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抗日-第18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坪一马立刻通过步话机将他的命令传达下去,很快,从指挥部左边的房屋废墟中冲出来千余着迷彩服的日军,而在他们抵达城墙上以后,第一联队幸存的七百余“假鬼子(当地居民给‘日本解放军’所起的昵称)”拖着疲惫的身子撤了下来。
大坪一马看着撤下来的手下,皱着眉头说:“看来板垣征四郎这一次是真的下了决心了。”
“那又如何?瘟疫我们都挺过来了,鬼子比瘟疫更可怕吗?”张旭云说着,抬起头来朝窗外看了一眼。
“今天的伤亡很大!”
“最后的疯狂而已,挺过这一阵,后面就是摧枯拉朽!”
大坪一马摇头不语。张旭云名为东北日本解放军的司令官,但是作为中国人,他是不会在乎部队的伤亡的。大坪一马却不同,不仅仅因为他日本人的身份,还因为这支部队寄予了他政治野心。
时至今日,中国政府通过反正日军控制日本的企图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因为在东北日本解放军之外还存在着一支规模更大的日本和平军,对在政治上破有野心的大坪一马而言,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政治资本在彻底“解放”日本前出现过多伤亡。
因为板垣征四郎不计代价的进攻,大坪一马这边正苦不堪言,他所不知的是,相对于他,这次战事的发起者板垣征四郎更是有苦说不出。
日军本土入援部队围困长春已经超过了三个月,通过这三个月断断续续的交手,板垣征四郎已经知道自己面对的骨头是多么的坚硬。
相比大坪一马,板垣征四郎有着更大的野心。而这其中,关东军总司令就是他实现野心的第一步。
只是,因为战事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预期,战局的发展也超过了日本大本营的估计,所以他有关取山田乙三而代之的谋划却是迟迟未能实现。
中日之战进行到现在,特别是局势开始被逆转,日本从最开始的局势掌控者变成了被动挨宰的对象,日本国内的反战势力终于有了再次发声的权力。
日本国内,从中日开战之初到现在,文臣集团中始终存在着反战的声音。他们当中或许不乏嘴上喊反对实际上乐享其成的既得利益者,但总体上都对这场战事持保守态度,担心这场战争会将日本拉向不可测的深渊。日本掌控局势的时候,军国主义掌控一切,他们不敢呛声。但是现在,在国家被这场战争拖入泥潭的时候,在裕仁也开始对这场战争持怀疑态度的时候,他们以为自己的机会到了,于是纷纷站出来指责东条英机内阁的既定政策,甚至不乏要求他立刻下台的。
迫于此,东条英机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固自己的首相职位。短期内拿下长春就成了他给板垣征四郎的硬性任务。
第2900章 假鬼子对真鬼子
在冈村宁次和山田乙三都连续要求战术指导的情况下,板垣征四郎却集结兵力用于长春作战,他这一举动引起了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将官们的强烈不满。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的鬼子将官们的想法也很有道理,如果前线不能守住,那就是拿下长春又能如何?因为一旦被中国军队形成突破,那单凭长春根本就无法守住。
作为东条英机最信任的手下,板垣征四郎本可以无视这些非议,然而因为冈村宁次和山田乙三都直接发电给大本营质疑他的行为,所以东条英机也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乃至于连续三封电报发过来,要求他最迟在后天解决战斗:“……此事已经引起了天皇陛下的注意,如果不能尽快的拿下长春,那么我将顶不住大本营的压力,只能同意他们的决定。届时,板垣君很有可能被调回大本营,还望你一定珍惜机会……”
板垣征四郎已经被调回一次,知道如果这次再被调回,那等待他的将只有预备役,那也意味着他的军事生涯甚至政治生涯的彻底终结。这自然是他极力要避免的,所以,在战局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的时候,他不仅亲临一线,而且开始给部下下达死命令。
此刻,站在一个脸上好像烟熏火燎过的大佐面前,他冷冷的喝道:“一点钟,如果还不能见到你部军旗插上城楼,那么,你就自裁谢罪!本土入援部队不需要废物!”
“哈伊!”大佐脸颊上的肌肉一阵跳动,低头应下。
在他退下去之后,站在板垣身后的不少佐级将官,一个个脸上都现出兔死狐伤的表情。迄今为止,攻打长春的战斗已经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半年,然而这半年以来,他们除了为长春附近的中国土地增加了一些来自异国的肥料外,其它的几乎什么都没得到。
城楼上,立花里间通过望远镜看到了板垣征四郎训斥大佐的那一幕,“是板垣征四郎,可惜城内没有火炮,不然的话——”立花这样想着,颇感遗憾的放下了望远镜。
“看来日军又要发起猛攻了。”他的身边,一个少佐轻声道。
“本桥君,怎么?害怕了?”
“害怕?阁下,您太看不起人了,从上次被张司令官打屁股之后,我已经忘记害怕是何物了。”
日本人就是这么奇怪。比如说现在的本桥三郎。还是本土入援部队的少尉的时候,他对中国人不仅恨之入骨而且相当的不屑。但是现在,他却会因为自己被张旭云打了顿屁股而沾沾自喜。好像张旭云打他屁股是给了他莫大的面子一样。却忘了当时被当着上千人的面打屁股的时候,自己曾动过自裁的念头。
“好了,你这已经是第一百次说打屁股的事情了。是,被张司令官打屁股确实值得自豪,可是如果接下来我们挡不住日军的进攻,那可不是打屁股的事了。”
“阁下,放心吧,有我们本桥大队在,日军是冲不上来的,我们,可是张司令官亲自授过旗的旗本部队!”
日军的进攻还是老套路,先是炮火准备,然后是步兵集体冲锋。日军本土入援部队持续的进攻也不是没有建树,比如说已经用碎石还有砖块、泥土垒成了好几条直接可以通往城墙的斜坡。而有了斜坡相助,似乎进攻的难度会降低很多。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你死我亡的战斗,让交战双方都迅速的成长起来,他们会用各种新学到或者新领悟的战术去对付敌人,浑然忘了就在半年前,他们还是生死相依的对手。而他们为成长付出的代价,就是每场战斗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战损率。
在炮声响起的时候,立花躲进了手下为他准备的一个防炮坑。持续的战斗,让这段城墙已经变得千疮百孔,所以,只要是经历过三次战斗以上的“假鬼子”,都能就地取材,以最快的时间垒就一个防炮洞。
而此时的本桥三郎已经出现在最前线,躲在一块城墙砖后面,透过硝烟看着五百米开外突然出现的密集人群,他打个手势,喊道:“松村,准备好了吗?”
松村是他手下的一个中队长,名为中队长,实际上手下却只有不到一百个人。“哈伊!”松村大声的答。
“注意听我的命令!”
“哈伊!”
和中国伞兵相比,假鬼子的作战手段其实非常的单薄。当然了,因为他们的对手几乎是完全的日本庄稼汉,所以在战术手段上,他们反而要强于对方。比如现在,前车之鉴,发起进攻的日军已经开始注意在临近城墙的时候散开阵型,但是偏偏,立花为他们准备的并不是狙击战术,而是掷弹筒的集火。
受限于补给不足,如何能够在长春坚守更久,是丁一和他手下的参谋们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于是,曾经被中国军队弃用的掷弹筒再次出现。而为了弥补榴弹的不足,聪明的中国伞兵对手榴弹在握柄进行改造,使得其能够代替榴弹的推进部分,从而为手榴弹提供推力。
“会飞的手榴弹”,没错,这正是长春之战中才有的特殊装备。而正是这一特殊装备,给日军却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在此之前,日军已经被“会飞的手榴弹”集火打击过,不过,因为当时守军只动用了不到三十管的掷弹筒,所以并没有引起日军太高的警惕。
这一次,立花为日军准备的掷弹筒却是九十七具,桥本中队正好一人一具。
桥本中队这边做好了发射准备,城墙下,发起进攻的日军正随着距离的减少而变得越发的谨慎。
“三百米,两百米,一百五十米!冲锋!”随着这样的声音吼出,本来弯腰前进的日本士兵忽然加快了跑动速度,飞快的沿着斜坡向城墙上冲去。
也就在此时,立花下达了发射命令。
“嘭嘭嘭!”沉闷的发炮声响起,下一瞬,空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尖利的破空声。然后,日军冲锋阵型中炸开几十团烟雾,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不少鬼子被掀翻在地,惨嚎声登时成了战场的主旋律。
第2901章 残酷的白刃战
榴弹的破空声响起时,板垣征四郎还有大佐都只是轻微的皱了皱眉头。
双方对阵这么久,早将对方的套路摸得一清二楚。虽说今天这榴弹的密度大了一些,不过掷弹筒射程有限,只要冲过这段距离,那就能将接下来的战斗导入本土入援军队喜欢的节奏。
“冲上去,冲上去!”大佐嘶声喊道。
在各级鬼子军官的带领下,日军的进攻势头一点不减,继续向前高速推进。
立花看到这一幕眉头微微挑了一下,然后拿起话麦呼叫:“早村大尉,准备好了吗?”
回答他的是一声嘶哑的“哈伊”。
“桥本中队准备撤退,掷弹筒必须带走!”立花又道。
“哈伊!”这一次,回答他的则是桥本。
大佐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场,在前锋部队距离城墙只有五十余米的时候,他右手一挥,命令:“全体,压上!”
喊杀声立刻在他前面炸响,更多的鬼子兵捧着十五式和零式步枪冲了上去,与此同时,在板垣征四郎的命令下,日军的炮兵调整了射击方位,开始对城内目标进行炮击。
“轰隆隆!”一枚炮弹落在张旭云指挥部的外面炸响,在爆炸的余波里,大坪一马身子往后一缩,说:“有点不对!”
确实有点不对,比如说今天日军炮火的密集程度以及持续时间之长。
“我们应该请求空军对日军炮兵进行压制!”大坪一马又道。
张旭云面上表情不变,拿起电话喊道:“老甘,老甘,收到请回话!”
过了大约一分钟左右,话麦里传来回声:“长官,我是老甘!”
“带你的人上去支援一下,记住,优先打他们的军官!”
“明白!”
日本东北解放军中,甘德海和甘德江包括甘小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中甘氏兄弟是狙击部队的教官和正副队长,甘小二则领有一支侦察小分队。
甘氏兄弟本来正带着大约五十名假鬼子潜伏在几座钢筋水泥建筑中,接到命令,他们立刻带队向城墙处潜行。“老规矩,老二,保重!”在将近城墙的时候,甘德海对甘德江说。
后者点点头,抱着枪瘸着腿向城墙上爬去。
日军持续的轰炸让城墙内外都形成了斜坡,这似乎降低了日军的进攻难度,但同时却也便利了守军的支援。
甘氏兄弟各带着二十几个手下向城墙上爬去,在将要登上城墙的时候他们各自指挥手下人散开,并且开始寻找最佳的狙击点。
从一介渔民变成优秀的狙击手,甘氏兄弟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