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崇祯窃听系统 >

第703章

崇祯窃听系统-第703章

小说: 崇祯窃听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听到鲍承先的话,豪格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他之所以焦急,除了担心这个诈死之计成功与否之外,还担心图尔格所领的族人能不能平安归来。
  本来剩余的女真人就已经不多了,一路疯狂北攻之后,虽然豪格已经非常注意保护他的族人,可还是不断有死伤。如今算上图尔格所领的那些女真人,一共都不到一百人了。对他来说,每一个都是很珍惜了。
  在他的期待中,终于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豪格定睛看去,就见道路拐角处,转过来一队骑卒,只是一看,他就认出,领头的那个,就是图尔格。
  顿时,豪格不由得大喜,连忙快步走近。
  “主子,不辱使命,按计划完成了。”图尔格脸色有点疲惫,不过精神却有点亢奋地说道。
  他们的计划,就是在傍晚之时,假装抵挡不住节节败退,然后趁着夜色,内部放火,引发更大的混乱。与此同时,杀了后光明天皇,和一个豪格的替身。其中豪格会被放火烧得面目全非,但后光明天皇却不会,刻意让人能认出来。
  豪格听到,看到能回来的族人就少了五六个,不由得放心了不少道:“好,这边也已经差不多了,我们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
  图尔格也是巴不得,他比起豪格,那是更怕明军。从崇祯十二年在京畿之地被明军俘虏之后,明军就一直是他的噩梦了。豪格做出的决策,要逃到大洋的那边去,一次甩开明军,他虽然对大洋很恐惧,可还是非常地赞同。
  上船之前,豪格带着所有的建虏,在临时设立的天照大神前,还有妈祖娘娘像前,都规规矩矩地大礼参拜,乞求保佑他们能平安到达大洋的彼岸。
  至于他们原本的萨满神,又不懂水性,就被他们给忽略了。
  等到了船上,站在船头,看着船只缓缓地离开码头,豪格等人都是默默无语,显然是心情有点复杂。
  换成以前,他们谁能想到,有朝一日,竟然会被明军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甚至都不惜进入他们一直认为非常凶险的大海,只是为了逃避明军的追杀!
  辽东,别了;倭国,也别了,再也不见了!
  此时的他们,就再也没有反攻的心思,只求逃得越远越好!
  “主子,明军应该不会发现我们想去大洋的那边吧?”
  “应该吧!”
  “主子,我们应该能到那个比明国还大的地方吧?”
  “应该吧!”
  “……”
  崇祯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豪格等人坐船离开本州岛,进入太平洋,开始他们跨洋冒险。
  ……
  一个月后,孙传庭领军推进到了本州岛最北边。因为明军不接受武士和大名的投降,那些剩下的大名和武士都逃去了虾夷岛。
  孙传庭并没有再追,因为虾夷岛就目前来说,并没有占领价值。本州岛刚经过战乱,需要张榜安民,恢复民生为主了。
  总体来说,倭国大名的内乱,还有建虏余孽的搅局,让倭国百姓饱受了动乱之苦,大明驱逐了那些武士大名,把倭国从动乱之中解救出来,深受倭国百姓的拥戴。
  这个时候的他们,对于他们这些底层百姓来说,天皇是能吃的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更不用说,据说天皇家族都已经在战乱中灭族了。
  因此,当孙传庭在张榜告示中明确,倭国这个地方,以后就是大明的一个府时,没有人有任何异议,甚至都在互相之间庆幸,庆幸他们能成为大明百姓!
  从公元前六百六十年建立的天皇制度,终于在这崇祯二十二年终结。
  至于传说中,祸乱倭国的建虏余孽,已经在最后一战中被消灭,孙传庭压根就不信。因为他早就知道,建虏余孽疯狂北攻,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在抢船。
  非要到了本州最北部的最后一战才死翘翘,这种诈死之计不要太明显。但这个时候,孙传庭也没有理会。
  因为,建虏要坐船逃到海洋的对岸,首先得能到达对岸才行;另外,皇上原本就已经定下了国策,要远征大洋彼岸,因此,建虏余孽就算能活着逃过去,回头也会有明军追过去的。
  占领了倭国之后,孙传庭就坐镇在倭国,不过捷报却发往了京师。
  ……
  赶在崇祯二十二年过年之前,崇祯皇帝领军凯旋回到京师。
  鄂齐尔图汗是留在京师,没有让他去西域的。原本他还以为,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虽然明军精锐,应该能打赢准葛尔部没问题,可西域广大,说不定这次的战场,要持续个几年。
  崇祯皇帝的凯旋,最吃惊的,就是他了。他是万万没想到,皇上竟然平定了准葛尔部之乱之后,还能赶回京师过年!
  当他得知,崇祯皇帝为了救他的部族,竟然会答应准葛尔部的要求,随后又亲率大军追杀到准葛尔部灭族。这让他很久无语,当天就上了一份奏章,叩谢天恩!
  对此种种,崇祯皇帝都没怎么在意。哪怕倭国那边的捷报传到京师引起轰动时,他也没怎么在意。
  崇祯皇帝在回到京师后,最为在意的事情,还是各地的交通情况。他不但第一时间审阅各省铺路搭桥以及修筑铁路的情况,还下旨甘肃,塞外要优先修筑铁路。
  此时的大明,东边已经征服了朝鲜、倭国,整个辽东乃至白令海峡所在都是大明直辖地;而南方这边,安南、洞吾、吕宋和马六甲海峡以及原巴达维亚都成了大明的一部分。如今西部又扩张到了西藏和天山。
  完全可以说,如今的大明,其实已经扩张到了极限。接下来,交通必须要跟上,否则开拓出来的疆域,最终都是会出问题的。


第789章 国富论
  崇祯二十二年的年底,朝廷国库收入已经多达八千多万两了。
  和以往相比,主要税收增长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以张溥为代表的核实官绅优免和催缴赋税的差事,已经扩展到全国范围,清理出来的田赋和欠赋以及劳役折算出来的税收,比开始之前整整增加了十倍有余。由此可见,这些官绅趴在朝廷身上吸血之多。
  俗话说,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这一点,只要成年人,基本上都是知道的。
  当初张溥等人奉旨办这个差事的时候,都不惜自残想要推掉这个差事。由此可知这核实官绅优免和催缴赋税的困难。
  哪怕张溥原本是复社领袖,是那些官绅的代表,可一旦他做了这个差事,立刻就被那些官绅打压,甚至到了后来,更有不惜肉体消灭的举动,要污蔑张溥激起民变,就算当时不打死也肯定会罢官去职。
  类似的事情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向崇祯皇帝提议拆撤驿站减轻朝廷财政压力的刘懋。
  当时他上奏说:“当今天下州县困于驿站的约十之七八,而驿站用于公务的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
  而且当时刘懋的策略并不是把所有的驿站都拆撤,且严格驿站的使用,砍断伸向驿站的手,结果引起了很大的反弹。
  刘懋这么一做,原本官绅甚至其家属出门,都在驿站免费吃住行,没有了;原本那些地方里正之类借助驿站差事奴役各地百姓,捞取好处没有了;还有地方官府常借驿站之名漂没捞好处没有了;诸如此类,不知道多少寄生虫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唯独朝廷和普通百姓能得好处。
  于是,官吏群起而攻之,当时的崇祯皇帝又不是来自后世,也没有窃听系统之类的金手指,导致刘懋落了个凄凉下场。甚至在他死后,还要背负一个名声,就说明亡,亡于他的拆撤驿站。
  张溥这个核实官绅优免和催缴赋税,可以说比刘懋所做之事还要损害整个官场的利益,他就是再有能耐,在众多官僚三人成虎之下,很可能会落得比刘懋还要凄凉的下场。
  然而,崇祯皇帝已不是原来的崇祯皇帝,不但来自后世,还有窃听系统在,以强硬手段应对官绅的反扑,不但判下有江南文坛领袖之称的钱谦益为谋逆而满门抄斩,另外还降职问罪一百多个地方主官,以此支持并推动张溥能继续执行他的差事。
  也亏了崇祯皇帝百战百胜,开疆拓土,威望一日高过一日,给了张溥他们以最大的支持,从而在全国完成了核查官绅优免和催缴赋税之策。
  花了这么大力气推行下去,得到的回报自然也是非常高的。不但朝廷对于全国的田产什么的,做到了准确无误,且该收的田赋劳役所得银子,再也没有拖欠,一下就给了朝廷财政以极大的支持。
  第二个朝廷国库收入的大头,就是打仗了。
  这几年来的战事,大部分都是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开疆拓土的成功。缴获之类的都不说了,在开疆拓土成功之后极大的商贸需求,就不知道让朝廷收了多少商税。贡献商税最多的线路是江南到南洋以及安南和洞吾这些。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时间,随着辽东、河套平原的人口充实,也会带动北方的商贸。
  当然,大明如今国泰民安,再无流贼之乱,也是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各省之间的商贸。
  此时,崇祯皇帝核实了国库收入之后,便召集内阁和六部,商议加大各地交通投入,不再局限于地方在农闲时用劳役方式来凑足施工人手。而是给予报酬,每日酬劳的方式来吸引人手。另外,还要给予最先完成规划道路建设的民工、地方官吏以奖励。民工的奖励方式,当然是钱了;而地方官吏则体现在考核上面。
  对此,薛国观等人能理解皇上急于把掌控天下的交通早日修好的急切,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多钱给百姓。
  “朕的目标,是要把钱花光,而不是留在国库生锈!”崇祯皇帝给他们耐心地解释道,“钱只有流通起来,那才是钱。朕花出了钱,百姓积极,道路修筑就快;而百姓有钱,就有底气去购买想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又能刺激各地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朝廷就又能收到更多的赋税。唯有如此,才能有良性的循环,朝廷源源不断地来钱,而百姓也能源源不断地有钱。”
  听到这话,不少文官都是似懂非懂,最终由薛国观问道:“陛下,天下财富皆有定数,何能源源不断地来钱?朝廷有钱,则百姓钱少也!”
  言外之意,就是朝廷的钱都是收赋税收上来的,朝廷钱多了,百姓不就是钱少了么?
  这种观点,司马光用来讥讽王安石效仿桑弘羊说汉武帝。哪怕到了明朝时期,这种观点在士大夫中也很流行。
  如今大明国库的富有,不就是张溥之流从百姓(其实是指官绅)身上抠过来,从商贾身上收来的么?
  崇祯皇帝听了,呵呵一笑道:“看来朕还得再出一本经济学方面的书给诸卿开开学识!”
  “……”听到这话,一众臣子不由得面面相觑。从皇上一直以来的表现看,该不会又是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吧?
  看到他们的神情,崇祯皇帝便笑着说道:“朕且问卿等,每年增加的银矿收入,可是来自朝廷又或者来自百姓?”
  银子就是钱,从地里挖出来便是。如今最多的一处,便是夺自倭国的石见银山。薛国观听了,对于皇上的问题没法回答,但不等于他就服气了皇帝的观点,就马上回奏道:“陛下所言,如石见银山,其银子原本是德川幕府,如今归于大明,其总数却是不变的。”
  崇祯皇帝听他偷换话题,不再说朝廷和百姓之间,而是囊括了原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