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

第54章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54章

小说: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都笑:“琏二奶奶这心也太急了些。”
  贾敏温和的看着黛玉:“好孩子,去吧。做两首好的给我瞧瞧。”
  她素来知道女儿有才,说来时隔多年,她还并未亲眼见过女儿的诗。
  一时婆子们搬来一张如意纹酸枝木长桌,丫鬟们铺开笔墨纸砚。
  元春和李纨坐在一处,并不曾过去,仍旧看戏。
  王夫人往戏台子上看了一会儿,忽然问道:“大嫂怎么选了南音苑,不是走熟了咱们家的戏班子也罢了,还没有一个名角儿。到底是凤哥儿的好事,莫不是大嫂子不舍得吧?”
  邢夫人不甘示弱,当即跟王夫人就此事你来我往起来。
  凤姐儿心道:这比戏台上的戏好看热闹多了。
  黛玉方才就打好了腹稿,此时写了出来,回头便见宝钗也正搁笔。黛玉便道:“宝姐姐,今儿作诗,要是云妹妹也在就好了是不是?”
  宝钗以为黛玉接着她前天晚上的话,要去请贾母接了湘云来,于是笑道:“自然,她一贯爱玩爱笑的,有她在,咱们也更热闹些。如今又有凤姐姐的好消息,老太太想必心情好,愿意接了云妹妹来玩。”
  黛玉手里的扇子抵着下颌,笑道:“既如此宝姐姐就去请老太太的意思吧。宝姐姐也说了,去提了将云妹妹接过来,才是姐妹情分。”
  宝钗一怔。
  黛玉就眨眨眼:“怎么?难道宝姐姐是非要我去说?”
  旁边同样写完了诗的探春,嗅到了一点不一样的氛围,于是手里的笔没放下,装作滴了一滴墨点在纸上,又从头开始抄写。
  宝钗就笑了笑:“倒不是谁去说的事儿。我原本想着,老太太最疼妹妹,所以想请妹妹能者多劳。假如这会子宝兄弟在,自然是他去说。”她顿了顿,半真半假道:“难道林妹妹是不想云丫头来?”
  黛玉扇子上的流苏随着动作簌簌落在手上。
  她点了点头:“是啊,我不想云妹妹现在来呢。下个月保龄侯举家出京赴任,自然有无数要封存的或是要带去的家当。云妹妹是做侄女的,又是史家的大姑娘,这会子正该带着妹妹们替侯夫人分担些家事——宝姐姐自己不也常帮姨妈做事吗?怎么到了云妹妹这里就变了?”
  宝钗还没来及说话,黛玉继续道:“不过这是我自己一点小见识。比不得宝姐姐跟云妹妹好,什么家常烦难事都告诉你。或许也有我不知道的缘故,才叫宝姐姐念念不忘要接了云妹妹来,既如此,我就不多话拦着了,宝姐姐快去吧。”
  说着让开了身子。
  宝钗被黛玉用自己说过的话激住,一时有些尴尬。去是肯定不能去的,哪有她这个客居女孩去主人家要求对方接别的客人来玩的?但要是不去,这姊妹们都在,来日湘云说不得就要误会自己不肯替她说话。
  毕竟湘云的烦难事都只告诉了宝钗。黛玉可以说湘云应该再府中帮衬婶母,但宝钗要是说了,湘云心里肯定不自在。
  一时宝钗倒有些两难。
  探春继续奋笔疾书,而迎春则探头去看惜春的句子,小声道:“我就写出四句来……”竟没有一个人出面替宝钗解围。
  倒是贾敏,目光时时刻刻都在女儿身上,见她跟宝钗面对面站着,似乎有些僵持,便立刻开口道:“玉儿,你们有什么私密事,不能到这边来说?”
  黛玉笑道:“我没事,就是不知道宝姐姐有没有事。”
  宝钗重新拾起笑容,对贾敏的方向道:“老太太,我跟林妹妹说笑话呢。”
  然后略退了一步,拿起黛玉的诗稿看了看,赞了两句这才说道:“倒是我糊涂了,妹妹说的才是大道理。别说姊妹玩耍了,就只这读书认字,作诗作文,也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我们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
  黛玉从宝钗手中接过自己的诗稿:“宝姐姐这话我不敢苟同。譬如姐姐,要是不读书识字,哪里来的这样多涵养本事呢?”
  宝钗知道她的口舌,恐她再说下去,引人注意,且自己又不惯在众人前与人辩驳,于是便默默不语。
  贾敏接过女儿的诗,不顾眼花,细细看了几遍,然后对凤姐儿道:“我倒有些舍不得给你。”
  凤姐儿笑道:“老祖宗要是扣下林妹妹的诗,须得赏我些别的。”
  贾敏点头:“那我就赏你几个好人吧。”
  王熙凤心惊胆战:赏人?难道自己怀了孕,老祖宗要给贾琏房里放人?!
  贾敏再接过宝钗及三春的诗看了看,然后对凤姐儿道:“我把你这两个妹妹赏给你可好?”
  她指了指迎春和探春:“元丫头在宫里多年,如今在家里也待不了多久,就不要劳累了。倒是迎春和探春,也到了该学些俗务的年纪,你带了去好好教两个月,待你身子沉了,正好可以给你分忧,岂不好?”
  凤姐儿这才放下心:“两位妹妹都读书认字的,跟了我去是我捡了大便宜呢。还是老祖宗心疼我。”
  且不说迎春本就是她们大房的庶女,性子柔顺自然听从王熙凤的,就算是探春,也是没几年就要出嫁的姑娘家。
  如今两房都换居了,她一个庶女能闹出什么风波来,跟着王熙凤理家,就真的是给她打下手了。
  李纨与元春都是脸色一黯。
  迎春有些畏惧,而探春则是眼前一亮,老太太看到了她,居然肯让她跟着琏二嫂子学管家!
  王夫人看着元春黯然的神色,再看探春一时无法遮掩的喜意,就蹙眉想要开口:元春要是去不了,探春凭什么能去。
  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只见胡子斑白的赖大急匆匆的走进来。
  赖大是荣国府的大管家,因资历深厚,连宝玉见了他都要称呼一声赖爷爷,所以也不会特别避讳姑娘们。
  但能劳动他亲自跑进内院来的事儿,必然不是小事。
  “回老太太,有两位内监奉皇太后懿旨来府上送了两张帖子。”
  贾敏一听便知道什么事儿,点头道:“是太后娘娘宫中的内监?”
  赖大早打听过了:“并不是,只是宫里传话的小太监,说是今日一共十六人,分作八拨,要往数十家里送帖子呢。奴才要请了他们往门房处喝茶,他们也不肯说是还有好些家要去,奴才就自己做主,给两人各封了十两银子的红封。”
  再是不起眼的小太监,也是宫里的人。
  何况他们还要往别的府上去,这红封给少了也丢人。
  贾敏点头:“去账上领了这二十两吧。”
  赖大忙把帖子递上来。
  果然是两张八月十六赏花宴的请帖。
  贾敏将此事一说,众人都是惊喜交加,邢夫人嘴快立刻问道:“老太太,这帖子是给咱们府上的?可有规定了哪几位姑娘?”
  贾敏将手中大红烫金的帖子搁下:“一张是给咱们府上的,另一张,是皇太后单给玉儿拟的。”
  众人一怔。
  ……
  两日前,凤仪宫中。
  黛玉刚出宫,午膳时皇后就迎来了皇上。
  皇后先将自己对六皇子的处置说了:“小六跟别人不同,母妃不求身份高贵,倒是为人温柔敦厚,会照顾孩子最好。白贵人生了三公主,一向又是最温和的性子,不如将小六教给她吧。”
  杨皇后没有说出口的是,以六皇子的心智,跟五岁的三公主一起呆着没准有共同语言。
  不然本来就不太灵光的孩子,终日锁在文德宫,只怕长年累月下去,话都不会说了。
  皇上点头:“多上些心,不许再出奴才欺主的事儿!”
  见杨皇后应了,皇上才开始说起正事。
  “赏花宴的帖子这两天就发出去。”
  杨皇后惊讶:“这么急?我还想着怎么也得小半个月,才能摸清楚谁家有适龄的嫡出的姑娘……”
  皇上无语:“这样的事儿,何须你自己做?”
  杨皇后睁大了眼:“我不做谁做?”
  皇上耐着性子:“挑出几十家老牌勋贵官宦人家,将母后的帖子送出去给当家的老夫人或者夫人不就完了吗?”
  “帖子一出去,是个人都会明白宫里的意思。那么她们自家有适龄出色的女孩子,自然会带进来,就算没有,也不会愿意浪费一张帖子,必会带着亲戚家姑娘进来。”
  杨皇后惊呆了:“那她们要是不带呢?”
  皇上便道:“这件事表面上是妇人之事,实则事关国本大事。若是哪一家有适龄女儿也不带进宫,说明他们家铁了心不想掺和皇子之事。那也不必强求。”
  杨皇后顶着皇上‘你怎么这也不明白’的嫌弃神色,继续勇敢发问:“可要是有的府上名利心重,明明没有好的嫡出姑娘,却还带了些庶女或者破落亲戚家的女孩儿进来怎么办?
  皇上揉了揉额角:“她们敢带进宫来的女儿家,自然不是身份高贵,就是才貌出色,总得有一样拿得出手的。皇太后亲办的赏花宴,满京中最顶尖的诰命们都在这里,谁会愿意带个极不成器的丢人现眼?真有出色的姑娘,出身差些也不要紧,这几个孩子的侧妃也可以顺手就挑起来。”
  杨皇后恍然大悟,这样一来自己的工作量可就小多了。最重要的是责任也转移了出去:让这些诰命自行选择女孩带进宫来,出了事自然是她们的,而不是自己这个做皇后的。
  于是杨皇后心悦诚服:“皇上英明。”
  皇上见杨皇后这样钦佩,居然升起一种淡淡的骄傲,于是神色就和悦了下来:“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皇后想了一想,连忙问道:“对了,还有一事。”
  皇上在她思考的时候,都掸掸衣服准备走了,现在只能停下来:“什么事?”
  “太后娘娘特意点了林家姑娘的名儿,是皇上的意思,还是?”
  皇上蹙了蹙眉:“这事儿你别管了。横竖林家那个小姑娘也才十三,朕就算要指婚,也得过两年了。先叫皇太后掌掌眼,看看她到底如何吧。”
  杨皇后望着皇上的背影,神色黯然。
  静素道:“娘娘,您是担心林姑娘?”
  皇后点头:“皇上既然说了过两年,就是不打算将她指给承儿做正妃了。唉,那样好的个孩子……”
  静素也觉得甚为可惜,然而还是要劝杨皇后:“娘娘,四殿下到底未跟林姑娘见过,说不得就是年少慕艾。若是成婚后跟四皇子妃琴瑟和谐就忘了这回事了。到时候娘娘看看,给林姑娘指一个好人家,岂不是两全其美。”
  如今且不说杨皇后的纠结。
  只说宫中赏花宴之事,宛如一个惊雷落在荣国府内。虽然戏酒还在,然众人都有些食不知味。
  元春满心酸涩:任谁能去,她这个从宫里待了十年却还是无功而返的人,确实不可能再去参加赏花宴了。
  就算老太太肯开恩带着她,她也没这个脸面再去见皇太后和一起服侍皇太后的宫女们。
  好容易挨到戏落幕,诸人各自散去。
  薛姨妈带着宝钗往梨香院走去,声音轻柔却坚定:“你放心,就算是这府里老太太不带你,我们也有法子进宫去!你舅母那里,应当也有一张帖子!”
  王子腾如今身处高位,让王子腾夫人带宝钗进去,说不定比贾母带还要强。
  薛姨妈看着女儿的面庞:为着皇商的出身,薛蟠的不成器,女儿当日想做公主侍读入宫却未能如愿,甚至在初选就被退了回来,连宫里贵人们的面都没有见过。
  可这一回,是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
  她的女儿这样出色,只是明珠蒙尘无人发觉,这回的赏花宴,一定会大放异彩。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6…30 21:59:45~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