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230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230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脱欢踏在大明的土地上,虽然前天大朝会上也有胆子黑脸,但是那胆子也仅仅就只能支撑他黑脸而已了。人在屋檐下,今日有威风凛凛的武将带着禁卫军们盯着,大明皇帝御赐之物,他敢不接?哪怕再不想接,也得捏着鼻子躬身受了。
  讲真话,这一对福字的包装倒是不错,绢丝卷轴裱的,可是这一对,撑死不超过一两银子——当然,这单单是从货物价值上说的,不论附加价值。
  脱欢并不是很高兴接这份一点赏赐,他身后的副使臣干咳了一声以示提醒。
  于是大王子才不情愿地受了,再说了几句场面话,诸如这一份赏赐令人受宠若惊、铭感五内等等。想起出门前,会同馆的芝麻官还敢拿着单据找自己等人要对什么茶具、摆设等等损坏物件签字画押,脱欢的心里就一阵窝火。
  再接着,他便转换了一副面孔,骄矜地说:“还望这位公公代脱欢向皇帝陛下表达万分的谢意,脱欢铭、记、于、心!”恩,说的不怎么善意,也就是面子话而已。
  说话间,一鼻青脸肿的小吏带着会同馆内的侍卫赶来了。
  “哟,这是怎么了?”初一瞪大的眼睛,活脱脱一副奸宦的样子,叫宝玉看得辛苦憋笑。
  那小吏见到瓦剌大王子一行人被自己人拦住了,顿时找到了主心骨,也有了底气,嘚吧嘚地把前因后果说出来。
  却原来,根据上头最新的政令,但凡使臣离开会同馆,客舍内一应损耗必须得有对方正使签字,杜绝会同馆内部人员贪墨。但是瓦剌大王子好像对此有什么误会,话都没说两句,就叫他的仆从把小吏丢出去了。小吏能怎么办呢?出去脱欢大王子摔碎的汝窑茶具一套,瓦剌人所住的院子,一共还少了七个瓷枕、八对花瓶、十二个香炉……以及一百余个青瓷碗碟。算起来也有千余两银子,要是不走这个程序,日后上头查起来,这小吏倾家荡产也赔不起。
  直叫一旁站了好一会来瞧热闹的京城闲闲没事儿干的百姓们倒抽一口凉气,转头去看脱欢一行人停在门口的车马队伍:这哪里是什么番邦的大王子,分明就是蝗虫啊!
  脱欢只觉得自己一行人此次来大明,所有的面子都被丢在地上任人踩了一顿。不只是大明皇帝、百官踩,就连太监、贱/民都来踩!
  怒极了的脱欢拔刀指着叫他丢面子的小吏:“你这贱奴!敢污蔑本王?”
  一刀砍过去,眼见那鼻青脸肿的小吏就要躲不开丧命于此了。
  周围的百姓纷纷再抽一口凉气,准备随时看情况,在番人发狂之前逃命——当然,现在这番人距离自己等人还隔着一队禁卫军呢,且不忙跑,还能再看看热闹。
  就是这小吏本人都眼前一黑,觉得自己也是倒霉头顶了——【自己身后带着的侍卫一点动静都没有,贾总兵带来的禁卫军怎么也站着不拦一拦呢?难道竟是因为我位卑,不值当铁甲禁卫军们动手吗?可悲可惜。不知道死后能不能得陛下一句褒奖说我尽忠职守呢?】
  眼见惨剧就要发生,只听闻“叮——”的一声,脱欢的镶红蓝宝石弯腰刀应声断了。
  断了。
  “好!”没了凶器,危机解除,周围打算见情势不对就跑路的百姓们也不跑了,转而开始叫好。


第202章 
  脱欢楞了一下; 只觉得虎口一阵发麻; 甚至于很快,整个右手胳膊都酸胀起来,几乎要握不住刀柄。
  【此地有高手。】
  【高手就是那贾姓小白脸!】
  脱欢也是个从小摔打着就学骑马射箭的,眼睛自然更是亮; 前后不过一个呼吸的功夫; 比任何人都快地看清楚打断他腰刀的是什么——是一枚再普通不过的圆形方孔铜板。
  而循着铜板飞来的路径; 脱欢确认丢出铜板的人,则是贾小白脸无疑。
  除了脱欢之外; 毕竟围着的百姓好几十上百人,总有眼睛尖的人瞧到了禁卫军总兵大人、京城宝郎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断; 仅仅凭借一抬手就势如雷霆、力挽狂澜;还有些人没看清楚的; 眼见那番邦王子持刀欲在大明京城、天子脚下、众目睽睽之下行凶; 本就是惊慌加气愤的,现如今危险解除,气愤更甚,眼见番人出了丑; 不管出手的是哪个好汉,先大声起哄叫好。
  而那些在一旁列队跨立的禁卫军们,则是一点都不吃惊:【这就是我们总兵大人,他的本事……说出来吓死你们; 别说是区区一个番邦王子了,就连那个莫卧儿的傻傻的大力士,哪怕是不拉稀状态; 也肯定不是咱总兵大人的对手!】
  贾总兵大人在禁卫军收获的真迷弟们*对他的能力就是这么蜜汁自信!
  至于最庆幸的人,自然是那个差点做了脱欢刀下亡魂的小吏了,小吏往后退了两步,又以脱欢一行人为中点,大大地绕了一个圈,飞奔到贾总兵等人身边,并且毕恭毕敬地把瓦剌人在会同馆内的物品消耗记录交给了初一公公。
  一击不中,脱欢再无机会。
  因为第一次出手还可以说是受了侮辱情急之下的冲动之举,但是现在已经被阻止了,还要再追杀那小吏,那就是挑衅,是视大明律法于无物。
  脱欢只是城府不太深,并不是傻,自己因为求娶不成功而导致瓦剌和大明闹翻,都不必他回到瓦剌等父王责罚,恐怕自己一行人今日都踏不出大明京城的城门。。
  所以他铁青着脸,保持着他恼羞成怒的人设。
  这时候就需要副使臣出去把现在有些胶着的气氛给圆回来了。
  一般使团的标配就是:正使是个拿主意的,副使是个搞关系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身为本次使团中大王子的副手,瓦剌老臣对于如何收拾烂摊子是经验丰富。
  他能伸能缩,对着宝玉和初一陪笑脸,对着那苦主小吏也是客客气气,这瓦剌的副实诚也算是豁得出去,甚至还摸出荷包,权作是对那被推搡了几下摔了些乌青的小吏的补偿。。
  那小吏眼珠子微微一动,谢绝了对方的‘行贿’,依旧是打定主意要刚正不阿、尽忠职守了。
  他从一位禁卫军身后稍稍挪出身子,犹是坚持说到:“上头有规定,各国使臣离开之前,必须在会同馆内的损耗清单上签字用印,此乃是形式流程,并非针对瓦剌,日后鞑靼等国使臣离去,也会走这样的程序,还请使臣大人不要为难小人。当然,若是能够协助小人一起寻回遗失物件则是更佳。”
  后面的一句,是小吏胆子肥了之添上去的:【如果能够要回来馆内陈设,减小了损失,之后考核,上头给评分也能高一些呢!再有,今日初一公公和贾总兵大人都在,自己好好表现,不畏强权,不论哪一个人,事后稍稍肯提携两句,自己这不入流的芝麻官可就时来运转了。】
  所以小吏也生出几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情,不肯在事关自己职责的范围内妥协一分一毫。
  那副使臣脸都要绿了。
  脱欢在一旁也很是不耐,挂着的艹天艹地的表情越来越僵硬,就算那个贾小白脸只是和和气气地站着,都给他造成了莫大的压力,十一月的天,北风呼啸,他的背上冷汗涔涔。
  宝玉心说:【内力一对一外放形成威压,脱欢坚持不住了怪我咯?】
  “一共多少钱,我们这边给补上。”得了脱欢眼色的副使臣小小地松了一口气——本来么,他也觉得,要是今天大明的一小吏都能带着侍卫来搜查自己等人的行李了,那瓦剌的面子还往哪里放?
  【只要不搜行李就好,毕竟那老货后来送来的黄金还没来得及花出去。】
  那小吏把册子上的每一样都念了一遍,从产地、体积到花色等等,才念了两套不同描花的碗碟,脱欢就听不下去了:自己带来的一群都是怎样的乌合之众啊!连碗筷都要偷!简直是丢人现眼!
  ↑↑↑脱欢倒是选择性遗忘了他的仆从早上替他打包行李的时候,将那个他睡了一阵子的青花蝴蝶枕放进箱子时,他在心里暗暗夸仆从有眼色了。
  眼见周围聚着的‘大明贱民’越来越多,甚至可以看到他们脸上瞧热闹的表情,脱欢不欲在这个小问题上丢人,于是粗暴地打断小吏唱念俱佳的描述:“啰嗦!你就直接说,价值几何?”
  “白银三千两。”恩,倒不是小吏艺高人胆大,瞬间就敢把估价翻了三倍,而是捏着清单的初一用指甲在总金额下头划了三道横线,那小吏如开窍一般,瞬间领会了初一公公的意思,遂狮子大开口。
  可是百姓和脱欢都不知道呀,他们一个觉得官造的就是精贵,一个觉得大明的东西就是金贵,对三千两这个金额到是不感到吃惊了。
  听闻具体金额的百姓越发愤慨:这就是番人,来大明蹭吃蹭喝还不算,走的时候手里还不拿空!蝗虫!
  不知道是谁,在人群中起了一个头:“我们不要钱,把拿了我们的东西还回来!”
  “对!还回来!”
  群情激奋。
  副使臣越发心虚。
  脱欢倒不至于连三千两都拿不出来,只是终究还是觉得肉疼,这一趟来大明,真是亏大发了:“马奴!去,拿银子来。”
  脱欢指的马车,却是副使臣的马车,毕竟三千两也不是个小数目,自认为只拿了两个瓷枕、两对花瓶的脱欢才不愿意用自己的私房为整个出使团队的人买单。听闻副使臣前些日子派了仆从出去买了不少南货,届时回了瓦剌恐怕要赚得钵满盆满,而自己想要求娶却都未成,两厢一比较,脱欢觉得还是叫副使臣放点血,自己才能高兴起来。
  副使臣想要阻止,反而更加激起了脱欢的牛脾气。
  一个要拿钱,一个不给拿,两人的仆从先推搡起来了。
  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旁边的马车就翻倒了,哐哐哐掉出来的箱子打开了一条缝,端是金光闪闪、无比耀眼。
  “金子啊!”
  围观的百姓咋舌!他们只知道这马车是瓦剌人装行李的——而瓦剌人如此有钱,带着黄金几百两,却连大明会同馆内的碗碟、瓷枕都要偷走!真是越抠门就越有钱,越有钱就越抠门。
  最后,脱欢用掉出来的黄金勾销了会同馆的清单。
  轮到副使臣冷汗涔涔,不知道大王子到底有没有对自己起疑心。
  …………………………
  诸事毕了,深觉这一趟大明之行赔了脸面又折银子,脱欢已经艹不起骄矜的人设了,遂有些无奈地问初一:“敢问公公,我等可以离去了么?”
  “不慌,不慌,陛下今日亲封扬州巡盐御史林大人为正使,鸿胪寺卿冒大人为副使,于十一月十五日,便是后日启程,随脱欢大王子您一起去瓦剌,顺便同瓦剌王探讨一下哈密卫增设榷场的相关事宜。此时林大人等应当还在收拾行李,王子还需在会同馆再住两夜才好一起走。当然,希望这一回,别少了碗碟枕头才好,不然我看这小子,也不好交差。”初一歪头看了一眼身边挺直腰板站着的、青黑着眼圈的小吏,那小吏立刻很知趣地说:“小人这就命人去准备吃食,快快把车马赶回去。”
  脱欢的眼睛顿时瞪得铜铃那么大……
  …………………………
  太初四十三年十一月,本该南下江苏的林如海却领了出使瓦剌的圣旨,随行的还有鸿胪寺卿冒立行、禁卫总兵贾瑛,及铁甲禁卫一千人。
  论理说,林、贾这对翁婿是该避嫌的,但是朝中之人都知道,这一趟出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