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静州往事 >

第264章

静州往事-第264章

小说: 静州往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家的邻居,段家屋里的,是我们村的支部书记。”

段三看着眼前满脸老年斑的老者,完全无法将其与变成传说中的解放军团长王振华联系在一起,他还是恭敬地道:“大伯,我是段三,我伯是段至理。”

王振华打量着段三,道:“你是段至理的侄儿?”

段三道:“就是,以前听我伯常常讲你,说你是周边十里最聪明的,读书最好。你们还去掏鸟蛋,结果摸到一条蛇。”

王振华回忆在乡间的快乐事,频频点头,道:“你伯是实诚人,没有他领头,没有人敢给我们家做坟,要谢谢段至理。”

聊了几句,段三道:“晚上到我家吃饭,农村人家,味道不好,卫生我会搞好,菜品肯定是绿色环保的。”

在计划中,祭祖以后,为了让王振华休息好,就不在柳河吃饭。现在段三贸然提出这个要求,所有人都将眼光聚在王振华身上。

王振华回乡,除了祭祖外,能顺便看一看乡邻也好,痛快地道:“王家和段家是多年乡邻,今天就到你家去吃饭,我们人多,院子坐得下吗?”

段三见王振华同意了,高兴地道:“院子坐十桌都没有问题,那我就去准备,争取早一点吃饭。”他又问:“大伯,你离开家乡这么久,在饮食上有什么忌讳没有?”

王振华道:“没有忌讳,回家乡就吃家乡菜,你不要搞乱七八糟的味道。”

段三高高兴兴走了。

王桥将三枝毛笔用清水化开,把墨水倒到一个盒子里,准备写名字。王振华看着王桥,道:“你的毛笔字怎么样?我们祖上有前朝进士,我以前见过留下的墨迹,那一笔毛笔字漂亮得很。字写得差,烧过去,要丢脸的。”

书法恰是王桥的强项。他也不解释,提笔在拿来的白纸上写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他为了节约时间,用的是草书,笔走龙蛇,一首小诗几乎是一气呵成。

王振华频频点头,道:“这笔字要得,见得祖宗。”他看了一眼小辈们,指着王永德道:“永德,他们的字都不行,你写得怎么样?”

王永德道:“我书比王桥读得多,字不如王桥,这个娃儿缺点多,但是在写字上有天份。”

王振华道:“那就由王桥统一来写名字。”

每一包钱纸都要写上名字,工作量不小。王小冉主动道:“那我去把祖宗名字抄下来,你按照我抄的名字来写。”

“不用,祖宗名字我都记得。”

到祖坟前反思是王永德对付儿子王桥的杀手锏,王桥进入青春期后,经常到这里反思,因此墓碑上所有名字都记得,此时说出来就颇为骄傲。

对于王小冉来说,墓碑上所有先祖的名字都是陌生的,要全部记住是一件难事,她看着王桥飞快地在钱纸上写名字,根本不用看碑,这才相信。

王振华将王永德叫到身边,道:“永德,上次你说自己最没有出息,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很少走出家门。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当一辈子小学教师有什么不好,教书育人,高尚得很,有用得很。你还是王家的大功臣,没有你,祖坟早就毁了。我今天看了祖坟保存得这么好,很欣慰,以后我见祖宗以后,也要把骨灰埋到这里来,陪着爸爸妈妈和列祖列宗。”

子女们都考虑过老人的归宿问题,只是很少有人谈出来。王振华是南征北战地的军人,见惯了生死,说起来就很坦然。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段三急匆匆回家后,看见老婆就骂:“你和段燕都是头发长见识短,在王大妹落难的时候乱搞,现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占小便宜吃大亏。”

段三老婆被骂得一头雾水,道:“你发什么疯,今天中午没有喝酒啊。”

段三说了好几遍头发长见识短之后,道:“死婆娘,赶紧去杀两只鸡、两只鸭子,让你兄弟送几条鱼过来,做啥子,老子要请客。”

段三老婆上前摸段三的额头,道:“你是不是发烧了,打胡乱说。”

段三将老婆的手打开,道:“王振华回来了,王振华是谁你都不知道,当年王家出去的当大官的那个,一大家子人衣绵还乡。我请他们吃饭,以后遇到个事情,也多一条路子。”

段三老婆嘀咕道:“段燕在阳州做装修,日子蛮好的,用不着求人。”

段三吼道:“你还真是个榆木疙瘩,以为人不求人就一般高了。谁家都会遇到难事,万一遇到求人的事,没有关系只有搬起石头打天。”

段三在家里有绝对权威,发了火,老婆就赶紧去准备晚餐,顺便叫了两个兄弟媳妇来帮忙。

王振华回家乡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附近邻居都知道此事。当王家人在段家院子吃饭的时候,不断有老年乡邻过来与王振华见面,说说旧日事。有一些与王家没有关系的乡邻也跑到院子里来围观传说中的大官,院子里挤满了人。

王振华被浓浓的乡音所包围,情绪高得很,不停地与大家说话。

王国栋长在广南,从小听到的满耳广南语和广式普通话,对山南感情并不深,此时坐在院中,看着众多乡邻上来叙话,也有些“根”在此处的感觉。

王桥算是主人,端茶倒水,发烟点火,忙得不亦乐乎。

王小冉和张晓娅坐一起,躲在人群后面,聊着天。

王小冉道:“从相貌和气质来看,王桥不象这里的人。你和他读一个系的,他在学校是什么个状况。”

张晓娅望着王桥修长的腿和短短的头发,道:“他在学校是风云人物。就是因为他,我还遇到一个麻烦事,回学校都不知道怎么说?”

(第三百二十七祭祖完)

第三百二十八章新职(一)

吃过晚饭,王振华一家人、张大炮一家人便离开了柳河镇,没有惊动当地政府。柳河是偏僻之地,这顿晚饭又发生在周末,等到风声传到了镇里已经过了好几天了。镇里知道王振华曾经在部队和广南当过领导,可是山南和广南毕竟距离太远,王振华家庭又从未和家乡有过接触。

现在王振华家是什么状况,地方不得而知,也就没有过于放在心上。

回家乡时,王振华特意给所有打过招呼,回到家乡,就是普通老百姓,谁都不能在家乡人面前摆领导架子。因此,别人问起王国栋在做什么时,王国栋就答:“在省里工作,普通工作。”他听不太懂柳河方言,乡邻们多数不太会说普通话,双方交流困难。在晚饭时,都是王振华用家乡话与家乡人聊天,聊的都是些陈年旧事,而与王国栋很少交流。

段三倒是知道些具体情况,却又把嘴巴闭牢,就是不肯与大家明说。他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大家都知道王家后代在广南的地位,肯定会有很多同乡去找王家帮忙,找王家的乡人多了,势必会引起王家厌烦。所以,他决定对乡人封锁消息,让自家独享这条极有价值的信息。

在王振华一家返回时,段三借着伯父段至理与王振华的老关系,坐上了考斯特,和王永德、王晓和王桥一起将王振华、张大炮两家人送到了省城阳州。

王桥星期一还要上班,考斯特来到县城后,就下了车。他站在公路边,对着考斯特频频挥手,向亲人们告别。

王小冉和张晓娅是小辈,坐了考斯特最后一排,王小冉低声开玩笑道:“我们王家的基因还是挺优秀的,你没有男朋友,王桥没有女朋友,你们两人凑合在一起还蛮相配的。”

张晓娅羞得脸上飞起一朵红晕。道:“小冉姐不要乱说,我怎么可能和王桥谈恋爱。”

王小冉道:“为什么不可能?”

张晓娅道:“我们寝室有一个女生,非常漂亮,一直在暗恋王桥。这次还无意中看见我和王桥在一起,回寝室还得解释,想到这事,我就心烦。”

王小冉道:“有漂亮女生喜欢王桥,说明王桥优秀。和你们的事情没有矛盾啊。”

张晓娅着急道:“小冉姐,你不要再开的我玩笑。王桥才和一个女孩子分手,那个女孩子的父亲以前是昌东的********,也是很漂亮的,我们从小就认识。”

王小冉笑道:“这和你与王桥在一起也没有冲突啊,这种优秀男人,遇到了就不能轻易放过。我和王桥有血缘关系,要不然,我就要下手了。”

“我不理你了。”张晓娅把脸别到一边,不跟王小冉讨论这个话题。

王小冉刚才纯属开玩笑。见张晓娅真有些急眼,就若有所思望着从小就熟悉的妹妹。

张晓娅道:“小冉姐,你不要用这种眼神望着我。”王小冉道:“你让我不说了,我就不说了,难道不准我看着你笑吗?”

王晓坐在前一排,耳朵竖得直直的,听到两个女子低声絮语,心中亦是一动,暗道:“张晓娅家教颇佳,知书达理。性格也温婉,倒是弟弟良配,可以与王桥吹吹风。只是这种儿女私情,要当事人急才行。旁边人着急没用。”

车至省城阳州,王晓抽了空,给弟弟打去电话,“我们顺利到达了,堂伯公要在省城住了四五天,然后再回广南。你到时一定要抽时间过来送一送。你下次到阳州时,一定要想办法弄几条尖头鱼,张爷爷最喜欢你煮的鱼。以后逢年过节,你都要到张家来。”

王桥此时正坐在城关镇办公室里,翻看着去年的一些文件。这是他的工作经验,只有吃透了城关镇基础数据,在工作时才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才不会被人愚弄。他接到姐姐电话后,道:“姐,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处事。”

王晓轻笑道:“我发现张晓娅有些喜欢你。”

王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之间有代沟的。”

王晓道:“你和她不过差四五岁,能有什么代沟,相信姐姐的眼光。”

王桥换了个话题,开玩笑道:“你什么时候把林海带回家,让爸妈过一过眼,现在我爸成了东南亚华侨了,眼光肯定挑剔,你得当心自己。”

王晓道:“我心中有数,象我这种情况,带林海回家,爸妈能有什么可挑剔的。”

姐弟俩聊了一阵,王桥放下电话,脑子里不禁浮现起了张晓娅的样子,张晓娅最大的特点是干净,笑起来有一对迷人的小酒窝,更接近于清纯的邻家小妹。

接近六点钟,王桥正准备离开,迎面遇上了脸色严肃的宋鸿礼。

宋鸿礼道:“你回来了?”王桥道:“私事办完了,刚刚回来,看了看文件。”宋鸿礼道:“你到我办公室来。”

跟着宋鸿礼来到了办公室,王桥顺手就将开水器打开。宋鸿礼将手提包往桌上重重一放,道:“老虎不发威,真还以为是病猫。”他从包里抽出一封信,道:“你看看这封信。”

王桥抽出信纸,看了标题便吓了一跳,信的标题是“城关镇党委书记宋鸿礼违法违纪检举揭发信”,他迅速看了一下小标题,有三大类,一类是破坏**********事例,主要是做官为人霸道,大事小事一言而决,特别是在用人上更是一言堂,大力提拔亲信;二类是贪污受赌事例,详细列举了五件事情;三类是工作失职事例,列举了矿山倒塌、交通事故、学校中毒等三件事情。”

宋鸿礼等到王桥看完,道:“你怎么看这封信?”

王桥道:“无稽之谈。”

宋鸿礼道:“从这封信你看出来什么?”

王桥脑子迅速开转,思考着宋鸿礼所言,并选择了立场,道:“这封信是内部人所为,内容估且不谈,光是从三件事情归类来看,能看出写信人对城关镇的情况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