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唯我煌煌大唐 >

第158章

[综]唯我煌煌大唐-第158章

小说: [综]唯我煌煌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们不能明着拒绝他们。因为我们拒绝了,法兰西人就会自己去研究蒸汽机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拖。”

    “拖?”

    “是的。答应给他们最好的,却要让法国人知道,修建铁路并不容易。如何能让法兰西人晚一步得到火车,又要让法兰西人不会自己去研究,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把法兰西的学者吸引到王国来,那对王国的益处,绝对不是一星半点。”

    “要吸引法兰西的学者,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习欧罗巴人,成立大学,成立国家科学院……”

    在场的人立刻摇起头来。

    成立大学?成立国家科学院?谁会去读?

    没错,在英国,在法国,大多数男子都会去读书,去考大学,大学,不仅仅是镀金的地方,也只让他们结交人脉或者是学习到真本领的地方。但是,欧罗巴各国的教育方式,跟大唐诸多门派完全不一样。

    要知道,大唐诸多门派,虽然一个老师也会收很多的学生,但是,门派教学,基本上都是师兄师姐们带新入门的小弟子,等小弟子成长起来了,能够教导新的小弟子了,上头的师兄师姐们也跟着出师了。这种一带一的教学方式,才是唐国诸多门派的灵魂。而上头的师父,也只会从旁协助,很少会主动接手某位小弟子——除非这是友人特别拜托的。

    反而是营缮郎出身的新任参知政事秦承志犹豫了一下,道:“诸位,冒昧地打扰了一下。其实,我认为,就是不用成立大学和科学院,我们依旧能够吸引到不少人才。”

    秦承志这么一说,大家的兴致立刻来了。

    方敬业道:“秦知院,请慎重!”

    “方知院。下官本是工部营缮郎出身,因为铁路之故,得以列席政事堂。别的,下官也许多有欠缺之处,但是,请别忘记,这次修建铁路的过程之中,出力的,不仅仅是唐人,还有被雇佣的白人。无论是铺石子还是铺枕木,还有固定钢轨,这些工作之中,都有白人的身影。就是石头的采集,也是他们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而他们的能力,想必方知院也很清楚。“

    方敬业黑着脸,点了点头,道:“虽然他们不通晓唐音和汉字,但是他们中间有很多人的确很聪明,只要指点一回,他们就能够做好。我不否认。”

    就是方敬业也知道,这次修建铁路,下面很多的基层管理人员,就是在劳动过程中升上来的白人农民,原来普鲁士的农民。

    秦承志道:“不错。我们才修建了七十二里的铁路,就已经有这么多白人可用,那么,以后呢?既然陛下要用铁路把全国都连接在一起,又会有多少白人脱颖而出?知院可想过?”

    方敬业道:“你继续。”

    “是,方知院,若是下官有不当之处,还请您海涵。”秦承志道,“下官有注意到,白人也跟我们一样,有的只是想讨个活计,但是也有的却是想进一步,学门手艺、学门本事,还有的人则更加好学,他们甚至愿意下苦功,往下专研。这是下官领着营缮郎这一差使的时候发现的。是,修筑铁路和车站的时候,这些白人承担的,都是繁重又非常简单的重体力劳动。但是,当火车试运行之后,却有几个白人年轻人拜访下官,向下官展示了一些有趣的算术题,跟火车有关的算术题。”

    方敬业皱着眉头,道:“然后呢?”

    “他们用了一串,对了,用他们的说法,是一页的公式。他们用这些公式和数据,向我证明了,为什么我们在使用轻功贴地疾驰的时候,人需要向里侧倾斜。他们甚至用这些公式和数据向我说明铁路的铁轨,在拐弯的时候,外侧最好要比里侧略高一点,才更加安全。”

    此话一出,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了。

    “这是真的吗?他们真的用公式和数据把这个解释清楚了?”

    “是的。事后,下官在家中,在马后拖了五个拖动,一面在花园里面疾驰一面心算速度。下官的确证实了,如果地面始终是平的话,马后的拖斗会在急转弯的时候被甩出去。以不同的速度拐弯,的确需要不同的倾斜度。若是火车的速度一直都是如此,载人火车,也不改进不提速,那倒是不妨的。”

    诸人立刻交头接耳起来。

    火车能不提速吗?当然不可能。在此之前,他们还从来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机器能不用人不用畜力还能跑得这么快呢。

    方敬业道:“这些人现在何处。”

    秦承志答道:“正在下官的家中。下官拜托他们,帮助我计算之后的铁路拐弯处需要的高度差。”

    “这个应该不用劳烦他们吧?”

    方敬业说的可是大实话。

    其实唐人不是没有注意到离心力的作用。相反,就跟已经建好的兴庆宫至无忧宫的铁路一样,那几个拐弯的地方,可都是唐人一次又一次地在演练场里急速奔跑,然后推演出来的——多大的速度,需要倾斜多少。

    只不过,在今天之前,唐人可没有想过,这个倾斜角居然能直接在纸上推演、计算出来。


第208章

    众人窃窃私语,程慧琳道:“方知院,若是我们不能留住他们的话,他们会去别的国家,好比说英国吧?”

    方敬业道:“那么。你们认为,让师门接受他们的可能性……”

    “方知院,我们是陛下的臣子,却不是师门的长老、客卿之流,无法替师门做主。而且,我们也不需要师门接受这些人。”

    “嗯?那你的意思,难道是,办新的学堂喽?”

    “当然不是。”程慧琳道,“不过是让将作监下面的匠师们,好比说万花天工门下,或者是炼丹士们,在这些人中间选择一些自己中意的人,或者是三五人,或者是七八人,跟随在左右。就跟我们当初在门中教导新弟子一般。简单的说,就是建造一个合适而又开明的环境,先把人留下。然后,再来看这些人会拿出什么样的成绩。”

    玉虚观观主&参知政事李谦益:“只是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费用。总不好让匠师们自己贴钱吧?”

    别的不说,就说那些炼丹士们,虽然玉虚观对门下弟子与补贴,但是炼丹这个玩意儿实在是太烧钱了,门派的那些补贴,哪里够用的?因此,玉虚观门下,很多人本来就是皇家子弟,要么就是世家子,家里有钱,也砸得起钱让他们玩炼丹,而且这些人就是再痴迷炼丹,他们也会训练出一批管家管事,帮他们料理产业,因此,他们只要安排好事情,自然就不用担心收入,可以继续炼丹了。

    李谦益一点都不怀疑,有人做助手,这些人还会忍得住?只怕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砸进去的,将不是一个两个,所以,必要的补贴也是必须的。

    程慧琳道:“李知院,恕下官冒昧,下官认为,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浪费,还是增加一些限定为好。炼丹,实在是太烧钱了。”

    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当初都有让炼丹士炼丹,当时消耗的财帛,政事堂每一个人都是心知肚明。所以,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浪费,还是加以限定为好。

    “程知院认为,加以怎样的限定为妙?”

    “看结果,发放津贴的形式如何?”

    “你什么意思?”

    李谦益立刻皱眉。

    “自然是不想有人利用朝廷的赋税为自己炼金丹。”

    “那是为了陛下炼的!”

    “陛下让你们炼丹了吗?”

    眼看着李谦益和程慧琳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似乎就要大打出手,上头的左议政大臣就开口了:

    “好了,既然这样,你们先写个章程出来,先走政事堂,若是诸位没有异议,再呈交陛下,请陛下批复。”

    “是,大人。”

    这天的议题很快就如此结束了,虽然当时的政事堂的诸位大臣并没有非常重视此事,因为他们的公务实在是太多了。

    下面的匠师们刚开始的时候也并不乐意。他们跟这些人接触过,虽然惊讶于这些人的聪慧和热情,但是,这不等于说,他们就对这些人满意了。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些家伙的心里充满了异想天开,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助手。

    因此,虽然通知下达了,但是,下面的匠师们并没有选择任何人作为自己的助手。

    这些欧罗巴人,很多在刚开始的时候充满了期待,有的人可以说失望之至,甚至准备好,要离开了。但是也有那么两个大着胆子,去兴庆宫求见路易·菲利普。

    路易·菲利普虽然不知道原因何在,但是他还是接受了老师的建议,打算在兴庆宫内,再现当年曾经在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面前展现过的莱顿瓶试验,并且邀请李嫣和她的臣子们观看。

    伊丽莎白·勒布伦有幸成为参与了这次盛会。她用两幅人物、场景完全相同,但是人物表情却完全不同的两幅画油画,记录下了那场盛会。

    莱顿瓶就是一个玻璃瓶,在瓶里和瓶外分别贴有锡箔。瓶里锡箔通过金属链与金属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跟当年略有不同的是,当年参观的人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参与这次实验的是七百名修道士,而这一次,参观的是李嫣和她的臣子,而参与这次实验的,是兴庆宫上上下下一共八百位侍女和内侍,他们甚至被要求,取下自己身上全部的金属物品,包括佩饰和头饰,以免发生意外。

    八百位侍女和内侍,手拉着手,第一位侍女用手握住莱顿瓶,当莱顿瓶充电后,让排尾的内侍触摸莱顿瓶的引线。顿时,八百人几乎同时跳了起来。

    勒布伦的油画十分清楚地记录了下来:刚开始的,前来兴庆宫参观的诸多唐国官员们,尤其是那几位重臣,他们都是面带沉重和犹豫之色。显然,他们事先已经知道了莱顿瓶实验,而后面角落里的几个不重要的人物,几乎都是满不在乎的模样。到了第二幅画里面,这些人物,毫无意外的,都是一脸的震惊,画布上,甚至清楚地记录了当时的将作监大匠方敬业扑到那个莱顿瓶面前的神态和举止。

    后来,“兴庆宫的莱顿瓶实验”被认定为现代物理学电磁学的起点,因为这次的实验,让女王对电磁学起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拿出了一笔专门的费用,用来研究电。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度进入李嫣的耳中的。因为有人向李嫣献上了避雷针,并且形容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当时最出色的科学家之一。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字一出来,当时就是一片寂静,就是说话的那个人也在短暂的错愕之后,懊悔不迭:

    “抱,抱歉。我,我只是欣赏他在闪电上的研究,我,我没有别的意思……”

    美洲白人违反唐国的公平原则一事,就是再封闭的欧罗巴人也听说了,更别说,如今在右议事厅进进出出的,大多数都是黑人。

    李嫣微笑道:“我了解。这个避雷针,很像我们唐人建筑屋顶上的兽首呢。”

    听见李嫣这么说,在场的欧罗巴人都纷纷站起来,以手搭眉,四处张望。

    方敬业道:“陛下,我朝建筑虽然有兽首,但是却无这铁丝。相反,因为冬日取暖之需,许多建筑内部本来就有铜柱和地龙设计,想来,就是这些铜柱,代替了铁丝之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