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剑三]剑舞笙歌 >

第61章

[剑三]剑舞笙歌-第61章

小说: [剑三]剑舞笙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琉璃渠:秀恩爱秀成这样……就是没有正式确定也差不多了吧?
  【世界】莲子:可是为什么突然就要分手?
  【世界】玉荷里:大概是因为霜秀发现自己的真爱是剑道?
  【世界】青紫:于是女神是看破红尘了吗?
  【世界】月繁华:难道重点不是女神为什么会突然这么说嘛?
  【世界】摸摸:未知。
  事实上,在玩家们沸腾起来的时候,NPC们也在自己的频道里刷着消息。
  【柳云裳】嫁人好可怕,我要单身一辈子!我要献身剑道终生不嫁!
  【柳惊涛】妹子你怎么了是不是被欺负了?大哥这就来给你挑个公道!
  【柳风骨】云裳,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
  【柳静海】阿姊的剑似乎还在藏剑山庄?
  【柳夫人】我的女儿啊……你怎么就走了这样的路呢?
  【唐书雁】二姐你……
  【杨逸飞】柳姊……绛婷说她要和你睡今天。
  【周墨】……@叶英
  【李白】霜秀如若专心欲剑道,可来长歌一行。
  【杨青月】好友啊,你可要仔细想清楚。@叶英
  【燕忘情】霜秀姑娘出身霸刀,此事苍云自然支持。
  【吕纯阳】柳丫头,别忘了你还欠我老人家一局棋。
  【李忘生】霜秀日后剑术定然更有进步。
  【谢云流】可堪一战!
  【洛风】云裳你啊……芷青我们挑个时间我带你去昆仑看风景好不好?
  【曲云】师姐的一切决定我都支持!
  【唐无乐】@叶英。快把你家的带回去!
  【曹雪阳】楼上闭嘴,妹子还不是他家的!
  【李承恩】我就不说话。@叶英。
  【杨宁】我和老大学好了。@叶英
  【唐无影】@叶英。不要再带坏我家妹子了……小婉她特别喜欢和霜秀学啊!
  【唐傲天】@叶英。快把她领回去啊!!!!我女儿真的不需要跟着她学!
  【梁翠玉】@柳云裳。做得好!有我当年的气度。
  【孙思邈】@柳云裳。记得过几天来做检查。
  【裴元】@柳云裳。记得过几天来做检查。白胭过几天就是七夕你来找我还是我来找你?
  【东方宇轩】碧玲啊……
  【谷之岚】柳姑娘怎么……
  【苏雨鸾】霜姐姐是武功又有了突破吗?
  【小七】师姐么么哒,等我回来你继续教我练剑好不好?
  【叶芷青】师妹开心就好。@洛风,好啊。
  【萧白胭】师妹喜欢就好。@裴元,你来七秀怎么样?
  【叶晖】大哥这是怎么回事……@叶英
  【叶炜】大哥这是怎么回事……@叶英
  【柳夕】姐姐做什么我都支持。
  【叶蒙】大哥这是怎么回事……@叶英
  【叶凡】大哥这是怎么回事……@叶英
  【王遗风】大哥这是怎么回事……@叶英
  【叶英】楼上的不要乱喊人。还有,其实父亲只是随口一说而已,不用害怕@柳云裳。
  【柳云裳】我并不想成亲。
  【叶英】我们是知己,没有这种的问题。
  【柳云裳】嗯。即便我献身剑道,你也依旧是我唯一的知己。
  【叶孟秋】我说什么了了我……                        
作者有话要说:  等等,让我先整理一下后面的想法……
先放番外好了,和基友聊天的时候出来的脑洞。
纯娱乐,不要带入正文
其实本来的脑洞是叶孟秋说了妻子就应该管理后宅正好被柳云裳听到于是姑娘受了一点惊吓觉得自己如果待在后宅的话还不如终身不嫁的好这样的,然而……写出来好没有意思啊!

  ☆、南阳

  既然答应了柳云裳,叶英也并非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第二天便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和裴元一道上路。
  一路的颠簸倒是不算什么,大唐的马车本来便是超乎寻常的平稳,更何况他们做的还是叶英特地准备的上好的马车,别说是颠簸,你就是躺在上面睡觉也不会有半点的摇晃之感。就算是柳云裳“大病初愈身体虚弱”,一路上也是十分的安稳。
  裴元就看着叶英把柳云裳当一碰就碎的琉璃娃娃看照顾的无微不至争取什么都替柳云裳做到让柳云裳只要安安静静的休息就好,然后在柳云裳眼神求救的时候沉着的忽视。
  实在不是裴元不想帮,而是看叶英那样子,裴元觉得自己开口也没什么用。
  “既明这是心病。”裴元很深沉的对柳云裳说道,“既明的心病是什么云裳你也知道,心病只有心药能医。我说了也没用,在这件事情上面,你要依着他。”
  对于裴元的这个回答,柳云裳沉默了半盏茶的功夫,然后恶狠狠的给了裴元两个字。
  “庸医!”
  裴元欣然收下,表示其他人他还不给看呢!不过能够收到霜秀的如此赞扬,倒也算是赚回本了。
  柳姑娘简直被裴大神医的无耻惊呆了。
  裴元慈爱的摸了摸柳云裳的头,表示脸皮这种东西,你在江湖上多呆一段时间以后,自然而然的就有了。
  不过柳云裳大概是永远也不会有裴元这种无耻的功力的。毕竟柳云裳出身名家又是名门子弟,家里有靠山师门还是有靠山,实在是不好得罪。不管是在哪里,就算是冲着柳云裳身后的靠山也都会给柳云裳几分面子不会怎么为难她。何况柳云裳做的是走江湖的事情,扬名天下的是才学剑法,完全不需要担心什么被折辱的事情。但是裴元则不同。
  裴元的医术是怎么学来的为了学到这一身出色的医术裴元付出了多少的辛苦暂且不说,就说医术有成之后行医救人。这世道郎中从来就不是一个好混的职业,你的医术差了救不了人你要倒霉,医术好了救了人也要倒霉,战战兢兢的活的辛苦。
  裴元出身闻喜裴氏,虽然只是一支旁族,但是也算是出身大家的世家子弟。在大唐,世家门阀的力量强大的不可思议,而闻喜裴氏,一向都是世家之中的翘楚。就算只是一个可以说是门户败落的旁族,但是裴元依旧是闻喜裴氏的人,那些找他麻烦的都要掂量几分,所以裴元并不像其他同行一样辛苦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然而这对于裴元的行医治病生涯并没有什么用。
  裴元医术有成之后行医救人,主要的活动范围改变到了民间,这个时候闻喜裴氏的背景带来的作用几近于无。一切的困难险阻羞辱无措都需要裴元自己去品尝克服。
  他曾经因为过于年轻的外表而不被他人信任轰出门外而眼睁睁的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逝去,也曾经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而只能够无能为力的看着自己的病人痛苦的死去,还曾经遇见过各种各样的困难。
  但是最后裴元都克服了下来,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这个裴神医。
  那些过去的往事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坚韧而又强大的内心,还有奇厚无比的脸皮。
  柳云裳简直甘拜下风,然而最后的心情却是不错的。
  因为裴元对她说了这么一句话:“放心,到了南阳……既明就没精力管你了。”
  裴元从来就不说大话更加不说谎,是而柳云裳对于裴元的话语报以百分之百的信任。然而她最后发现,裴元他对于叶英的了解还不够啊。
  南阳的的确确的是在闹瘟疫,虽然并不怎么严重,但是也不代表着就可以掉以轻心。柳云裳觉得那里的景象虽然不算是惨绝人寰,但是也算是深有感触。
  那样的景象,完全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心安理得的置身事外。
  裴元是大夫一到南阳就干起了自己的本职开始治病救人,叶英则是和柳云裳一起写了封家书回去然后开始各自的调动自己家里的势力做些往这边送药送粮的义举。这并不算是什么艰难的任务,对于柳云裳来说这些不过只是几封信和一个来回的问题,但是柳云裳却发现本来应该是事务繁多的叶英对自己几乎就是寸步不离。
  “阿英,你难道没有事情吗?”柳云裳问道,“你这样整天跟着我,不会耽误你的事情吗?”
  叶英可不是柳云裳只需要写几封信然后在大体上调配一下就好了,柳云裳做的只不过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捐款捐物这种事情,而叶英却是负责管理的。
  此次南阳瘟疫的范围不大,官府也就没有怎么在意,只是当作了一般的灾难来处理。但是官方这样,民间的各种支援——比如说捐款捐物什么的一样不怎么少。人来得多了,钱财粮食什么的多了,事情自然也就多了。
  为了保证秩序,来帮忙的人自发的组成了一个组织,还推选出了一个人来管理这些东西并且调配他们行动。
  而这个人,便是叶英。
  柳云裳曾经问过裴元为什么会是叶英,然后得到了一个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答案。
  柳云裳曾经以为他们会选叶英的原因是叶英很有君子风度,君子端方温润如玉,性格好会照顾其他人的感受有能力处事公允有条理什么的,然而裴元给柳云裳的答案却是因为叶英出身藏剑山庄。
  而藏剑山庄,就相当于,有钱!
  而有钱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人家大概还看不上他们的这点东西,不用担心钱财会被私吞。
  柳云裳表示自己无言以对。
  “那阿英岂不是会很忙?”柳云裳问道。
  裴元道:“是的,不过这样不是正和你心意?既明事务繁多,自然也就不会像之前一样看你这么紧。”
  柳云裳当时还很傻的相信了只是在心里担心了一下叶英事情那么多会不会累到自己,但是看现在,柳云裳只想说说好的事务繁多呢?都是骗人的吗!
  对于柳云裳的问题,叶英很淡然的回答:“总有人喜欢做这些事情,我只不过是让他们各司其职罢了。”
  所以其实你是把那些本来应该你自己做的事情推给了别人然后你就来守着我吗?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这一张,我觉得我知道为什么后来叶英明明就是藏剑庄主还可以那么悠闲的每天看花了……
终于我还是没忍住刷了一发裴元……纯属脑补,真心觉得活人不医不是一天练成的。行医救人也是吃了不少苦头的吧……
下面科普一下闻喜裴氏。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就是河东闻喜裴氏家族。
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着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