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静州往事 >

第243章

静州往事-第243章

小说: 静州往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桥道:“到现在只有我们一家人了,当初逃出劫难的都没有后代。”

王振华眼睛渐渐沁出泪花,过了良久,道:“你祖父的哥哥很早以前就离开故乡。到岭西去了,那一支外出时间太久,找不到了。”

王桥心中一动,暗道:“成津县委书记便是岭西的本家,辈份也排得上。莫非也是我们一族。”他为人沉稳,暂时没有谈起此事,免得让老人家希望越大希望越大,等到以后找到王卫东,聊了家谱以后,如果确实对得上,这才告诉眼前这位老人。

王国莉最了解父亲,见其神情,便知其又想起往事,赶紧打岔道:“今天王桥过来打先锋。随后大山还要带王永德一家人过来见面,这是好事。”

王振华道:“以前让义给我写过信,说是生了个儿子取名永德,没有想到好几十年才让我看到永德娃儿。”说到这里,他肚子咕咕地响了几声。

住院以后,王振华一直没有食欲,更别说发出这种象征着饥饿的咕咕声。冉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道:“爸,你是不要吃东西。”王振华盘腿坐在床上,摸了摸肚皮。道:“想喝点稀饭,吃点豆腐乳。”

听说王振华想吃东西,除了不了解病情的王桥以外,家人和医生都觉得欣慰。

聊了一会。主治医生劝说大家暂时离开,让老爷子休息,王桥等人这才离开病房。等到医生再从病房出来,王国莉来到医生办公室,道:“我爸的情况怎么样?”

医生是资深教授,一派学者风度。他一直负责王振华的治疗,对今天情况感到十分费解,道:“情况很好,比我预料得好得多,这一次的难关算是渡过了。”

王国莉解释道:“我爸有一个心障,一直以来都认为老家人因为受到牵连而全部被还乡团杀害了,今天得知还有亲戚没有死,因此异常高兴。”

医生想着发出过数次病危通知书,感慨地道:“人体科学太奇妙了,未知领域太多。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情况解释不通的。”

王国莉询问道:“还要从老家来几位亲戚,能否让我爸继续与他们见面。”

医生笑道:“当然可以,这对老书记有好处。但要注意休息,别太累着了。”

两个小时后,熟睡的王振华醒来,道:“王桥在哪里?叫他过来,跟我说话。”儿子和女儿都生在广南,平常都是说普通话,不会讲家乡话,今天听到柳河镇二道拐的乡音,让王振华觉得很是过瘾。

王国莉道:“国栋带着王桥出去吃饭,等会就来。”

话音未落,王国栋和王桥走了进来。王振华喝过清粥,又睡了一觉,自觉精神十分旺健,便从床上下来,坐在椅子上与王桥说话,聊家常。

“你爸如今在做什么?”

“解放后,我爸去读了翻身书。由于家里穷,读完小学便回家务农。我爸一直认为王家是书香之家,一直非常注重学习,把能够找到的书都拿来读了,特别是对古书很有研究。他虽然只是小学文化,水平还是很高的,一直在家乡担任民办教师,最近还转了正,成为国家正式教师。他不愿离开故乡,守着家族的祖坟。”

王振华听得频频点头,道:“不愧为王家的娃儿,人穷不怕,关键是要有志气。”又问道:“祖坟还保护得还吗,破四旧时没有受到破坏吧?”

“祖坟基本完好,破四旧时没有什么损失,估计是远离城区的原因。”

“你奶奶是什么时候去逝的?”

“我奶奶这一辈子都很艰苦,爷爷遇害后,她一直未再嫁,就将我爸一人拉扯大。”

王振华道:“礼义找了一个好爱人,有一个乖娃儿。”

坐在旁边的王国栋道:“还有两个乖孙,王桥和王晓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这个很不容易。”

在刚才王振华熟睡时,王国栋单独请王桥吃了饭,问了王桥和王晓的情况。王桥在长辈面前一点都没有保留,如实地讲了自己和姐姐这些年的情况。草根青年努力向上拼搏的道路原本就十分艰辛,不需要添油加醋,就让久居高位的王国栋十分动容。

王桥道:“我奶奶是在我初中毕业之时得病的,医治无效后走的。”

王振华道:“在我们家附近有一个段家,常与王家来往,他们家还有没有人?”

“段家还住在附近,平时有来往。”支部书记段三,段三的女儿段燕,这两人都与王家有密切的联系,只是,王桥从来都是看到当前,没有想到上辈们还有来往。

王振华道:“当年为王家诸位长辈、兄弟们修坟就是段家的长辈。段家和王家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互有通婚,实质上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以后要去看望段家后人。”后面几句话就是讲给儿子和女儿听的。

父亲一直有牵连族人被害的心障,如今王桥到来,心障即去。王国栋听其意似乎要回柳河,担心其父亲承受不起长途旅行,道:“你回去要惊动省里很多人,干脆让我们先回去看看,探探路。”

王振华瞪起眼道:“谁说我们要招摇过市,悄悄回去拜祖坟不就行了。到时只把大炮叫上,我们两人去。”

王国莉也建议道:“那得等身体再养好些,不必急在这几天。”

聊了家乡事,王振华精力又不是太好,回到床上睡觉。

晚上,王永德、杜宗芬、王晓等人也来到广南。

当王振华见到王永德以后,将手伸向儿子国栋。王国栋明白父亲的意思,扶着父亲下了床。王振华先是用手拉了拉儿子,等到站稳以后,道:“王永德,你过来。”

王永德不明其意,走到叔父身边。

王振华原本柔和的眼神中涌出怒气,抬起腿,踢在王永德腿上,接连踢了三下。他用手撑着王永德肩膀,让自己身体平衡,这才道:“如果不是你儿子来找我,你是不是打算一辈子不来见我。”

王永德道:“叔叔,我。”

王振华道:“我比礼义的年龄大,你要叫我伯伯。我们是让字辈,让字辈有王让诚、王让信、王让礼和王让义几兄弟,你爸比我要小,我们相差几个月。”

王永德平时在儿子们面前总是很稳重,此时被长辈训斥就如小学生一般,道:“我那时还小,对家里的事不是太清楚。后来是陆续听我妈和其他邻居讲了些王家事,才算清楚。”

王振华怒道:“你还没有回答我,为什么不来找我。我还以为家里没剩下人,害得我几十年都梦到你们。”他前面生气,后面又伤心起来,道:“如果不是王桥找起来,再晚几天,我就到老祖宗那里报到了。你不来见我,是想让我带着终生遗憾去见老祖宗吗?”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更何况当年社会变化太大,让王永德一直没有机会走出柳河去寻找王振华。在飞机上想起的解释此时用不上,他正想着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王小冉走了进来,道:“蒋爷爷、刘爷爷都来了。”

在王桥没有寻来时,家人们都在想着要为王振华准备后事。

几位还在世的老战友一天打几次电话关心王振华的病情,当得知老战友奇迹般地下了床,都赶紧过来了。

蒋爷爷和刘爷爷都和王振华相似的面貌和气质,满脸老人斑,步履蹒跚,但是老态难掩气度,进门后都有强大的气场。

王小冉低声介绍道:“蒋爷爷是以前的团参谋长,一直没有离开部队,当过司令员。”

(第三百零二章)

PS:  小桥祝各位书友们春节快乐,争取每天都有一章。

第三百零三章相见(五)

PS:  春节快乐!!!希望多支持小桥。

王桥问道:“另一位老者是谁?”

“是当时师里的工兵主任,后来在工程兵部队,到地方上是建设厅厅长。退休时是省人大副主任。”王小冉又道:“等会应该还有两位爷爷要来。当年他们部队大多留在南方,广南和广北都有。”

王桥想起万军追敌至广南的盛况,不觉有些神往。

万军追敌到广南后,也留下了很多人脉在广南,王桥暗想道:“如果我留在广南,在此地发展应该真的很轻松。可惜,当时我和姐姐都被习惯蒙住了双眼,如果姐夫遇到困难时,及时向堂伯公求救,依着他们在广南的实力,应该能解决一时之困。”想到这里,他深为姐夫感到惋惜。

三位老者并排坐在一起,王振华坐在中间,蒋爷爷和刘爷爷坐在两侧。老友从鬼门关走过一遭,又活了回来,蒋、刘两人都很高兴,你一句我一句地开起了玩笑。

蒋爷爷道:“老王,你去看到老祖宗没有?”

“看到了,远远地看了一眼,正要过去相认,结果侄孙来了,侄儿也来,我就回来了。”王振华说得快活,满脸笑容,浑不畏生死。

刘爷爷道:“把唤你回来的小鬼叫过来看看。”

王桥被叫到了三位老人面前。刘爷爷揉了揉眼,道:“哟,你这小鬼还和老王长得蛮像啊,难怪能将老王喊回来。”

王振华又道:“大炮那个老小子就是个马大哈,我刚才给他通了电话,他说居然在几年前就见过侄孙打篮球,当时还嘀咕着和我长得像,如果是我,肯定就要去问两句,这老小子硬是没有问,害得我晚了好几年与家里人见面。这次生病,躺在床上想得最多的就是以前老家的亲戚。我的爸妈、大哥、二哥以及几个堂兄弟。”

蒋爷爷拍着腿道:“他什么时候到,等到到了以后,我们开一个团党委扩大会,让他在会上作检查。”

刘爷爷道:“开了会。喝酒,要让大炮按老规矩先喝三碗。”

三人都是耄耋老人,其中王振华还是在鬼门关刚走了一圈,聚在一起之后,似乎又有了当年之勇。

王国莉、冉苹等人长期和几位老者接触。知道他们都是在吹牛了,他们就如国宝熊猫一样被保护起来,莫说喝三碗,就是酒星子都沾不到,全部被小辈们收走了。

王桥站在一旁,看着三位老者在一起较劲,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他初到广南,最担心还是亲情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淡薄,到了现在,所有担心都化为乌有。自己眼见着就融入了原本就是一家的大家庭里。

第二天,张大炮、张大山父子来到了广南。几位老人聚齐,大家以水当酒,拿大土碗装水,碰得砰砰直响。老人们戎马半生,皆自知命不久矣,能见一次便是一次,特别珍惜这难得的聚会机会。

第三天,又有几位老战友从外地赶了回来,探望从鬼门关头又回来的老团长。张晓娅要回去上课。提前离开了广南。

张晓娅走之前,张大山出面,请王家诸人吃了饭。

第四天,王振华行走着离开了医院。此事也惊动了部队首长。首长亲自出面,为几位老军人设了宴,还陪着老军人们参观了部队军史馆。

王永德、杜宗芬、王晓和王桥就留在王家,天天陪着王振华用家乡话来聊天。

王国栋阅人无数,心知王桥在这个时间找过来,肯定遇到了什么难事。在父亲未出院之前。他没有心情询问,到父亲精神旺健地回到家里时,王国栋心情极佳,就单独将王桥和王晓两姐弟叫到了书房,开门见山地询问两位小辈,“王桥、王晓,你想听听你们两人谈谈人生想法?”

此时王国栋已经起了栽培之心,但是到底要如何栽培,也得看两人自己的想法。

王桥在临行前曾经与姐姐商议过,真要被王振华全家接纳,唯有“亲情”和“诚恳”两条,因此,与广南王家打交道时,不要耍心眼,只要谈出来的事情一定是事实,直接求助也行,到时随机应变。此时王国栋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