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锦[穿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微澜走进正房,就看到她的母亲姜氏坐在那里等着她。
“母亲”叶微澜轻声唤道。
姜氏看了一眼女儿,叹了一口气开口道“今日林州来人说,你二姑母的身子不好了,来给侯府报信,咱们也去东院看看吧。”
华阳候府的东院,住的是华阳侯府的老夫人李氏,只是这位老夫人不是老华阳候的原配,而是在叶微澜的亲祖母去世后,老华阳候娶的继夫人。如今的华阳候和宫里的叶贵妃,一母同胞,都是离世的老夫人的孩子,而那位嫁去林州的二姑母,则是这位继夫人所生。
毕竟是继室,华阳候和这位继母也没有多少情分,顶多是好好的养着人罢了。只是曾经姜氏怀着叶微澜的时候,这位继夫人想把她娘家的侄女儿给华阳候做妾,后来又让当时本就怀胎不稳的姜氏动了胎气,这才造成了叶微澜出胎里不足,出生身子骨就弱。
姜氏虽然是书香门第,但是性子却极烈,因着这些事,没少给这位老太太没脸,老华阳候自觉亏欠了孙女儿和儿媳,便没有阻拦,这位老太太看清了现实,才收敛了几分。
因着女儿身体的原因,华阳候和姜氏夫妇与老太太的关系更是一落千丈,连面子情都没有了。后来老华阳候过世,华阳候继承爵位以后,这位老太太识趣的提出了自己要在东院吃斋念佛,不用她们过去请安。
姜氏简直快恨死她了,自然也不会客套什么,所以叶微澜几乎没怎么见过这位老太太。
只是这次毕竟不是小事,即使姜氏再怎么厌恶东院的人,也不能不去看看。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只是每每想起女儿这些年来需要小心翼翼的养着的身子,姜氏就心中有一把火在烧。
看着姜氏难看的脸色,叶微澜笑了笑,扯着她的衣袖“母亲宽心,女儿早就没事了。”叶微澜撒娇的和姜氏说道。
姜氏的面色和缓了一些,伸手抚了抚女儿的乌发“若不是当初那些小人,我的卿卿又何至于……”
看着女儿清淡平和的眼神,姜氏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走吧,咱们去东院看看。”
叶微澜轻轻点头,扶着姜氏往东院而去。
第7章 东院
东院位于华阳侯府主院的东边,只是与主院之间有一个花园,隔开了两个院落。
走过繁花盛开的花园,便能看到一扇雕刻着花纹莲叶的垂花门,穿过垂花门,略走几步就看到了东院的院门。
在叶微澜的记忆中,几乎没有这个东院的存在,所以如今看着这个有些陌生的东院,叶微澜的眼中有些许的好奇。
跟着姜氏走进东院,叶微澜发现东院的设计和其他的院落差不多,院子里种着花花草草,春日里,这个花草繁茂的生长着,处处都透着侯府钟鸣鼎食的气度。
虽然和老太太的关系不怎么样,但是毕竟老太太名义上还是华阳候的嫡母,华阳候和姜氏也不会在物质上苛待这位老太太。不待见归不待见,但是这种明显授人以柄的事情,华阳候和姜氏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在这里掉链子。
叶微澜跟着姜氏走进老太太的房间,进门便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叶微澜的眼神微闪,这么厚重的檀香味,进门便能闻到,看来这位老太太确实是在礼佛了。
微微抬头,叶微澜便看到主位上坐了一个老妇人,穿着一身青褐色衣裙,鬓发微白,带着简单的头面。老太太应该是知道了林州传来的消息,此时面色有些担忧的坐着,见到姜氏母女进来,强打起精神,吩咐一旁的婢女准备茶水糕点。
姜氏神色有些淡的接过了丫鬟手中的茶水,微微垂着眼,没有开口。
老太太也知道姜氏这多年一直记恨着她,虽然她在名义上是姜氏的婆婆,只是如今姜氏才是当家主母。而她这么多年退居东院,没有踏出过侯府一步,她如今早已经比不过姜氏了。
况且,林州的女儿如今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按照女儿的来信所说,她免不了还要请姜氏帮忙,她只能向姜氏低头。
知道姜氏的性子,老太太便没有打算先面对她,反而看向一旁坐着的叶微澜。
老太太看了看安安静静坐着的叶微澜,眼中也闪过一抹惊艳。当年她走错了一步棋,与姜氏和华阳候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也失去了老侯爷的信任。只是没想到,当初生下来看着便虚弱的仿佛要养不活的女娃娃如今已经出落的这般出色了。
“这便是微澜了吧,这一转眼你都已经这么大了,还出落的这般标志。”老太太微微笑着,对着一旁安静坐着的叶微澜开口道,做足了慈祥的祖母模样。
叶微澜有些害羞的笑了笑,眼眸微垂,轻轻福身“微澜见过老太太。”
“好孩子,快坐下吧。”老太太笑着道,看着叶微澜又坐了下来,老太太的面色便微微有些变了,感慨道“看到你啊,我就想起了你那可怜的二姑母,她当初出嫁的时候啊,也是你这般的年纪,这么多年没见,没想到她竟然……”说到这里,老太太的神情便有些哀伤,语气哽咽,话也说不下去了。
听着老太太的话,叶微澜安静的垂首坐着,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
姜氏眉眼冷淡,将手中的茶杯往桌上一放,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房中瞬间安静了几分,只剩下众人呼吸的声音。
“老太太只管说您这次想做什么吧。”一片安静中,姜氏平静的开口,语气中有几分讽刺。拿她的宝贝卿卿做筏子,她也真是好意思,姜氏心中冷哼。
老太太的脸色有些讪讪的,只是也知道姜氏的脾气,若她此时不说,便没机会说了,也顾不得面子的问题,老太太开口道:
“你那可怜的二妹妹膝下只有一女如颜,只怕她这一去,如颜的日子就要不好过,不如将如颜接过来养在我身边,即使怜惜她年少丧母,也让老太婆我有几分寄托。”
老太太的话说完以后,姜氏微微垂眸,养一个人而已,侯府倒不是养不起,只是不知道这个柳如颜是什么性子,若是安分守己还好,若像她母亲,太过不安分,终究是个祸害。不过老太太李氏的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姜氏也不好一口回绝她,毕竟外甥女在舅舅家寄居,也不是什么大事,她若是一口回绝,倒是显得太不近人情了。
“我与侯爷商量商量再做决定。”姜氏想了想,开口道。
老太太知道姜氏的性子,她虽然讨厌自己,但是向来说话算话,既然她说会和侯爷商量,就一定不会骗她,老太太便也不多做纠缠。
姜氏带着叶微澜回到了正院,想了想方才老太太提议,看向安静的女儿“卿卿以为如何?”
叶微澜笑了笑,眉眼微弯“左右这位柳表姐过来也不是与女儿作伴的,女儿没什么意见。”虽说她不怎么喜欢那位柳表姐,但是将来她父母双亡,早晚会来华阳侯府,既然是注定了结果,那如今还不如让母亲用来施恩。
姜氏轻轻笑了笑,与叶微澜有几分相似的眉眼中带着几分无奈“你啊!”也是,这位表小姐即使接了过来,也是老太太的责任。
叶微澜明眸弯弯,带着几分平日里没有的狡黠。
虽然不知道姜氏是怎么和华阳候商量的,但是几日后华阳候府便派人赶往了林州。
姜氏也派了自己身边的嬷嬷一同去了林州,虽说这位柳姑娘是老太太的责任,但是她作为侯府的主母,柳姑娘的舅母,她还是要先探探这个柳姑娘的性格,也好做好准备。
叶微澜听说了以后,轻轻笑了笑,便将这件事放下了,总归不管那个柳表姐来还是不来,对于她来说都没有什么影响,不过是侯府里多一个人而已。
东院的老太太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正在院中的小佛堂里礼佛念经。
听到了这个消息,老太太波动着念珠的手微微一顿,眼眸微垂,念了句“阿尼陀佛”。
女儿在给她的信中提到她的身体恐怕支撑不了不多久,膝下唯有一个女儿让她放心不下,所以拜托母亲能把女儿接过来,有侯府作为靠山,将来能给她找一个好人家,便也足够了。
当初老侯爷将她的女儿嫁个了一个穷秀才,李氏的心中便是极为不满,凭什么大小姐可以进宫当贵妃,享受荣华富贵,而她唯一的这么一个女儿,就要下嫁吃苦。
只是她向来左右不了侯爷的决定,只能含恨看着她的女儿嫁出去,即使后来当初的穷秀才步步高升,做到了林州太守,但是在李氏的心中还是意难平。
虽说女儿因为婚事不满意,再没有联系过侯府让她伤心,但是看着信中本来高高在上的女儿被磨平了性子,语气委婉,李氏的心中便只剩下心疼女儿。
只是,她这一生估计是见不到女儿了,只能尽力帮一帮她那可怜的外孙女,帮她在京城找一个好姻缘。
想到这里,李氏又想起了叶微澜那张精致秀美的芙蓉面,若是如颜能有这样一张脸,估计不用她怎么筹划,都能有一个好婚事。
李氏叹了一口气,继续波动着手上的念珠,微微闭上眼睛,喃喃念着佛经。
佛衾中,一个慈眉善目的菩萨嘴角含着一丝笑意,房中清烟袅袅,檀香阵阵。
第8章 心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叶微澜斜躺在躺椅上,懒散的看着手中的书,因着抬手的缘故,袍袖微微滑下,露出子小节藕臂,在腕上水头极好的玉镯的衬托下,显的越发白皙。
一旁绣着东西的白苏抬头看了看天色,看向叶微澜轻轻开口“姑娘,阳光越发强了起来,您还是别在院子里看书了,费眼睛。”
叶微澜轻轻笑了笑“白苏你怎么越发的唠叨了。”这般说着,但还是放下了手中书,微微坐了起来。
白苏抬头看了一眼,见她到底是放下了手中的书,没好气的笑道“姑娘这是嫌弃我唠叨了,改明儿给姑娘换一个不唠叨来。”
“那可不成,少了你的唠叨啊,你们家姑娘啊说不定还不习惯呢?”叶微澜也轻轻含笑,开口道。
一旁的绿绮也笑吟吟开口道“姑娘放心,白苏姐姐才舍不得离开姑娘呢,您要是不要白苏姐姐了呀,她一定是要哭给您看的。”
白苏被她说的脸红,斜睨了她一眼,开口道“胡说什么呢?”
绿绮和她感情好,也不怕她,接着道“上次是谁说要一辈子服侍姑娘的,就算姑娘嫁人了,也要像明玉姑姑一样……哎哎哎,姐姐怎么要打人了。”绿绮话还没说完,就被白苏打断了,对方放下手中的绣活儿就要来打她。
“你这个小丫头……”
叶微澜看着她们说笑嬉闹,脸上也带着笑意,看了看碧蓝如洗的天空,脸上一片轻松。
这样悠闲的日子,在现代的时候可是不少有啊。
说来叶微澜也十分庆幸自己的投胎能力,毕竟这样家世清白,钟鸣鼎食,父母慈爱,兄长爱护的家庭在这古代可是不少见的,也幸亏是这样的家庭,她才能这样懒懒散散的过这么久。
在现代意外身亡以后,她便成了华阳侯府刚出生的小姐。左右她在现代没什么牵挂,白捡来一条命,也想顺心的活,这一世便有些随性。反正她这样的家世,父兄也不用她去争些什么,她小时候身体又是真不好,一家人也就随她了。
一开始听说是大晋,她还以为是那个五胡乱华,分裂动荡的司马晋,后来才知道国姓为秦,是她曾经的历史上不曾学过的朝代。直到听说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