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唯我煌煌大唐 >

第232章

[综]唯我煌煌大唐-第232章

小说: [综]唯我煌煌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这就是王忠嗣跟皇甫惟明的区别。

    比起王忠嗣的爱惜羽毛,皇甫惟明在这方面就有点舍得。这是这两位将军的领兵风格不同。石堡城是大唐跟吐蕃之间的战略要地,军事意义超过了它的人口和土地方面的价值。之前皇甫惟明就花费了很大的代价,攻打下了这个地方。

    可是李林甫构陷皇甫惟明,皇甫惟明先是被贬谪,然后被赐死,也让吐蕃人抓住了机会,乘机夺回了这个地方。

    现在,大唐想要把这个地方夺回来。

    或者说,河西镇想把这个地方夺回来。

    董延光就是皇甫惟明的部将,他很担心唐皇处置了皇甫惟明之后,会迁怒于他们这些前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的部下,因此,他才会上本请求攻打石堡城,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大唐的忠诚。

    而他的这种心理,正好落入了李林甫的算计之中!

    皇甫惟明死了以后,王忠嗣接任河西节度使,董延光等皇甫惟明的老部下们想打石堡城证明自己的忠诚,而王忠嗣则认为代价太大,不适合。将帅之间存在着矛盾,而这个矛盾,则成了李林甫扳倒王忠嗣的契机。

    董延光的请求,立刻得到了李林甫的大力支持。

    李林甫立刻求见皇帝,力陈利害:

    “陛下,洮州,西控诸蕃,东屏两郡(天水、陇西),南俯松叠,北蔽河湟,西南之要害也。洮州稳,则关陇稳,关陇稳则天下稳。”

    而石堡城,正好是洮州这块战略要地上的关键!

    不得不说,这几句真的是说到了李隆基的心坎尖上了。李隆基更加坚定了要夺回石堡城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忠嗣不大情愿的消息传来,本来就对他心存不满的李隆基会怎么想,又会采取怎样的手段,可想而知。

    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发现了端倪,急忙求见王忠嗣。

    王忠嗣十分惊讶。

    他这是时候特意求见是什么意思?

    怎奈李光弼十分坚持,王忠嗣不得不见。

    李光弼就道:“虽然说,大夫以士卒为己心,但是同意董将军的请战是陛下的意思,而陛下又给将军下了诏令,将军又为何如此?这不是耽误耽误董将军的谋略吗?大夫作为主将率领数万兵出战,却不悬以重赏,这怎么能鼓起三军的勇气?大夫财帛装满库房,何必可惜以万段的奖赏来堵住谗言之口呢?这次战斗若不能取胜,末将担心,朝廷将归罪于大夫啊。”

    王忠嗣答道:“李将军,我决计已定。想我王忠嗣,平生的初愿,难道是追求显达?如今力争一城,得到了它未能遏制敌人,没有得到它也对国家无害,忠嗣怎么能以数万人的生命去换取一个官职?就是陛下责问下来,我也不过是失去金吾羽林将军这个官职回朝做侍卫而已。我心意已决,您不必再劝了。不过,无论如何,还是谢谢您,谢谢您对我的爱护。”

    李光弼无奈,只能退下。

    他佩服王忠嗣的为人,不忍他因此而被问罪,可是王忠嗣如此,他也没有办法。

    果然,董延光逾期未攻下城堡,就上奏说是忠嗣延缓出兵,因此导致战事无功。

    一直关注此事的李林甫立刻命令济阳别驾魏林诬告忠嗣,声称自己过去在担任朔州刺史,忠嗣任河东节度使时,忠嗣曾经说过“早年与忠王在宫中一起生活,我愿意尊奉太子。”

    李隆基果然大怒,临阵换将,以王忠嗣的部将哥舒翰代替王忠嗣为陇右节度使,急召王忠嗣入朝。可以说,王忠嗣几乎是才踏入长安地界就被拿下,交给了三司审讯。

    如果不是哥舒翰最后获得了胜利,得到了李隆基的宠爱,又上奏说王忠嗣冤枉,言辞恳切不说,还请求以自己的官职来替王忠嗣赎罪。

    李隆基怒气才稍稍消释。

    高力士其实早就知道,李林甫要王忠嗣的命,只是之前时机未到,他除了偷偷暗中照顾,不让人对王忠嗣严刑拷打,其余的也只能忍耐。如今可算是抓住了机会,在李隆基决定要贬王忠嗣为汉阳太守的时候,他就提出,让王忠嗣去李嫣那里。

    这是他第二次在李隆基跟前提起此事了。

    李隆基皱着眉头,道:“高力士啊,这是你第二次跟朕说起此事了。上次,朕还以为,是戏言呢!”

    高力士就陪着笑,道:“陛下,没办法,谁让他姓王,当年又是荣养在宫里的呢。天下王姓是一家,就是不看从小到大的情分上,看在当年王庶人的面子上,公主殿下也不能不求情呢?而且,以臣之见,公主殿下手里缺人,这也是事实。”

    李隆基皱着眉头,想了想,道:“你说,阿嫣这丫头跟老三的关系如何?”

    “若是陛下说的是当年,那臣只能说平平。公主殿下跟废太子关系甚好,跟庆王殿下的关系也不错。就是跟如今的这位三殿下的关系平平。”

    “哦?这是何故?”

    “大约是当年贞献皇后在的时候,庆王殿下和废太子都暗中照应过公主殿下,还送过米炭帮助公主殿下安生,而太子殿下却不曾做过什么吧。”

    “韦氏也没有表示?”

    韦氏就是当初李亨的王妃。

    “这个老三!罢了,既然如此,就让王忠嗣出任朔方兵马使,往阿嫣手下效力吧。”

    李隆基的算盘打得好,王忠嗣既然是太子李亨的人,而李亨跟李嫣的关系又不怎么样,让王忠嗣去了朔方,正好跟李嫣互相牵制。

    可是,他哪里想到,李嫣得到消息之后,竟然专程到了新博望城迎接远道而来的王忠嗣。

    一声余韵缭绕的“阿训”,别说名义上是王忠嗣的随从,实际上却是他的看守的那几个金吾卫将士惊呆了,就连王忠嗣本人也愣住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还有机会听到这个名字。

    王忠嗣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苦笑道:“公主殿下,我已经很久不用这个名字了。”

    陛下本来就怀疑我暗中投靠了太子殿下想拥立太子为君,您再用这旧名称呼我,陛下若是知道了,怕是……

    李嫣这才笑道:“见到故人,难免欣喜,竟然忘记了。如今,我的故人,可不多了呢。”

    惹得那几位金吾卫又抬头多看了她一眼。

    “看我,都忘记了。王将军千里迢迢地来到博望城,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寓所,你先去休息,晚上我为你接风洗尘。”

    王忠嗣只得拜谢李嫣,然后告辞而去。

    高力士为他送行的时候,就告诉过他很多事情。而关于唐皇李隆基的事情,他们两人也隐晦地交换了意见。就连高力士都觉得唐皇糊涂了,王忠嗣也只能尽力而为。

    侍奉镇国公主,等待时机。

    这是高力士送给他的话,王忠嗣会照做,因为这是他名字的由来,也是他存在的全部意义。


第316章

    作为大唐名将,王忠嗣就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博望城,或者说,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博望城之战。这一战,成就了李嫣的暴君之名,也让原本轻视她的各族纷纷打消了轻视之心,开始了向她纳贡。而作为一位将领,比起李嫣在大漠上的权力,王忠嗣则更加关心李嫣在这一战中的战法。

    那种把整座城市都化为焦土的战法,老实说,就连王忠嗣本人都异常好奇,甚至还想过,若是皇帝一心要攻打石堡城的话,要不要用这个战法。

    只是这个战法的杀伤力太大,一旦投入使用,就有可能是不死不休的结局,加上王忠嗣派去跟李嫣的公主府接触的人回来说,李嫣封存了这个战法,不会轻易使用,更不会出借,就连唐皇开口也不例外,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只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世事变迁,他竟然会在天宝八年来到新博望城!

    世事难料,莫过于此了。

    王忠嗣心绪翻腾,可是表面上却是一丝儿都不露,甚至还有心观察这一路上的景色。

    他现在正在小吏的带领下,前往自己的住处,唐皇配给他的这一什金吾卫就是他以后身边得用的人了。

    当然,也不能说观察,因为新博望城跟长安的任何一座城市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虽然一样是坊街制,虽然一样是每个城区都设置了坊官,虽然一样把每个城区都跟独立的战争堡垒似的,可是举目望去,那一扇扇玻璃窗户反射着阳光,让他有些睁不开眼。

    这能值多少钱粮啊?

    这是王忠嗣的第一反应。

    他的第二反应就是,这些玻璃窗户换成钱粮,能养活多少将士啊。

    王忠嗣停留在这些玻璃窗子上的视线有那么一点长,立刻让负责引路的小吏注意到了。这人便道:“大夫见笑了。以前这条街上还有雕花玻璃窗,如今都换成了这一整面的钢化玻璃。通透是通透了,可终究是少了几分雅致,让您见笑了。”

    这小吏也不是什么无知的人,他当然知道,不止博望城,还有新月城,等诸多城池,大家用玻璃盖房子、修建大大的玻璃墙,这都是很平常的事儿,尤其是作为首都的鹰堡,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玻璃花房。

    问题是,在他们看来很平常的事儿,可在头一次来大漠上的人来说,如此行为,就跟暴发户没什么两样。至少这个小吏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有人酸溜溜地在背后感慨了。

    不过,那又如何?玻璃墙,已经新朝的标志了。

    王忠嗣大奇:“这博望城里已经不用雕花玻璃窗了?”

    他当然知道什么是雕花玻璃窗,长安的权贵们就喜欢雕花玻璃窗,一来是小块的玻璃价钱要低些,二来是可以拼出各种图案,长安如今流行的时尚之中,就有一项,那就是通过雕花玻璃窗的构图和工艺来展现主人家的品味和财力。

    可是现在,新博望城竟然……

    “也不是都不用,喜欢雕花玻璃窗的精致的,可以在自家安装那么一扇点缀点缀。可是对于商户们来说,没有这样的玻璃墙,他们就比同行们矮一截,连带着他们的客人也跟着丢脸。所以,无论如何,只要有能力的,都会把街面的那一面墙换成玻璃的。再者,”那小吏干脆把他知道的、想到的,都说了出来:“大夫见笑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儿。一般的玻璃窗子若是被打碎了,那碎玻璃,就跟尖刀一样,掉在地上,容易割伤了人,若是从高处往下掉,只要足够高,就是插进了脑袋,也不是不能。所以,为了安全,殿下就让大家全换了钢化玻璃窗。”

    “哦?这么说来,这钢化玻璃就没有这样的坏处了?”

    “是的,大夫,这钢化玻璃的工艺特殊,别说是砸,就是用加工一般玻璃的切割法切割,也是如此:要么一点儿刮痕都没有,要么就直接碎一地,变成一地的宛如石子一般大大小小的玻璃渣子。”

    “当真?”

    “自然是真的。你要是不信,回头到了地儿,小人叫人搬些钢化玻璃,让您砸砸看?”

    王忠嗣立刻皱眉,道:“这不好吧?这跟作践财帛又有什么两样?”

    “大夫言重了。如今,将作监那边正在研制更加坚固的钢化玻璃,正需要人帮忙测试呢!如果您有兴趣,小人替您报个名字?”

    一位唤作苏瑾的金吾卫卫士看不下去了:“你这厮!是故意消遣我们将军吗?”

    锵锵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