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华娱之巨星推手 >

第220章

华娱之巨星推手-第220章

小说: 华娱之巨星推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奥维茨的捆绑,对方用也不得用,不用也得用,因为除了CAA,在好莱坞很难再找同样水准的项目与阵容。不仅如此,他们还得为奥维茨的捆绑出高价,高到以前人们不敢想象。

在奥维茨手中,caa很多优秀演员一部电影的演出费用从100万美元涨到500万美元,又从500万美元涨到1000万美元,甚至更多,这对顶级演员来说,也是以前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当奥维茨这两招使出,好莱坞大批明星都开始转投CAA旗下。仅仅从1985年到1989年,CAA签约的演员就增加几百人,公司捆绑销售出150多部电影,以及占美国市场近1/3的电视热播节目。

在咄咄逼人的CAA面前,电影巨头都大惊失色,因为电影制作成本被CAA的捆绑拔高好几成,却别无选择。

仿佛一夜之间,好莱坞变成了CAA的天下,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奥维茨成了好莱坞的大佬,1990年,44岁的奥维茨被评为“好莱坞影响力最大的人”,并连续三年获此殊荣,至今仍无人打破这一记录。

奥维茨的高妙之处不仅在于他超凡的个人魅力,过人的谈判能力,以及在好莱坞巨大的影响力,还在于他非同寻常的经营与管理能力,不仅在位期间CAA在好莱坞一股独大,离任10多年至今,CAA仍像一架不倒的战车,一往无前,畅行无阻。

没错,估计有人已经想到了,卢德双的娱乐公司,也是采用这个模式,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可惜,李安翻烂了卢德双给他的演员花名册,依旧找不出能够跟张国容演对手戏的演员。

PS:在梅艳方的问题上,再容我想想!(未完待续。)

第380章李阳来找

听到李安的问题,卢德双皱了皱眉头。

演员的问题,也一直是卢德双的心病,因为好莱坞已经成名的大牌演员,几乎已经被好莱坞三大经纪公司CAA——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WMA——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和ICM——国际创新管理公司给签下,就算那些三线的演员,也被好莱坞其他经纪公司瓜分。

蛋糕已经被瓜分完毕,而卢德双却在这个时候入场,既然是签约不到有潜力的艺人,大多都是歪瓜裂枣,甚至有些只出演过小配角的三线明星,面对卢德双的邀请,都可以直接甩脸子,就可以看的出来,卢德双在美国的经纪公司,有多么的凄惨。

换成普通人,估计这个时候已经绝望了,可是卢德双不是普通人,他可是重生者。

既然签约不到已经出名的演员,大不了签约还没有成名或者出道,未来肯定会大红大紫的艺人。

这不,给李安的演员名单中,就有几位卢德双亲自出马签下的艺人。

“李导演,难道这份名单上的演员,您都没看中一个么?”

李安虽然理解卢德双想要用自己人的想法,可是他的电影,绝对不将就,更何况还是要跟张国容这样本色出演的演员对戏,没有实力,绝对会把角色弄砸,这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卢先生,说实话,你这份名单中,也就克里斯·埃文斯跟亨利·卡维尔有点人气,其他人么,我根本就没有听过,对于我不熟悉的演员,我无法做出判断。”

李安这样说,还是给卢德双留足了面子,要知道李安提到的两个人,前者是美国队长,后者是钢铁之躯的超人,这俩人未来都不是靠演技说话的演员,几乎没有拿出来证明自己实力的奖项。

如果不是看到两人的简历上面有过出演电影的经验,李安都要怀疑卢德双拿这份花名册给他,是不是在戏耍他?

卢德双自然听得出来李安的话外之音,谁让他签下的艺人,大多都是80后,真正等他们成名的时候,要在几年之后,现在的他们,不管是演技还是经验,确实不足以挑起《断背山》这部电影。

不过卢德双不甘心,毕竟明知道这部电影能够带来名誉,哪怕只是被提名,也足够让出演这部电影的演员打出名气,而美国的经纪公司现在缺少的就是名气。

毕竟没有艺人会愿意签约进一家丝毫没有名气的经纪公司,甚至这家公司的老板还是一个华人,这就更加的难上加难,这也是卢德双为什么急于打出名气,明知道公司里的艺人不具备出演《断背山》的条件,依旧把这份名单交给李安,就是心存着一丝侥幸。

“李导演,毕竟《断背山》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不是所有演员,都有那个勇气来出演,您看要不这样如何,给我公司旗下的艺人一次试镜的机会,如果您还是不满意,咱们再对外发出邀请,毕竟您修改剧本,也需要一段时间不是?”

有人要问了,明知道李安看不上卢德双旗下的艺人,为什么还偏偏画蛇添足,搞什么试镜,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不,这绝对不是画蛇添足,更不是多此一举。

要知道,美国经纪分公司成立至今,已经两年时间,但是在最开始的一年里,公司里的艺人很是,两只手能够数的过来,而且大部分还是华人跟黑人,白人几乎没有。

这几个艺人里,除了卢德双从国内带出来的黎冰冰、褚青、武京三人之外,其他的黑人演员,都是那种十八线开外的跑龙套演员,为什么要签这些废物,谁让好莱坞的电影有项规矩,那就是每部电影里面,必须得有黑人。

直到《饥饿游戏》的上映,才改变了这个情况,变的小有名气,像克里斯·埃文斯跟亨利·卡维尔等未来肯定会成名的潜力演员,也是这个时候加入的。

讲到这里,估计有很多人要糊涂了,这事跟你说的试镜有半毛钱关系?

确实,现在看来,没有一丝关系,但是等《断背山》在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奖,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八项提名,并夺得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电影配乐三项大奖。

试镜这个安排,就显露出作用了。

你看,《断背山》这部优秀的电影,不是我不给你们安排角色,我也想把角色留给自己人,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但是谁让你们自己不争气,白白的错过了这次机会。

这样一来,公司里的艺人不仅不会怪罪跟埋怨卢德双,毕竟卢德双已经做了一个老板该做的事情,甚至心里会更加的期待起下一次的试镜。

毕竟奥斯卡金像奖啊,这可是所有来到好莱坞发展的演员,梦寐渴求的殿堂啊。

当然,之所以安排试镜,不止上面这个理由,还有想要借李安来激励艺人的上进心,对外试镜也能够邀请来一些优秀的独立演员,说不定能够在这些演员里面,挖到几颗未来之星。

这点面子,李安还是会给的,毕竟他现在的处境也不是很好,反正到时候都要进行试镜的,多几个卢德双公司的艺人,也不算什么,如果卢德双旗下的演员真的有符合他心意的,那更是皆大欢喜不是?

“老板,李阳导演找您!”

听到李阳这个名字,卢德双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而李安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该回去想想《断背山》的修改事宜,便站起来道:“那我就不打扰卢先生了,先告辞了。”

卢德双反应过来,也站起来跟李安握了握手,笑道:“以后李导演在《断背山》上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刘冬,替我送李安道歉出去,顺便让李阳进来吧。”

对于李阳,卢德双还是很看好的,要知道他的处女作电影《盲井》,该片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第5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影评人、最受观众欢迎等五项大奖,第2届美国纽约崔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2003年荷兰海岸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和文学大奖,塞尔维亚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大奖,比利时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布拉提斯拉瓦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2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银火鸟奖,第57届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秀电影奖,金马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最佳新人奖,挪威贝尔根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等三十余个国际奖项。

在法国《电影》杂志评出的2003年全球十佳影片中,《盲井》排名第二!

只是李阳是个死脑筋,前世拍摄完《盲井》之后,就开始拍摄人口拐卖的盲系列第二部《盲山》,这一世因为卢德双的介入,倒是出现了变化,可是他想要拍摄的电影,也没有比《盲山》好到哪里去。

居然想要把今年闹的沸沸扬扬,引起各界讨论的一起真实案件改编成电影。

PS: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推荐大家看看,《釜山行》,还挺不错的。(未完待续。)

第381章作死的李阳

“卢总,我……”

没等李阳开口,已经猜到对方来意的卢德双,直接挥手打断道:“坐,要喝咖啡还是茶?”对于顽固的李阳,卢德双心中可没什么好气,如果不是李阳刚刚给公司立功,卢德双都有种想要大肆咆哮,让李阳滚出去。

“卢总,不用了,我不渴,我想请问下,我那本子为什么不能通过审核?”

李阳心中其实很清楚,自己的本子被卡的原因是什么,不过他既然能够咬着牙,顶着深深的压力,用砸锅卖铁的钱,生生的把《盲井》给拍摄出来,就证明他是那种为了心中艺术,不管不顾,敢豁出去一切的人。

要知道《盲井》这部电影的余波还没过去,如果不是卢德双插手进来,估计李阳会跟前世一样,逃不了被广电局的封杀的结果,可现在李阳倒好,没了广电局方面的封杀,在作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让卢德双都生出过想要把李阳雪藏的念头,可惜一想到李阳的才华,卢德双又下不了手。

在卢德双看来,李阳是一个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导演。

也许是因为不太融入电影圈,所以行业互动很少,鲜少有他的新闻报道。

就《盲井》而言,其讲故事的能力,叙事节奏,挑选本子的眼光,无不显现出一个成熟的导演所该具备的特质。然而。《盲井》仅仅是他的处女作。而且处女作就获得了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盲井》是2003年完成的电影,如今到2014年,这11年里,李阳只拍了另外一部盲系列电影《盲山》。比起王佳卫来,更是超低产。

《盲山》和《盲井》都是农民题材的文艺电影,根据其它导演的同类型片子,都是十分沉闷的。然而在李阳的视角里,叙事节奏上,丝毫不觉得沉闷,相反的,把艺术片拍出了商业味。

能把艺术片拍出商业味的芸芸导演中,除了姜闻之外,当属李阳了,这也是为什么第一句说的是,李阳是一个被市场严重低俗的导演。

《盲井》在运用的电影手段上跟《鬼子来了》是一个境界的。只不过,《鬼子来了》选择的命题更大了些,但是论导演功力,李阳与姜闻之差,只在分毫之间。

说及姜闻,他的才气毋庸置疑。

但姜闻成为票房大神,或者说电影枭雄,只能说是遇到马克之后。

一部《让子弹飞》,让平常影迷都觉得姜闻的牛逼哄哄。而在此之前,只是电影的发烧友才对姜闻的导演才华竖起拇指。《鬼子来了》无缘内地上映,《太阳照常升起》票房和奖项双惨败,回过头,姜闻只是一味顶着《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光芒,可是这光芒迟早都是要用尽的。

就像张一谋的光芒早被《三枪》之流吸得干扁干扁。姜闻却靠一部《让子弹飞》立地成佛,成为电影圈的一代枭雄。不能不说,视姜闻为偶像的马克功不可没。

说及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