣人是看在林姑娘是未来皇后的份上方宽宥了三日,望贵府谨遵圣旨,莫使小王难做。”
“王爷不必为难,明日我递牌子进宫,见了我们娘娘,到时皇上必能分清是非,治那忘恩负义的丫头一个欺君之罪;最好赐她三尺白绫,免得这个狐狸精危害人间。”
北静王目瞪口呆地望着王夫人,半晌,又看看贾母、贾政,见其并没有驳斥王夫人的意思,不由得再次后悔竟揽下这等烂事;这贾家竟如此的无耻。
“老太君,这圣旨是皇上亲自手书,这本清单也是皇上提供的,我这里还有一件贵府送给家母的礼品。”北静王手一摆,随从呈上那尊麻姑雕像,“老太君请看,这雕像与清单上所描述的一模一样,暗记也有;且注明了是御赐。老太君,到时来贵府取财务的并非只有小王一人,而是与府上有隙的忠顺王爷和赵德赵大人,到时会发生了什么事,小王就无能为力了。还有,以后还请贵府二太太慎言,林姑娘是太后娘娘、皇帝陛下亲选的皇后!祸从口出这句话还请二太太谨记,小王言尽于此,告辞。”
北静王面无表情的走了,他对贾家的无耻、冷酷有了新的认识,对她们的狂妄自大也感到吃惊,想到王夫人等人刚刚的言行,他认为林姑娘将来不管如何对付他们都是他们应得的,同时他也决定从此后和贾府绝交,免得被一群不知所谓的家伙拖累。
☆、对策
北静王走后,贾母也冷静了下来,她拿过北静王留下的清单的抄本,戴上眼镜,细细看了:“如今其他的都好办,可这几件御赐的物品得先找出来。”
王熙凤听说,忙传了赖大家的,拿了帐册,前来对账。结果十六件御赐之物,只两件还存在库房中。
她们又查了其他几件的下落:除了北静王府归还的那件‘麻姑献寿’外,还有就是在贾母房中的元青花花瓶,贾政书房内的王羲之真迹,贾宝玉房中的……这些都是可以还回来的。
问题是宝玉的怡红院中有二件亦已损坏了,还有两件已走礼了:且一件送到王家,一件送到甄家,而王家和甄家均已被抄家,更有一架唐代古琴献给了甄贵太妃,甄贵太妃喜爱非常,竟将它带进了棺材……
王夫人不以为然地看着众人愁眉不展的样子:“老太太、老爷你们多虑了,明天我就进宫去见我们娘娘,不管怎么说娘娘总是得宠的,你们就想想我们娘娘当年回家省亲的排场,就知道我们娘娘有多得宠了。”
“是啊,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排场,哎呀,这才是真正的皇家气派呢,真正是让我开了眼了。”
凤姐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好个凤丫头,敢问您老高寿?”
贾赦却不太高兴,他想着:什么你们娘娘,我们娘娘的,用了官中那么多的银钱,可有什么好处到家里?不过是逢年过节给老太太和二房赏赐些没人要的糊鬼的东西罢了,老爷我还不稀罕呢。就这还好意思说得宠,得宠怎么没有给封为皇后?怎么没有帮老二官复原职?怎么没把‘薛呆子’弄出大牢?只不过骗骗琏二家的那个没见过世面的蠢货罢了。
贾赦虽如此想,却不敢说出来,他知道自家老娘的心压根就偏得没边,他可不想挨骂。
贾母也不是十分地高兴,她想着如果没有薛家,也就不可能和黛玉闹到今天这步田地,那丫头是个重感情的,心也软,好好说说,也许就没事了。想到这里,贾母说:
“也好,明天你们太太进宫;政儿,你明天去见见那些做官的世交、朋友;凤丫头、宝丫头、三丫头你们就去看看林丫头。”
大家对前些时在林宅受到的冷待有些不太高兴,听得又要去林宅,别人尚未开口,王夫人就说了:“老太太,前些日子我听得林家来了个妇人,说是林姑老爷后娶的填房,还带着个七八岁的孩子,说是林姑老爷亲生的小少爷,如果这是真的话,那林家也太不把我们家放在眼里了,哪有娶填房不告诉原配娘家的。”
贾母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马上问道:“此话当真?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这个妇人姓什么?多大年纪?”
“听林家人说是姓刘,大概三十多岁。老太太,媳妇寻思着会不会是那个女人?”
“当初敏儿不是说她出家了吗?怎么还有孩子?”
“也许就是因为有了孩子,她又还俗了,林家恐怕那时就有些防着我们了。”
“老太太如果你们说的刘家是以前刘相家的话,我听说前些时皇上下了旨,免了刘家的罪,招刘家进京。”
“这就是了,当年刘家遭难,敏儿心善,救了她们家的小女儿。后来,那个小女儿长大了,没人敢娶,敏儿就让林姑老爷收了房。结果给外面的人知道了,她不得不出家,不想如今她到替代了我们敏儿的位置。不行,我们这些敏儿的亲人还活着呢,不能叫敏儿留下的孩子受欺负。明天我老太婆和你们一起去林家,会会这个刘氏。”
“老太太这话很是,我们敏儿的娘家人都在,怎么能让外甥女受欺负,否则妹妹在天之灵也不得安宁。”
第二天,王夫人进宫见到了贤德妃,元春听得王夫人说出来意,不由得心中一叹:“母亲,不管怎么说林姑娘马上就是皇后娘娘了,你们言谈之间最好尊敬些,免得说漏嘴,被人抓住了把柄!”
“娘娘也太小心了,就凭林丫头的那簿命相,皇上能喜欢她几日,再加上她傻得很,几句好话,就能哄得她掏心掏肺,我儿完全不要将她放在心上。”
“话虽如此,可母亲还是将那些钱财还了的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