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

第29章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29章

小说: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由想起贾母收了管家权后,一日问她的话:“你也不想想,这几年你咋咋呼呼厉害的不得了,都厉害了些什么?”
  不过凤姐儿这倒是想岔了,贾敏并不在乎贾家子嗣,只是指点王熙凤不必为王夫人做马前卒。
  但阴差阳错之下,意识到自己地位不稳的凤姐儿,现在倒是真的在贾敏跟前儿乖巧办事起来。
  贾敏觉得很好用。
  论起办事来,贾敏觉得,自己刚出阁的那几年,甚至都不如王熙凤。
  凤姐儿难得泼辣,不似年轻小姐们新媳妇们一般,只顾着脸面。要脸面,有时候就得打落牙齿和血吞,打肿脸充胖子,被下面人辖制住了也是有的。
  可王熙凤不是这种人,谁跟她耍不要脸的那一套,她挽挽袖子就能把对方脸抽掉!
  “老祖宗。”凤姐儿笑语声传进来:“您快看看这稀罕物好不好,这可是我从舅太太家里磨过来的。”
  她说的舅太太,就是王子腾家。虽然是她亲二叔,但她现在已经非常乖觉的都从贾家论起了。
  贾敏就去看,只见平儿丰儿两人一同捧着一副水玉凉簟,光泽温润,蕴着别样的清凉。
  凤姐儿笑道:“这是送林妹妹的。林妹妹每年苦夏,身子单弱了些又不能多多用冰,这水玉凉簟最合适不过了。”
  还不等贾敏说话,她继续竹筒倒豆子似的:“我也知道,老祖宗那里什么好的没有,连整面都贴了玉片的贵妃榻也是有几个的。我这不过取个新鲜罢了。老祖宗,听说今年茜香国女国王很是进了些稀罕的物件儿呢。”
  “还有一种大红汗巾子,夏天系着,肌骨生香再不生汗渍的,偏生只进了宫门和几个有脸面的王府家。”
  “那我是弄不来啦,只好拿这个送妹妹,当做迎她回来的贺礼。”
  鸳鸯听着,就记起书里那出了名的蒋玉函跟贾宝玉交换红汗巾事件。不过现在可怜的贾宝玉已经入宫受磋磨去了,估计是没空跟戏子耳鬓厮磨了。
  贾敏收下:“你有心了。”
  她不曾掩饰自己对女儿别样的好,尤其黛玉入府以来,更是有好的就往黛玉的屋子里塞。
  要是为了装成真的老太太,连女儿都只能私下里照拂,那何苦来这一遭。
  所以府里上下都知道,老太太对林姑娘如今真是疼爱逾盛。
  下人们自然不敢问着老太太为什么,只是各有各的猜测:宝二爷入宫,老太太身边只有林姑娘一个;林姑老爷去了,老太太自然格外心疼等等,甚至还有那比较消息通灵,悄悄告诉众人,林家的钱都由荣国府的船运走了,可不得对人家女儿好一些吗?
  反正到了老封君这个位置,凡事都不需要她解释,自然有人为她寻出理由来。
  横竖她只需要贾家上下,不能再轻慢黛玉。
  这不,凤姐儿离得最近,早已看出了她的心思,这会子已经开始旗帜鲜明的表态了。
  甭管老太太是为了什么,只要她做出格外疼林姑娘的样子,自己就得跟上!
  贾敏也明白,除了自己,别人跟黛玉又都不是至亲,只要面上都过得去就是了,要求他们真心待黛玉实在是天方夜谭。
  谁的心肝谁自己护着。
  “琏儿这趟也是辛苦了。”贾敏笑了笑:“过些日子,我这里也有东西赏琏儿呢。”
  王熙凤大喜。
  老太太说是赏,肯定不是两百两银子就过去了,肯定有好东西。
  凤姐儿表完了态度,又跟贾母报备了一些人事调动的大事,然后才像闲谈似的笑嘻嘻:“老祖宗,昨儿薛家姨妈给我送了一千两银子呢。”
  贾敏点头:“珍珠如雪金如土,薛家有钱,又是你嫡亲的姨妈,补贴你是应当的。”
  王熙凤笑开了:“是。只是从前只见薛姨妈补贴二太太,如今到了我这里,我自然稀罕。”
  鸳鸯刚刚好端上茶来,听了这一段,忍不住也笑道:“想来是二太太这些日子忙的不可开交,薛姨太太也没什么人可说话,看二奶奶聪明伶俐,所以给银子叫您过去说话吧。”
  王熙凤丹凤眼亮晶晶:“鸳鸯姐姐跟着老祖宗,看事是不会错的。”
  即便是嫡亲的姐妹,境遇不同便也会生出隔阂。那不是嫌隙,只是身份地位造就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荣国府如今看起来仍旧是赫赫扬扬国公府,富贵氤氲,王夫人子女双全,儿子更是新做了皇子伴读。
  薛姨妈却是嫁入皇商之家,夫君早亡,儿子不成器,女儿参选又落选。如今靠着四大家族同气连枝,才保得住家财,可以说除了钱一无所有的。
  身份地位不同,以至于出嫁前略无参商的姐妹,也不可能再无话不谈,只能各自盘算。
  凤姐儿见上头老太太眉目安然,一双眼睛也清明,就不敢打机锋了。
  薛姨妈再稳重的人,在儿女上也难免心焦失了分寸。王夫人自身煎熬着没空应付她,薛姨妈便有些惶惑自家姐姐改了主意,眼见儿子做了皇子伴读便瞧不起薛家,不肯做主宝玉跟宝钗的婚事。
  又觉得王熙凤近来在荣国府炙手可热,所以连晚辈的路子都要走一走,可见急了。
  凤姐儿笑道:“老太太放心,银子我虽收了,但心里明白。宝兄弟呀跟林妹妹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贾敏的脸色骤然一沉。
  鸳鸯:哦豁,王熙凤踩雷啦。
  也不怪王熙凤,贾母原来就露出过这个意思,而且贾敏现在对黛玉这样上心,落在凤姐儿眼里,就是对未来孙媳妇的上心。
  贾敏沉声道:“凤丫头,这句话以后不许再提,家下人要有敢嚼舌根的,便狠狠掌嘴,再远远打发到庄子上。”
  可怜王熙凤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不明所以赶紧请罪。
  贾敏倒也没有真的生气,反而有点放心:她就等着凤姐儿提出来这一天好说明白呢,不然总不好她忽然拎着凤姐说我不要将黛玉嫁给宝玉,你以后给我看好家里下人的碎嘴,那像什么话!
  于是贾敏继续道:“宫里的意思,好生教导玉儿,宝玉如今又进了宫。两个人各自结亲,才是正理。”
  凤姐儿缓了缓,勉强笑道:“老太太思虑的是,这样我们府上就多两门好亲家了。”
  然后也不敢多说,指了一件事就溜了。
  鸳鸯透过半开的窗子往外看:“哇哦,二奶奶一阵风似的就跑啦。”然后转过头来:“老太太,薛家有点急了呢。”
  贾敏无所谓道:“这才到哪里,就急了吗?”
  薛家要急的日子在后面呢。
  王熙凤一阵风似的出了荣庆堂,方才去黛玉屋里送下水玉凉簟的平儿不在现场,不知发生了什么,见凤姐儿脸色极差,不由吓了一跳,握住王熙凤的手:“奶奶,这大热天的,你这手心里怎么全是冷汗?”
  凤姐儿皱着眉,将方才贾母的言行告诉了平儿,然后不解道:“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原本宝玉跟林妹妹的事儿她不是都明白透出过意思吗?要不是二太太顶着不愿意,只怕都要定下来了。”
  “如今怎么忽然改了主意,再不许人提起宝玉跟林妹妹的事儿?”
  平儿想了想:“奶奶,如今宝二爷进宫伴读,林姑娘更是被皇后娘娘传召留宿。既然两位都有了出息体面,未必要捆在一起。奶奶想想,当年姑太太也是嫁到了林家,并未在咱们贾史王薛四家里头联姻呀。”
  凤姐儿点头:“林妹妹的事儿,我倒也是这样想的。只是,老太太这一出,难道是同意了金玉良缘?”
  她这话说的不无讽刺。
  王熙凤向来自视甚高,王家如今也蒸蒸日上,所以她配贾琏那是正儿八经的门当户对。
  当日也是贾家郑重其事上王府的门提的亲。
  正所谓求娶求娶,男方是要求着女方将女儿嫁与自家的,唯有这般郑重得来的媳妇儿,才是有体面。
  所以凤姐儿怎么看得上薛家。
  明明薛宝钗有母亲有哥哥,一家三口却直接住在荣国府不走不说,还给女儿打了个金锁,配上给宝玉那玉上是一对儿的文字,传出什么金玉良缘的故事来。
  凤姐儿私下就笑:要真是天作姻缘,宝玉的通灵宝玉可是含在嘴里带出娘胎的,那宝钗的金锁也得天生带出来才算呢,半路自家打了个金锁算什么呀。
  平儿素来知道王熙凤的肚肠,此时也就说道:“奶奶多虑了,从前老太太娇惯宝玉,不让他上进的时候都瞧不上薛大姑娘,何况现在宝玉到底有了皇子伴读的身份。五皇子再不得宠,那也是皇上亲儿子,至少一个郡王跑不掉的。更何况一个书房,几年书读下来,跟旁的皇子,未来的太子爷可都有几分同窗香火情了,宝玉说不得真要有大出息呢。老太太……”
  叫史太君哪只眼睛看得上落没的薛家?
  凤姐儿一笑:“这不是有二太太吗?呵呵,我倒不明白二太太有时候在想什么了。难道妹妹一家子比儿子还重要?若我有了儿子,可不会为了扶持妹妹和内侄女就耽搁自己儿子的终身。肯定是要给他选一门最好的婚事。”
  平儿见私下无人,不由道:“奶奶,其实叫宝二爷娶了薛大姑娘也好。否则宝二爷要有个强势的岳家,咱们琏二爷的爵位……”
  二房压着大房,住在正屋荣禧堂,本来就是件尴尬事。
  凤姐儿目光一凝,半晌才缓缓摇了摇头:“不会的,大老爷已然袭了爵位,只要琏二爷好好戳在那里,爵位无论如何到不了二房去。”
  “要宝玉真有了得势的岳家还好呢。不至于像薛家一样,跟二太太伙同一心,就盯着府内这点子家产。”
  “你想想,宝钗要是进了门,跟二太太联起手来把持家里,还有我什么事?毕竟咱们大老爷还住在东跨院里,算起来这家本来就该二房的人管。”
  凤姐儿带着满腹疑惑又去见邢夫人了。
  不管想的想不明白,总要告诉邢夫人,可别犯了今日自己的错误,在贾母跟前提什么宝玉黛玉的婚事。


第32章 赵姨娘
  自从上回; 邢夫人因王熙凤暗中提点的贾母心意; 抓了大厨房两个嚼舌头的下人,进而一举拿下大厨房的人事调度权后; 邢夫人对王熙凤这个儿媳妇态度就好了许多。
  用鸳鸯的话说; 就算不到黑转粉的地步; 也算是黑转路人了。
  “这大热天的,你守在老太太身边就是了; 怎么又特意东院一趟?”邢夫人按了按鼻翼上的汗珠; 苦口婆心:“你这孩子,不要以为老太太如今将你带在身边管家,就万事大吉了。”
  见王熙凤只是笑了笑; 邢夫人急的都要拍大腿了。
  于是继续劝道“我听说最近二太太那里有推着珠儿媳妇出来跟你争的意思。你自己也要上点心思; 笼住老太太才是。”
  王熙凤笑眯眯:“珠大嫂子呀。”
  贾珠年少早逝; 留下妻子李纨和一个儿子贾兰。
  不知道王夫人是不是觉得李纨克着了她的长子,又或是觉得贾珠年少逝世,与李纨这个妻子没照顾好分不开关系,所以一向待李纨都是面子情; 冷冷淡淡,轻易不要她在跟前。
  甚至连贾兰这个孙子都算不上亲近。
  有时候年节下; 一家子吃饭玩乐; 王夫人都不特意叫贾兰过来; 有两次还是贾政想起了这个孙子,这才命人唤来。
  荣国府规矩大,一向有寡妇奶奶不当家的旧例。
  所以李纨的工作; 就是日常带着三春姊妹读书做针线。
  “二太太推错人了,珠大嫂子这么多年跟菩萨似的,便是有人在她跟前犯错,她也很少管教,除了自己房里的事儿皆是不吭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