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168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168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百钱差不多是一个二等仆妇半个月的月钱。厨房的总管家是周一个姓周的婆子,她是一等仆妇,月钱是一两。这个吴嫂子,黛玉从未听说过,自然不可能是一等的仆妇,最多也就是个二等。
  之所以赏她五百钱,而不是二百钱或是八百钱,也是有计较的。若只赏二百钱,少了些,下人们背后要议论主子不大气的;若比五百再多,那些没得到赏之人有眼红妒宝,或会在平日里排挤吴嫂子,或也都想着法儿的讨主子的欢心、拍马屁,亦为不好。
  所以,五百钱不多不少,正合适。
  紫鹃闻言,答应一声,转身就要走,黛玉叫住她,“先等等,我话还没说完呢。”
  紫鹃笑嘻嘻的转过身,施了一礼,道:“姑娘还有何吩咐?”
  黛玉道:“厨房那些丫头婆子们每日忙里忙外,伺候着一大家子的饭食,倒也委实辛苦,你再多带五百钱,给她们买酒吃。”
  紫鹃道:“奴婢遵命。”说着便走了。
  黛玉的饭量本就不大,一碗馄饨垫了底,余者只吃了一个豆腐皮的小包子、小半碗粳米粥,剩下的饭菜动也没动。黛玉将剩下的饭菜赏给丫头们吃,自己进内室来了窗子,在窗子绣一个荷包。
  荷包是大红底的,绣鹅黄的菊*花。
  这次不是给周航,而是给林如海绣的。林如海日日外出,书籍、文书、茶叶等时常不离身,随有贴身的小厮跟着拿东西,到底不如自己贴身携带方便。而且有些地方,譬如宫廷大内,小厮是不能随便进去的。黛玉早寻思着做一个乾坤袋给他,外表最好也做成荷包模样,贴身携带方便,不至于引人注目。
  刚拿起针线,绣了没多少,慧儿进来,看见林黛玉在绣花,便道:“才吃了饭,姑娘怎的也不歇歇?倒做起活来了,也不怕累着。”
  黛玉平日里针线活做的并不多,一般都是给林如海或是周航做,而且从不假手于人。慧儿虽然温柔平和,话不多,却是个极为通透的。知道能让自己动手的活计,不等自己开口,姑娘便交给自己了。姑娘没有让自己动手做的,必是要自己做不愿假手于人的,自己也不必开口。是以,慧儿倒没说不如让奴婢代劳之类的话。
  黛玉道:“我不累,你进来做什么?怎么不在外面吃饭?”
  “我吃好了见姑娘一个人进了屋子,恐怕姑娘要使唤人,便进来伺候了。”说着微微弯了身子,往黛玉跟前儿凑了凑,问:“姑娘可要茶水?”
  黛玉道:“我不渴,你这会子既没事,便陪我坐坐罢。”
  “姑娘,奴婢陪您一块做活吧。”说着便出去拿了一个针线筐进来,里面有放着许多丝线,还有一个水红小褂子,晓得是给迎春之女满月的贺礼,只差一个袖子便完工了。三日后便是满月之喜,黛玉因问:“这是第几套了?”
  慧儿道:“这是最后一套了,一会子便做好了。”
  黛玉于是拿起那小衣裳看,料子自然是极好的,寻常人家买都没处买去。慧儿的活儿也极精细,阵脚又密又均匀,掩藏在衣服里面,表面连个线头都找不到,不会伤到小奶娃娇嫩的皮肤。看完之后,黛玉忍不住赞道:“你倒是好巧的手!”
  慧儿低了头,脸色有些微红,笑道:“奴婢不过有些拙劣的手艺罢了,不值得姑娘如此称赞。”
  “我从不虚赞人,自然你值得这样的称赞,我猜这样说,慧儿,你就不要谦虚了。”黛玉就喜慧儿矜持谦恭,待人和善,便是贴身伺候自己多年,在外面也从不拿大,永远怀着一颗赤诚之心。
  黛玉本可以用法术将荷包绣的又快又好,但有慧儿在,倒不方便。不过夏日的清晨,坐在窗下,看着风处海棠刷刷作响,远处的石榴红如阳春三月的桃花,亦不失为一件乐事。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好容易将一束菊*花绣好,抬眼一看,已经日上三竿。黛玉只觉得腰酸背疼,正要腾出手揉揉脖子,慧儿已放下活计,现在黛玉身后提她捶背揉脖子。
  紫鹃吃完早饭,便进房间伺候。半晌的时候,黛玉突然想起昨儿路过荷花池,见池子里新长出来的荷叶倒还鲜嫩,便打发她去摘鲜荷叶,中午要熬荷叶粥吃。如今还没回来,雪雁并没有什么差事,如今倒不见她,黛玉因问:“雪雁呢?”
  慧儿额道:“刚听雪雁在厢房里逗猫儿,想来这会子还在,可要奴婢唤她来。”
  黛玉道:“不必了,让她玩吧,雪儿球儿倒都喜欢她。”
  又问:“小衣裳可做好了?”
  “做好了,”说着,慧儿从筐里取出做好的小衣裳,双手撑开,“姑娘瞧瞧。”黛玉凑近瞧了瞧,料子是水红底带白色小碎花的,十分淡雅,且不落俗套。方才没来得及仔细看,这会子仔细一瞧,颜色又新鲜,样式也是最流行的,小小的,十分精致可爱。连她看了都喜欢的不行,迎春表姐看了,也一定喜欢。
  这日上午晴的好好的,谁都没料到中午的时候会突然下起雨。而且是罕见的出着太阳下雨,紫鹃采摘荷叶回来的时候正赶上,淋的落汤鸡一般,黛玉忙命人拿干净的衣裳给她换。
  林如海走的时候没带雨具,黛玉恐他淋雨,要打发人去咱们送雨具,但转念一想,周航离得更近,一定要派人送了,不必自己费心,便也作罢。
  傍晚回来的时候,林如海披着斗篷,穿着随云木屐,身上一点没淋湿。
  黛玉问是哪来的,果然是周航派人送的。
  大雨一连下了两天,迎春心焦不已。暗道,这雨也是讨厌的,早不来晚不来,偏巧赶在这个时候,明儿就是自己女儿的满月宴,却遇到这样大雨,岂不扫兴?!
  谁料,当天下雨,雨突然停了,还出现一弯彩虹。傍晚时候,西方天空有出现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所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如今晚霞既出,明儿该是个大晴天。迎春这才转忧为喜,直夸自己女儿是个有福的。
  林府,黛玉也正站在院子里看那漫天的红霞。
  慧儿远远的走来,禀说明儿出门的礼品都已打点好,请姑娘回去过目。


第135章 
  翌日一早; 黛玉起床; 慧儿、紫鹃伺候她梳妆; 雪雁在一旁捧着首饰盒子。小夏兴冲冲捧来一个白底水红竹叶梅花图样的印花对襟褂子,黛玉摇了摇头,道:“这个颜色不好; 今儿是喜事,太素净了犯忌讳,再挑一件来。”
  小夏答应一声; 正要出去。紫鹃笑道:“她小孩子家懂什么,姑娘如此一说,管保她回头便拿一件大红的来!不如奴婢去给姑娘挑一件,管保姑娘看了喜欢; 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黛玉点了点头; 又道:“你索性将裙子也挑一件,拿来我看。”
  紫鹃答应一声,便带着小夏走了。慧儿用一把绿檀木的梳子仔细一下一下的伺候黛玉梳头。黛玉的发质很好,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却毫无滞涩之感。不多时,慧儿便将那一头青丝梳的黑亮柔顺; 她将头发丝握在手中; 她的手并不小,但因黛玉的头发很多; 勉强能够握住。
  “姑娘的头发倒是柔顺的紧……”慧儿笑道,因问; “可要梳个什么髻儿?”
  除双丫髻外,双平髻、随云髻、元宝髻等也是女孩儿们常梳的发式。黛玉平常梳双平髻较多,喜其大气自然中带着俏皮。想了想,黛玉道:“还梳双平髻吧。”
  “奴婢领命。”
  慧儿的手很巧,满头青丝在她的手指间跳动吧,不多时便梳成了,还将下面垂着的发丝变成一个个小下来的小辫子,瞧着俏皮可爱。这时候紫鹃已经挑好衣裳,带着小夏进来。上身是一件粉橙绣梅花对襟褂子,下身是浅金桃红二色撒花裙子,黛玉瞧了瞧,道:“倒还大气,便是它了。”
  慧儿从首饰匣里挑了一对儿赤金打造的蝴蝶展翅,问黛玉:“姑娘看这个可好?”
  黛玉原本是不喜欢金饰的,但自从见了周航那一身金晃晃的毛发之后,突然觉得金色倒也好看。她点了点头,让慧儿给她戴上,然后又挑了一个素雅的珍珠簪子,簪在鬓边,对着镜子瞧了瞧,便起身更衣。
  用过早饭,黛玉又让将备好的礼品拿来,查看一番,确认并无什么遗漏之处才罢。林如海依然一大早便进宫,身为迎春的姑父,他虽没亲自去,却也预备下一对儿金锁、四个吉祥如意的金锭,一个玉佛让黛玉带去,料表心意。
  两府相距并不远,倒也不必一早便出发。
  车马是早已备下的,饭后黛玉又和丫头们说笑了一会子,这才出发。
  这世上有些人爱显摆;有些人谦逊内敛,不喜欢到处招摇。黛玉便是后一种,虽然她身份贵重,但她却不喜欢到处宣扬这份贵重,以致整天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若是可能,她倒宁愿过普普通通的生活,不喜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为着着,她很少参加各府闺中的聚会,因为无论她多么的谦虚谨慎,只要她出现的地方,便不会少了瞩目。
  若非为着迎春,黛玉今儿也不会来。
  为了不过分的引人注目,她今儿一切从简,只带了一个嬷嬷,丫头带的也不多,唯慧儿、紫鹃、雪雁、小夏四人。
  刚出了府门,拐过一条街,迎面遇上另一队车马。虽然骑马并坐在外面的都是男人,女眷在后面的马车里,但走在前面的一个老家人黛玉认得,乃是郑府之人。那么,马车里定是郑夫人及郑莉华了,黛玉忙派人去问,果然是她母女俩,因而两队合为一队,一道赶路。
  进了翰林府,过垂花门,下车之后,郑莉华便冲的到黛玉跟前儿,却不说话,眼睛只盯着黛玉瞧,瞧了好一会儿,才道:“姐姐头上的蝴蝶展翅做的好生精致,跟真的一样,不知姐姐在哪一个铺子买的?”
  这两年,郑莉华在郑夫人的管教之下,虽然行事、气度都有了大大的长进,根子上还是一个天真赤诚的小女孩,喜欢精致好看闪亮的小东西。她会对自己的蝴蝶展翅发簪感兴趣,黛玉一点也不意外。
  笑了笑,林黛玉道:“是我们自己家铺子做的,只这一件,不卖的,你喜欢,我让他们再做一件送你可好?”
  郑莉华听了忙摆手道:“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看姐姐戴好看,若是戴在我头上,便是东施效颦,没得叫人笑话呢,姐姐可千万被让人做才好!”
  黛玉道:“那便不做了。”
  说话间郑夫人也已经下了车,向黛玉这便走来,。黛玉忙迎上去,褔了褔身子,笑道:“太太好。”郑夫人忙还礼不跌,嘴里直道:“使不得使不得,小妇人可受不起……”
  黛玉笑着执了郑夫人的手,道:“太太既是郑妹妹的母亲,便也是我的长辈,不过是小小的一礼,有何使不得的?太太再这么着,我可要生气了!”
  郑夫人这才作罢,与黛玉、郑莉华一道往里走。
  刚走了没几步,便见翰林府夫人亲自带着一众婆子丫鬟迎了过来。这么大阵势,自然不可能是迎接郑氏一个小京官太太的,纵观今日到访之贵客,也只有未来的准太子妃受得这样的礼遇。郑夫人十分识趣,拉着郑莉华往旁边一让,便将黛玉凸显出来。
  “这位便是林姑娘吧?”翰林夫人远远的便道,“哎呀,长的真是俊俏,真个是秀外慧中、姿色天然,怪不得总听人夸呢。林姑娘远道而来,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快,快进去歇歇吧。”说着便引着黛玉到了一雅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