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

第38章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38章

小说: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想想,当年是谁替自己拿主意,要自己进宫做女官才耽误到现在的。
  要是自己成了皇帝妃嫔,老太太肯定会仗着自己的势作威作福,可如今自己没成,她居然就能狠心说出不管的话。
  要是贾敏能听到元春的心声,肯定要笑了。
  有的人就是这样,把别人的帮助当做理所应当,要是别人帮的效果不够好,不够粉身碎骨奉献自己,反而会被他们埋怨:什么啊,一点忙都帮不好。都是一家人,为什么不能为我再努努力呢,怎么就不能做我的垫脚石呢?
  典型的吸血鬼心理。
  不过贾敏现在不知道元春所想,她也不在乎。
  她只想把整个二房挤出去,来日再寻个好时机分个家。
  元春走到正堂。
  因听了方才的话,她没法按构思中的流程走,凑到老太太跟前撒娇落泪。于是只是拿出规矩来,叩拜了祖母。
  出乎她意料的,祖母居然也没有心疼的叫人赶紧把她扶起来,然后好生安慰她的苦楚。
  元春心底的怨从三分增加到了五分。
  贾敏打量了一下这个大侄女:咦?进宫十年,不说长进,怎么还将在家里的灵气也磨没了?除了相貌美丽些,元春整个人公侯贵女的气质居然已经消磨不见,若不是看脸,一打眼过去,跟一个普通的侍女没什么区别。
  不得不说,皇太后会调理人啊。
  贾敏感叹了一句:同样是无儿无女作为继室,杨皇后过得什么日子,失宠的天下皆知,可皇太后却能得太上皇百般敬重,从前做皇后时,将几个有宠爱有儿子的妃嫔拿捏得老老实实,谁都不敢当她的面作妖。
  这就是个人的本事了。
  “回来了就好。”贾敏端起茶来喝了一口:“虽说你刚从宫里回来,没什么需要收拾的。但你母亲既然病了,你就去帮衬着她收拾收拾吧,明日你们两房换过来,也不好闹得鸡飞狗跳。”
  刚刚跪拜完站起来,准备坐下细说的元春不由愕然: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居然赶她走?
  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按她设定好的套路走,再加上今日眼见母亲晕厥,父亲和大伯的争吵,以及最重要的自己的委屈,让元春心里最后的理智也有些烧没了。
  她眼中不由留下两行热泪:“祖母,是不是因为我被送回府,没有做成嫔妃,所以您觉得我没有用?连见我都不想见?”
  鸳鸯替贾敏添水的手不由一顿。
  好大一顶不慈加对皇家不满的帽子盖下来啊。
  贾敏望着元春的脸。
  三个月前,她来到荣国府。那时候想将邢夫人放进来管家,给王夫人添麻烦都需要先装样子夸一夸王氏,用话堵住她。
  因为那时候她掌不住荣国府,稍有不慎就会被架空,被人算计。
  可现在,三个月过去了。
  荣国府内所有掌握实权的人,都是她的人。
  对于二房,她不想要,也不需要再虚与委蛇了。
  元春仍旧在落泪,哭的无比凄凉:“老太太,孙女在您膝下长大,您若是真的嫌了我,觉得我无用,便告诉我……”
  “是,你是没用。”
  元春的哭声戛然而止,脸上沾着泪珠,怔怔看着上面让她陌生的老太太。
  怎么会?
  祖母一向最喜欢子孙和睦,也喜欢人围着她撒娇吹捧,说她慈爱。所以方才她才以退为进,做出可怜的样子,一面哄老太太心软,一面也叫贾母明面上不能对她不好,否则便是瞧不起她,便是不满天家的做法。
  可老太太方才说什么?
  贾敏仿佛怕她没听见一样,重复了一遍:“你确实没用。”
  然后伸手将同样吃惊,以至于快把茶倒出来的鸳鸯的手扶住。
  贾敏语气淡淡,仿佛在讨论今天的包子馅儿好不好吃一般:“元春。府上的情况你应该知道。虽说是国公府,但朝中无人,在勋贵遍地走的京城算不上什么。所以府里能做的不多,顶多是给你们一个台阶,剩下的就靠自己了。所以你入宫,只能做个女官,就像是你弟弟,入宫做伴读,做了五皇子的伴读。”
  “这个起点,不能说高,但比起许多人家来也不低了。十年光阴,你自己一无所成,不是没用是什么?”
  要是人的脑子里,真有理智这根弦,鸳鸯发誓,她能听见元春的这根弦断了。
  只见她红着双眼望着贾母道:“祖母!您知道皇太后身边有多难?我只能循规蹈矩做一个女官!您要真的为我好,当年为什么不求甄贵太妃,将我放在几位有皇子的妃嫔身旁,或者甄贵太妃自己也是有皇子的,跟着她也好,为什么偏要求在膝下无子的皇太后那里!”
  那样的话,她最不济也是王府侧妃!不至于全无结果。
  鸳鸯心道:嚯,后宫是史太君开的啊,还能管女官调度。
  她忍不住开口就想问一问。
  贾敏轻轻摆摆手,示意鸳鸯不必,然后饶有兴致的看着元春:“要不是当今皇上,当年的循王爷生母刘妃早早薨逝,你是不是今日还要怨我,不能开了天眼,早将你放到刘妃娘娘身边,这样你现在就是尊贵的皇妃了是不是?”
  元春一噎。
  对上贾敏的目光后,心里却更是愤怒了。
  贾敏的目光她熟悉,宫里的贵人们,嫌了看自己养的鸟雀或者猫狗叫唤,就是这样的眼神!
  贾敏语调依旧是不紧不慢:“元春啊。你怎么知道,当年我没有求过甄贵太妃,将你放在她身边呢?”
  元春如遭雷击。
  贾敏的声音明明很轻,却像是响雷一样打在她头顶:“可惜,她婉拒了并将你放在了皇太后跟前。这代表什么,你心里明白吧。”
  明白吗?
  元春明白。
  贾家送女儿入宫,连伺候的丫鬟都带着,谁不知道冲着什么来,肯定不是一门心思进宫当女官的。
  甄家贾家世代交好,史太君这样的身份亲自求上门,甄贵太妃不能不给面子。
  但却始终不肯自己留下元春。
  说明什么,说明她看不上元春!不肯给自己儿子!
  贾家的心思她知道,要是攀不上太子,肯定也要给女儿找个皇子府塞进去,所以甄贵太妃早早杜绝了元春到自己儿子身边的可能。
  元春瞬间就想明白了,脸上几乎像是挨了两巴掌。
  她忍不住道:“瑞王那样荒唐透顶……”
  废太子谋逆后,太上皇宁愿挑选生母早逝的循王登基,也不肯将皇位交给甄贵太妃的儿子瑞王。
  甄贵太妃自己对此都没有意见,连争一争的想法都没有。
  就是因为瑞王实在是太不成器了。
  他的聪明全都用在吃喝享乐上,后来更添了许多无法无天的荒唐习性。
  据说瑞王曾经为了好玩,半夜三更带人去乱葬岗挖了许多无主的坟,消息传进宫,当真是把太上皇气个半死。
  反正瑞王此人的荒唐,是踢寡妇门,挖绝户坟这种事都干的出来的。太上皇每次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儿子就糟心。
  可就是这样,甄贵太妃居然敢看不上自己,不肯自己做瑞王侧妃?!
  元春简直要一口血呕出来。
  贾敏似乎看不到她的难看与愤怒,只是轻轻吹了吹茶水,对鸳鸯说道:“这新得的老贡眉,给玉儿那里送两罐去。”
  这还是辛泓承托了范云义送来的,是一种带着枣香味道的白茶,茶汤醇厚,香气馥郁,也是今年的贡品。辛泓承自己总共得了四罐,就送到荣国府四罐。
  贾敏不知道他的心思,还以为是同盟的友好往来。
  这样的好东西,自然先紧着女儿。只是黛玉因为常日要喝药进补,素日在茶上有限,这才就给了两罐。
  鸳鸯答应着,也不管地上站着发呆的元春,就到里间从匣子里取出两只玻璃瓶。
  这个年代,玻璃还是个稀罕物。用来装茶叶,也算是奢侈。
  元春被贾敏这种轻描淡写,直接忽略她存在的态度,刺的几乎站不住。
  见鸳鸯这就要去送东西,更是不能忍耐:万一方才自己的失态,鸳鸯当笑话讲给旁人听怎么好!
  于是她软了姿态,跪在地上:“祖母,求您给孙女留点体面吧!”
  走了一半的鸳鸯:……
  怎么这事儿还没完啊,老太太从端起茶杯,到吩咐自己给林姑娘送茶——这种关门送客的表现已经很明显了吧。元春好歹也是宫里待了十年的人,肯定看的出来,怎么又开始新一轮的哭诉了。
  贾敏也烦了:“你今日刚回府,难免有些神志不清,你走吧,我就当没这回事。”
  元春拿帕子擦了擦眼泪,湖蓝色的锦缎衣裙上,已然有了斑点泪痕。
  “祖母,孙女愚钝,居然猜不透甄贵太妃之意。只是祖母,孙女当年年纪小不懂事,祖母既然一开始就看透了,何不早早为孙女求了恩典放出来待嫁?以至于孙女如今拖到二十六岁……既然从前的事儿已经无法更改,那我现在已经出宫了,祖母,您也该将我的终身放在心上吧。”
  鸳鸯叹为观止。
  这就是赖上了是吧,这就是吧!
  她实在忍不住了,直接道:“大姑娘,宫里又不是菜市场,进进出出由得人选择。老太太当年为您求甄贵太妃的恩典已经是低声下气了,最后定了能去皇太后身边伺候,那是您的福气呢,哪里能接着求恩典出宫?这岂不是叫人觉得,府上不敬皇太后,不肯叫女儿伺候皇太后?这是多大的罪名!”
  她喘口气再接再厉:“再者说,伺候皇太后的宫女,单府里听说的,这几年就有两位被太后娘娘赐婚给御前侍卫,如今有一位都做了正三品将军夫人了。怎么您就只有黄金百两出宫了呢,这难道是老太太的过失?怎么就还得对您终身负责了?”
  皇太后这种大腿送到跟前都抱不住,这能怪谁啊。
  元春惊呆了,怒道:“你是丫鬟,也配议论主子!”
  贾敏脸色到此才一沉:“放肆,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长辈跟前的丫鬟本就可以教导年轻主子,别说鸳鸯说的对,便是她教导错了你,也该由我来处置。你进宫一趟,不说长进,倒是更倒退了!”
  鸳鸯也是一时不忿才说了实话怼了元春,计较起来是犯上了,于是此时忍不住暗中吐了吐舌头,连忙端着茶溜了。
  元春本就跪着,这会子再忍不住,伏在地上呜呜咽咽哭出来。
  这一个月来,她一直做着成为皇妃的美梦,如今从云端掉下来,居然一个低贱的家生丫头都能侮辱她。
  贾敏还未及说话,只听琥珀在外小心翼翼扣了扣门扉:“老太太,二奶奶来给您请安了。”
  贾敏略一挑眉:“叫她进来。”
  她实在腻烦了贾元春,王熙凤来的正好。


第37章 管下人
  王熙凤来的很忐忑。
  元春当年养在贾母跟前; 正好是在姑太太贾敏嫁到林家之后。
  贾母骤然爱女离开; 又见了伶俐的孙女,自然移情。这一路就养到了元春进宫; 贾母那样爱脸面的人; 都能为了元春进宫去求甄贵太妃; 可见一斑。
  如今元春回来了。
  王熙凤既高兴于二房断了指望,又忐忑于贾母对二房的态度。
  要是元春还似从前那般得宠; 岂不是二房又要翻身?而且元春可不是李纨和探春; 正儿八经是能管家的,也是管的起得。
  大房与二房此刻已经卯上了。
  王熙凤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早从下人那听说了方才大老爷跟二老爷就是一起到老太太跟前; 也是一起走的。
  兵对兵; 将对将。
  听说元春也到贾母跟前去后; 王熙凤环顾大房,发现只有自己还有希望对上元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