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女王登顶路[花滑竞技] >

第8章

重生女王登顶路[花滑竞技]-第8章

小说: 重生女王登顶路[花滑竞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男孩不忿:“说不准呢。”
  “得了吧,你从小学走路就比人家迟,别人一岁会走,你还在学爬,老子还以为生了个小傻子呢。幸好只是手脚不协调,你忘了当初光在冰上站稳都花了一个多星期。儿子啊,你趁早死了这心吧。”
  小男孩噘嘴,气呼呼的,扭头继续写作业。


第九章 
  比赛当日,11点,观众陆陆续续进场,各自找了视线较好的位置,坐下开始玩手机,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小时。
  国内花滑比赛现场观众一般不多,尤其因为赛事水平有限,所以常年免费送票吸引观众。今年,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照旧在线下和线上同时发放免费票,大多倒是送出去了,不过许多人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到场,所以现场观众一般坐不满半数。今年比赛在哈尔滨举办,冬季运动在北边有天然优势,群众基础较好,当地居民比较热情,倒是将近坐了2/3。
  赛前在休息室热身,开合跳,高抬腿,再做做拉伸。算上前世,大约有20年没参加比赛了,梅叶心情有些激动,兴奋得手臂上起了一片鸡皮疙瘩。
  姚英闲翘着腿坐在旁边,说:“放心吧,我算过了,以你的技术分,只要没有大失误,冠军跑不了。这节目难度,啧,生怕别人看不出来你想去世青赛似的。”
  梅叶不言,感到身体发热,微微疲惫,于是裹上保暖外套,保持体温。一会儿就上场了,要保持好体力。
  “接下来有请青年组女单选手,梅叶上场。”
  终于轮到她了。梅叶脱下外套,伸展了一下手脚,踏上冰面,绕场一周,再次熟悉一遍比赛的氛围,许多观众已经低头玩手机,但还有不少目光在审视自己。
  观众席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哎,那小姑娘挺漂亮啊。”
  “是挺好看,不过滑的不好顶啥用啊。”
  “人还没比呢,你咋知道滑的不好啊?”
  “反正我不认识,而且女单那小猫三两只有啥好看的,要技术没技术,要力度没力度。”
  “也是,不过就冲这脸,我也愿意看她滑。”
  “爸,好无聊啊,我饿了。”一个小男孩抬头。
  “才刚吃了午饭,儿子你咋这能吃呢,你看看人家滑冰的选手多苗条。你以后要是上场比赛,就像只熊在冰上滚。”
  “那您不就成熊爹了吗?”
  “那你就是熊儿子!”熊爹恨铁不成钢。
  别紧张,征服他们,你可以的,梅叶深呼吸。
  钢琴声响起。
  “这选曲,前面有点平,短节目里不好表现。”一位裁判点评道。
  “节奏点不明显,合乐有点难度。”另一位应和。
  音乐不好听吗,不是的,是太难了,让人无从下手,难以表现出起伏,怎么吸引观众和评委呢?
  开场十秒内,梅叶舞蹈步伐起手,开场直接勾手三周,接,后外点冰三周。
  观众席响起一阵惊呼,啪啪啪,热烈的掌声响起。观众们可能外行,不似裁判专业,但他们也懂三周跳的难度,也会兴奋,鼓掌!刚刚看了两个小时的摔跤比赛,这个3+3接跳令人精神一振。
  这是梅叶所能熟练掌握的,分值最高的连跳,选择在开场体力充足的时候拿出,就是为了制造起伏,先声夺人!
  诶?
  跳跃高度和远度优秀!
  起跳落冰流畅!
  空中姿态也无可挑剔!
  轻松完成!
  执行分加分!
  裁判纷纷点头,惊喜地坐直了身,这是goe加分的3+3连跳,质量非常高,怎么回事,这届女单选手不按套路来啊。
  再看,噢哟,这个姿态,这个冰感,这个教科书般的用刃。赏心悦目,让人舒展了毛孔,一下就看进去了。不再是以挑剔扣分的目光,而是以欣赏节目的眼光。
  冰感是什么?是天赋也是刻苦。有的人在冰上如履平地,一举一动都自然飘逸,年轻选手身上很少看到这特质,一般都是驰骋大赛多年的老将才有的,经年累月的训练,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梅叶是怎么做到的呢?
  前世数十年的训练,出产视频需要不停学习,要输出就要不断输入。不光是编排动作,还有对不同选手滑法悉心研究,集百家之长,总结出了她属于自己的方法,这赋予了她在冰上天然的流畅。今生,在系统的帮助下,做了许多瑰丽的梦:不光是花滑比赛标准冰面,还有大峡谷里的野冰、格陵兰岛无尽的冰原和海上气势磅礴的冰川。在上面行走、跑步、滑行,常常连冰鞋都没有,穿着薄薄的睡衣,躺在冰面,跟企鹅依偎在一起,静静感受0度以下的寒冷,眉眼结霜,仿佛血管都要被冰冻。
  这些奇妙的经历让梅叶从来不惧怕冰,一站到上面就安心,仿佛掌控了这1800㎡的空间。
  她仿佛生在冰上,长在冰上,一举一动,每个步伐、舞蹈,都浑然天成,不带有刻意训练的痕迹,天然美好!
  仿佛饮了一口冰,冷的胸膛沁凉。精神一振,裁判们惊疑不定,什么时候冒出来一个这样的选手。不对,去年也是见过的,是少年组的冠军,但今年仿佛突然开窍了,脱胎换骨,整个风格完全转变。印象里明明只有跳跃优秀啊,现在宛若脱缰野马,往滑行艺术家的方向一去不复返。
  音乐节奏渐紧,手部舞蹈配合编排步伐,梅叶面带微笑,绕场半周,带来一阵清凉的风。
  音乐一顿,忽然插入了其他声音:
  叮——,这是自行车的铃声。
  哔——,这是汽车喇叭声。
  当当当,这是妈妈切菜的声音。
  滋滋滋滋,咔哒,这是煤气灶点燃的声音。
  还混入了嘈杂难辨的人声,让人仿佛置于闹市。
  眼前,仿佛出现了熟悉的家,每天起床,洗漱,收拾好,上学,上班,晚上回来,家人聚到一桌吃晚饭,分享着每天的见闻。
  明明平平无奇,但是为什么想哭呢?为什么,有点感动呢?
  明明是最简单的生活,也值得珍惜呢。
  听见熟悉的声音,几个玩手机的观众也陆续抬起头,望向了冰面。
  正巧,舞蹈步伐结束。
  跳进燕式旋转,
  接,蹲踞旋转!
  冰面的身影,转成了一个陀螺,留下一圈圈残影。
  速度快极快,好看的旋转也能吸引掌声,只要精彩,观众们都欢迎。
  音乐节奏忽然加快。
  梅叶腾空而起,2A+3T!
  漂亮,没有失误。
  啪啪啪,又响起一阵掌声。
  音乐节奏加快,进入高潮,这里密集安排三周跳,简直就是炫技,就是要告诉你,我能跳。
  莫霍步。
  接3F单跳。
  啪,摔倒了。
  唉,可惜啊。不论哪个选手都不能保证一直都不失误,观众们都悬起了一颗心。
  起来,继续,失误不能打倒你。梅叶对自己说。
  没有时间整理状态,在这么密集的编排中,必须迅速进入下一个动作。
  观众席里有人紧张地站起身,握紧了拳头,吸了吸鼻子,拿出纸巾,擦掉了滴下的泪。
  邻座的大哥一瞅,哟,咋哭了,这么激动啊。
  “大妹子,你看的这么感动啊。都哭了。”
  “那是我女儿。”那人骄傲地说。
  “那您是这个。”邻座的人比了个大拇指。
  梅母哭笑不得。
  “哎呀,失误了。”姚英闲坐在教练席不停抖腿,“体力还是得练练。”
  柔软的贝尔曼旋转,仿佛一颗棒棒糖,甜到人的心里。
  贝尔曼,花滑中最美好而又残酷的旋转,单足旋转,浮足高抬,背部与浮腿形成一个完美的水滴,高速旋转,美到窒息,但对体型和柔韧性要求极高,是女单的标志性动作。如果粗腰粗腿,做出来可能就是一个肉团子,又或柔韧性不足,动作变形,反而减分。所以许多女单选手会选择用其他旋转代替。
  “有人录像了没,这四舍五入错过了一个亿啊。”一个红毛青年玩了半场手机,中途才注意到这场表演,懊恼顿足。
  “叫你玩手机,现场看的震撼跟视频怎么比,你是傻子吗。”旁边人搭话。
  “综合实力很强,技术和艺术兼具,啧,像个小怪物。”一个裁判耸了耸肩。
  “嘶,我已经开始期待明天的自由滑了。”
  短节目啊短节目,是真的短,众人都意犹未尽,议论起来。
  “这个选手叫什么?她明天有比赛吗?”
  “不知道啊,我去问一下工作人员。”
  “老爸,你看我以后有希望向那个姐姐一样吗?”
  “儿子啊,你要能滑到这个水平,啧,就能出国比赛了。”
  “啊?这个姐姐这么厉害吗?”
  “你爹我看了多少年比赛,只在世界大赛冠军组选手看到这个流畅度。”
  “你太夸张了吧,不都说女单现在没有能打的吗?”
  “马上就有咯。”
  短节目分出来了,技术分38。78,节目内容分30。1,总分68。88分!
  将近70分!
  绝对的高分,国内比赛鲜有!
  一下蹦到了排名第一,第二名是59。21,拉开近10分的差距。
  全场哗然。无疑,技术分真的高,就算摔了一个三周,也能拿到绝对高分,这说明了什么,这套节目真的能有硬分能去跟别的选手比拼,也证明了选手的实力。
  节目内容分其实给的不算高,梅叶还是紧张了,有几个小失误,导致不够合乐,这个紧凑的编排对选手的要求也很高。而且这音乐不属于戏剧性很强那类,变化上有所欠缺。而且裁判们通常倾向于给成年组更高的内容分,因为他们体形优美,肢体舒展,感情也更饱满,小选手们的表演则更为青涩、肢体稍显僵硬。
  众人又看向成年组最高分杨楠楠——71。21分,她的表演总体来说非常稳定,没有什么大失误,风格更成熟,完成度极高。但,不到3分的差距,是不是说,梅叶刚刚的跳跃没有摔,就可以超越了?
  这可是国内女单天花板啊。一人之下,吗?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未来,呢?
  一颗石子落入池塘,荡开阵阵涟漪,许多人陷入了沉思。
  好几个裁判乐了,嘿,女单成年组被个小女孩比下去了,丢不丢人。也好,给选手们敲个警钟。不能因为没机会去外头比赛就故步自封,国内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哟。
  记者席中,小花咽下口水,愣愣地翻着相机里的照片,心想,机会,是不是来了?
  王嘉树在出口高兴地迎接她:“恭喜恭喜,首战告捷。”
  “还有自由滑呢。”
  “你都不高兴高兴吗,我压力很大的。”王嘉树哼了一声。
  梅叶:“……”不够,远远不够。
  练习时间还是太有限了,花滑选手一套节目一般会用一个赛季。这意味着,新的一套节目,会从上赛季结束,也就是4月份就开始准备,经过半年的练习,磨合,调整,才能放到比赛中。
  优秀的选手们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以赛代练,不断优化,到赛季末,竞赛状态更优,节目调整到无可挑剔,那才是一套完美的节目。见过那样优秀的节目,梅叶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过于紧张,导致肢体略僵硬,菲利普三周直接摔了,还有数个小失误,可能观众看不出来,但绝不能自欺欺人。
  三小时后,后台休息室。
  王嘉树紧张地左右走动,捂着风油精。停下来,吸一口,那销魂的表情,仿佛那是某粉,有成瘾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