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唯我煌煌大唐 >

第227章

[综]唯我煌煌大唐-第227章

小说: [综]唯我煌煌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08章

    终于听到自己想听的,李嫣向裴冕伸出了手:“裴卿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裴冕吃惊地抬起头,看着李嫣。

    李嫣笑道:“府兵制,本质上就是征兵制,若是跟当年的春秋战国一般,各诸侯国,国土狭小,那么自然是没有妨碍的。可是想我大唐,国土广袤,东起大海之滨,西至吐谷浑的荒漠,仅仅是从关中地区向西域调遣将士,这路上单程也要花费三四个月时间。就是因为路途漫长,将士们车马劳顿,苦不堪言,可对于朝廷来说,过长的补给线,则意味着大量的后勤压力,大量的财帛,会在后勤运输过程之中被消耗、蒸发,对关中的百姓而言,这意味着他们身上需要负担的赋税大大增加,而对于边关的将士们而言,他们很有可能常年忍饥受冻、挣扎在饥饿地狱的边缘,自然就无从提起战斗力,更别说挣下军功、封妻荫子了。裴卿,我说得可对?”

    裴冕定了定神,道:“可是殿下,请恕臣直言,您现在用的,也是征兵制。”

    征兵制,就需要将士们自备武器和甲胄,而将士们获得军功之后,李嫣就要赐予封爵和土地。

    李嫣道:“是啊,我的将士们大多修为高深,所以暂时靠着他们的修为缩短了这地域上的远近,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就不需要面对府兵制的弊端了。”

    “殿下可是打算实施募兵制?”

    李嫣摇了摇头,道:“征兵制弊病众多,所以,试行募兵制听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募兵制对赋税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裴卿,若是军伍人数较少,那么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若是兵员的数目超过了一定的数额,募兵制最初的富养就会走向穷养。你懂我的意思吗?”

    裴冕一愣,继而浑身一震:

    “您的意思是,重文轻武?”

    “不错。”李嫣是有水晶界的资料打底,因此她知道,这一点都不奇怪。可是裴冕却无此奇遇,却能够看到这一点,李嫣也不得不承认,十数年后,他能够成为肃宗朝和代宗朝的宰相,裴冕果然有他独到的一面。

    裴冕低下了头,开始了长考。

    作为一个世家子弟,一个有心成为一代名相、青史留名的世家子弟,裴冕对这天下事自然不陌生。府兵制和均田令,或者说,从初唐就开始实施的租佣调制,其实早就濒临崩溃,这一点,一般的官吏看不到,可是对于裴冕这样的世家子弟来说,却跟摆放在面前现成的书本没什么两样。而且几乎每一个看到这一点的世家子都想在这上面做些什么出来,上不愧家族教导、自身志向,下不愧黎民苍生。

    可是当今的唐皇已然年老昏聩,而下面出色的太子,却间接地死于唐皇之手,只因为唐皇不想太子瑛分了自己的权势。因此,裴冕只能忍耐。来大漠,不仅仅是因为他想看看李嫣这位在大漠上打下了一片江山的公主,还因为眼不见为净,他不想继续面对着年迈昏聩的君王和一堆醉生梦死的权贵。

    但是,裴冕的心中也有一杆秤。在他的心目中,李嫣能在大漠上打下江山,她固然是有些运道也有些本事,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就要效忠她了。因为这种成绩,在他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只要手里有兵有粮,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这一步。

    隋末十八路反王,哪一个没有做到这一点?

    但是,思考府兵制和均田令的利弊,思考租佣调制几近彻底崩溃的根本,这就两样了,会思考这里面的关键的人,才是真正的拥有王者资质,值得他追随的君主。

    偏偏李唐皇室那么多人,包括唐皇,都耽于享乐,不曾思考过这里面的关窍,偏偏这位几乎等同于流放一般的和亲公主却想到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裴冕犹豫了一下,道:“公主殿下,这一点,恐怕陛下也清楚。陛下怕是知道这里面的难处,方才……”

    裴冕说不下去了。虽然说,李隆基是皇帝,又是李嫣的父亲,作为臣下,他有这个责任为李隆基延誉。可是指着如今越来越昏聩的李隆基,就是裴冕也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来。

    李嫣这才道:“那么,裴卿有没有这个兴趣,跟我走一趟将作监呢?”

    “将作监?”

    您是认真的吗?

    有那么一瞬间,裴冕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对于李嫣来说,要解决府兵制、均田令于土地兼并之间的矛盾,其实并不算太难,比方说,针对府兵制在国土广袤的情况下的弊端,她可以修建铁路,以避免将士们在军事调动中疲于奔命,同时也可以利用铁路加强国朝对边关的控制。

    李嫣原本以为,自己的手头有现成的图纸,这应该很容易,可是当她来到将作监的时候,才知道,她想当然了。

    “你们说什么?这个发动机无法达到要求?”

    “回殿下的话,是的。诚然,殿下让人送来的图纸足够详细。可是关于这个橡胶,臣等一直不知为何物。臣等曾经用鱼胶、漆等物做过实验,只是最后的结果,都是不敌高温,功亏一篑。请殿下责罚。”

    将作监大匠率领着将作监诸位匠师跪地请罪。

    李嫣道:“罢了,是我忘记了,这橡胶乃是异域特产,距离我大唐,隔着数万里海路呢。”

    裴冕惊讶地道:“殿下,您说什么?异域特产?”

    李嫣道:“不错,正是数万里海路之外的异域特产。裴卿,你可知道,仅仅是距离我大唐不过千里之遥的海外物产,这出息,就足有十倍。”

    裴冕立刻明白了李嫣的意思。

    她在利诱,不是在利诱他,而是在利诱他背后的裴氏一族,乃至是所有的世家。


第309章

    李嫣在利诱他,但是裴冕也不得不承认,这该死的有用。对于世家来说,维持奢侈体面的生活、教养家族子弟,都需要大量的财帛。海外贸易的利润是别的买卖的十倍?那还用说吗?当然就一个字!干!

    在场的可不仅仅是裴冕一人,还是王维、张裕等李嫣公主府的高官。虽然这话是李嫣对着裴冕说的,可是在场的其他人都听到了。很多人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此。

    裴冕是世家子弟,从小锦衣玉食地长大的他从来就没有为金钱财帛之事发过愁。所以,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等闲的金银财帛,诱惑不了他。可就是因为他是世家子弟,所以他很清楚自己的吃穿用度在普通人的眼里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很清楚,李嫣如此利诱对世家的诱惑力。

    换了其他世家人,也许这个时候就要满口应下来了。但是,因为裴冕乃是河东裴氏这一代最出色的一个,家族多年的教育,让他在点头之前的第一反应是,弄清楚李嫣利诱世家背后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

    不过,没等裴冕开口,下面的将作监大匠孟皎就抢着道:“殿下,既然殿下知道这橡胶,还知道它的物用,请问可有实物?”

    关于橡胶的文件,孟皎已经看过了,也跟下面的几位匠师做了详细的探讨,只是碍于没有亲眼见过只能按照资料描述进行推测,因此发动机的研制速度一直上不来。

    孟皎觉得,如果能让他见见橡胶的实物就好了。

    “能从异域带回这些资料,已经是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了。哪里有什么实物。不过,”李嫣叹息着,道:“橡胶,其实是一种某些特定的树的汁液用特殊的工艺进行处理之后得到的非自然产物。既然是树的汁液,那么,大匠何不用我华夏能够找到的树木的汁液进行试验呢?”

    孟皎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殿下?”

    李嫣答道:“我知道,这样的花费甚巨,不过,值得一试,不是吗?”

    在水晶界,李嫣离开的时候,自然科学和化学已经发展成了一整套的严谨周密的系统,对其中的规律的研究,更是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的、科学又系统的方法。

    可是这里不是水晶界,这里是安史之乱还没有发生之前的大唐。且不说在离开长安之前李嫣不过是很普通的大唐公主,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大唐的科技,就是现在,她对大唐的科技水平,也是懵圈的。

    因为在这个时代,很多科技,一样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需要保密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除了国家和世家养着的那些工匠之外,很多权贵并不对科技有兴趣。这也造成了技术的区域化,以及容易失传的现状。

    而李嫣要的,不仅仅是橡胶这个产物,对于她来说,橡胶固然重要,但是借着橡胶这个化工产品,让系统的化工研究方法重现于世。

    只有手里掌握这系统的化工研究方法,日后,李嫣的将作监才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各种李嫣要的产品。

    比起这个,橡胶,就是皓月之下的萤火虫,固然在夜空之中闪闪发光,让人心喜,但是,永远也比不上皓月的光芒。

    在李嫣看来,大唐现有的科技,很多都存在着偶然性,理论方面更是欠缺。这样的成果,放在这个时代,固然是傲视群雄的,但是后继无力,一旦跟水晶界的史书上记录的那样,十年后,安史之乱爆发,那么,最后只会留下一片焦土,那些科技,最后会伴随着战火消失,徒留后人对着陵墓里的陪葬品哀叹。

    孟皎不知道这个,但是,他一样知道,有了李嫣的这句话,橡胶,肯定有指望了。

    孟皎答道:“臣,领命。”

    既然这是李嫣的希望,那么,只要有资源倾斜,以倾国之力来研制这个橡胶,那么,橡胶的出现就是时间的问题了。华夏地大物博,就是没有这橡胶树,还是有别的树木可以替代。而且,那份资料上提到的处理树木汁液的方法,很值得深入研究。

    作为将作监大匠,孟皎确信,这些方法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变出无数的花样儿来。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他们身处大漠,这里的草很多,但是木料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以致于草原上的部族就是连箭矢都要省着用,一般情况下的打猎,好比说猎兔子的时候,甚至连弓都不敢拉满,就是为了减少对箭矢的磨损。

    如果没有李嫣的允许,将作监在做试验的时候,难免会束手束脚,甚至连想要哪种树木的汁液都不能随心所欲。可如今,有了李嫣的话,将作监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了。

    很快,将作监就提交了一份申请,表示,大漠的树木太少了,请求李嫣在大唐境内购置庄园,并且设置研究中心,以用来研究各种不同树木的汁液经过特殊的处理之后会产生何等的效果。

    负责制造和研究技术的将作监,竟然提交了这么一份看似只有内府才会提交的报告,若是换了别的时候,只怕不等送到李嫣面前,就要被政事堂给打回来了。可是这一次报告送到了李嫣面前,李嫣看过了报告之后,立刻批复:“准。”

    内府的相关官员立刻南下,在钱塘江附近的武林县等地购置了一大片庄园。

    大唐建国已有百年,百年下来,关中和中原等地,土地兼并已经十分严重了。在这些地方,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田地。

    哪怕李嫣头上顶着镇国公主的头衔,她也只能避开世家门阀势力盘根错节的关中、蜀中和中原等地,往南面寻找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