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315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15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理国公就被十六勒令去罚站了。
  …………………………
  十六将石板正大光明地拿出来,放在御案上,用折子盖住前头部分,因为前头其中有些部分涉及他父皇的名誉,也是为了宝玉好,他并不打算让宝玉看得多了,心里有负担。
  宝玉也懂十六此举的良苦用心,对于十六给的半块儿石板的信任,已经能够叫心理年龄不小的他感动一把了,故而他只是细细看着后半部分。
  宝玉看完之后,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样畸形的窃国方式,难怪老皇帝从前吃不香也睡不安稳,看到一些能力出众的,不想着好好用,而筹谋着要控制。原来是根子就是歪的!!!
  更加叫宝玉解开了心中的一些疑惑:【现在,基本可以确定了,这个镇国长公主应当是穿越的,而且也是带着金手指穿越。根据对方所作所为判断,其穿越的时候年纪应该还不太大,空有能力,缺少谋划……而老皇帝建国之后开始慢慢变脸,水宁应该也没她在石板子上写得那么无辜,至少后期她知道,但凡是她提议过的建议都会被老皇帝否了,所以才设了套叫老皇帝行分封制的!要不是老皇帝晚年幡然醒悟,这个分封制不出三五十年,就可以让整个大明四分五裂!再想来,她在静恬斋,也没闲着,教宫婢?不是为了搅乱宫中池水,难道还真的是想桃李满天下么?看看当初许贵妃弄出来的事儿,十有八/九这个宫婢出身的贵妃当年伺候过镇国长公主吧。】
  当时宫变,内情是隐而不宣的,不过只是针对下头的人,宝玉早已参与其中,知道得一清二楚。当时他就觉得许贵妃用的神神叨叨的药,和暗卫的蛊如出一辙。果然没错!
  至于十六所担心的——老国公爷贾代善的死与老皇帝有没有关系?
  宝玉不敢打包票,甚至他心里觉得,应该是有的。可是看着惴惴不安的小伙伴,他心里的天平却倾斜了。
  非是宝玉不孝。
  从情来说,他与十六年少相知、多次患难;却从未见过自己祖父。
  从理来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便贾代善的死真的是老皇帝的手笔,想来选择赴死,并且死前替二儿子求了官职的他,应当是有过一番计较的。
  从长远来看,宝玉和十六如果真把这个事情揭开,十年二十年,谁能保芥蒂不会越来越深?届时,自己要么选择退出朝堂、游玩山水之间;要么选择……干掉十六,自己上位。
  那么,就避开这个结节吧。
  “陛下,臣以为,若是镇国长公主当年真住在静恬斋,那么坤宁宫中伺候的宫人,定然有知情的。”宝玉慢慢地说着,然后抬眼看向十六。
  十六心头灵光一闪,对!怎么忘记了!石板上都说了宫婢!
  “胡嬷嬷!”
  胡嬷嬷是先皇后身边的嬷嬷,执掌坤宁宫,宫中大小事务,上至皇后娘娘日常吃穿用度、下至宫人赏罚立规矩,都是由她一手操持的,若是静恬斋真的住着镇国长公主,日常一应吃喝穿戴,必然是避不开胡嬷嬷的——当然,此时十六和宝玉再次主动忽视的就坤宁宫的主人,先皇后对此事想来也不可能不知情。
  其实宝玉想说的还有一人——那便是当今醇亲王,作为先皇和镇国长公主的亲弟弟,想来他应当会去探望在小汤山养身子的嫡亲姐姐,年复一年,见没见到真人,他会不清楚么?
  不过醇亲王身份不必胡嬷嬷,不是轻易能盘问的,宝玉又说:“祖父遗物除陪葬之外,皆在荣庆堂,由臣祖母收着。既如此,还望陛下着人知会王嬷嬷,我会寻了机会将之带去老太太的荣庆堂。”宝玉是不会主动提去找王嬷嬷的,为了避嫌。
  虽然十六很想让宝玉去找他祖父遗物,因为他相信小伙伴的脑子,绝对比父皇早年安排在林如海府上的那个替代了王嬷嬷的丁十三要强。但是他知道,宝玉不会答应。而宝玉不答应,才是为了大家好。
  “如是双管齐下,想来很快能找出线索。只是此事终究不好叫不相干的人知道,免得有损先皇英名,引起朝纲震荡。”宝玉犹豫着说,实则在心里加了一句:【老皇帝有没有英名我并不关心,只是我老岳父还在西域呢,那边鞑靼虎视眈眈、瓦剌见钱眼开、亦力把里扮猪吃老虎,要是朝廷乱起来,我老岳父多半要为国尽忠去的。我可不想萌哥儿未满周岁就守孝,我也不想玉儿水漫荣国府。再说了,朝纲震荡、苦得是才过了没几十年安稳日子的百姓,为了弄坏个死人的名声,何必呢?】
  因为今天受到的冲击有点大,为了未曾谋面的祖父难过一两分,更多的是为先皇那样不把臣子当臣子的做法而齿冷。
  有点傲娇的宝玉承认,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归属感,他一路西行,见过穷苦饥饿的百姓,见过多收一斗米就高兴的农人,见过冒死走商路的小行商,也见过西域拜牙治下的可怜人,他希望,天下承平,四海皆安。
  十六懂,所以他怎么能不感动。
  …………………………
  然后当天下午,荣国府的王嬷嬷——即丁十三收到陛下密信。
  说真的,丁十三还有些小激动呢,身为女子,在暗卫中本就是少数,很多时候被派去特殊场合,纵使有成绩,也被暗卫中人鄙夷。
  当年,先皇因怀疑林如海变节,便要派人去扬州监视之,挑来挑去,选了丁十三,李代桃僵把林如海女儿原本的奶嬷嬷给换掉了。
  谁知道,还没等丁十三发现什么,先皇又传信,说暂时潜伏,不要轻举妄动(实则是林如海当初满腿刺青震撼了先皇的效果),然后……然后丁十三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要在林黛玉身边养老了。
  这并不是她想要过的日子!每日她浑浑噩噩消极怠工,想着也许哪天林黛玉看不下去了会把自己赶出去?
  结果一直等了十多年,这个愿望还没实现。
  然而!
  今天!!
  就在今天!!!
  登基之后的新皇原本从未派人来联系丁十三,丁十三以为自己被放逐了!不过她内心是不放弃的,尤其是随着荣国府崛起,贾瑛在朝堂上越发站稳脚跟,丁十三觉得,总有一天,丁老大会想起自己!陛下会想起自己的!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这一天,终于来了!
  丁十三摸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枕下的密信,大大方方地展开看——如今她是二奶奶的奶嬷嬷,一人一个屋,纵使天天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玩,只要不出去搬弄口舌,都不会被责备的。
  【不知道,陛下是否是想询问贾瑛日常是否恭敬呢?或者是有没有恃宠而骄呢?亦或者是……有没有不臣之心呢?】
  丁十三越想越激动,总觉得凭如今荣国府的地位和权势,贾瑛执掌二万五千禁卫军,保卫皇宫,身份敏/感,陛下势必要叫人监视好他的!
  【我老婆子的用处来了!】
  丁十三展开信件,眯着眼睛拿远了看,忽然想起来,自己不过三十多岁,平时装老眼昏花装习惯了:【呸呸呸!老身一点都不老!哎?陛下叫我去史老太君的院子,找找已故国公爷留下的遗物,并造册?】
  这个任务……该如何下手呢?
  丁十三有点发愁。
  她专司监听,即便万岁爷想要知道贾瑛在闺房之内同林黛玉说的话,她都有办法复述出来,可是,要去荣庆堂查探,分/身乏术啊!
  不过到了傍晚,丁十三就松了一口气:史老太君近来秋日干燥,想吃点清淡的江南小点。大厨房固然有厨子,不过宝二爷和二奶奶孝顺,把善于做扬州点心的王嬷嬷送与老祖宗使唤一阵子。
  这可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丁十三屁颠颠地收拾了几身衣裳就去了,剩下来传话的赤儿摸着后脑勺:【王嬷嬷这会儿跑得好快啊!】
  荣国府这边,宝玉说什么,老祖宗都自是赞同的,黛玉亦如是。
  哪怕是李纨,也不过是在心中暗暗嘀咕了一句。
  因为府中人人都知道,宝二爷和宝二奶奶,根本不需要花那个心思去讨好老祖宗,他们只要在老祖宗面前一站,老祖宗就能乐开花了。
  老人家就是这么偏心得直白。
  反正宝玉做了能做的,王嬷嬷什么时候完成任务,就看她的本事了。
  从十六登基之后,与宝玉说开蛊的事儿,宝玉就知道了自己院子里有这么一颗钉子。当时十六想把荣国府的另一个钉子说与宝玉听的,被宝玉制止了,后来那个匿名的钉子就成了十六和宝玉的专属信差。
  ┑( ̄Д  ̄)┍
  专属信差今个儿知道了王嬷嬷是自己人,不知道该羡慕丁十三这么多年清闲呢;还是该郁闷自己如今成了信鸽,还不如她扮成嬷嬷缩手晒太阳悠闲呢!
  …………………………
  荣国府自有宝玉搞定,宫内的事情,就得看十六了。
  十六第一个找的人,自然就是胡嬷嬷,胡好。
  胡嬷嬷自掌管育婴堂起,便甚少进宫了,不过恰逢中秋将至,陛下感念先皇与先皇后身边伺候的几位老人,便令皇后御赐月饼分与众人。
  胡嬷嬷,便是要进宫谢恩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王嬷嬷这个梗,很早以前就埋伏过了,包括她不太尽职,不太专业,不太与钱嬷嬷争权等等等。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
  晚安安啊,眼睛好了,不发炎了。


第294章 
  作者有话要说:  Ps。199章有提,拜牙是太初十四年开始在西北哈密掌权的(贾代善太初十三年回京之后就没去西北了)。因为荣国公之后的官员将军镇不住当地彪悍的民风,盘剥过渡,被当地人打死了。
  胡嬷嬷进宫谢恩; 自然是往坤宁宫去的,毕竟万岁爷日理万机,些许小事自然不需要劳他费神。
  入了后宫; 自有内侍带着胡嬷嬷往里头去。
  她是有品级的女官,从前还是坤宁宫的掌事嬷嬷,稍微年岁大一点的宫人都提醒过下头的人; 胡嬷嬷于万岁爷; 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奴才,从血缘上说; 万岁爷喊她一声姨母也是使得的。
  【不过胡嬷嬷这个人极其守礼; 从不肯受姨母的称呼。】这也是整个后宫的人都知道的。
  当年,后宫独宠的许贵妃还曾隐晦地说有些人惺惺作态; 指的就是这件事。
  得过干爹叮嘱; 那长得讨喜的圆脸内侍恭恭敬敬地将胡嬷嬷送到坤宁宫动侧门,交给候在此处的宫女; 便止了步子。若说对坤宁宫内的熟悉,区区宫女哪里能比得过胡嬷嬷。
  进了东侧面的永祥门; 又有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小东等着,方见了胡嬷嬷的面; 便笑着说:“嬷嬷许久不进宫; 娘娘念叨了好几回呢。”边走,边又解释了一番:“原娘娘是在东暖阁的,偏偏西边院子几株丹桂今个儿开花了,大皇子想要摘桂花送与万岁爷; 娘娘便带大皇子、二皇子一起过去了。”
  胡嬷嬷点头:“大皇子一片纯孝之心。”
  听得小主子被夸,小东笑得更诚心了几分。
  胡嬷嬷这些年入宫次数少,今入坤宁宫,满目所见,原本先皇后时期的院子风貌已然是大有变化。
  说起来,自己那个族姐倒是更喜欢江南园林的婉约,如今的皇后娘娘郭氏,是将门虎女,院子里的陈设去繁留简,阴阴树木还在,但是许多娇花却是渐渐都不侍弄了;胡嬷嬷前几次进宫的时候便知道了,宫殿内清雅出尘的摆设也都收起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