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女王登顶路[花滑竞技] >

第27章

重生女王登顶路[花滑竞技]-第27章

小说: 重生女王登顶路[花滑竞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我的经验,要有一定的体重为基础,控制力才足够,对练习四周跳也有好处哦。”
  阿芙拉的叉子一顿,眼里有几分狐疑:“诶?可是梅不是不能跳四周了吗?”言下之意,她的建议和经验恐怕并不可靠。
  噗——,一口老血涌上来,梅叶假笑一声:“呵,呵呵,这么直白的吗?真是令人伤心呢。”
  “梅,我想走在最前面,所有人前面。”阿芙拉稚嫩的脸庞满是正经,“对我来说,节食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付出。”
  即使可能厌食症?梅叶不知如何劝说,只能默默给孩子又夹了两块肉。


第三十一章 
  回国后; 舆论对梅叶的看法出现两极分化的倾向。
  一方认为,梅叶初初升组就在日本站获得了铜牌,已经是国内女单罕见的好成绩; 甚至可以说基本超越了杨楠楠,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另一方认为,她已经失去了曾经的灵性,是时代的弃儿。如今四周跳是大势所趋,未来会涌现越来越多的技术性选手; 而梅叶在发育期后失去了这个大杀器; 必然被后浪拍打在沙滩上。还拿阿芙拉举例; 她凭借两个四周跳获得日本站冠军; 就算是现役世界第一也得退一射之地。
  梅叶不置可否,说的不如做的,她只想静静地进行力量训练。可是外界声浪不断,打探的人都找到了冰协; 上头也施压,表示舆论还是得控制一下。姚英闲于是决定挑一两家媒体接受采访,把这些麻烦事儿应付过去。
  最近梅叶的训练安排非常密集; 下一场比赛——大奖赛中国站——近在眼前; 第二站和第五站只隔了20天。肌肉训练一般都以年计; 短短时间要有什么成果,绝对是天方夜谭,但也是迫不得已; 硬着头皮也要上。胡教练看着她整天在健身房和冰场两头跑,深秋时节还整天汗流浃背,连个外套都穿不住,训练量是别人的几倍; 令人咋舌,这妥妥的要过度疲劳?肌肉要练更要休息啊,不然怎么生长?身体怎么能恢复过来?不能把运动员员不当人啊?杨楠楠当初就是应力性骨折,可别梅叶又来一遭。他觉得这个双人滑选手转教练果然还是不靠谱,必须得来提醒一下。
  “小姚啊,梅叶的训练计划,是不是强度太高了?赛事密集的时候,我们的训练一般以维持性训练为主,重要的是要调整选手的运动状态,而不是上量啊。你这做教练的时间不久,对此经验不足啊。”
  姚英闲考虑过这个问题,可梅叶态度坚定,他每天会紧跟每组训练的效果,居然发现,这个强度她也能适应下来,白天再累回去睡一觉就活蹦乱跳,这也许就是,天赋?
  “老胡,梅叶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明年的冬奥会,所有的训练安排都围绕这个来。”
  胡教练:你不要唬我,我当教练20年了也没见过这样的训练计划。
  “大奖赛,四大洲,冬运会,都是赛前练习。”
  赛、赛前练习?你牛,只听过以赛代训,没见过直接把比赛当做训练的。感情你眼里今年只有冬奥会一场比赛?
  胡教练气呼呼地走出办公室,找自家学员如此这边一通倾诉。
  杨楠楠点头,嗯嗯啊啊应了几句,敷衍之情溢于言表。教练先生感觉被狠狠背叛了,怎么学生不跟自己同仇敌忾呢?
  少女沐浴在阳光下,身影耀眼,影子长长地拉到训练场门口,抹下额头的汗,她说:“教练,所有运动员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奥运冠军。”
  “包括我。”
  刺目的阳光照得胡教练眼前模糊,谁说不是呢,可谁又敢真的说出口呢,四年一度的冠军宝座,真让人心动啊。
  *****
  密集的训练里要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梅叶觉得午休时间不错,可以顺便在食堂吃个午餐,两不耽误。
  等徐晓晔到基地,却被通知要去食堂采访,他的内心是非常懵逼的。大报的记者,向多家媒体供稿,跟官媒关系也好,他向来受尊敬。这采访,不得找一个安静的地儿,面对面好好聊一聊,挖掘一下内心的想法?在食堂录音笔都不好收音,而且这种被抽空临幸的既视感是怎么回事?
  梅叶取了几碟牛肉、鳕鱼、皮皮虾、西蓝花、玉米,挑了几筷子意面,又选了几样水果和坚果。记者人还没来,她先坐下,有点犹豫自己要不要开动,这是不是不礼貌?但是菜一会儿就凉了。
  还好姚英闲领着徐晓晔及时赶到,不然他们可能即将面对一堆残羹冷炙。
  “吃了吗?一起?”梅叶把饭卡递给记者先生,表示请客,总不能自己吃独食,让别人看着。
  徐晓晔觉得,今天的采访真是别开生面,他来了兴趣。在基地食堂,边吃边聊?怎么说,跟那种一人一杯咖啡慢慢聊的方式不同,还真有点中国人在饭桌上办事的味道。
  放下餐盘,他先自我介绍,看着对面胃口极好的选手,不禁对食堂的滋味产生了好奇,真就这么好吃?尝了一口小黄鱼,诶?又夹了西红柿炒鸡蛋,呃?
  食堂师傅,忘了放盐?这口味,真清淡啊,作为一个四川人,他真是吃不来这种运动员餐,筷子在圣女果上点了两下,顺势采访。
  “基地食堂的菜口味挺淡,你们吃的惯吗?”
  “还行吧。”梅叶觉得,虽然没自己做的好吃,但习惯习惯就好了,总之方便,自己做饭太花时间了,基地里住宿舍也没这个条件,“运动员饮食要求挺高的,少油少盐是基本的。这里食品安全还是有保证的,起码不会误食兴奋剂。”
  作为体育记者,这个徐晓晔还是有所了解,他看了看梅叶的餐盘,种类丰富,就是量,是不是有点大?他怎么觉得隔壁桌的男单选手吃的更少呢?
  “你目前的饮食,蛋白质含量非常高,热量也不低啊,是有什么特别的训练计划吗?”
  “算不上特别,就是在增肌。不是很多人好奇吗,四周跳。这就是为了四周跳作准备。”
  增肌?四周跳?话题忽然进入重点,徐晓晔放下筷子,身体前倾,提问:“女选手增肌是非常不容易,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梅叶感觉自己即将开始回答试卷上的主观题,碰到了困难,如何解决,感受如何等等。
  “按部就班吧,每天在健身房练一两个小时,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困难。”她直接断了对面记者的思路。
  徐晓晔一噎,这种感觉,就像美女跟直男谈恋爱,碰到了无情的话题终结者。还是单刀直入地问吧,跟这些直性子的运动员就没法铺垫和委婉。
  “这次的大奖赛,美国的阿芙拉完成了两个四周跳,创造了历史,而且成年组第一次比赛就拿到了冠军,跟你上个赛季出道路线如出一辙。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没什么看法,四周跳,又不是专利,想跳就跳嘛。”
  徐晓晔狠狠的嚼了两口鸡蛋,嘶——不小心咬到舌头,疼疼疼。他坚强地继续提问:“今年你的编排调整,放弃了四周跳,目的是降低难度、提高节目内容分吗?”
  “是也不是。就像,高中时你的数学物理学的不错,那就不能选文科了吗,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而且现在高考改革,还能文理兼修。”
  这是个什么比喻?但仔细想来,却颇为狂妄,文理兼修,是要技术和艺术兼得吗?什么成绩都没有,就开始放狠话,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年少轻狂。
  “那你目前还能上四周跳吗?”□□味十足。
  “下午有上冰训练,要来看看吗?”
  这对记者而言绝对是喜讯,跟训,代表着有料可挖。
  “那这个赛季有什么目标吗?或者职业生涯的目标?”记者语带暗示。
  梅叶直白地回应:“当然,这个赛季末就是冬奥会了。”
  把盘中的菜叶聚到勺子上,满满含了一嘴,慢条斯理地嚼完,咽下最后一口,再度开口。
  “送你个小新闻,我的目标是,登上领奖台,可以的话,拿个金牌。”
  徐晓晔的CPU当场死机,他是小小的猜想了一下,梅叶是真敢说,但他要是真这么写,可信度也不高啊。这位选手粉丝那么多,自己被群起而攻之怎么办,网络暴力很可怕的啊!
  进入了训练馆,徐晓晔就被完全遗忘,在场的几对运动员和教练都忙碌而专注,没人关注他。他一个人坐在长椅上,摆弄着手里的摄像机,渐渐陷入静止。
  果然,运动员的训练是最打动人的。面前冰花四溅,那个身影不断重复跳跃、倒地、爬起继续跳跃,仿佛不会疼,不用缓一下就继续训练。
  10分钟,她摔了几次了?马上20次了吧?平均每分钟两次。太密集了,即使是赛场上,选手们都会压步——压步——压步,准备好了,才起跳。她的滑速本就快,才两三下蹬冰就直接跳,也不选地方,在冰场中间,边缘,都能起跳,还步伐衔接四周跳。谁看了这个训练难度,还敢说梅叶不敢上四周?
  旁观了半个小时,他对在场的运动员肃然起敬。花滑看起来漂亮,在冰上飘来飘去的,但实实在在是竞技运动,即使不直接跟对手对抗,也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虽然看起来都还是孩子,但一个个都心性坚忍,目标坚定,很能吃苦。
  即使如此,梅叶也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简直可以说是跳跃专场,用各种方式练习,徐晓晔这点眼里还是有的:单手举手跳,双手举手跳,花式步伐进出,四周跳只要能落地就会继续接跳。他眼花缭乱,只想找个地方跪着。
  明明是自己邀请记者来训练的,梅叶一上冰就忘记了他的存在,直到休息时间才注意到旁边还有这么一个人,徐晓晔早就买好了水,颠颠地抱着水瓶过来。
  他一脸慈祥地望着祖国的花朵,殷勤道:“来,辛苦了吧。”
  梅叶接过水瓶,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尖锐记者忽然充满了母性,真叫人不适应。
  “接下来的比赛,要加油啊。”慈祥的记者老爷爷握着小拳头,做出加油的手势。
  “好、好的?我会继续加油的。”
  厚脸皮地又在食堂蹭了一顿晚饭,徐晓晔志得意满地返程了。
  手机嗡嗡作响,弹出微信窗口:【怎么样,老徐,我老公帅吧?】
  他哭笑不得,自家女儿成了梅叶的粉丝后就连爹都不认了,只有这么一个臆想中的老公,岂不让他好奇?不过这位选手确有过人之处,他不得不佩服。
  【你那偶像的粉丝群号是多少?】
  【怎么,这么快就被你女婿的个人魅力折服了吗?】
  【别闹,我这叫搜集新闻材料,顺便探查敌情。】
  【切——你就装吧!】
  作者有话要说:  这真的是直男之间的对话……
  对不起,直女作者手下的女主也没什么情商可言。
  嘤嘤嘤逃跑。


第三十二章 
  徐晓晔习惯性工作狂; 回去连夜赶稿,夜深了睡不着,还顺手写了个随笔; 发在个人博客上:
  擅长努力也是一种天赋——采访梅叶有感
  今天有幸采访一位新秀,梅叶,她近来热度颇高,年初获得世青赛女单冠军,以阿克塞尔三周半和勾手四周为特色; 然而本赛季的第一场比赛并没有出现四周跳; 引起不少争议。冰迷非常焦急; 不明白这是发育后身体素质下降; 还是普通的技术性调整?我的观点是,未来可期。
  跟大家谈谈,短短半天内,我见到的梅叶; 是什么样的。
  梅叶性格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