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王熙凤的另一种人生 >

第5章

红楼之王熙凤的另一种人生-第5章

小说: 红楼之王熙凤的另一种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声道:“凤丫头没跳进贾家这个烂泥坑也是福气,等以后许个好人家,未必不比嫁给贾琏那个好吃懒做的公子哥强。姑母也没什么能帮衬凤丫头的,这里有我平日里攒下的200两银子,你且拿着,以后也能添一些生计。”
王夫人这话前后说的矛盾,前面说贾家不好,后面却又担心王熙凤找个更不好的人家,任谁听了都能听出她还是有些抬高贾府的门庭的。好在赵夫人和王熙凤也不愿再多做计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拿了王夫人的200两银子道了谢,直接就走了。
二人上了马车,王熙凤乖巧的将王夫人给的银票,以及贾母给的匣子一起递给了赵夫人,一副听凭处置的样子。
赵夫人也不是个眼皮子浅的,对于贾母给的见面礼以及王夫人给的200两银票,只是吩咐王熙凤要好好存着,以后还可以当嫁妆,女人这一辈子还是要有钱财傍身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云云。
对于赵夫人的苦口婆心,王熙凤眼圈红了红,扑倒赵夫人怀里娇嗔着,然后乖巧的应了。
见王熙凤如此,赵夫人慈爱的笑了,只是在王熙凤看不到的角落,赵夫人皱了皱眉,内心为王熙凤的将来担心。毕竟王熙凤的年纪也不小了,而且身世背景也不多显赫,兼且上无父母,只有一个哥哥撑场面,这样的身份也不知道哪个高门能上来提亲。
马车一路摇摇晃晃的回了王府,王熙凤辞别全身透着困乏的赵夫人,往自己的小院去了。
王熙凤是感激赵夫人的,毕竟她年幼失怙,自小都是赵夫人照顾着她,虽然不是亲娘,但是大半个亲娘到还是有的,就今天这个事儿,要不是赵夫人给她撑腰,贾母怎么会认她做孙女,又给了她一匣子宝贝。
人情冷暖,王熙凤自是在心里丈量的清清楚楚,此时王熙凤在心里暗暗下决心道:“以后就把赵夫人当亲娘待,来弥补自己将赵夫人也算计在内的愧疚之情。”
这么想了一路,王熙凤已经坚定了这个想法,16岁的小姑娘不禁为自己这个决定开心了起来。没办法,没了娘的辛酸也只有没娘的孩子知道,此时有一个媲美娘亲的人存在,怎能不让人高兴?
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王熙凤屏退丫鬟婆子,独自一人将贾母给的匣子打开来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不仅仅是一个首饰盒子,里面竟然还放了10张100两面值的银票,再加上上边装的满满的金银宝石钗环,王熙凤估摸着总价值都快到2000两了。
这么一笔巨款,看的王熙凤咂了咂舌,没办法,她每月的月钱才2两银子,见到这么大笔的钱财她没两眼放光,一副守财奴样,都说明她家教良好了。
从钱财上回转心神,王熙凤将银票拿出来,独自放在自己的小金库里,又将钗环首饰也放在柜子里,两厢锁好,又检查了一下安全性,这才安心的坐在圆桌前喝茶。
并叫了平儿和喜儿进来服侍。
······
······


第8章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看文的筒子们,要记得收藏和评论啊!!!要知道收藏和评论才是六木写作的动力啊,没有人支持的话写作就会觉得很枯燥的·····  这件事便也算告一段落,王府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常态,王熙凤依旧代赵夫人管家,赵夫人依旧病病歪歪的,下人们在王熙凤的淫威之下也都规规矩矩的····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要过去的,起起伏伏才是人生的常态。
时值冬日,王府里平地响了一声炸雷:有媒人上门来给王熙凤提亲了,而且提亲的对象还是京城里的传奇一号——许烨之。
说起许烨之这个人,完全当得起京城传奇一号这个称呼。
许烨之祖上也是随**打天下的良臣猛将,故而西梁国建立之始,论功行赏之下,许家也得了个五代世袭的侯爵爵位,不过相比贾家,许家就不那么幸运了,许家先祖大多寿元不长,所以当贾家抓着最后一代爵位苟延残喘时,许家的五代世袭爵位早已经从许烨之父亲那代就尽了。
许烨之的父亲许忠杰也不是个普通人,虽然家族的爵位没了,但是凭借着家族在京城多年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也凭借着他勇武过人、睿智非常的自身条件,生生在而立之年在朝廷里占了个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的官职。
他们家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与贾家是正好相反的,贾家一门此时不是吟诗作赋,就是在勾心斗角,哪里还有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其实,以客观的角度来说,两家所处的境遇都是差不多的,只是许家是突破了禁锢己身的茧蛹,一路往上坡路走,而贾家则是固步自封的蚕,一个劲儿的在走下坡路罢了。许家这是焕发第二春的树,贾家就是垂垂老矣的老朽,等着行将就木。
不说这些,只是许烨之。
有许忠杰这样睿智的父亲,许烨之注定就不是个庸才。他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勇夺当年的武举状元,十八岁跟着父亲许忠杰上了战场时,已经能够将五千人的队伍指挥若定了。甚至在突袭西北番邦时,他还做了前锋。战场上的许烨之不仅勇猛过人,而且足智多谋,战术战法灵活多变,当真是奸诈狡猾的让西北番邦闻风丧胆。
当时大军凯旋而归时,就有传言说许烨之将是西梁国百年难得一遇的帅才,其军事成就必定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评价,对于一个年仅20岁的人来说是多么的辉煌,不过,即便有这样高的评价,却也依然不能阻挡许烨之弃武从文的决心。
是的,百年难得一遇的帅才弃武从文!!
这消息在当时的京城无疑是平地一声炸雷,不仅让老百姓晕晕乎乎的,就连朝堂上众位卿家以及皇帝都是扼腕叹息。
不过人各有志,人家许烨之不想当武将,谁也不能将他绑在武将的位子上。而且老祖宗有古训在那里呢 :强扭的瓜不甜。
当然,坐拥天下的皇帝必定是不甘心人才流失的。他曾经私下里找许忠杰,想让他劝一劝许烨之,毕竟一个不世出的帅才就这样隐默实在可惜。不过在这件事情上,许忠杰倒是露出了苦笑,他当时是这么对皇帝说的:“皇上,烨之虽然是我儿子,但是他决绝做出决定的事情是八百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他既然不想再当武将,必定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我并不能强迫他。”
这其实都是台面上的事情,至于台面之下,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许烨之弃武从文的原因,也可能许忠杰并不反对他弃武从文。当然这都是台面下的事情,谁知道呢。反正结果就是:许烨之成了文官,而且他这个文官同样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京城里有老学究评价许烨之道:“许烨之此子人中龙凤,不仅博学多才,睿智非常,胸有丘壑,而且心系天下,为万民请命,当真是社稷之福。”
许烨之在文官一途上又得了这么高的评价,这才让皇帝不那么惋惜许烨之弃武从文这件事了。毕竟武将只有战时才能发挥作用,而文官那可是一年365天都得给他干活啊。
许烨之这个传奇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年一小跳,三年一大跳,没几年的功夫就已经坐稳了从三品的给事中的官职了。而此时,他的年龄才26岁。
人都说官场得意,情场失意,许烨之也没能逃出这个怪圈,26岁的许烨之已经鳏居两年了。
自十五岁大婚后,许烨之的妻子季氏嫁过门来,两人倒也过了几年美满的日子,只是后来许烨之外出征战,而季氏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最后拼了命生了个姐儿后,身体就更加虚弱,没多久就撒手西去了。
留下的姐儿芳姐儿也是瘦瘦小小的一个,娘胎里带出来的不足之症吃药也不好,三岁的年纪了还像个一岁多的孩子,看着都让人可怜。
许烨之虽然在官场上如鱼得水,但是对于他这个女儿却是心力交瘁,每逢抱着芳姐儿瘦弱的身子,他心里都不好受,毕竟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血脉。
以上是许烨之家里的情况,再说他本身。
作为一个高门的壮年男子,绝对没有一直鳏居的道理,家族的传承,血脉的延续都需要他再次娶亲。不光如此,内宅之事,男人的生理需求,也需要他娶亲来平复。
许烨之自没有为亡妻守身如玉的觉悟,指着一个古代男人这样做才是不切实际的,更何况这么精明的许烨之了。
因此当他母亲委婉的传达了他父亲许忠杰的意思后,许烨之也就同意了,不过对于结婚对象,他倒是有要求的。
京城女子,除了柳君蕙久负才名的,还有一个就是王熙凤这个凤辣子管家有方的名声了,至于其他女子各种各样的名声,那都不是能让人记忆深刻的了。
而且也不知道是哪路大神将这样的名声传到了许烨之的耳朵里,以至于一提到再婚对象,许烨之理所当然的想起了王熙凤这个人。
前些日子贾家和柳家的亲事许烨之也有所耳闻,也知道王熙凤的处境似乎也并不好。而且以王熙凤的年纪,对别人来说倒也不是一个适婚的年纪,只对于他这个鳏夫来说,这年纪也不大。
故而,许烨之对着他亲娘委婉的提了一下王熙凤的名字。
从儿子许烨之口中听到王熙凤这个女子时,周夫人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皱眉。他儿子虽然是鳏夫,但那能力地位在那儿摆着呢,想要续娶个什么样的姑娘都不是问题,就算娶个侯府的小姐那也不是难事,何苦要选一个家门不兴,人丁不旺,还没个岳丈的人家呢。
只是她也知道自家儿子的品性,既然有了决断,那就不是一头牛能拉回来的。这事还是顺着他的意好,毕竟这日子还要他自己过,娶个不顺心的回来,最终还是难为自己儿子。
周夫人勉为其难的同意,如此一来,这才有了媒人上门来给许烨之提亲这一事。


第9章
许烨之的媒人上门提亲这件事在王家也是掀起了滔天波浪,尽管众人都不说,但在心里也都是认为王熙凤命不好,嫁不了什么好人家了 。任谁都没想到王熙凤还能有这样好的姻缘。
尽管许烨之是个鳏夫,但不可否认,包括赵夫人和王子腾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门好姻缘。
但是王熙凤并不这样人为,以王熙凤来看,嫁给许烨之,她就是个填房,逢年过节还得给原配敬茶,而且还要执妾礼。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填房这东西最怕别人说长道短,谁家有个填房,那都是女眷们议论的焦点,好听的不好听的,做了填房后你就都得受着了。而且谁知道夫家会不会拿两任媳妇比来比去的,再有,原配的孩子,原配的家族,都是麻烦。这就是个火山口,没得安生日子。
不过王熙凤也知道自己处境不好,大概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因此虽然内心很是煎熬,却也没使什么手段破坏包括婶子赵夫人、叔父王子腾、亲哥哥王仁共同将她嫁给许烨之的决定。
王熙凤有时也想这就是命,既然上天安排了她跟许烨之的这段姻缘,她且闯一闯,看最终是能修成怎样一段果。
两家已然将婚事定了下来,就定在腊月二十六,良辰吉日,宜嫁娶,家兴旺。古语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可见抢在年前结婚在古代很是流行,王熙凤和许烨之的婚事也算抢占了一把时髦。讽刺的是耍了她的贾琏和柳君蕙的婚期竟然是在明年的三月份,竟然还比她这个被甩了的晚了。
此时已是冬日十月末了,距离大婚的日子不足两个月,两家就开始忙着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请期不过是个过程,两家早定了日子,故而也就走了一个过场罢了。两家就这样连着一通忙,忙到请期时,日子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