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尴尬夫妻 >

第183章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183章

小说: 红楼之尴尬夫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邢霜继续道:“我知你素来有志向,必是不肯落与人后的。且又读了书,一肚子的才华无处施展,让你安心后院也不可能。若能借此机会将你的才华发挥出去,日后叫你名响京城,甚至名响天下,这才是我的目的。”
  王熙凤只觉得心头一阵发酸,低下头去抹了把泪,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她一生好运,生在王家,锦衣玉食没有受过任何苦。自嫁了人,又有了这么开明的婆婆,甚至还送了自己出国读书。
  原以为这就够了,她只觉得自个学的东西,都成了自个的阅历,成了高人一等的底气。可没想到,婆婆竟比自己想的还深,看得还远。
  有夫如此,她亦足以。可连婆婆都待她如己出一般,甚至甚过己出,这真真是让她侍奉一世都不够了。
  “娘……”王熙凤想说什么,却一时哽咽了起来。
  邢霜看向她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了句:“只要你好好地做人做事儿,想做什么我都依你。但那违法乱纪的事儿,一律不许碰,否则我可翻脸不认人。”


第三百四十六章 您的功劳

  王熙凤并不知道婆婆说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此时在她的心里,早就种下了“婆婆说什么都是对的”的种子。所以邢霜教训她,她便听着,不管说的对不对,她都接受。
  几天之后,邢霜又接待了几位公爵府的太太们,当那些太太们又提起织毛衣的事儿,邢霜抚了抚额,无可奈何道:“求求几位,行行好吧。我这自娶了儿媳妇,就跟没有似的。好容易她回来帮我,还不过两日就被你们拉扯来拉扯去的。
  “如今家里事儿也没人做了,差也没人当了。几位是享福了,什么都丢给儿媳妇不管了,倒跑我这儿来胡闹?”
  几位太太听了脸上一红,也不好意思起来。
  这当家的太太有多辛苦,她们自然知道。如今凤姐儿领了邢太太的命在管事儿,这她们也知道。可她们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腿,要往这大将军府跑。
  “邢妹妹别恼,我们再不来就是了。”其中一个太太陪着笑道:“只是这毛线买都买了,又没处使去,难不成放在家里等着虫子蛀它?”
  邢霜叹道:“早知如此,我也不将那铺子借给我那子侄了。这京城里多得是洋太太,你们随便找一个,指不定人家就会呢。怎么就非得往我这儿跑?”
  众人纷纷笑道:“不会洋文。”
  邢霜摇了摇头,一脸纠结的想了想,最后叹了口气道:“罢了,也别怪我不讲情面。如今她当着差事,没多少时间跟你们耗费。但我会叫她每日腾出半个时辰来,为你们指点。”
  众太太松了口气,刚想道好,邢霜又道:“但这也不能白便宜了你们,否则谁都要来凑个热闹,她那院子也待不下那么多人。再说人都了是非就多,万一出个茬子,我怎么担待的起?”
  众人又道:“不往外传。”
  邢霜气笑了,指着她们道:“当我傻的不成?不外传?你那毛衣毛裤的织成了,怕是头一天就穿着出去做客去了。我说的可有不对?”
  众人又尴尬起来,四顾左右不敢看她。
  邢霜咬了咬牙道:“罢了,这丢脸就丢脸了,但好在也是个制约。不如就叫她以开班的形式,传授你们西洋女红。
  “按着半个时辰收费,一次五两银子。也省的你们学会了还来凑热闹,一天搅的人头疼。
  “我只盼着你们早些会了,早些家去,这闹得我一日日不得消停的。”
  邢霜这话说的带了点火气,太太们只道自己来的太勤,确实扰了人家的清净,心中也不大好意思。
  加之这来一回五两而已,她们大可以学会了怎么织先回去织,有不会的再拿来问就是。
  于是一伙人忙答应了下来,邢霜又道:“只你们知道也不行,最好传扬出去,让人都知道才好。”
  其中一个太太问:“你不是才说怕人吵闹?”
  邢霜哭笑不得反问:“若只你们知道,只你们几个按着规矩来,其他人还是跟往常一样跑来,我这脸也白丢了,还不是讨不到清净?”
  众人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回去之后纷纷给闺蜜递信,将这消息传了出去。
  很快,要来上课的太太们都送了帖子来,邢霜按着时间,五人一班这么排了下去,谁哪日能来,都在回帖上写了。
  王熙凤这边刚一开班就能收这么多学生,也是乐得合不拢嘴。用自家太太的话说,束脩倒是小事儿,可经过这事儿,她定能在京城的贵妇圈里彻底火起来。
  而她也是个精明的,第一堂课,竟不教别的,只教人怎么起针。第一拨共几十个人,分五人一班也有十班课了。她就教了整整十班课的起针。
  接着又轮到第一班的人后,她又只教平针。再这样轮十班下来,再教人怎么减针,怎么加针。
  待这些个太太奶奶们的,会熟练的运针了,都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一看到年关了,王熙凤又宣布休课不接待了。
  一群太太们叫苦连天,偏偏这时邢氏的铺子里放出许多成品毛衣毛裤来,解了她们的燃眉之急。
  虽然知道这是邢氏故意的,可太太们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直接买来了就穿,只等着来年开了课,早些把织毛衣学会了,以后就再不必买这种不贴身的毛衣了。
  这一年过年,大将军府倒是喜笑颜开其乐融融。
  算起来,邢老娘来了这边已经一年多了,如今与贾母相处的跟亲姊妹似的,这在世间也是难得。
  要知道这亲家之间多少会有矛盾,偏这邢老太每每见到邢霜必虐,不是骂人便是横眉瞪眼的,惹得贾母对邢霜更加怜惜。
  而王氏对邢霜也更加服帖,有言必应,几乎就把邢霜当成了天。
  王熙凤更不用说,自打开了教学班后,婆婆让她往东,她绝不朝西边看一眼的。
  邢霜这年也过的舒坦,丈夫在朝中顺风顺水,家里也是一切稳妥。有了王熙凤回来,自己不但轻松了,还比往年赚的更多。
  于是今年,她财大气粗了一把,家里上上下下皆多了一倍的利钱,把那些丫鬟小厮婆子管事都乐的合不拢嘴。
  贾母看到这些,心中忍不住想到,以前家里也赚钱,也由老大家的管着,却不如今年这么舒心顺意。
  王熙凤这人精,瞧出老太太有心思了,趁着大伙出去放烟花,留在后头体贴的问了一句。
  贾母素来爱她,便将这心里话给全盘倒出。
  王熙凤听了,眼珠一转笑道:“老太太这都想不明白?这可都是您的功劳!”
  贾母一怔,笑道:“你这猴儿又来哄我,我什么都没做,怎么就成了我的功劳?”
  王熙凤咯咯直笑:“老太太又跟我装糊涂呢,若不是老太太待太太更信任了,太太也放不下这心思好生做事不是?这心安泰了,家就昌顺了。老太太您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贾母被王熙凤说的一愣,仔细想起这一年多对老大家的改变,似乎确实如此。她不由反省了一下,自己之前做过的事情,渐渐的陷入了沉思。


第三百四十七章 仪式

  日子过得也快,待出了正月,就又是黛玉的生日了,今年她满十岁,邢霜叫来她问,要不要请各府的官家小姐来,给她庆祝一番。
  黛玉听了笑道:“去岁才给我庆了生,舅妈又办,岂不是让姊妹们眼红?”
  探春在一旁听了笑道:“谁要眼红你这个?我倒是眼红你父亲给你寄来的那些年礼,怎也不见你都给我了?”
  迎春和惜春在一旁笑的不行,去岁林家送的年礼里头,有好几方极好的端砚,黛玉每个人都送了一方去,气的探春连连咂舌,说瑨哥儿和环哥儿才刚启蒙,用这么好的砚台平白糟蹋了,还不如都留给了她。
  这会儿都出了正月了,她还念念不忘呢?
  邢霜听了也只觉得好笑,拿手戳了女儿额头一下,嗔了句:“你呀!”
  接着她又回头对黛玉道:“去岁是你出了孝期,本就该正式引你入这圈子。往年你还小,你母亲又在外地,你姊妹们皆有这一遭,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今岁你周岁满十岁了,合着该是大办的年龄。若是不给你办了,外头只道我心里没你这外甥女儿。”
  黛玉一听,也不让舅妈为难,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正说着话,王熙凤打外头进来,姑娘们见了她都围了上去。
  王熙凤笑着被一群小姑子拥着,好容易找着机会插嘴了,忙道:“姑娘们,好生让我给太太行了礼再来吧。”
  姑娘们这才消停了,又听邢霜道:“你们请了安便回去吧,我这里要忙了。”
  迎春忙带着妹妹们告退,等她们一走,王熙凤就对邢霜道:“这都出了正月了,我那班还开不开?”
  邢霜笑道:“自然是要开的,只是头里我让你准备的东西,你可准备的怎么样了?”
  王熙凤忙对外头叫了一声,一个小丫鬟端着托盘进屋来,上头盖着红红的绸布。
  她上前揭开红绸,里头竟是几个中式花样的手袋,经过改造后,这样的手袋与中式的服装也很搭配。且上头的金属配件全换成了紫竹的,经过打磨,特有的色泽显露出来,更显得别样贵气。
  邢霜一看就很喜欢,忙叫道:“快拿来我瞧瞧。”
  王熙凤笑着上前,把手袋拿给了邢霜,又道:“这一个是平日出席宴会时拿的,稍微大一些,能放一个胭脂加平日那些打赏的东西。
  “这一个是出外游玩时用的,我想着平日那些太太们都有丫鬟跟随,便只做成了能放些碎银子的大小。”
  邢霜连连点头,一个个拿起来看了又看,心道不愧是咱们自己的样式,就是比那西方的样式好看的多,也有底蕴。
  “极好,你这样的难不难学?”
  原来这竟不是要拿来卖的?
  王熙凤笑着回道:“说难也不难,但叫她们自个琢磨,必然是琢磨不透的。这与寻常女红又有不同,须得用上西方皮匠的技巧才行。
  “除这样的之外,还有把手提的部分全部用料包起来的,那种就更费工夫了。我想着这最简单的先做出来,若是那些太太们肯学,我就先教着。若是她们嫌累,怕伤了手,那咱们便拿去铺子里当添头就是。”
  邢霜看着包道:“当添头可惜了,若是她们不学,我去江南买十个绣娘回来,专给你打下手,你再教会了她们,让她们多做些出来,直接放在铺子里卖。”
  王熙凤合掌笑道:“那真真是极好的,我原还怕娘不喜欢这小作坊的规模呢。”
  邢霜倒不是瞧不起小作坊,这个时代,哪个地方不是小作坊?那些江南有名的绣局,其实也都是作坊。作坊工业时代,你想找个大企业都找不到。
  但那些国际大品牌,哪个不是从小作坊开始的?邢霜有心要替凤姐打响名气,这一步是必须有的。
  “还有,年后这课程开起来之前,你记得把你的招牌挂上。”邢霜又嘱咐道:“那牌匾可叫人做好了?”
  王熙凤忙笑道:“才过了上元节就送来了,正准备叫人去挂上呢。娘若是这会儿得闲,不如一道去看看?”
  邢霜闻言便起身随了凤姐过去,贾琏一家住的偏院后头还有一方抱厦,凤姐自开了班便将这里打扫出来,平日用作接待那些官太太们。
  如今这抱厦门前热热闹闹的,聚集着一堆小厮们,正要把那蒙了红绸的牌匾挂上去。
  王熙凤带着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