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母仪天下 >

第41章

[综]母仪天下-第41章

小说: [综]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半会儿,朱元璋对于什么经济手段并不是非常明白,但是,南方的情况很复杂,越是往南,气候越是湿热,这种地方往往会有各种瘴气,还有毒虫之类的,火炮什么的,在这些地方也很难起到足够的作用,毕竟,地形复杂,并不开阔,也就是说,在这种地方,跟当地人交战,那真的是要拿命来拼的!跟那里比起来,吐蕃都算得上是比较舒服的地方了,起码那里不容易有瘟疫。
  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真的不划算,所以,即便要对付这些国家,也得等到他准备充足了,最好将草原还有西域那边都解决了再说!
  因此,借着这次的机会,朱元璋其实就是想要敲打一下藩国,显露一下大明的肌肉,还有大明的决心,意思就是大明已经记着你们了,你们要是不老实点,上了大明的小本本,就等着倒霉吧!
  这些藩国使节的确是被吓住了,在没来大明之前,他们其实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觉得仗着地利人和,还能够跟大明掰一掰手腕,但是在见识到了大明的人口数量,还有大明各方面的实力之后,他们就有些胆怯了。
  作为中原文明辐射圈中的国家,这些小国其实也吸收了不少来自中原的文化和技术,但是,他们得到的技术大多数都是已经过时了的那种,与现在大明掌握的技术来说,差距只会更大。
  别的不说,光是冶铁技术就相差很多,像是南边那些小国,如今还在采用刀耕火种的手段耕种呢,铁器普及度很低,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那边土地还算得上是比较肥沃,又一年三熟,对于种植的效率要求并不高,另一方面就是冶炼问题了。那里本来就潮湿,铁器很容易锈蚀,要是冶炼技术再差一点,铁器可以说压根不实用。弓箭什么的也是一样的,以这个时代的技术,稍微下两天雨,弓弦就松了,这种弓哪里还有什么射程和准头可言,还不如最简单的吹箭呢!
  而大明这边就不一样了冶炼技术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可以大规模炼制钢铁了,无论是强度还是韧性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淬火技术的突破也让钢铁的耐锈蚀能力得到了增强,再加上定时使用油脂进行保养,那些钢铁制作的铁器,几乎就不会生锈,而使用枪支,扣动扳机,可比使用冷兵器门槛低多了,尤其这个年代讲究的是火力覆盖,暂时还没有人会考虑在这个时代训练出专门的狙击手来,没办法,火枪的精度是真的有问题。
  这些使节在对比了自个国家跟大明的优势劣势之后,都非常悲观地发现,他们面对大明,几乎不会有什么胜算,因此,在听说大明如今就等着抓住谁家的小辫子,就可以毫无负担地下手的时候,一个个都心急如焚,恨不得肋生双翅,赶紧飞回去劝自家国主以后要老实一些,还是不要挑战大明的耐心了!
  大明也就是现在一帮皇子年纪还不够,如今要是他们再不安分,被大明记在小本本上,回头打过来都不带商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给予各个使团的回礼显得比较敷衍,也让一帮子使臣愈发心惊胆战起来,都觉得是大明对自家不满,一个个哪里还敢有任何抱怨,几乎是收到回礼,谢过恩典之后,恨不得立刻启程,昼夜兼程返回自个的国家。
  这些使臣走后,京城一下子清静了不少,京城人对于番邦的来客兴趣并不是很大,当初元廷还在这里的时候,番邦的人就已经很多了,他们见得太多了,尤其,大多数番邦人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印象,反而因为元廷之前的种族政策,将汉人排在最末一等,以至于那些番邦来的色目人,都敢跟汉人耀武扬威,可是让他们吃了不少亏。而这些番邦的使臣在京城的时候,虽说还算是老实,但是他们又算不上什么大客户,没有太多钱,有的时候还会闹出类似于霸王餐之类的事情,还得鸿胪寺帮他们擦屁股,所以,让京城这边的百姓对他们有多少好奇心,多少好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京城这边如今还在津津乐道皇太子的大婚,这场面,可是很多年没见着了,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等盛况,足够他们吹一辈子了!这会儿,已经有一些闲着没事的人在那里盘算着什么时候会有太孙出生了!毕竟看老朱家如今子孙繁茂的样子,常遇春孩子也不少,谁也不会相信朱标这边子嗣不丰啊!
  常如月却是没有面临催生的问题,在舒云看来,他们这个年纪成婚其实还是太早了点,但是其他人却不这样想,这年头大家正常都差不多这个年岁成婚,事实上,在前些年的时候,民间成婚年龄,嗯,主要体现在女性成婚年龄更早一些。一方面是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出嫁,要交税,另一方面说白了,还是太穷了,穷到不干净将女儿嫁出去,就没钱给儿子娶媳妇,那时候甚至一度有换亲的习俗,大家都不出什么彩礼聘礼,女方也不陪嫁什么嫁妆,反正就是两家的女儿送给对方做媳妇,大家都省事。
  常如月与朱标放到后世,还算不上成年呢!所以,舒云自然不会催着他们生孩子,甚至私底下还跟朱标说了,尽量还是缓一缓要孩子,这个年纪,女孩子身体还没有完全长成,并没有到真正适合孕育的年纪,生育哪怕是放到几百年之后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别看许多人一口一个当初自家某某在家也把孩子生下来了,一点都不费劲之类的话,实际上呢,他根本就不会考虑与他家某某情况差不多的人说不定就因为没有相应的医疗保障根本没能留下能够在后来证明这事有风险的后人!
  而对常如月这个儿媳,要说能够将她当做是女儿,那绝对是假话,有的话跟女儿能说,跟儿媳妇那是绝对不能说的,说了就是平白增加矛盾。
  当然,让舒云比较惆怅的是,她自觉自己还年轻,保养得也不错,放到后世,只怕大家还能叫她一声辣妈呢,结果这会儿连儿媳妇都进门了,这让她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自个大概都能对外自称一声老身了!
  吐槽归吐槽,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舒云不是什么工作狂,也不是朱元璋那样什么想要掌控在自个手里的那种掌控欲非常强烈的人,她觉得自个手里的那些事情迟早要有人接手的,那么,作为自个的长媳,自然是接手人选中序列比较朝前的一个。
  舒云不会凭借着第一印象就判断对方行不行,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懂,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所以,舒云很自然地就决定了常如月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命运,那就是学习!
  常如月对于这样的生活是猝不及防的,说实话,很少有人真的能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是什么天才,不可能像是打游戏一样,会冒出什么熟练度+1,经验值+1之类的提示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进步,甚至很多时候,你已经学得快要吐了,不光是没什么成效,甚至还将自个原本学到的东西给搞乱了!
  常如月呢,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女,她论起智商,其实就算是中人之姿,虽说在家也接受过在这个年代算是比较良好的教育,但是比起寻常人家的女儿,更多的体现在见识上,而且是跟这个年代的女性相比的见识上,毕竟,出生在国公之家,这个起步就是不一样的。别人一辈子都不知道的东西,对她来说却是司空见惯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常如月的学习能力就比其他人强了!常如月在家的时候,也是跟着自个的母亲嫂子学过一点管家理事的知识的,但是她学到的这点,放到皇宫里头,就显得不够看了!
  虽说宫里有着严格的宫规,不管哪个衙门,都需要按照规矩行事,但是,任何规定都不可能毫无漏洞,何况,就算是规矩,也是需要有人监察的,所以,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舒云呢,首先要常如月学习然后接手的就是整个皇宫的管理大权。
  老实说,一开始的时候,常如月是有些惶恐的,毕竟,她就算顶着太子妃的名头,也不过就是刚刚进门的新妇,放到民间,也不可能让新媳妇进门就管家理事!常如月甚至怀疑是舒云这个婆婆想要试探自己,回去之后,就忐忑不安地询问朱标,自个应该怎么做才能打消母后的想法了!
  朱标对此哭笑不得,他只好解释道:“如月,你也不用多心,母后教你,自然是真心的!你既然已经是我的妻子,那许多事情,你也该知道了!娘不仅仅是皇后,掌握着的也不仅仅皇宫内的权力,事实上,说难听一点,如今就算是父皇,也在靠着娘吃饭呢!以前我就听爹说过,娘简直就是老天爷赐给他的财神娘子,堪称点石成金,什么事情到了她手里,都会变得简单起来!娘现在的事情多得很,以前就想着要找个人帮着分担了!只是,后宫那些娘娘们,身份上头都差不多,选谁都不好,所以娘也只好兼管着,既然如今娘有意教你,你就学着就是了!”朱标心里头却是加了一句,你要是能学到娘的三分,这个太子妃,甚至是未来皇后的位置,也就能坐稳了!
  常如月听到朱标这么说,顿时稍微松了一口气,然后她就知道,自个这口气松得实在是太早了!
  因为舒云对常如月的教导几乎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是算学,另一方面是管理学,还有一些其他零零碎碎的东西,舒云想到了就会提点一下,舒云自己觉得自己说得其实还是挺浅显的,但是对于常如月来说,那就是压力山大了。
  算学什么的,其实常如月有基础,这年头的算学其实真的并不算复杂,正常人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非就是加减乘除,这在阿拉伯数字还要相应的符号被引进之后,计算一下子被简化了,这跟珠算一样,也成了账房还有各家主妇的必修课,常如月在家的时候自然也是学过的,哪怕计算速度稍微慢了一点,但是总算还能应付过去。
  但是对于其他的那些,常如月就觉得自己有些头大了,主要是舒云秉承的是法治的思想,而在这个时代,哪怕是官府断案的时候,更多地也是依赖于人治,法律条文什么的,其实是有很多弹性的操作空间的,熟悉法律的官僚如果有明显的偏向的话,只需要在判决书上稍微改那么一两个字,那么结果就完全不同了,就像是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什么用刀和甩刀的区别,这在这个时代,还真是比较常规的操作手段。甚至在宋朝的时候,像是类似于宋江那样的刀笔吏,还会专门帮人家做这种事情,这算是他们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
  所以,在舒云拿着自己制定的宫规,要求常如月学着这个宫规制定出一份符合东宫利益需求的规矩的时候,常如月几乎要懵逼了!做个太子妃有这么难的吗?
  事实上,如果只是做个萧规曹随的太子妃,真是没什么难的,问题是,要真是这样的话,舒云直接像是后世一样,招聘职业经理人,在这个时代,就是直接找个适合这种事情的官员就好了,还要培养她这个太子妃干什么!还不是因为舒云考虑到时移世易,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宫规这种东西,自然也是因人而异的!
  甚至,舒云觉得,自个日后其他的儿媳妇也要学着做这些,要不然的话,她们日后也是要跟着丈夫去封国做王后的人,难不成还得用低效率的比较原始的手段来管理她们的王宫吗?难不成,她们做到了王后的位置,依旧只是将自个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