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

第8章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第8章

小说: 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鸳鸯的手不由顿住了,心道:您刚才不是说跟荣国府有仇吗?这会子怎么要帮她们振兴家产?那四皇子的嘱咐,您能照办吗?
  其实对贾敏来说,她还真不是要振兴荣国府,只是要把持荣国府的权柄。
  既然与皇家搭上了线,她就不能只做个耳聋眼瞎的内宅人。四皇子尚且年幼,虽是嫡子但先皇后早去,母家又远在福建,身边只怕少人用。
  自己握住荣国府的权利,来日也能给四皇子添一份暗中助力,再不济,起码添点钱呢。
  而且,只有自己管家,才能培养几房忠心耿耿的人手,到时候陪嫁给黛玉,免得她出阁后无人帮衬。
  贾敏算着黛玉的年纪,今年也虚岁十三了,本朝虽然女子不早婚,往往十七岁左右出嫁,可十四五也能议起来了。
  这两年她自然要撑住身子,管好贾家,直到将女儿终身定下,该给的财产都给了,那再凭贾家爱怎么死就怎么死去吧。
  贾敏本觉得诸事不易,需要自己费心筹谋,但没想到能有同为穿越者的机缘,以至于她轻松跟四皇子搭上了线。
  御前有人好办事,她的许多打算也可以早早实行了。
  于是贾敏决定,握住贾家的权,无论四皇子请她帮什么忙,她都要尽力帮,越难越好——越难办的事儿情分越多,以后都是留给女儿的好处。
  她这样想着,就低头去问鸳鸯:“四殿下有什么吩咐?”
  鸳鸯这才压低了声音,将辛泓承的事情说明,又道:“四殿下说,这件事难办在既要林家的财产不被贾家吞了,又要瞒着太上皇。殿下也知道咱们府上是忠于太上皇的老臣,原本这件事就没打算办成。只是现在换了您在,才想勉力一试。”
  “但也请您不要逞强,最重要的是不惊动太上皇,其次才是林家家产。”
  贾敏微微一笑:真是正正好好不谋而合,可见连老天爷都在帮她呢。
  她见鸳鸯这话说的一脸真挚,不由起了逗弄的心思,问道:“四殿下乃皇子,吩咐办事,哪里有我们推辞的余地?”
  鸳鸯连忙摇头:“不是这样的。”说着跑去取了纸笔,画了个奥运五环对贾敏解释道:“这是咱们穿越者协会的标志,如今会里产业少,只有几家当铺,以后肯定就越来越多了。您之后出门要是见了,就知道是咱们自己人的铺面了。”
  她咬了咬笔杆子为难道:“您不知道这标志是什么,解释起来实在麻烦,但宗旨就是一点:友谊第一,办事第二。”
  “四皇子的意思,不必管外面的身份如何。大家都是同道中人都是朋友,不过是守望相助罢了,没个强迫办事的道理。”
  贾敏心下一松:“旁人都是什么身份?”
  鸳鸯摇摇头:“这只有四皇子和范大人才知道,他们是一号和二号。我是第十四号,您就是第十六号了。”
  “咱们协会里的人,无论谁有烦难事,都可以联络范大人,将消息传递给同伴,看看谁能帮一把。”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如上回,十号着急要一盒子年份深远的黄芪。这药算不得珍贵,不比人参稀罕老的。但正因如此,年份深远保存的好的倒不好找,当时四皇子还是王府王子,也一时找不到。倒是我想起咱们府上有,求了老太太,才替十号完了此事呢。”
  贾敏眼前一亮。
  这世上之人,各司其职,有人有钱,有人有权,有人有本事。
  未必谁就能帮谁一把。
  小人物,关键时刻未必没有大作用。
  贾敏赞叹道:“四殿下心思清正聪慧,这样的法度极好。”
  鸳鸯笑着点头:“是呢。大伙儿彼此也不见面,既不怕泄露自己的身份隐私,也不怕一旦有事办不成彼此生恨。不过都是尽力而为,有能帮的自然就帮了。”
  贾敏到这时才吐口答应:“既如此,就请你转告四殿下,此事我必会为殿下做成。”
  “我前世本就是林家人,阴差阳错到了这里,贾家的事儿我半点不放在心上,只是想着要护着林家的骨血罢了。
  还有一句最要紧的话,也请你代为转告四殿下。我年老体弱,说不得什么时候就没了,但凡有个万一,盼着殿下看在这次事情的情分上,出手护住我林家仅有的一点血脉吧。”
  鸳鸯惊讶过后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位自称跟荣国府有仇呢,原来是林家先祖啊。
  贾敏见鸳鸯点头应了,不由问道:“你如何联络四殿下?”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可不是当年循王未登基的时候,王府里来来往往的人。
  鸳鸯笑道:“就在府后头,卖胭脂的刘娘子,就是我在协会中联络人。一应事故,通知四殿下自然是难的,但通知范大人不难。”
  贾敏听她提了几次范大人,不由发问。
  鸳鸯连忙给她解释了一番。
  范云义,就是辛泓承发现的第一位穿越者。
  他出身建安伯府。
  建安伯府比较惨,当年跟宁荣二公一般,都是随太上皇去过战场的。只是宁荣二公命好,不但有救驾大功,还都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而范家,则是所有男丁都折在了战场上。
  只有范云义的亲爹,当时不过十岁的一个孩子幸存。所以太上皇大笔一挥,给了他们家一个伯爵之位。
  而这硕果仅存的范老爷还是个病秧子,一看全家死光,传承后代的希望全压在自己身上,简直是压力山大。于是各种延医问药,七死八活的好不容易老来得子生了个儿子,结果范老爷太过激动,居然一命呜呼。
  只剩下襁褓之中的范云义。
  皇上觉得范家好生可怜,整个府里死的居然只剩下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婴儿,于是不降袭爵,直接把伯爵之位给了范云义,并在他五岁之后,将其指给了一个皇孙做陪读。
  那个皇孙,就是当年的循王嫡子辛泓承。
  可惜原版范云义也是惨兮兮,一次发烧后就没了,而现在这位范云义穿过来第一天,就叫来探望自己伴读的辛泓承撞了个正着。
  贾敏点头:原来是建安伯府,整个京城人数最少的勋贵之家。怪不得这短短几年能到处联络,及时沟通。
  实在是建安伯府就范云义自己当家,什么事儿都十分便宜。
  不似辛泓承,虽然身份尊贵,但行动却不自由。
  贾敏向来心细,于是问道:“那刘娘子可靠吗?”林家家产私下奉给皇上,可是件大事。
  鸳鸯点点头:“那刘娘子是建安伯府的人,也只是个放出来的奴婢,所以不是靠她回去说话。每回只是送个信过去,建安伯府就派个小轿来接我。”
  原来她就总借口回家出去,还要小心翼翼,如今上面有人撑腰过了明路,鸳鸯自然更不怕了。
  …………
  如今且说荣国府两位太太一同被罢免,导致府里一片低气压。连着三春姐妹都不敢彼此串门,各自老老实实呆在自己抱厦中或是绣花或是发呆。
  府里一派安静,尤其是荣庆堂,更是人人绷着一张面皮,生怕露出一点欢喜被王夫人看到。
  不,荣庆堂也不是人人都不高兴,有一个人非常欢喜。
  那就是赵姨娘。
  听说王夫人破天荒被贾母骂了,还夺了管家权后,赵姨娘高兴地直打哆嗦。
  到了晚间,更是把自己打扮得又娇弱又朴素,等着贾政来。
  贾政跟王夫人多年夫妻,如今只剩下相敬如宾,但凡回后院来歇着,都是住在赵姨娘这边的。
  他一进门,赵姨娘就忙打发丫鬟给贾政递上热帕子擦脸。
  “老爷忙碌了一天,快擦把脸歇歇。”
  又在旁边戳着,手里亲自捧着一个白底云纹的茶盅候着。
  贾政见她殷勤,不由多看了两眼,然后就奇怪了:“你今天怎么穿的这么素?”这不符合赵姨娘往日穿戴呀。
  然后又加重了一分语气:“老太太身子刚好,你不许穿的这样素净,忌讳。”
  赵姨娘摆出委屈脸:“奴婢并不敢招忌讳,只是,只是太太今儿恼的狠了,奴婢不敢穿红着绿的惹太太烦恼。”
  贾政手里还拿着帕子,一怔道:“太太怎么了?难道是大太太进来管家,委屈她了?”
  赵姨娘等的就是这句,连忙凑近贾政道:“今儿大太太过来,跟太太吵了一大场!连老太太都惊动了,亲自移架过来了呢!”
  贾政听到这里就皱眉。
  不管他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他从来对贾母都是千依百顺的。毕竟本朝以孝为先,他又喜名声,自然要处处以贾母为重。
  此时就不满道:“妯娌间有什么大事,居然惊动老太太!之后呢?”
  赵姨娘茶也不端了,搁在一旁案上,开始扭帕子:“哎呀,老爷,这话我不敢说。”
  贾政冷哼一声:“你说!横竖你又不在跟前,又没有你的过失。”
  赵姨娘再也矜持不住,迫不及待道:“老太太生了大气了!当场剥了两位太太的管家权,说她们没用,直接将府里的对牌拿走了。”
  贾政大怒,一把将帕子摔在盆里,转头就走。
  赵姨娘跟出去,目送贾政大踏步往正房去了,回来前仰后合笑了一会,然后招呼丫头:“快,快去厨房讨一壶酒来给我吃。记住要好酒!就说老爷晚上要吃的。”
  实在是太快乐了,必须喝一杯。


第11章 收阿凤
  且说贾政怒气冲冲到了王氏屋里,挥手将丫鬟们都撵了出去——他从来不会像贾赦一样当众给邢氏难堪。
  贾政这根筋还是在的,夫妻一体,谁丢脸都是丢脸。所以在外人跟前,一定要举案齐眉,才好叫人夸一声和睦有礼之家。
  当然背地里就不是这样了。起码这些年为了贾宝玉的教育问题,贾政私下里就没少向王夫人提意见,都叫王夫人拿贾母这顶大帽子给压了回去,压得大孝子贾政无话可说。
  但如今贾政听说,王夫人这回居然连老太太都得罪了,不由当即赶过来,问问王夫人还有什么借口!
  下人们刷刷刷散的无影无踪后,贾政自行坐下,冷哼道:“太太也是王家嫡女,从小三从四德养大的,如何不知道孝敬婆母?如今不但不能给母亲分忧,却给母亲添气,又是什么道理。”
  两人成婚多年,育有两子一女,王夫人又是王家出身,贾政一贯对她颇为敬重忍让,今日这话就是少有的重话了。
  果然王夫人听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里的火却“蹭”地就上来了。
  经过周瑞家的一番话语,王夫人一直觉得自己这两日的倒霉遭遇,是在给贾政背锅呢。
  结果贾政倒好,居然反过来言辞刻薄地指摘她。
  王夫人心里只有三个大字:你也配!
  反正屋里也没人,王夫人便直接道:“老爷又是听了小人的梭摆来寻我的不是?我却也有话与老爷说。”
  然后直接指出,贾母生气夺了二房的管家权,是因为贾政回来晚了,让贾母不乐的缘故。
  贾政脸上讪讪,虽然也有些怀疑是这个原因,但不免更加恼羞成怒:“瞎说,母亲慈和,从不是这样多心的人。还是你与大嫂纷争,才惹怒了母亲。”
  王夫人知道他嘴硬,也不再继续争执,只道:“无论如何,老爷,咱们夫妻总是一体的。如今得想个法子,叫老太太喜欢才是。否则……”她指了指雕梁画栋的荣庆堂正房:“否则这屋子,咱们怕是住不了多久了!”
  贾政沉默一会才开口:“你要如何?母亲从不是朝令夕改的人,这会子拿了对牌去,短时间内只怕不会给你。”
  王夫人淡淡道:“我已然嘱咐了宝玉,这些日子多在老太太跟前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