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宠妻为荣 >

第119章

宠妻为荣-第119章

小说: 宠妻为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世他就是这样,毫无征兆地就死了,留下她一个人日日夜夜忍受着无穷无尽的折磨。
    徐令琛……
    纪清漪痛得人都要缩成一团了。
    彩心与慧心大惊,慧心是担心徐令琛真出了什么意外,彩心则是担心纪清漪会不会有事。
    她上前一步,紧紧地抱住了纪清漪,低声道:“小姐,别怕,殿下不会有事的。”
    纪清漪突然一个激灵。
    徐令琛走的时候,她就下定决心,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要稳住,替他守住,怎么一个消息就让她方寸大乱了。
    他并不是只身一人,有罗贵,还有暗卫,还有皇帝派的人,就算真出了意外,也不可能所有人同时出事。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徐令琛答应过她他会回来的,他答应她的事,每一次都做到了,这一次也必定会做到。
    纪清漪反应过来,立马将茶盏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怒不可遏道:“胡说八道!”
    “顾知府,你也是一府的长官,竟然因为道听途说就以讹传讹,我刚刚服侍殿下服了药睡下,殿下明明好好地在府里养伤,怎么就变成凶多吉少了?”
    “顾知府,你是听谁说的消息?谁看见殿下出门了?”
    纪清漪质问的声音一句比一句凌厉:“竟然敢这样造谣诽谤诅咒殿下,简直其心可诛!此种人丧心病狂,如此大不敬,顾知府不将人绑起来治罪,竟然到本世子妃面前胡言乱语!顾知府,你该当何罪?”
    一席话说的顾知府冷汗连连。
    那是无锡知府派来的人,无锡知府又是太子一系的人,他知道太子与宁王世子一直不对付,再加上宁王世子一直不曾出面,他就生出了怀疑。
    糟糕!
    他必然是被人所骗了。
    顾知府赶紧赔罪,说了一车的好话,纪清漪才冷冷地让他回去反省,还说等徐令琛康复了再找他问话。

  ☆、第135章 诈死

暗夜中一人身穿一袭黑衣跪在了徐令检面前:“殿下,已经查到踪迹了,是否要动手?”
    灯光下徐令检的脸色晦涩不明,声音却异常阴森:“按计划行事,不必留情。”
    “是。”
    徐令检又道:“事成之后,所有知情者一律灭口,你知道怎么办吧?”
    问话的时候冷冷地瞥了跪在地上的黑衣人一眼。
    “属下明白。”
    黑衣人言简意赅,回答了这一句,又迅速退出去,将身影隐没在暗夜之中。
    徐令琛与罗贵二人从无锡乘船到苏州。
    清晨的太湖上飘着淡淡的薄雾,远处的青山、田舍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好似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船行在水面上特别的安静,一切都像未苏醒一般。
    等太阳慢慢升起来,湖面上又变了另外一种风光,湖水绿莹莹的,好似一面翡翠雕成的镜子一般。阳光撒下来,在湖面上铺了一层金光。
    野鸭在水面上嬉戏,水鸟鸣叫着从水面一飞而过,景色格外怡人。
    徐令琛看着眼前令人陶醉的山水精致,心头涌起一股淡淡的遗憾:这般好风景,若是漪漪也在,该多好。
    他们是小船,船上只有罗贵与徐令琛两个人。
    船正行着,后面就追来了两只稍大些的船,每只船上各站着五六个彪形大汉,一个个都手中拿着刀,虎视眈眈地瞪着他们,一看就知道是剪径的水匪。
    为首一人脸上带着刀疤,满脸横肉,凶相毕露,被其他人众星捧月一般围在中间,这便是他们的老大了。
    “前面的!”其中一大汉恶狠狠喊道:“停下来。”
    他们人多势众,胆打包天,显然是做惯了这种行当的。
    清晨的太湖还没有什么船只,这些人并不介意徐令琛与罗贵看到他们会有所防备,因为他们知道徐令琛与罗贵只有两个人,不是他们的对手。
    罗贵只做没听见,连看也不看他们,只奋力撑船。
    徐令琛淡淡地瞥了他们一眼,转身进去船舱。
    有几个水匪高声调笑:“哎呦,怎么躲进去了,出来,停船停船。”
    也有脾气暴躁的大叫:“好哇,敬酒不吃吃罚酒,休怪我们哥几个不客气了!”
    水匪的船大,划船的人又多,两只船来的飞快,不一会便一左一右逼近了徐令琛的船,看那样子是想等靠近了跳上来。有两三个人已经站到了船板上,屈了腿半蹲着身子,随时打算跳过去。
    水匪在后面放肆的叫喊,徐令琛拿着丢了手中的凿子,对罗贵使了一个眼色。
    就在水匪跳过来的一瞬间,徐令琛与罗贵不慌不忙,“噗通”两声,两人跳进了水里。
    这一番变故让那些水匪措手不及。
    据他们得到的消息,这两个都是实打实的北方人、旱鸭子,根本不通水性,他们想过两人会反抗,但绝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弃船投水,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哎呀,不好。”
    跳到小船上的人惊呼一声,又赶紧跳了回来,众人去看时那小船竟然缓缓地下沉,显然是漏水了。
    “大哥!”众人看向刀疤脸:“这该怎么办?”
    事情没办妥,剩下的银子是拿不到的,可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
    “慌什么!”刀疤脸很是沉稳,盯着水面看了一会道:“人已落水,必死无疑,回去就说人已经被我们杀了。”
    众人心领神会,哈哈大笑:“大哥说的是。”
    刀疤脸把手一扬,厉声道:“掉头,回去交差!”
    两只船如来时一样飞快地离去了,湖面上平静如初,只有野鸭游来荡去,嬉戏捉鱼。
    芦苇丛中,罗贵一脸的欣喜:“殿下,他们走了。”
    “嗯。”徐令琛的双眸经过水洗,显得格外的黑亮:“我们上岸。”
    “是。”罗贵语气里有着前所未有的恭敬。
    他是宁王的贴身护卫,可谓是前途无量的,宁王调他来徐令琛身边,让他又惊诧又失落,那些一起做事的兄弟也为他惋惜了很久。
    可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觉得这个小主子虽然人傲话不多,却是个精明强干、予智予雄之人,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王爷还要厉害。
    昨天小主子说这里会出事,让他早作准备,他还不信。
    毕竟这一路上他也看了,根本没有人跟踪,他们的行迹也不曾泄露,不曾想果然就出事了。
    罗贵越来越觉得王爷调自己过来并非惩罚,而是奖赏,等待他的也是大好的前途。
    两人上了岸,一阵风吹来,顿觉凉飕飕的。
    徐令琛用手抹了一下脸上的水,问:“衣裳准备好了吗?”
    “备好了。”
    罗贵心里生出一股庆幸。
    昨天让准备的时候,他不以为然,但他本性谨慎,在宁王面前当差也是从不质疑宁王的决定,哪怕宁王的决定再昏聩,他也一样执行,所以他还是按照徐令琛的吩咐把衣裳准备好了。
    “殿下稍等,属下这就取来。”
    话音一落,罗贵就走到走到一棵男子大腿粗的柳树边,轻轻一跃,抱住了柳树,然后手脚并用,眨眼的功夫就爬到了树上。
    从树上扔下了两套肮脏破旧打着补丁的衣裳,罗贵本不知要这衣裳有何用,现在知道了。
    这衣裳太脏太破旧了,他穿是无所谓,可殿下是宁王世子啊,天潢贵胄怎么能穿这种衣裳?
    他从树上一跃而下,正准备劝,徐令琛已经将衣裳换好了,还在自己脸上蹭了一点灰。
    他皮肤白皙如玉,眉目精致无双,这样装扮起来,一点也不像乞丐啊。
    “殿下,真的要如此吗?”
    他眼中的疑虑太明显,徐令琛一看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追杀我的人必不会就此放了心,一定还会查访我的踪迹,只有我们彻底消失了,那些人才会放心。咱们徒步去太仓,这一路不要洗脸,等到地方,也跟正常的乞丐没有区别了。”
    徒步去太仓!
    罗贵抬头看了看天上明晃晃的太阳,有种晴天霹雳的感觉。
    主子受这样大的苦,都是他这个护卫太无能了。
    “快换上衣服,将换下来的衣裳处理了。”
    徐令琛声音里带着笃定:“那些人一定会回来沿岸查访的,此地不宜久留。”
    罗贵心头一凛,赶紧把痕迹抹掉,两人迅速离开了湖边。
    江南发洪水,虽然朝廷有赈灾,但乞丐还是不少,两人一路到了太仓县,路上还结了几个半,徐令检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从那么多乞丐中把徐令琛分辨出来了。
    进入太仓城之后,两人连续三晚夜探太仓粮库,最终可以肯定粮库里空空如也。
    徐令琛早就料到如此,神色还算平静,罗贵却是既吃惊又愤恨:“殿下,这些他贪官污吏胆大包天,丧尽天良,对粮食狼贪鼠窃,简直罪不容恕。今年只是小灾,南疆的战事也不是很严重,若是黄河决堤泛滥,灾民增多,便都指望着粮库里的存粮救灾呢。他们这样为非作歹,贪得无厌,不是要百姓的命吗?朝廷难道就不管管!”
    话一出口,徐令琛的眼神就扫了过来。
    罗贵觉得那眼神冷冷的,意识到自己逾越,忙噤声低头,不敢与徐令琛对视。
    徐令琛眸中却闪过一抹赞赏,罗贵虽然沉默寡言,总算还有几分血性。
    “朝廷管了。”徐令琛眼神幽暗,声音低沉:“每年户部都会派大臣下来查账,但每次来这粮库里的粮食与报上去账册上的粮数都能对的上。”
    罗贵大惊:“这不可能……”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徐令琛斩钉截铁地打断他:“就因为如此,才需要我走这一趟,看看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他既然来了,就绝不白白跑这一趟。
    罗贵看着徐令琛,心中有什么在涌动,却说不上来。
    徐令琛手指在桌上敲了敲,低声道:“可以跟赵大人联系了。”
    “可是……”
    可是我们现在只知道粮库空了,却不知粮食是怎么被半空的,更不知粮食被运送到哪里去了,一头的雾水,这样叫赵大人来,岂不是会打草惊蛇吗?
    这一次不待他开口,徐令琛就主动解释道:“我们这样守着,守再久也查不出什么,因为粮库已经空了,唯有打草惊蛇,蛇出洞了,我们才有机会找到漏洞,将他们一网打尽。”
    “属下明白了。”
    罗贵躬身退了出去,两天之后,锦衣卫镇抚赵扶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江南查账,人已经到达淮安,十天后就要抵达太仓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太仓城。
    太仓粮库的提举、典吏一下子就慌了神,连夜去拜访太仓县令。
    徐令琛跟罗贵在太仓县令家门前的那条路上守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晚上,不仅粮库的提举、典吏去了,还多了十几乘轿子。
    徐令琛知道,这事情总算是有点眉目了,他吩咐罗贵:“去查那十几个轿子是哪里来的。”
    罗贵应声而去,很快就有了消息:“殿下,那些人全是江苏有名的大商户,有的是太仓本地的,也有很多是从外地赶来的,而这些人有一个特点……”
    徐令琛道:“不管他们是做哪一行的,这些人做的生意里必然有粮行!”
    对于自家主子的机敏,罗贵已经见怪不怪了,他问:“殿下,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徐令琛眼眸一闪:“等!”

  ☆、第136章 归来

三天之后,太仓县突然多了很多粮商。
    这些粮商纷纷朝自家粮行里运了许多的粮食。
    到了深夜,这些粮食又原封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