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养女送子 >

第174章

[红楼]养女送子-第174章

小说: [红楼]养女送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岁看向林柳,眼神微眯:“姐姐,你是不是想要……”
  林柳微笑,点头:“你是我弟弟,你想要用水泥谋利我当然没有太多想法。但万一你做了,其他商人也有样学样,朝廷岂不是损失了一大笔银子。”
  鹿岁哈哈大笑:“我就是想着,等路修好之后,直接向那些商人收过路费。”
  林柳立刻发现了让商人自己修路的危害:“按照你的说法,一旦商人买下配方将路修好,这条路的所有权就变成了商人?他们可以向老百姓与商人收费,自然也可以向朝廷收费,甚至……”
  林柳皱眉,虽然商人们不至于胆子大到向朝廷收费,但确实有这个隐患。若是一旦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朝廷要往商人们修出来的路上过,他们使一点儿小绊子,就能耽误很多时间。
  她啧了一声,“看来我不能将水泥交给你了。”
  鹿岁听了林柳的话后,瞬间懂得其未尽之语,然后便开始思考该如何避开这个隐患。
  但……
  两姐弟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看向对方:“路,必须朝廷修。”
  只有朝廷修路,路的所有权才是朝廷的,而不是某个商人。
  可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前朝太上皇退位的时候,国库里面空得连耗子都不愿进去。后来先帝上位,倒是通过抄家攒下了不少银子,但对整个国家的运转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何况之前打了一仗,边关将士的军饷也万万缺不得。
  鹿岁笑道:“还是要商人出钱。”
  因为这世上,再没有比商人更希望能通过修路,缩短运输商品时间的人了。
  那些商人也有钱,修路的银子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毕竟水泥的原材料,是真的便宜。
  林柳一下就想到了,自己前世老家门前的那条公路的路口,曾竖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的,便是捐献者的名字。
  商人有钱却没权没名。
  如今朝廷初建,自然不敢拿官位与商人交换,哪怕是不重要不起眼的微末小官儿,人数多了,在建国最初也能对朝廷大事造成影响。
  所以只能给他们名声。
  林柳提出立碑的办法,鹿岁只在脑子里面转了一圈儿,立刻拍案叫绝:“这法子好啊,那些商人每年做慈善,都向寺庙道观捐了多少钱?图的不就是一个名儿?若只是捐钱修路,就能让自己在十里八乡扬名,他们定然愿意。”
  毕竟修路,本来就对他们更有好处。
  鹿岁想了想,笑道,“其实还可以让他们另外出一笔钱。”
  林柳一愣:“还能怎么掏钱?”
  鹿岁失笑:“取名。若是他们能出一笔与修路等数目的银子,便能为自己修建的那条路命名,哪怕他将那条路取做自己的名字,又或者家族的名字,都行。”
  林柳眼睛一亮:“可行!”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金秋进门通传,说是林如海与季崧求见。
  林柳正愁着他们两姐弟商量出来的法子会有漏洞,听到两人前来,赶紧让人将他们请进来,然后将水泥修路、以及在水泥路一侧修建轨道的事儿全都告诉了两人。
  两人进宫本来是为了话本儿——
  几天过去,季崧总算抽空将两个话本儿看完,并写出了一篇声情并茂的“读后感”。
  两人商量之后,林如海自己也写了一篇辞藻更华丽的,也更理智的“读后感”。两人进宫,就是为了与林柳商量,决定顶着自己的大名儿,将两篇文章投稿给鹿岁的书肆,然后刊登在报纸上。
  哪怕是古代,名人效应也是存在的。
  何况两人一个是朝廷首辅,还是皇上的养父;一个是朝中大将,还是皇上的未婚夫。两人从某种程度上,还代表了皇上。
  若是他们二人都为两个话本儿写了文章,自然会让更多的人去买话本儿与报纸翻看。
  不过这事儿在修路面前,只能暂时退后。
  毕竟话本儿关乎的女性利益,而修路,关乎着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利益。
  两人加入林柳姐弟,一番查漏补缺,很快敲定了修路的章程——
  几人一致觉得,贩卖水泥配方的办法不靠谱,还是得靠着朝廷自己建造一个专门生产水泥的部门,然后在全国各地开设水泥厂,面向每一个人售卖水泥。
  不过在此之前,朝廷也需要修一条路出来打个样,让其他人知道这水泥修出来的路到底是什么样子,又经用不经用,是不是真的能缩短赶路时间。
  不过最后,鹿岁直接掏出大把银子:“这路不用朝廷修,还是按照我们商量的那样,由商人‘捐献’的好。你们不要忘记,我也是商人中的一员,我出钱修路,实在再正常不过。”
  其他三人看向鹿岁,有些担心。
  从京城到姑苏这条路非常长,哪怕水泥不值钱,想要修一条这么长的路,需要的银钱也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数目。
  鹿岁看了三人一眼,笑道:“你们忘记我在全国各地都开了‘林深见鹿’的铺子?不说卖给那些海商和洋人的布匹,就只是全国各地的销售额,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我如今就算什么都不做,就躺在床上数钱,都能数到我七老八十的时候。”
  最关键的是,鹿岁最大的爱好就是赚钱,次要爱好也不过是看那些文人在自己的报纸上你来我往地吵架、爆对方的狠料,赚了无数的银钱,却根本没多少花销,这么多年攒下来,只是修一条路而已,对他来说不过是洒洒水啦。
  林如海握了握拳,有那么一刻,他突然很想将鹿岁这小子拖到皇宫外,将他狠狠地揍上一顿。
  季崧也跟着咬牙,只觉得鹿岁这小舅子太过可恨。
  有钱了不起啊?
  鹿岁微笑:是的,非常了不起。
  你看现在,他能轻轻松松拿出修一条二百万米长道路的银钱,而其他两个人却只能看着他羡慕嫉妒恨。
  鹿岁嘿嘿一笑,只当看不见父亲与未来姐夫的眼神。
  林柳无奈失笑,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水泥的事情谈完,林如海与季崧便提到了为鹤年的两个话本儿写诗作赋一事。
  林柳听完,皱了皱眉:“若只是一味地夸赞,怕是引起的关注度不会太长久。”
  鹿岁一听,当即摆手:“这有什么,就和以前一样,让人写几篇论调与父亲他们完全相反的,直接吵起来就是了。”
  林柳想了想:“首先,你必须找到名望与父亲、季崧相当的,才能真的吵起来,而不会出现一面倒的情况;其次,一旦另一种论调占了上风,对我们即将做的事没有好处。”
  她想了想,道,“得有一个反转。”
  鹿岁好奇地看向林柳:“反转?”
  “找一个人,在‘没看书’的情况下,与父亲、季崧两人争锋相对,等到争吵与舆论发酵到最高点的时候,对方去看了鹤年的两个话本儿,然后真香。”
  林柳抬头,对上三双茫然的眼睛。
  她愣了下,笑着解释:“‘真香’的意思就是,一开始对某样东西不屑一顾,但等真的吃过用过之后,又对其非常追捧。若是有人一开始对鹤年的两个话本儿嗤之以鼻,看过之后却大肆赞扬,甚至写出许多优秀诗词对其褒奖,前后反差,自然会引起更大的讨论度。”
  关键是,还不会影响其他人对两个故事的看法。
  林如海与季崧并未接触过舆论方面的操控手段,一时还未明白这个方法的好处,本就是报纸负责人的鹿岁却瞬间明白过来,立刻冲着林柳竖起大拇指:“姐姐,这法子妙啊!我几乎想要留在京城看着这一幕反转的发生,都不想回江南了。”
  林柳失笑:“那就不回,舆论方面你本就是行家,有你盯着,才更知道什么时候反转更合适。至于江南的生意……”
  她想了想,道,“我给姨妈去一封信,让她暂时代管你的生意就好。”
  鹿岁却像是炸了毛的猫一样:“不行不行,绝对不能将我的生意交给赵史、赵夫人,她手段太狠了,我担心她将生意接过去后,我的手下会受到伤害。”
  林柳一愣:“她不是向我保证过,不会再动手……”
  “她倒是没有直截了当地害人,但她开始搞人心态了姐姐不知道吧?”鹿岁想起赵史氏那个女人就不寒而栗,“若是有人敢乱来,赵夫人随手一个小计谋,不会害死人,却能将人逼到崩溃。”
  鹿岁眼珠转了转,靠在桌案上小声道,“赵夫人去接手粮食生意的时候,有人觉得她只是女人,心生不服,给她下了不少绊子。结果赵夫人趁着他不在的时候登门拜访,也不知道与对方的妻女说了什么,他的妻子在第二天就卷走了他所有的财产,带着女儿直接跑了。”
  “那人当场崩溃,借酒消愁了好一段时间。后来工作失误,被赵夫人拿住把柄,差点儿被辞退。后来还是他跪下,声泪俱下地对赵夫人道歉之后,赵夫人才原谅了他。”
  林柳震惊:“不至于吧,我记得姨妈没有坏人姻缘的癖好啊?”
  “嗨,”鹿岁摆手,“等他道歉之后,他的妻子和女儿又带着钱财回来了。他问过之后才知道,妻女在受到赵夫人挑拨之后,觉得他以往的言行非常不好,赵夫人就给他妻子出了主意,说是带着钱财做出离开的假象,等她再回来,那人肯定不会再瞧不起女人,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敷衍她。”
  林柳一愣,旋即失笑:“这可真是……”
  那人大喜大悲之下,只怕脑子也通透了,哪儿还管赵史氏是不是女人?只怕将她当做恶鬼一般敬而远之。
  鹿岁挠挠头:“这已经是下场最好的一个了,其他得罪了赵夫人的人,都……咳咳,不过最惨的还是那些背叛了姐姐,想要通过粮食铺子为自己牟利的人。”
  林柳笑笑:“你若是不愿将生意暂时交给姨妈打理,让她过去坐镇一段时间便是了,你先在京城将话本儿的推广弄好,再回去不迟。”
  鹿岁想了想,若是不让赵史氏插手自己的生意,只是让她坐镇其实非常不错,毕竟江南那边对赵史氏的名声都有耳闻,若是知道她为自己的生意坐镇,只怕比他还在的时候都乖。
  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只是……
  林如海开口:“那个名声与我、季崧相当的人,该到什么地方去找?”
  他们两人毕竟有皇权加持,想要找到与他们声名相等的,只怕不易。
  林柳与季崧对视一眼,忍不住皱紧了眉头。
  季崧顿了顿,开口:“不如我来扮白脸?”
  林如海果断否决他的提议:“我扮白脸都比你扮更好,我是长辈,还是小麒麟的父亲,你若是扮白脸,只怕就要让人怀疑你与小麒麟的婚事是否作废了。”
  季崧瞬间闭嘴。
  鹿岁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笑道:“其实可以让鹤年扮白脸嘛。他虽然地位不如你们,但在大家心中,还是很有声望的。”
  林如海看向鹿岁:“小说不是鹤年写的?”
  “父亲忘了?鹤年又不只有一个笔名。”鹿岁笑笑,“两个话本儿用一个不那么有名的笔名发表,再用最有名的笔名写文章骂自己,若是舆论不够,还能‘无意’暴露鹤年的两个笔名是同一个人,到时候争论自然就有了。”
  因为鹤年写的小说都很畅销,所以又不少人打听鹤年笔名背后的真实身份。
  他的身份当然不能暴露,不然最后反转就不够让人信服——
  知道林如海是鹤年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