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

第16章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16章

小说: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夫人笑着招呼了一声:“咱们姊妹,我就不客气了,你带着宝钗坐吧,我边忙边跟你说话儿。”
  薛姨妈也笑:“方才是贺你们府上,现在才是我这做妹妹的给姐姐贺喜。儿子有出息,你这做娘的就有好大的指望。
  说到儿子,想起薛蟠来,不由黯然。
  王夫人心里得意,但还是安慰道:“你且看着宝丫头吧,她比谁不强呢?”
  薛姨妈又拿出单独的一份礼来送王夫人,是打的整整齐齐的一匣子小银鱼,可以说是十分实惠,不久后就能用上的礼了。
  宝钗这里则是拿出十来条玉络子,皆是稳重大方的配色:“姨妈,宝兄弟从前爱红爱艳些,入了宫只怕不好张扬的,旁的物件儿姨妈想必都顾到了,只是这些随身的小东西,只怕姨妈忙不过来。”
  王夫人就笑:“还是宝丫头贴心,瞧这活计,真是鲜亮。你虑的很是,他身上荷包扇坠子都太亮了些,如今我只紧赶慢赶寻了几套合用的,只等应付过这十天再说。倒是这络玉的络子疏忽了,还好宝丫头心细。”
  几人说了一会儿闲话,王夫人不免说起宝玉屋里丫鬟要遣散之事:“她们也都是些家生女儿,年纪也还小呢。没个这会子就放出去配人的,宝丫头素日可有看着好的?也带一个去,叫她服侍你。”
  见宝钗推辞,王夫人便道:“这有什么?你林妹妹跟前的紫鹃,还有跟了你史大妹妹去的翠缕,不都是老太太赏的吗?你只管也挑一个就是了。”
  宝钗见王夫人真心要给,也不好过于推辞,想了想道:“据我素日看着,麝月是个稳重的。若是宝兄弟不曾留下她便求姨妈将她暂且给我用两年吧。”
  如今宝玉还小,王夫人对他屋里那一堆莺莺燕燕其实分不太清,只依稀记得麝月也眉清目秀的,就点头应下。
  正巧说到了稳重,王夫人就继续发表自己挑丫头的言论:“爷们房里的丫鬟,别的都是次要,唯有老实本分为上。”说到这儿,又拉了宝钗的手,笑问道:“宝丫头就是个有心人,你觉得宝玉屋里哪个丫鬟好呢?我也好有数留下,免得宝玉胡闹。”
  宝钗心跳都加快了两拍:王夫人这几乎就是挑明了想要宝钗做儿媳妇,连宝玉的房里人都问着她的意见。
  她心里五味杂陈,一时不知道该安慰还是该羞恼。
  王夫人明白透露了这个意思,她也算有个依靠,心里安定些。可王夫人就这样随口问出来,到底也是不尊重他们薛家,好像同意宝钗入门,是给了薛家多大的恩典似的。
  薛姨妈知道女儿心气高,只怕这会子心里不爽快,正要出言岔开,只听宝钗开口了。
  她声音一如既往的柔和:“姨妈,就我日常看着,宝兄弟屋里,唯有袭人最是懂事。”
  说完又低头一笑:“只是我到底年轻识浅,一切都靠姨妈做主。”
  薛姨妈心里也跟吞了个梅子似的。
  宝钗这话一出,便是接下了王夫人的示好,更向她示弱,以后要是入得贾家门,凡事也都由王夫人做主。
  薛姨妈心酸不已:宝钗马上就要十五岁了。之前老太太也曾说过宝玉命中不宜早娶,今日更是又点出宝钗年纪大宝玉两岁。
  可见是铁了心不要这个孙媳妇。
  那宝钗能靠的唯有王夫人,此刻不得不低头。
  可怜女儿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子,父亲早亡,哥哥不中用,只得自己为自己打算。
  薛姨妈心里忽然就生了破釜沉舟的勇气:除了荣国府有亲戚情分在,其余京中公侯之家嫡子是不会娶商户女的,哪怕是皇商。可宝钗这样的品貌,难道要嫁给高门大户的庶子,到头来分得一点可怜的家产过日子?还是嫁给普通人家嫡子,巴巴守着夫婿考科举,说不得一辈子都熬不到一个诰命?
  不,薛姨妈不能接受。无论如何,她都要为女儿搏上一博。


第23章 为母心
  袭人来寻王夫人时,正好遇上走出来的薛姨妈母女。
  她忙堆起笑来:“姨太太,宝姑娘。”
  薛姨妈一笑:“宝钗,我先回去了。”
  她们母女连心,薛姨妈自然知道宝钗要跟袭人说说话的——不能做了好事不留名,总得让袭人知道,谁是帮她留下来的人。
  谁才是她该效忠的宝二奶奶。
  ……
  及至贾宝玉从贾政处挨完骂,幽魂儿似的回了屋里,发现人去楼空,就更是悲伤没顶。
  袭人安慰道:“晴雯去了二姑娘那里,二姑娘素来好性子你也知道,必不会委屈了她。碧痕去了三姑娘处,秋纹去了四姑娘处,麝月更是去了宝姑娘那里。等你回来,多看顾她们,也就是服侍你一场了。”
  宝玉听闻他的丫鬟们都在姊妹那里,才勉强振作了一点:“怎么不叫晴雯去跟着林妹妹?唉,既然定了也就算了。倒是我这屋里的摆设玩意儿,你都收拾了送给林妹妹去。”
  要搬去前院跟贾政一起生存,贾宝玉明白,自己精致的生活是到头了。
  这满屋子的陈设,他便想都留给黛玉。
  只是说起林妹妹,贾宝玉又要嚎啕了:“等林妹妹回来,我们一年到头只怕也见不到几面……”
  边说边哭的声噎气堵。
  袭人劝道:“如今二爷也大了,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又是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
  这话她素日也劝,只是现在宝玉正在悲愤的顶点,哪里受得了这个,立刻打断道:“你又劝我!要是你日日只有这些话劝我,还不如都去了干净!”
  袭人吓了一跳,不敢再说。
  贾宝玉不是个脾气好的人,性子上来可真撵过丫鬟,袭人也只敢趁他好说话的时候哄他,拿捏他。
  现在见他神色难过不似以往,也就不敢说了。
  ……
  京城的春夏不甚分明,昨日还是夜晚清寒的春季,今天便是太阳热辣辣的初夏。
  气候反复无常中,时间慢慢划过了一个月。
  一想女儿很快就能回到身边,贾敏对培养自己的心腹人手自然更是上心。
  好在有鸳鸯。
  鸳鸯在这荣国府实打实呆了十年,对下人的了解,自然比出嫁十多年的贾敏细致。也推荐了许多下人里能干本分,只是因为没有得脸的亲戚,所以不能出头的上来。
  贾敏自己又照着未出嫁时的记忆,提拔了几个当年她觉得不错的管事,加上主动靠过来的林之孝家的,一个月的功夫做下来,荣国府上下,几乎都变成了贾敏得用的人手。
  王夫人一脉的人急的百爪挠心。无奈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出面跟老太太的人顶缸,于是只能步步后退,被逼的退下来当一些闲职,有油水有权柄的职务再也捞不着了。
  邢夫人一脉……本来啥也没有,反而看热闹看的挺高兴。
  而王夫人本人则是没了心思争权:她现在所有思量都放在入宫的贾宝玉身上呢。眼见得儿子十天出来一次,一次比一次瘦,每回都说宫里难熬委屈,王夫人心都要碎了,一时还真顾不上别的。
  贾宝玉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
  在贾家他是凤凰蛋,可惜宫里都是真正的龙子凤孙,比的他顿时像一根寒风里飘摇的小草。
  五皇子因为从来不得宠,养成了一个阴沉的性情。只要没人问他,他从来不说一句话,只是拿一双暗沉沉的眼睛盯着人。
  就算不看出身,就看他这样的性子,另几位皇子也不爱搭理他呀。
  贾宝玉根本不知道怎么跟这位皇子相处。
  至于宫里的人,拿五皇子都不怎么当回事,何况是五皇子的伴读?
  贾宝玉日常饮食都很是凄凉——本朝规矩变态,皇子不许过于饱暖,非常完美的践行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贾宝玉觉得每一天都是煎熬。
  况且论起学问来,他又是一向惫懒,至今连四书都没有读明白,天天拿着诗经糊弄功课。
  如今进了宫,叫讲课的大儒们考的几乎是体无完肤。
  最惨的是,这些大儒可不是贾家家学里的老师,忌惮着贾宝玉的身份。
  他们对贾宝玉可是该罚就罚,毫不含糊,罚完了还要找贾政告状,表示你儿子学习实在不行,贾员外郎要私下抓一下,免得带坏了皇子们,你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搞得贾政老脸通红,回头等贾宝玉回家还挨了一顿痛骂,要不是顾忌着他还要进宫伴读,肯定要打他板子的。
  王夫人见儿子过得这样水深火热,实在有些受不住,跑来荣庆堂哭诉,表示宁愿不要这恩典,也要儿子好好地。
  贾敏也不说话,一个眼风扫过去,鸳鸯心有灵犀,立刻去前头把贾政请来了。
  贾政一听王夫人这个意思,当场斥责她“妇人之见,只知溺爱,所以才纵得宝玉悖逆无能”然后毫不犹豫将王夫人拖走了。
  贾敏从头到尾就端着茶盏看扶夫妻不和的戏码,看完拍拍手,继续研究给女儿房里要添置的摆设。
  毕竟入夏了呢。
  鸳鸯打起帘子来,手里捧了一盏点着干玫瑰花瓣的酥酪。
  “老太太,您这几天吃饭也不香,可别熬坏了身子。”
  贾敏见跟前只有她,也不怎么掩饰,掰着手指算行程:“你说玉儿的船现在行到哪里了?”
  鸳鸯自打穿过来,十年过去了,最远的地方就去过街上的当铺,哪里算的出来。
  只能把酥酪再往前递一递。
  自打南边送来信儿,说是琏二爷带着林姑娘启程回京后,眼前这位换了芯子的老太太就颇有些吃不下睡不着的。
  鸳鸯心道:是不是自家人到底不一样。她从前跟着贾母的几年,也觉得贾母挺疼林姑娘,但也就止步于比较疼爱罢了。如今这样,才叫一个牵肠挂肚。
  被贾政斥责的王夫人最近很忙也很苦。
  宝玉这件事,深知圣心的人家都是一哂:做五皇子的伴读啊……差不多的人家不但不觉得喜,还会尽量推脱。
  但也有许多远离朝堂中心的世家,一听是个皇子伴读就颇为艳羡,准备巴结一下荣国府的。
  当然这两种人,无论心里怎么想,面上都要过一过情面。
  于是王夫人自然要来往应酬,忙的不可开交。听着别人贺喜自己儿子的出息,还要堆出一脸的笑来回应。
  可她心里是真的苦。
  贾珠的过世未尝就不是读书太用功的缘故,如今宝玉日渐形销骨立,王夫人心跟针扎的一样,恨不得不要这份体面,日日提心吊胆。真是体会到了那句,黄连木做棒槌——外面光鲜里面苦。
  贾敏看了:很好。
  针不扎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如今你的儿子去寄人篱下,受人眼色去了,这滋味你也好好尝尝吧。
  不过听辛泓承偶尔传出来的意思,贾宝玉到底是个聪明人,在上书房这种高压学堂,不得不学习起来,虽然还是敬陪末座,但不至于天天挨打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在皇宫里是没有贾宝玉爆发的余地了,然而他也不想死亡。所以他哭唧唧地认命,开始努力学习了。
  其实在荣国府内,贾敏虽不喜欢贾宝玉,但却不会真的针对贾宝玉——无论如何,在荣国府,他算是对自家女儿最真心的。要连这样一个人也无,黛玉只怕要过得更苦些。
  所以贾敏虽然要让王氏吃一吃骨肉生离的苦,却没打算真的把贾宝玉弄出个好歹。


第24章 御前状
  押运物件的船不必像贾琏与黛玉的船一般,顾忌少爷小姐的身子,走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