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王熙凤的另一种人生 >

第26章

红楼之王熙凤的另一种人生-第26章

小说: 红楼之王熙凤的另一种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房这边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西跨院里生了华哥儿的谢姨娘心里却不是个滋味。自从这个王氏嫁过来当继室之后,自己这里不仅老爷的宠爱没有了,就连华哥儿也被抢走了,现在那人又生了个儿子,只怕华哥儿以后都要失了老爷的疼爱了。
谢姨娘不甘心,自己长得哪里就比那王熙凤差,华哥儿哪里就比不得那个刚出生还看不出什么的涵哥儿?
不信邪的谢姨娘这日里穿的花枝招展的等在许烨之回后院的路上,准备重新博得许烨之的宠爱,也顺便给那个继室主母点颜色瞧瞧。
不得不说,谢姨娘很是美艳妖娆,20岁左右的年纪正是春色无边的时候,更兼长得杏眼桃腮,粉面含春,身材窈窕,**饱满,眉眼间也带着一股婉转的风情,可算是万里挑一的绝色,这样的女人无论含情脉脉的看着谁,想来谁都是招架不住的。
谢姨娘便也是仗着这一点,才敢在许烨之回后院的路上拉人的。
天色越来越晚,下衙回来的许烨之脚步急促,没办法,娇妻幼子都在等着他,由不得他不脚下生风。
然而,眼看着就要到正房了,却不想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直接挡住了他的去路。待看清楚来人是谁,许烨之哪还能不知道谢姨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妾身给老爷请安。”拦住了许烨之去路的谢姨娘,风情万种的给他见了礼,然后便拿一双眉目含情的大眼睛勾着许烨之,秋波之中的诱惑**。
明知谢姨娘意图的许烨之,看着谢姨娘在他面前搔首弄姿,眼睛里的不是意乱情迷,而是冷眼旁观。至于内心里,许烨之只觉得谢姨娘除了有一副好皮囊之外,比王熙凤差远了!
而另一边,原本还在展示自己魅力的谢姨娘,妩媚着妩媚着却发现,事情好像不对!自家老爷那是什么眼神?怎么感觉有种深深的鄙视?
不待谢姨娘反应过来,许烨之已然开口道:“你这是干什么?”
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当然是要拉你进屋了……
不过谢姨娘可不敢这么说,自家老爷本来也不是迷恋女色的人,惹恼了他,恐怕以后更是要被冷落了。
“老爷您每日早出晚归,甚是忙碌,妾与您已是久未谋面了,本想着趁今日能远远地看您一眼便够了,可是只远远地看着,妾真的做不到。”谢姨娘不禁泫然欲泣道。
看着谢姨娘假模假式的拿着帕子抹眼泪,许烨之不禁有些头痛,虽然他对谢姨娘没什么感情,但总也不能直接给她没脸,可是不直接断了谢姨娘的心思,恐怕她接下来还会出幺蛾子。到时候若闹到王熙凤的耳朵里,恐怕他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不得已,许烨之只得道:“许府不会少你的吃喝,也不会少你的穿戴,以后你只安心呆在许府罢。”
许烨之的话如一记闷雷一样,砸的谢姨娘神情呆滞。
她怎么也没想到,老爷会这样无情!
原本还装作泫然欲泣的谢姨娘,这回是真的红了眼圈。虽然她是妾室,但妾室就不能渴望男人的爱吗?
“老爷,妾跟在您身边已有三年了,您怎么能如此对妾?”说罢,谢姨娘便哭的梨花带雨,潸然泪下。
看着情绪有些失控的谢姨娘,许烨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可否认,他算是负了谢姨娘,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不想看到王熙凤伤心难过,不想看到王熙凤因善妒而性格扭曲,就只能选择辜负谢姨娘和陈姨娘。
此时,许烨之不禁暗自庆幸自己只有两位姨娘,否则,他真要被负心债给压死了。
这还不算完,谢姨娘继续红着眼睛说诛心的话:“老爷,既然您已经不欢喜妾了,那妾在这府里也只剩下华哥儿这么一点儿念想,现下夫人她又才生了涵哥儿,只怕也顾不到我的华哥儿了,求您就让华哥儿养在妾身边罢!”
“不行。”许烨之直接拒绝道。
王熙凤虽然对华哥儿和如姐儿不如亲子,但却也没少了他们吃穿用度,就连伺候的下人,也是隔三差五的就会敲打一番,生怕那起子捧高踩低的奴才拿大。而且对于两个孩子的教养也是用了心的,这样的主母无论怎么说,都是合格的。许烨之任何没有理由要把华哥儿的抚养权交给谢姨娘。
至于说孩子的心灵建设问题,作为古代士大夫的许烨之表示,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毕竟别人家庶子不也是这样过的么,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庶子过得都不及华哥儿呢。
……
……
许烨之跟谢姨娘的对话,王熙凤自然是不知情的,但谢姨娘拦了许烨之这件事,第二天王熙凤便知道了。彼时,王熙凤正在逗弄着吃饱喝足的许涵奕小朋友。
王熙凤逗弄许涵奕的手只停顿了片刻,便神色如常的道:“这件事便罢了,若她再有下一回,我可就不会这么好性儿了。”


第45章
秋去冬来, 转眼又是大半年时间过去了。
这大半年的时间里,王熙凤的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服。详细说来,便是平日里既有许烨之对她的尊重和宠爱, 又有许涵奕小朋友的卖萌讨喜, 还有长辈亲人的爱护帮扶, 再加上府里的下人都被梳理的老老实实的。她若是说不舒心, 想必老天爷都会觉得她矫情。
王熙凤原本生活的很滋润,可是, 朝堂上的一件事却打破了她这神仙般的日子。
因着连续两年大雪加严寒,北方匈奴人纠集十万之众,偷袭了边城云中郡!
匈奴人入城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大量云中郡百姓流离失所,被杀及被冻死者不下十万。就连云中郡郡守万忠宇以及云中郡守备忠武将军严虎都以身殉国。
如此大的人祸自然使得朝野震怒, 就连一向主和的文官集团也都纷纷上书为民请命,皆言不严惩匈奴人, 难堵天下悠悠众口。
文官动动嘴,武将跑断腿。作为本朝有数的武将世家,许府一门自然就脱不了干系了。当然,但凡做武将的, 也没人会认怂, 反而更多的是跃跃欲试,毕竟,想升官,可是要看军功的。
不过这次, 许烨之和他父亲许忠杰的观点却出现了分歧。
依着他父亲许忠杰的意思, 这次杀敌立功的机会许家自然是要掺和上一脚的,他自己到没什么, 但大儿子许亭之、女婿戚百威的官职还不高,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往上挪一挪官职。
而许烨之则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一则,许家早有一门五虎的称谓,而他父亲许忠杰又在军中有很高的地位,此时再让大哥许亭之、妹夫戚百威立了大功,恐怕会有功高震主之嫌,到时,皇帝的猜疑,百官的猜疑,对许府一门都不是什么好事。二则,此次匈奴偷袭云中郡,皆是因为连续两年严冬大雪,匈奴人没有食物所致,这样的匈奴人怕是已经饿红眼了,并不好对付,弄不好就要马革裹尸。虽说武将并不具生死,但许烨之却并不想让自己的亲人去死。
许烨之的意思许忠杰不是不懂,但他已然上了年纪,若不趁着还能领兵时,多多提携儿子和女婿,只怕等他年纪再大些,想要再提携恐怕就难了。
不过,许忠杰最后还是听了许烨之的话,一是许家现在确实是有些招人眼,二是,人年纪毕竟大了,一家人健健康康的还是很重要的,许忠杰真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故而,朝议时,皇帝问谁可领兵讨逆,许氏一门保持了低调。
皇帝对于这一现象也比较满意,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对于许氏一门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忌惮的,此次许忠杰如此上道,皇帝大人表示心情很好。
心情很好的皇帝,最终点了博阳候辅国大将军郑威作为此次讨伐的主帅,并领兵十五万,抵御匈奴人的入侵。
事情到这里也算皆大欢喜,可是事情并不是到此结束。
出征没两个月的博阳候刚与匈奴人遭遇便吃了败仗,折损了一万余人。随着军情奏报到来的,还有博阳候请罪的折子,博阳候虽然一边请罪,但还是在折子里表达了驱逐鞑虏的决心。
皇帝大人虽然对博阳候刚遇敌便吃了败仗有些不满,但两军对战之际,也不是能说换主帅便换主帅的,故而,皇帝也只能下了申饬的旨意,要求博阳候务必将匈奴人杀得哭爹喊娘不可。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大家期盼的方向进行。
又两个月,博阳候大大小小的败仗吃了不知凡几,上的请罪折子也没有了之前的斗志昂扬。
皇帝大人简直气急,不过他也知道博阳候怕是顶不住匈奴人的攻击了,故而,再次上朝,皇帝便将增兵事宜拿出来商议。
虽说是商议,但文武百官都知道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区别只在于该由谁领兵而已。
区别于上次满朝文武的积极踊跃,这次的朝议显得有点冷清,究其根源,一是文官集团哑了火,二是文官集团隐有分成不同观点的趋势,三是,武将对于匈奴人的战力也有点没谱,虽然他们不怕死,但这年头谁没事愿意去死!
见满朝文武如此这般,皇帝大人内心不由一阵气闷,但他此时却也没办法。虽说他是皇帝,是天下至尊,但他想坐稳皇位,就不得不倚靠这些文臣武将,尤其是在国家不稳的时候。
皇帝大人忍着心中的气闷,柔声开口问道:“众位爱卿可有觉得合适的人选?”
皇帝大人的话很阴险,不问是否有愿意领兵出战的,而是问大家觉得是否有合适的人选,这样即便没有自荐的,皇帝大人还可以点几个文官问问谁比较合适。
不过,即便皇帝大人如此说了,也没有人站出来举荐。毕竟这事到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香饽饽了,举荐谁都是得罪人的事。
皇帝大人也料到了会这样,因此也并没指望谁能站出来说点什么。直接点名道:“蔡太傅,你以为何人可以当此大任?”
被点名的蔡太傅是皇上的心腹,虽然不愿得罪人,但已经被皇帝点名了,他也不敢耍滑头,否则就要失了圣心了。与圣心相比,武将的那点仇恨值真心不算什么。
蔡太傅朝上深躬一礼道:“臣以为,连续两年大雪寒天,匈奴人想必已是饿的红了眼了。匈奴人本就勇猛,破釜沉舟之下只怕更是难缠。我朝若不派出最精锐的兵勇,只怕匈奴人还要在我边境肆虐。纵观我朝,称得上最精锐的,只怕也只有骠骑大将军许忠杰率领的忠虎军了。”
虽然不得不说得罪人的话,但蔡太傅还是将许忠杰夸了又夸,希望能从许忠杰那里挽回点印象。
其实皇帝也就等着蔡太傅这些话呢,有了蔡太傅举荐,皇帝也好开口问,开口问了就不怕许忠杰不领命,毕竟武将都是要面子的。
“许爱卿,蔡太傅的举荐你以为如何?”
其实这样的情况,从博阳候屡战屡败的时候,许忠杰和许烨之就预料到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无论是为国为家还是为民,许氏一门都推辞不得。
故而,许忠杰从武将列里出来,直接躬身一礼道:“陛下,臣虽年迈,但为国事,臣愿肝脑涂地,马革裹尸。”
对于许忠杰这样干脆的领命,皇帝大人还是欣慰的。隧道:“许爱卿不愧是我朝的肱股之臣。”
“既如此,朕便命骠骑大将军许忠杰为本次御敌的主帅,统领全军,博阳候为副帅,听从调遣。再命骠骑大将军领兵十万,即日起程,此次,誓要大败匈奴人。”
“是,陛下,臣许忠杰领命。”许忠杰沉声道。
至此,许氏一门抗击匈奴人已成定局。


第46章
浩浩荡荡的大军在点将台拜别天子后, 携着一身风雪开拔,赶赴战场。
周夫人带着韩氏田氏以及王熙凤等人混在送别的人群中,目送着丈夫儿子远去, 直到完全看不到踪影。
带着不舍和忐忑, 周夫人对着几个媳妇子道:“你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