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

第114章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114章

小说: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泓承便伸手将她抱在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肩背哄道:“好了好了,不难过了。咱们不是说过了吗,她是求仁得仁,于她而言,嫁给牛清滨,浑浑噩噩过一辈子才是真的痛苦。”
  ……
  王中非常有眼色的悄悄后退,踮脚溜走往后殿去了。
  果然见墨染和小萝正各提着一盏小巧玲珑的玻璃绣球灯,焦急地守在门口。两人见了王中也觉得诧异:“殿下回来了?”
  王中忙把刚才的事儿说了。
  小萝顿足道:“娘娘半个时辰前,非说心里不受用要在重华宫里逛逛,不许我们跟着。”
  王中忙道:“姐姐们别急了,如今殿下陪着娘娘呢。”
  ……
  这里辛泓承带着黛玉就近往书房去。
  “如今你行动都有人劝,所以才躲到这里来独自哭是不是?可外头冷,要哭咱们在屋里哭,我给你递帕子。”
  黛玉在一张梨花木椅上坐了,难得由着自己的性子出神,只看着辛泓承安排诸事。
  他先叫外面守着上夜的小太监提热水过来,再去小厨房要两碗姜汤,几碟新鲜的小菜并粥面。然后在碧玉的双龙吐珠四脚小香炉里添了一把薄荷香,又在自己素日用的靛蓝珐琅掐丝铜胎小手炉里加了两块银丝炭,放在黛玉手上。
  热水到的最快,辛泓承也不要小太监进来服侍,自己先倒了热水拧了一只热手帕,替黛玉拭过面上的泪痕。
  黛玉见他这样细致温柔,整个人反而越发委屈心酸起来。
  “今日在海山仙馆,我看了甄然留下的衣物和诀词,就忍不住哭了起来。可周姐姐只得来劝我,说一会儿还要去太后娘娘跟前回禀此事,所以我只得将眼泪收了回去。”
  “等回到重华宫,又有这几日耽误的宫务要紧着安排出来。”
  “太上皇又着人来说,等过几日甄老夫人入宫的时候,务必要仔细款待,如待自家祖母一般。内务府的人拿不出诰命如此隆恩的旧例,自然也要来寻我。”
  辛泓承自打她开始说话,就不再走动,而是走到她座位跟前半蹲下来,仰脸看着她,认真听她说话。
  黛玉声音既委屈又带着茫然:“好容易人都走了,墨染她们却连见我坐着发呆都要劝。说是若不好好歇着,明儿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没精神,又要被二嫂在背后嘀嘀咕咕——哪里都有人看着,有人劝着,所以我就躲了出来。”她看着辛泓承:“你不是说晚上不回来了吗?”
  辛泓承答非所问:“嫁给我很累吧。”
  黛玉就笑了笑:“是啊,我都后悔了。”
  辛泓承见她会笑了,这才放心,站起身来拧了个冷手帕给她敷眼睛。
  叫宽大的手帕一遮,黛玉的面容便剩下小半张,尖尖的一点小下颌,辛泓承看了就觉得心疼。
  也是,自打她入宫这两三个月,发生了多少大事,真是片刻不得清闲。
  ……
  黛玉痛哭过一场,哪怕敷过冷帕子,次日晨起也是双眼红肿,带出痕迹来。
  黛玉对着镜子不免蹙眉,辛泓承却只笑道:“无妨的。”
  墨染和小萝心道,太子不需要面对后宫眼神口舌俱佳的嫔妃们,说的倒是简单。
  于是两人只围着黛玉犯愁。刚要取冰帕子,就见白毛进来道:“回娘娘,太后娘娘那边打发了宫女来,说是昨日为玉成郡主送嫁疲惫了,今日便免了各宫的请安。”
  小萝忍不住念了声佛。
  黛玉却第一时间转向已经坐在桌前等着吃饭的辛泓承,问道:“跟你有关系是不是?昨儿那么晚了,你还让王中出去。”
  辛泓承就但笑不语。
  绿水和红掌正在摆膳,他昨天用的也不好,直接就先夹了一个鲜肉小笼包吞下去,这才笑眯眯道:“反正还没梳头发,你快回去睡个回笼觉吧。”
  黛玉昨晚也真哭累了,于是就穿着寝衣回到床上,又眯了大半个时辰。
  ……
  晌午时分。
  内务府的人照旧来回日常事务,如今倒也不麻烦:自从葛主事牺牲小我,成全大家,为众人证明了黛玉这位年轻太子妃并不是软弱可欺的人后,各处主事都精神抖擞,以十二万分的热情投入到了本职工作中。
  新官上任三把火,谁都不希望太子妃这第二把火烧到自己的尾巴上。
  于是凡事再不敢迁延推诿,遇事后还会主动提出各种解决方案,贡献出以往的旧例来供黛玉挑选。
  生怕自己不赶着奉承,就让下头的人抢先卖乖。
  这半个多月下来,黛玉就觉出了宫里用人比荣国府的好处——没有家生子儿,要处置谁也不用担心牵三挂四的亲戚,顾忌对方老子娘是不是有头有脸的陪嫁抑或管家。
  宫里各人都是凭自己本事立足吃饭的,所以一旦认准了上头的主子,这些人就会主动变得丝滑无比,让人用起来得心应手。
  于是今日,茶膳房酷爱成语的刘主事,就主动带了不少往日诰命的赏宴旧例来请黛玉挑选并酌情添加。
  尤其奉上安淑大长公主的殊荣旧例:太上皇是个很念旧情的人,曾当着皇子们群臣们的面说过甄老夫人乃吾家老人,那么索性比照着宗亲里地位最重的女性来办罢了。
  黛玉选了安淑大长公主五十岁寿宴时候的单子,再选了建安伯府老夫人六十大寿的单子。
  范家虽然爵位不高,但范老夫人在皇室的待遇,一直是最顶尖的一批。也是皇室善待功臣之家的金字招牌。
  看到范家,黛玉不免想到范云义和周眀薇之事。
  ……
  周眀薇在太医院当值倒是不亦乐乎,可怜范大人在南边望眼欲穿。
  黛玉原想请太后娘娘出面,对范老夫人提及两人婚事,周眀薇连连摆手,双手放在自己的头顶:“那位老夫人,眼睛长在这里。如今四殿下成了太子,范云义刚出仕就是江宁织造,在她眼里,这宝贝孙子娶个公主都得挑个母妃出身高的,哪里能同意我这样半路出家的荣国府小姐。”
  黛玉见她说笑如常,并不发愁,也觉纳罕。
  周眀薇笑道:“他要是个太子,家里有皇位要继承,挑挑拣拣也就算了。可如今不过就是江宁织造,官位跟我都是平级,有什么可骄傲的。可见女人嘛,最重要的还是事业。让他自己去解决他难缠的奶奶吧,等哪天她老人家发现孙子拖成了大龄困难青年,她就知道着急了。”
  周眀薇对范老夫人的总结就是:没有顶流的命,但有顶流的心,这种人决不能上赶着,否则她觉得这个孙媳妇娶得委屈,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来,估计周眀薇就算能一锅做出八样菜,她还是会挑剔咸淡。
  ……
  茶膳房的刘主事说完几个新学的成语后告退,王中就走进来回道:“娘娘,殿下说请您打点出两份礼来。”
  黛玉自然要问:“送去哪里的?”
  “昌远侯夫人。”
  这是辛泓承的亲外祖母,备礼自然要厚些,黛玉点头:“另一份呢?”
  王中堆笑:“殿下说两份一样即可。”
  辛泓承常打发人回来说些半截的话,只因许多话是不方便传的,所以黛玉也就不再问,只管打点了两份厚礼。
  墨染将准备好的伽楠念珠,“富贵长春”宫缎,“福寿绵长”宫绸等物一一捧来给黛玉看——宫里赏赐的物件,好不好的图的就是吉利。
  其实有时候上用的未必比得上官用的。
  等用过了午膳,辛泓承忽然回了重华宫,一回来就催黛玉道:“找见家常衣服换上,我这就带你出宫散心去。”
  黛玉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见黛玉一双妙目圆睁,辛泓承忍不住笑了:“你昨儿哭成那样,我要是今日甩手一走就跟没事人一样,岂不是铁石心肠?所以我特意排了时间出来,带你出宫散散心。咱们不在这里头呆着了!”
  见黛玉要开口,辛泓承就知道她要说什么,抢先道:“不耽误我的正事,今日出去就是为了正事。”
  说完拉着黛玉坐在泥金雕并蒂莲圆镜前:“我边给你画眉边说吧。”
  能够出宫游玩的惊喜,也并没有让黛玉失了智,她从辛泓承手里夺下眉笔和胭脂笔:“很不用劳动你,你就说什么事吧。”
  辛泓承颇为遗憾。
  墨染现在已经能眉毛都不动的旁观太子跟太子妃的互动。
  还记得刚进宫的时候,她跟小萝每回看着自家姑娘落夫君的面子,都觉得心惊肉跳。
  现在墨染已经很习惯,甚至能适时的打个岔。她给辛泓承手里递上一盏搁着桃子肉的糖蒸酥酪,果然太子殿下手里有甜点,就放弃了打扰人梳妆,而是坐在一旁边用小银勺舀着吃起来。
  吃的过程中还不忘将此次出宫的缘由告诉黛玉。
  ……
  钟侯爷接到圣旨调任浙江,其实他本人根本不知道哪儿的事,驿站八百里加急传得圣旨,到了福建昌远侯府,很吓了钟家一跳。
  一家子做官的爷们凑在一起,分析了一番皇上的意图,甚至怀疑皇上是忌惮他们钟家把持福建水军,七嘴八舌,说的接圣旨的钟侯爷宛如坐蜡。
  不管心里如何忐忑,行动上却还是片刻不敢耽误,钟侯爷老当益壮手脚麻利收拾了行礼,两个时辰后就启程了。
  ……
  这里辛泓承便对黛玉道:“外祖父虽接了圣旨,却不知父皇本意,总要有妥帖人将此事告知。外祖母正好在京中,旁人去传话父皇都不放心,唯恐走漏了风声。所以今日我带你去钟家京城的宅子,名为探望,实则是去通传圣意给外祖母。”
  黛玉略侧首,给自己带上一对金线明珠的耳坠,眸中就带了些诧异:“侯夫人年过六十,让她老人家即刻启程,奔波去浙江替你传信?”
  辛泓承点头:“除了咱们大婚和册封太子,你并没见过我这位外祖母,想必把她当寻常人家老太太一样看待,觉得她行动就得有两个丫鬟搀着。其实她老人家出身桂家,实打实的将门虎女,我看着身子骨比我还强呢。”然后把桂夫人在福建亲自组织亲兵和护院,护住昌远侯府的壮举说了两件给黛玉听。
  黛玉将晨露芙蓉似的胭脂在手心化开,轻轻点在唇上:“听说二姐姐的婚事,也是侯夫人张罗的,已经与府里换过了庚帖,姐夫是去岁的两榜进士,如今在翰林院为官。”
  桂夫人眼睛很毒,见了迎春两次后,心里就有数,于是根本不往高门大户去琢磨,只下力气去找了个温厚沉默的读书人。这位叫卢长明的进士,家中原本只是普通的小富商户,一向想让儿孙读书出仕,终于两代里出了这一根读书的天才独苗。
  如今听说能跟荣国府的姑娘结亲,自然是喜不自胜。再打听了这位贾家姑娘身后的一众亲戚,不是公侯伯爵,就是封疆大吏,甚至还有宫里的太子妃。
  可怜卢家一辈子在南边小城中开铺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本地县令,如今叫这一连串的名头砸的头晕眼花,顿时把迎春是庶女的那一点不满都扔到九霄云外,只觉得天上掉下只凤凰来砸中了他们家。
  桂夫人这位大媒就道:“别说这位卢进士的爹娘都在南方有买卖,操办完婚事未必留在京城,他们小夫妻俩可以自己关起门来过顺心的日子;便是公婆将来久居京城,等定亲时见了荣国府高门大户的气势,也就先气弱三分,绝不敢拿捏你们府上的姑娘。”
  至此,便将迎春的婚事定下。
  黛玉接了母亲的书信后,也觉得这桩婚事不错。
  ……
  等马车出了顺贞门,黛玉只觉得放松了许多,侧首与辛泓承对视时不免露出笑容来。
  辛泓承穿了一件寻常淡青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