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静州往事 >

第150章

静州往事-第150章

小说: 静州往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如果有时间,我跟你一起去。那个叫杨宗明的社长说起垃圾管理问题时,我作为一把手感到脸红,垃圾场管理必须要跟上。”乐彬接着又道:“不管垃圾场放在哪里,都是打架扯皮的事,是个长期问题,今天我们暂时不研究。我手头有几个事情要研究,第一件事是人事调整。城管委是新成立的单位,工会、妇女、共青团都没有配置,这两天工会的同志老是给我打电话,要求我们尽快将工会主席配齐。你们看,谁来当工会主席更合适。我个人推荐邵林森。”

王正虎是老狐狸,自从刘友树被借调到办公室以后,便知道邵林森办公室主任位置不保,乐彬为人还算厚道,至少给邵林森安了一个工会主席的闲职。

王桥没有发言,静等在班子里排名靠前的王正虎说话。

王正虎依据刘友树的特征描绘道:“办公室主任有两个条件,一是脑瓜子要灵活,有协调能力;二是文字功夫要来得,城管委以前出文件出过几次差错,被县政府那班秘书嘲笑,我觉得刘友树比较适合。”

乐彬道:“桥主任有什么意见。”

王桥道:“我同意王主任意见。”

乐彬道:“刘友树是师专中文系毕业,在镇里当过多年办公室主任、组织干事,昨天人事局的正式调动文件到了。他各方面条件都符合,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他从得知自己要调到城管委时起,就准备将刘友树调到身边,县领导为了加强城管委力量,痛快地答应了乐彬的请求。

研究完人事工作,又谈了几件杂事。乐彬开始征询两个副手有没有需要研究的事。

王桥道:“垃圾场在管理确实存在很大问题,根子在曹致民头上。我这几天都在垃圾场里,一次都没有见到曹致民,每次打电话去问他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我建议解除他的承包合同,另找他人来管理垃圾场。我研究过承包合同,其中有一条如果管理不善引起群体性事情,甲方可以中止合同。”

乐彬和王正虎都作没有作答,过了半响,乐彬斟酌着道:“曹致民是曹主任的侄儿,曹主任离开城管委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就把他的侄儿下课,未免太不近人情,说出去不太好。而且曹致民的姑妈在建委财务室当科长,和我们单位关系密切。”

王桥坚持道:“我知道这个情况,但是垃圾场特殊,管理得不好就要惹大麻烦,我思来想去很久才建议将曹致民下课。”

“垃圾场迟早要调整,但不是现在,为了大局,我们必须要忍耐。桥主任要加强管理,把垃圾场盯紧点。”乐彬也是早就有意将曹致民下课,但是作为一把手必须考虑全委的运行,财务是一个单位的血脉,血脉不通,日子难过。

乐彬这一番话说得很诚恳,王桥也能感受到他的无奈,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乐彬道:“我们当前的一个任务是让县里同意明年争取直接对财政,而且争取二级部门单独对接财政。”

王正虎惊讶地道:“乐主任,委里不管钱,二级单位恐怕会不听招呼。”

乐彬道:“管住人,管住事,还怕他们翻天。城管委是新成立的单位,财政预算肯定不充足,与其让几个下属部门围着自己要钱,不如让他们八神过海、各显神通,围着财政要钱,这是群狼战术。我不会象建委那样把所有的钱掌握在自己手里,让二级单位失去了主动性。”

开完会,王桥走回乐彬办公室,见到居委会毛明主任站在走道上,道:“毛主任,有事?”

毛明笑嘻嘻地道:“王主任,师范后街居民们准备给城管委送锦旗。”

王桥吃了一惊:“简易化粪池才开始动工,现在送锦旗未免太早了。而且出钱的单位有城关镇、还有电力局、粮食局,光送城管委也不妥当。”

毛明道:“这个化粪池经常堵漏,居民们烦得很。这一次粪便溢出一个多月。居民们都说只有城管委的领导来看过。在城管委领导关心下,才能重新修化粪池,所以他们坚持现在送锦旗给城管委。他们就在门口,报社电台都在外面。”

毛明见王桥还在迟疑,笑道:“居民们被流出来的屎尿折磨怕了,他们看了简易化粪池的草图,都认为这次肯定能解决问题。”

刘友树提醒道:“这是好事,乐主任很重视宣传工作。”

王桥道:“城管委一把手是乐主任,应该让乐主任来接锦旗。”

乐彬听说此事,果然很高兴,道:“城管委现在危机重重,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这个锦旗来得及时,让县领导看一看城管委做的实事。”

头发花白居民胡立诚举着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城管委——扶危济困,为民解忧”几个大字,居民们纷纷拍手。

李宁咏拿着话筒站在一旁,等到乐彬接过锦旗,介绍道:“我是《昌东故事》的李宁咏,想采访一下乐主任。”

乐彬曾经在老领导家见过李宁咏,只不过当时李宁咏还是小女孩,女大十八变,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因此乐彬没有认出这是老领导家的千金,笑哈哈地道:“不要采访我,事情是王主任处理的,你采访他。”

李宁咏拿着话筒走到王桥身边,道:“我们又见面了,王主任,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王桥面对着话筒和镜头,近距离与李宁咏对视。

(第一百八十七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眼缘

(静州往事交流群:290116110)

李宁咏长着一双漂亮的丹凤眼,眉毛修得很精致。与王桥锐利有神的目光对视时,她略为躲闪,随即勇敢地迎了上去。两人四目相对,一问一答时,目光不时交锋。

采访结束时,李宁咏收起话筒,没来由脸上飞起一朵红晕。

看着女记者白皙脸上的浅浅红晕,王桥暗道:“回到昌东,终于见到一个美女,漂亮又有气质。”上次他见过李宁咏,由于被化粪池弄得焦头烂额,没有太过留意采访记者,这一次近距离面对面互相“凝视”,发觉李姓记者长得真是耐看。

采访结束以后,李宁咏发了一张名片给王桥,道:“很高兴认识王主任,我们《昌东故事》栏目向外征集大量素材,城管委故事挺多,希望能够支持。”

王桥从山南大学走出来,知道现代媒体对一个单位的影响,因此也有意与媒体搞好关系,道:“那我给你打个电话,如果遇到城管委的破事,低估要手下留情啊。”

他拿出手机,对着名片上的号码打了过去。

李宁咏看到王桥拿出手机,有些惊讶,脱口而出:“你才工作就有手机啊。”

王桥同样惊讶,道:“你怎么知道我才工作?”

李宁咏笑道:“你可是大名人啊?大学刚毕业就当了副主任,在昌东县城还是头一份。”

王桥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道:“我是大名人吗?”

李宁咏弯弯柳叶眉带着笑意道:“当然是啊。”

两人在一起谈话时很轻松,说话时还互相瞅着,甚至还有点眉来眼去。

聊了几句,李宁咏扬了扬手机,道:“记得有素材就给我打电话。”

她父亲是多年老领导,从小就被众星捧月,眼光颇高。从大学到现在,还真没有瞧得上眼的年轻人,这一次不知道为了什么,见到年轻的城管委居然有一见心跳加速的感觉。更让她感觉良好的是这个年轻人也很愿意与自己说话,从其眼神和动作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望着李宁咏的背影,又低头看了一眼名片,王桥道:“友树,你和这个女记者打过交道吗?”

刘友树道:“桥主任,你谈恋爱了吗,这个女记者真漂亮,和你很配啊。我不认识她,但是肯定能打听到她的消息。”

王桥道:“只是随口问一问,不要去打听。”

虽然他觉得与这个女记者很有些眼缘,身体上也有需要,仍然下意识地抗拒年轻女子走进自己的生活。这是从吕琪到晏琳留下来的后遗症。他的生活中并不缺女人,准确地说只要稍稍打开心防,找个女朋友还是挺容易的。但是这些年一直有意无意扎紧了心防,除了与吕一帆有过深入接触以外,没有和其他女人有更深入的关系,甚至成为朋友的可能都被扼杀掉了。

随后几天,王桥带着乔勇天天盯在阳和镇垃圾处理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曹致民终于与王桥见了面。

曹致民长得白白胖胖,穿着一件白衬衣,与想象中的垃圾处理场场长不一样。见面时,他笑嬉嬉地给王桥递烟,道:“王主任,我们做得再好也没有用。那些农民见到500米内的村民搬迁了,得了红眼病,就算垃圾场做得再好,他们一样会找各种借口来堵场。”

曹致民这句话也有几分道理,可是王桥很看不惯此人,不想接他的烟,想起乐彬叮嘱的“顾全大全,要忍耐”的交代,还是接过香烟,抽了一口,道:“曹场长把垃圾场管好,做好本份,其他事情就不用你操心。”

曹致民听说新来的分管领导是才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打心眼里瞧不起,尽管乔勇多次强调王桥不是书呆子,办事能力强,为人精明,他依然不在意。今天第一次见面,他感到王桥果然不象才毕业大学生,说起话来绵里藏针,他随即提出一个现实问题:“王主任放心,垃圾场按规范操作,不会出纰漏。只不过场里工作条件实在简陋,工人工资低得咬卵。工人工资我都不提了,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是钢板。”

王桥问:“要钢板做什么?”

曹致民将王桥和乔勇带到垃圾倾倒点,指着倾倒点被污水泡软的泥土和垃圾,道:“这个倾倒点长期被污水泡着,软得很,倒车时轮胎被陷得很深,动弹不得,后面又是悬崖,油门稍微踩重点就要出安全事故。驾驶员在这里倒车时心里都悬吊吊的。如果再不买钢板,垃圾场只能停工了。”

倾倒点是几十米高的陡坡,垃圾车倒车时总让王桥觉得胆战心惊,他桥对曹致民反映的情况很重视,但是他没有轻易表态,问乔勇道:“乔所长知不知道这个情况?”

乔勇道:“我知道,确实需要钢板,只是钢板有点贵,委里经费紧张,一直在拖。”

王桥道:“应该添置的设备就算贵点也要买,吝惜这点小钱,如果摔一个车到山沟,我们的责任就大了。钢板要几块,到底要多少钱?”

乔勇道:“我做过核算,用钢板把倾倒点完全覆盖,至少要花四万多。”

王桥没有想到几块钢板要花这么多钱,但是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不想收回来,于是表态道:“曹场长以垃圾场的名义打个报告上来,我去找乐主任签字。要尽快,不要耽误时间,免得误事。”

在王桥和乔勇查看倾倒点时,建委工作人员也进场勘察地形,为修建焚烧炉做准备工作。支书杨宗奎陪着建委工作人员,积极向他们介绍本地出产的条石和片石。

由于承诺修焚烧炉时用当地产的条石,请当地村民帮工,垃圾场紧张的形势得到初步缓和。这让王桥感觉压力稍为小了一些,得到一时喘息之机。

另一件比较遗憾的是肇事车辆始终没有找到,昌东县工伤赔付的原则是先解决交通事故再解决工伤,环卫所垫付了环卫工人的医疗费用,还给交警中队报了5000油费,这让乔勇心痛得很。

而王桥是城管委副职,不分管财务,没有乔勇那种切肤之痛,他更关注的是将事情办好。

周五,王桥带着乔勇来到山南。

王桥有一位大学同学在省环卫局工作,这位同学原本准备陪王桥参观垃圾场,谁知临时有事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