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静州往事 >

第267章

静州往事-第267章

小说: 静州往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桥谦虚地笑道:“我是代理镇长。”

宋鸿礼摆了摆手,霸气地道:“今天家振都过来交代了,代理镇长就是镇长,难道城关镇的人代会选举还能冒出妖娥子,如果真要这事,我这个党委书记和人大主任就是吃干饭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桥也就不再谦虚了。

宋鸿礼道:“春节前,你抓两个事,一个还是信访工作,前阶段抓得不错,两个制度挺好,我都完全赞成。另一件事也很重要,你要把财政所的钱认真清理一下,该付的就付,不该付的就给别人说清楚,这是急事,马上办。以前姚向辉在的时候,别看我有些事管得宽,实际上我是有分寸的,属于老姚管的事我基本不插手。有时候管得宽,是因为老姚肩膀是斜的,挑不起担子,或者说是不想挑重担,我不管就要坏事。现在,老姚调走了,当时要求由他筹的钱还没有完全到位,你想办法弄四十万,补补缺口。”

接受了任务,王桥回到办公室,屁股没有坐稳,接连五六个电话打过来都是要钱的。债主们是通过各种关系找过来的,先谈友谊,再叫苦。

接了五六个电话以后,王桥真正明白了宋鸿礼为什么说“还钱”是急事。为了避免被堵在办公室里,他关了办公室,在五楼找个安静房间,将财政所赵梅叫到身边,一笔一笔核实应该付的钱。

赵梅还是很熟悉情况的,准备了一份负债表,递给王桥。

王桥看到三十多笔应付款,长长的一串数字,道:“光看这张表没有用,我要彻底把欠债清理一下,弄清楚每一笔的来龙去脉,原始合同放在哪里,是在财政所还是农经站?”

赵梅有些抱怨地道:“合同有的在财政所,有的在农经站,没有归在一起。以前我给姚镇汇报过几次,姚镇都说放一放,现在逼到春节了,再重新弄有些麻烦。”

王桥知道赵梅和宋鸿礼关系不错,仍然不客气打断道:“我不做糊涂官,要付钱可以,把原始合同拿给我看一看,看了原始合同,我自然就知道付多少、怎么付。赵所,我给你说清楚,如果拿不出原始合同以及付过多少款的依据,我是不认的。”

赵梅听到王桥安排,脑袋顿时就大了,如果因为手续没有找全,王桥拒不付钱,她这个财政所长就会被债主们骂死,而很多债主都是有关系的。

看着赵梅闷闷不乐地离开,王桥用手机给杨琏打了电话:“杨老师,春节要到了,我想与杜书记见个面,你帮我安排个时间。”

这次被“代理镇长”这个官帽砸中,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前一天“通了天”,这一次又是通了那个天?

同时,走到这个位置,寻找更高层领导的支持也是迫切之事了。

(第三百三十章)

第三百三十一章又到春节(一)

过了一会,杨琏回了电话,道:“我跟建国联系了。建国这一段时间有点忙,各项工作安排得紧紧的,确实抽不出时间。春节后,初四或是初五,他邀请我们一起到省城家里去做客,到时我来确定时间,你把时间留下来。”

“好,到时我等杨老师电话。”王桥只是担任代理镇长,刚一接手就觉得诸事缠身。邓建国作为市委副书记,肯定会更忙,能在春节抽出一天,专门邀请到家里作客,这实是看在了杨琏的面子之上。

王桥又问道:“今年春节杨老师有安排吗,到国外去吗?”

杨琏道:“他们不过春节,还得上班。我那里都不去,就在静州自己过。”

王桥对于杨琏这个状态即熟悉又同情,他没有多问这个让杨琏伤感的话题,道:“杨老师,我到邓书记家里去,总不能空着手吧,你看带点什么东西合适。”

杨琏沉吟道:“按照我们山南习惯,在春节进家门确实不能空手,这样吧,到时你先到我家里来,我们给邓建国弄点檀纸,这也是他喜欢的。”

送点檀纸,高雅又大方,是山南文人传统的方式,王桥也喜欢。他听从了杨琏的安排,不自作主张。

打完电话,王桥盘算着春节要到哪些家去拜年。

初一肯定在家里,哪里都不去。

初二要么就和杨洪兵或吴重斌等老朋友聚一聚。

初三到宋鸿礼家去一趟,下午还得到与乐彬见个面。

初四或是初五除了到邓建国家里,还要到张大山家。

初五以后,就要飞一趟广州,这是与广南王家定好的时间。

除了这些具体安排之外,还得考虑市委组织部丁原家。另外还有吉之洲、华成耀、以及牛清扬、宫方平,都需要在春节前后见面。

春节只有几天时间,王桥想着这一串名字,不禁头皮发麻。他想起邱家的聚会,不禁觉得邱家方法好。集中在一块,一次性搞定,即不麻烦别人,又让自己轻松。

想起邱家。他霍然发现,自己在处理事情的思路上越来越与邱家接近。在昌东第一年春节时,自己对于拜年还有些许抵触情绪,坚决不上牛清扬家。过了一年时间,就主动策划要给牛清扬拜年。时间和实践证明。邱家能成功走到今天,确实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他和李宁咏接触这一段时间,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很多影响。

王桥想了一阵,又给张大山的妻子吴立勤打去电话。在张家之时,王桥知道吴立勤是内当家,在张家有地位,又与自己谈得来,因此,他决定先与吴立勤联系,约一约时间。打通电话后。王桥道:“吴阿姨,我是王桥,春节要到了,先提前拜个早年。”

吴立勤开玩笑道:“拜这个早年未免太早了吧。”

王桥道:“吴阿姨,春节你们在家吗,我想来看看张爷爷。”

吴立勤道:“我爸那个身体不能远行,春节气温又低,只能在家里呆着。你来之前打个电话,我要给你一个任务。”

吴立勤亲和力强,这让王桥颇为轻松。笑道:“吴阿姨,保证完成任务。”

吴立勤道:“什么任务都不知道,你怎么保证。”

王桥道:“吴阿姨交待的任务肯定是在我能力范围之内,这点都看不清楚。也枉为山南大学的毕业生了。”

吴立勤是山南大学早期毕业生,听到这句话也很是顺耳,道:“我爸是想吃昌东酸菜尖头鱼。他不是昌东人,却把昌东当成了第二故乡,感情很深。你的手艺比大山的要好,后来大山给爸做过一次。我爸直接说不好吃了。”

王桥道:“这个光荣任务我无论如何也得完成,上一次尖头鱼是从阳州弄来的,这一次我要想办法弄一条真正地道的昌东尖头鱼,味道绝对更霸道。”

放下电话,王桥摸出电话本,翻到以前旧乡同事的电话,挨着名字找了一遍,居然发现没有合适的能弄到尖头鱼的人。正在绞尽脑汁想办法之时,赵梅走了进来。她一脸为难的表情,道:“王镇,刚才我安排人清理了一下,情况不是很好。有的找不到合同,还有的就是债主的说法与我们查到的账不一致。”

王桥没有想到城关镇这种大镇的财务管理居然如此混乱,他原本想问一问为什么会是这种状况,又想起姚向辉刚调走,现在去翻旧账难免会被人咬舌头,就道:“我的观点很明确,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我不想弄清楚欠的合不合理、该不该欠,也不想追问这些债务是如何形成的。债务是否合理、是否违规那是审计部门的事,我作为代理镇长,只能按合同还钱。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还钱,搞清楚一家算一家。你也要给债主们打打预防针,我们还的钱都是以私人名义搞来的,不可能全部还完,还钱的主要作用是大家吃颗花椒顺口气,有什么要求,春节过了再说。”

王桥表态非常明确,没有含糊的余地,反而让赵梅觉得心头稳当了。若是上面拍板的人没有定数,左右摇摆,会让执行者感到非常为难。

赵梅离开办公室,走到门口之时,王桥又将她叫住,问道:“农林特产税是财政所在收取,我想问一个私人问题,有没有办法弄到两三条尖头鱼。”

赵梅当了多年财政所长,关系网宽得很,弄两三条尖头鱼绝对没有问题。她正在琢磨着如何与新来的年轻新锐镇长处理好关系,接到这个私人任务,高兴得很,当即满口答应,道:“王镇什么时候要尖头鱼?”

王桥道:“春节放假的时候要,我有一个长辈在阳州,最喜欢尖头鱼。春节时我给他弄两条。”

赵梅甜甜地笑道:“放心吧,我们所里的老唐与各个鱼塘熟悉得很,尖头鱼虽然稀罕,但是肯定找得到。”她走出去不久,又转了过来,道:“王镇,宋书记请你过去。”

王桥走进宋书记办公室。宋鸿礼对跟着进来的赵梅道:“把门关了。”

关了门后。宋鸿礼将一个单子放在桌上。王桥定眼一看,恰恰是自己脑子里刚刚想到的事,单子里的人包括吉之洲、华成耀、牛清扬以及宫方平等领导。

宋鸿礼道:“快过年了,领导们一年来都挺关心城关镇。我们得表示感谢,这是人之常情。王镇,没有意见吧。”

王桥道:“我没有意见。我正想到这事,只是不知以前怎么操作的。”

宋鸿礼指着名单和后面的数字,道:“四个主要领导我去送。其他领导就交给你去办。”

王桥看着一长串名单,道:“这么多人,时间有点紧张。”

宋鸿礼道:“这种事情没有办法上班子会,也不能让其他人去,只能由我们两人操作。放假前,你抽出两天时间,专程跑一跑,对以后有好处的。”他又对赵梅交待道:“赶紧把钱准备好,装到信封上,写上名字。交给王镇。”

商量完这事,宋鸿礼道:“明天再开个班子会,商量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工资。这些钱在春节前无论如何也得发下去。大家工资本来就不高,年底的萝卜钱没有拿到手,明年一整年都会有怪话。王镇拿出个方案,我们两人先议一议,然后明天开班子会,请同志们发表意见。”

戴上代理镇长这顶帽子以来,王桥脑子里、耳朵里全部充满了“钱”字。他从工作角度进一步体会到那句老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一个单位的血脉就是钱,没有钱,根本无法推动工作。钱,这是城关镇新任镇长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是真正的第一号任务。

走回办公室,刚打开房门,赵梅拿了表册进门,道:“王镇,我知道你要叫我过来,干脆主动过来报告。”

王桥道:“你猜对了。我正准备叫你过来。把表册拿给我,我先看一看,有什么想法我找你。你不能走,要随叫随到。”

赵梅很适合王桥说话的方式,道:“王镇,你想清静看看表册,还得到五楼去,否则肯定有人来找。”

王桥道:“别人来找我,我躲也不是办法,总得应招。”

开了门以后,果然被赵梅说中,到办公室谈事情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谈到五点半钟,王桥手中表册还没有打开。他终于忍不住了,跑到五楼找个清静办公室,过了下班时间,才将表册看完,理清了思路。

回到三楼时,王桥见到郭达正在倒茶,便随口问道:“宋书记还在不在办公室。”郭达笑道:“宋书记还在,估计还有一会才走。”

王桥没有回到办公室,径直到了宋鸿礼办公室,道:“宋书记,还不走啊。”宋鸿礼道:“回家也没有意思,如果不喝酒,就是看电视,还不如在办公室安逸。发钱的事,你有什么想法?”

王桥道:“我认真盘了盘镇里的钱,是这样考虑的,先把必须用的钱拿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