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王熙凤的另一种人生 >

第1章

红楼之王熙凤的另一种人生-第1章

小说: 红楼之王熙凤的另一种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案
红楼梦里你最喜欢哪个角色?——我最喜欢王熙凤,哭向金陵事更衰时,我是为她而痛的。整个贾家颓败的局势造就了王熙凤的悲哀,故而我准备改写王熙凤的命运,让她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好久没写文了,感觉还真不好找,希望大家能够督促我快点写文,本作者小心肝太脆弱,希望各位评论的时候就不要各种骂了,不喜千万慎入,大家都开心,最后,新文求呵护,评论收藏使劲向我砸来吧!!!

内容标签: 红楼梦 穿越时空 婚恋 古典名著
搜索关键字:主角:王熙凤/许烨之、柳君蕙 ┃ 配角:红楼梦众人,许府众人,王府众人 ┃ 其它:轻松,生子,宅斗,红楼,穿越,阴差阳错 


第1章 人物分析
来源于360百科的人物剖析:
王熙凤…………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王熙凤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财主的女儿和长安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梯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王熙凤形象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王熙凤的各种评语也是非常多的,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王熙凤叫做“女曹操”,称之为“胭脂虎”,就是母老虎。在许多评论中,就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这恐怕是每一个《红楼梦》偏爱者都会有的一种感受。
人物新解
历史长河中,对王熙凤的看法大多是持贬低的态度,一度成为历史的主流观点,包括一些红楼梦研究者,也都褒少贬多。近些年来,也有为王熙凤这个人物角色重新定位的,其中有一些红楼研究者,也有民间的红楼爱好者,甚至有为其喊冤的。
新解主要观点汇聚
(1)王熙凤这个人物角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一面,很生活化和现实化。从根本上与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种虚拟化的人物相对称,生活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难找到的,而王熙凤却到处都是。因此定位王熙凤这样的角色,就应该有不同的眼光和标准。
(2)有红楼梦新解者认为,传统意义上用“贾瑞的死,尤二姐的死,王熙凤的凡事利己”作为把王熙凤这个人物角色塑造成众人唾骂的形象,是有失偏颇的,甚至是“情绪化和观念化”的误读,误解。同时,分析贾瑞的死,尤二姐的死,都不能尽把罪责归咎凤姐身上,认为那样太片面化,不太符合客观。有红楼爱好者写博文指出,“贾瑞和尤二姐的死,铁槛寺弄权致张金哥和守备公子双双殉情”都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还跟相关的客观环境有关。完全归罪于王熙凤,显得太过分,严重剥离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统一的属性。
(3)王熙凤作为封建社会下的女人,具有超前的独立女人意识,尤其对男权的**极其痛恨,在《红楼梦》中表现出对老公贾琏的痛恨和厌恶,但又不敢强烈表现,只是犀利言语的表露,狠狠地骂贾琏,挖苦贾琏。贾琏与多姑娘偷情,与鲍二媳妇偷情,王熙凤知道后就非常愤怒,但封建男权的三妻四妾伦理观念又在压迫凤姐,到最后,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忍无可忍,最终爆发,加上贾琏之妾秋桐和丫鬟的添油加醋,导致尤二姐吞金自杀。认为站在客观女人的角度上讲,王熙凤也是封建男权下的牺牲品,其也值得同情。有红楼爱好者博文指出,认为是“女人间荣辱的争斗”。
(4)“关于说王熙凤奉承贾母”,新解者认为,用这个批评王熙凤,就太冤枉了。王熙凤这个人本身就是爱说爱笑的人,其办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其本身口才好,能言善辩,会说会道,能逗得贾母开心,也不奇怪。有红楼爱好者指出,贾母是一个表面图享乐而实际是一个有世面认识的老人,王熙凤善于搞好与上级的关系,而她的上级又是她的长辈,算孝敬,算策略,也不为过。更何况,世上能讨得长辈高兴的人也不见得多,不能博得长辈高兴的人往往又被说成是不孝敬。也实在太让凤姐为难了。
(5)“关于说王熙凤扣着月钱不发,放高利贷等”,新解者认为,王熙凤作为贾家的管理者,有权对财政进行处理和安排。从文中可看出,王熙凤无意扣月钱不发,只因放高利贷投资,有时发放就晚些,再者,‘放高利贷’在封建社会是合法的,同现在炒股的合法性类似,王熙凤用于投资,来支撑贾府的开销,足见其有责任心和善于理财持家的才华。
(6)新解者博文指出,王熙凤有赏识人才的眼光,能把林小红看中,收在门下,这在贾府是无人能比的。还指出,王熙凤的才华,贾家无人能比,薛宝钗虽懂人情通诗书之礼,但论实践才干,是赶不上王熙凤的。
(7)新解者指出,王熙凤同邢夫人和赵姨娘等有冲突,尤其在遏制贾家荣府反派赵姨娘等有极大的功劳,不算反派人物。
(8)关于贾府的没落衰败,新解者认为凭所谓的索隐谐音法等,王熙凤姚笛版是不能说明全由王熙凤成为承担罪过的。贾府这个没落家族,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就指出王熙凤到贾家时,贾家已是每况愈下了,贾家整个家族的没落衰败,贾家的男人是要付责任的,而贾府里的女人除了王熙凤以外,难道可以脱干系吗?是不能的。所以贾家覆没罪责不能全归罪王熙凤。
(9)王熙凤,最后哭向金陵事更哀,巧姐遭难等,对王熙凤而言都是致命的打击。而作为贾家的当权者,没有理由把贾家往死路推,那岂不是断自己的路。王熙凤也是个悲剧角色,被“棒打出头鸟”,落井下石,终难善终。
总而言之,王熙凤这个人物角色,人们讨论得多,评价也多。有人评价道:“王熙凤啊王熙凤,叹你命好啊又叹你命薄,说你才华气宇不凡,却不知才高易遭人嫌,为己为家一生累,反倒遭人怨,聪明为人耍花招,不料一招招把命关,心非真毒,手段实辣,身为娇贵,行动爽快,活生生的真女人,真正的活女人。”
至于读者的认识,按有人的话“《红楼梦》流传已经几百年了,阿凤也跟着在人们心中几百年,其形象或许还是不能完全敲定的,但会更加深入人心,这应该是深信不疑的一点”。
作者有话要说:
好久没写文了,感觉还真不好找,希望大家能够督促我快点写文,本作者小心肝太脆弱,希望各位评论的时候就不要各种骂了,不喜千万慎入,大家都开心,最后,新文求呵护,评论收藏使劲向我砸来吧!!!我最喜欢了···


第2章
世间事不一定都有道理,世间事冥冥中又似乎总是有点儿道理。
世间事之中王熙凤的事上演了。
年方二八的佳人,坐在梳妆台前任由仆妇们打理着日常起居,只不过她那双柳叶眉半扬着,旁边给她梳头的仆妇正在嚼舌的道:“姑娘,你可不知道外边都将那柳尚书家的柳姑娘传成什么样了,一忽儿是什么恍若神仙妃子,一忽儿又是什么天上的文曲星投了女胎,绝世的佳人一般似的,听说太子也有意纳她当侧妃呢,只不过奴婢瞧着也就是个狐媚样儿,专钩人家男人的魂儿。听说前儿个贾家门里的琏二爷出门风流,不知怎的就见着柳姑娘了,登时两眼就放直了似的黏在柳姑娘身上,那柳姑娘也不知道避嫌,就那么让人看着,还冲琏二爷笑呢。这还不算,琏二爷回了家就央求贾老夫人上柳尚书家提亲,贾老夫人虽然没有同意,但是琏二爷天天在老夫人房门外跪求,也不知道老夫人会不会就应了。只是委屈了姑娘你了,谁不知道贾史王薛四大家,那都是同气连枝的,而姑娘你和琏二爷两人虽然没有婚约,但是那结亲的意思是打小就有的,都怪琏二爷犯浑,到叫姑娘你难堪。”
说这话的婆子崔婆子,原本是王熙凤母亲的陪嫁丫鬟,只是她母亲死的早,故而到王熙凤身边当了个梳头的仆妇。崔婆子待王熙凤那是忠心耿耿,王熙凤待她倒也宽和,因此她便也敢在王熙凤面前说些逾越本分的话。
半扬着眉的王熙凤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不高兴,但她却也没有急吼吼的发泄不满,毕竟现在的贾琏之于她,还是个陌生人,虽然两家都有结亲之意,但怎么说少男少女间还没有那种夫妻之间的情谊。
轻哼了一声,王熙凤将半扬的柳叶眉落下,轻启朱唇淡淡的道:“给我说说那个柳君蕙都写了什么诗词吧,前个去夏侍郎家做客,他们家夏烟柳一个劲儿的夸赞柳君蕙秀外慧中,尤善诗词曲赋,今儿个我就听听,看是怎么个妙人儿能写的出人人夸赞的词句。”
崔婆子也不知道这样的王熙凤是生气还是没生气,只得陪着小心慢慢回忆似的背了几句:“奴婢我常听别人念叨的词句就有这么几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还有很多其他让人欣赏的词句,不过奴婢年纪大了,不大记得了。”
虽然崔婆子说的小心,但是王熙凤还是怒了,不是怒她和琏二爷的纠葛,而是因着柳君蕙这些诗词纵然自己如何努力也是达不到的。
王熙凤这人要强,别人她倒也不会盲目的比来比去,但是对于柳君蕙,她却是打眼里心里120个讨厌,以至于但凡关于柳君蕙好的情况,她都不高兴。
当然,王熙凤也就是当着崔婆子的面才这样,在外面,她那可是一枚娇俏的小辣子,模样俊俏,而且嘴比蜜都甜,哄得夫人小姐没有一个不喜欢她的。
发了一阵无名火,王熙凤也算回归了常态,梳洗打扮过后,她便袅袅娜娜、粉面含春的往婶婶赵夫人那里请安去了。
王熙凤的父母早逝,原有的那几个姨娘也被遣散了,故而偌大个王府,其实已经完全是她叔父王子腾的府邸了。好在王熙凤聪明伶俐,且能言善语,好察言观色,倒是哄得王子腾夫妇待她如己出。其中赵夫人待王熙凤更好,赵夫人原本是有个女孩儿的,但是从小就体弱多病,将养到十二三岁时候就撒手去了,赵夫人一腔爱女之情碎了一地,人也病倒了,恰此时九岁的王熙凤衣不解带的侍奉,到得了赵夫人的疼惜,把她当亲女儿对待。因此王熙凤虽然年幼不幸,但却也是并未受什么苦的。
王熙凤一路走过抄手游廊,迎面的丫鬟婆子都恭敬的对着王熙凤行礼,得力的婆子还满脸堆笑的逢迎着,这倒让王熙凤的心情好了不少。没办法,人上人的感觉总是好的。
赵夫人身体也不怎么好,时常犯些小毛病,王熙凤自十一岁就开始协理管家。到了今年年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