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纪事-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亲们了啊!
第92章
听说谢意和朱娇娥想要在县城里面买房子; 让自家帮着打听一下; 周琳爸爸就笑,“可算是赶巧了。”
都不消再出去打听什么了; 眼下就有一套县城的院子可买。院子的大小规模跟朱梓买的那一套差不多,离的地儿还近。关键是卖的人还是周家能算得上的亲戚家,两相都方便; 价格也好商量。
朱梓也去看了那院子,说实话,除了老点旧点; 其他都还可以; 面积也大。不过呢; 这时候能拿出来卖的也就只有这些老院子了,所以这房子老和旧就是在所难免的事。
价格也算不得多贵,整套下来四千多。因着有周家这一层关系在; 人家屋子里一些拿不动的家具什么的; 都白送了。
很快,这房子就易了主; 眨眼就属于谢意了。
但是呢,谢意这边痛快的将房子给买了,私下里周琳爸爸就问她闺女了; “朱梓这姑父,到底是做什么的啊?”
一个农村的; 能一口气拿这么多钱买一套院子已经算很了不得了。可结果呢,更吃惊的还在后头呢?
犹记得当时听到谢意说; 还得麻烦自己帮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院子时,还想再买几套时,周琳爸爸都被惊的给吓了一大跳。
当时谢意是这么说的,“这不是家里孩子多嘛,买少了不好分。”
这是孩子多的事情吗?关键难道不是你之前说的,还想再买几套?
周琳爸爸隐约记得,当初过来接亲的时候谢家这边可是来了四个娃。难不成按照谢意后面说的,“买少了不好分”之类的话,这家里有四个孩子,就得买四套院子不成?
那朱梓这姑父家,得多有钱啊!
“啊?爸,你不知道啊?”周琳说,“就咱们县有名的那个养猪场,就是朱梓他姑父开的啊!”
是的,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谢意家的那个养猪场,已经在县城小有名气了。
这年头搞养殖的还不多,就以前的那个集体制下的养殖场在前年因为某些原因而关闭了。一跃而起的,就是谢意家的这个了。
周琳爸爸还真就不知道谢意就是县里养猪出名的那户人家。这会听周琳这么一说,方才道,“这就难怪了。”
难怪别人想在县城买一套院子都那么艰难,人家这边却说,孩子太多,得多买几套。
知道了这事之后,周琳爸爸对这事便又上心了几分。不过呢,这年头卖房子的人真心不多。谢意第一套买的很顺利,后面的倒一时半会的还没法子找到卖主。
不过已经买了一套之后,谢意也没那么着急了。
你说你想借钱干啥干啥?哎呀,那还真不巧,我这不刚在县城买了一套院子么!当时手里头还不够,这不又找岳家借了点。
瞅瞅,谢意都说他自个都找岳家借钱了,人家再想借钱,那也说不出口了。反正因为这一套房子,谢意顺利的解决了乡亲们上门来借钱的事了。
至于县城买的那套院子,没多久,谢意就把它给租出去了。
房子租出去没多久,周林爸爸那边又有消息递了过来。
谢意和朱娇娥还当是之前让他帮着打听房子的事情有着落了,两口子收到消息的第二天,送完四小只去学校读书后,立马就开着三轮车又去了趟县城。
结果房子还是没有,不过呢,这回周琳爸爸直接问他们,“愿不愿意租摊位?”
说起来,这几年县城的变化也挺大的。
以前想买点肉得上食品站排队,还得是凌晨就的去。否则去晚了,啥都没有了。当然了,肉是稀罕东西,大家多少都能理解。可就是有的时候想买点新鲜蔬菜什么的,在没有供应的时候,还得走上老远的一段路,跑自由市场去才有的卖。
别看那时候农村人羡慕城里人吃商品粮,有各种各样的票。实际上,不少城里人还羡慕农村的,好多东西自个地里都有产。农村票发的不多,但人家有自留地啊!
所以那时候在城里,要是在农村里有一门实在亲戚什么的,也是很招周围邻居羡慕的。羡慕他们家,时不时有人从乡下送蔬菜过来!
反正呢,各有各的好吧。
也就是后头,来城里卖东西的开始多了。
于是各个住宅小区下面,时不时有人从乡下担着满担子的蔬菜过来卖。他们在下面大声吆喝上几句,住在家里头听到消息的,就一窝蜂的往下面跑。
主要还是怕去晚了,好的就被别人给挑走了。
而周琳爸爸嘴里面的摊位,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的。
这时候的摊位还是以租的形势放出来,是不对外销售的,只能租。但是呢,即便是租,那也分很多种的。比如说,周琳爸爸告诉谢意和朱娇娥,“房子我一时半会的真寻不到,这摊位你们要是看着合适的话,倒是可以租点。”
谁都知道,政策改变之后,处处在发展。县里也在发展和改革,为了更好的管理那些流动的小摊贩,这才有了这些摊位的出现。
很多时候,不管干点什么,有人和没人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就像这一次摊位的出现,有关系的,早早得到了,要是想租的话,可以提前选好位置。
这要没点关系的,等到消息出来后,一些极好的位置,早就被所谓的“内部”给消化掉了。
像周家这种有关系的,能提前得到消息的,也租了一个下来。
租公家的铺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租金便宜,轻易不怎么涨价。基本上除非你自个不想要了,非得转出去,否则就跟买下来差不离了。除了没有那张写着属于你的产权。
所以周琳爸爸问谢意和朱娇娥租不租,没等谢意开口,朱娇娥抢先了一步,“租,指定租!”
而且还不止租一个,趁着租金便宜,位置还有的选的时候,朱娇娥一口气连着租了八个下来!
这次出租的摊位就在县中心,也就是以前的白楼大楼的对面处。两栋楼面对面的,中间拢共就隔了一条大马路。所以这楼的高度也差不多,都是三层结构的。
朱娇娥在一楼租了四间,二楼租了四间。
据周琳爸爸说的,要是不出意外,一楼是用来做菜市场的,二三楼就是买衣服和生活用品的地方。
至于租金,是真便宜。一个摊位一年的租金才一百块钱!
不过呢,每个摊位的面积也不大就是了,每个都是七八平米的样子。
一楼因着是要做菜市场的原因,所以这摊位就一块光秃秃的水泥架子。摊位和摊位之间呢,都刚好留了一条能过人的细缝。
二楼的稍微好一点,起码还用木板给隔开了下。
这么便宜的租金,朱娇娥倒是想签长一点合同,但人家这边最长的合同也只给签十年的。前五年不涨价,后头五年每年上涨百分之十。
没法子签更长时间,朱娇娥有点小遗憾。不过好在后面续租什么的,都有优先原租户的权利。
铺子一租下来,朱娇娥和谢意都忍不住心里欢喜的很。对周琳爸爸,那也是十分的感谢。等到送走欢欢喜喜回去的小两口之后,周林爸爸转头就对周琳妈妈说,“朱梓这姑姑姑父,别看人挺年轻的,胆子倒还真不小。”
摊位是第一回整出来的,具体以后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像周琳爸爸,也是估摸了一下,才租了一个下来。倒是没想到的是,谢意和朱娇娥一口气能租下这么多个。
于是这会子,周琳爸爸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思考了许久,完了跟周琳妈妈说,“要不,咱们再去租一个?”
没道理人家租八个的都不怕什么,他们多租一个就不行了。再说了,一百块一年的租金,是真不贵了。
于是因着谢意和朱娇娥来了这么一出,弄的周家这边不光自己多租了一个不说,下头的两个儿子一人也租了一个回来。
他们自己都是有工作在身上的,这辞职去做小摊贩老板那是肯定不可能的了。租下摊位,也是打着转手做二道房东的意思。
至于朱梓那边,那就更不用说了。早在朱娇娥和谢意过来之前,他就在岳父的帮助下,早早的订好了四间。
四个摊位都在二楼。
一楼菜市场什么的,朱梓没看上。他租二楼的,也不是拿来转手再出租的,而是打算给自己用的。
朱梓都计划好了,到时候自个去南方那边拉点衣服什么的过来卖,生意一准差不到哪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
说一句,那时候公家的门面是真心便宜啊!
我家那边,大部分的亲戚就是做生意的。那时候,能租到公家门面的,现在个个都是大老板了。像那样的门面,除了没有房产证,每年得交租金,其实就跟自己的差不多。
但是呢,转手租出去,一个铺子每个月能挣老多钱。
第93章
可能是前头借钱的事情吧; 让谢意和朱娇娥长了不少记性; 这回在县城里面租了摊位的事情,小两口回到村里后; 一个字也没说。甚至连赵桂英他们都不知道这事。
这倒不是谢意有意去瞒着自个家里人,而是觉得没必要说。像这回租到的摊位,要是不出意外的话; 他们指定不会跑去做什么生意的。所以都托付给了朱梓,让他到时候帮忙租出去就是了。
所以摊位什么之类的事,很快便被小两口给抛到脑后了。两口子这会子一门心思的全放在家里的猪场上了。这主要是最近花出去的钱太多了; 两人私下里都心疼的厉害; 就指望着中秋节前这一批即将出栏的猪给帮着补回来了。
好在猪确实养的不错; 一个个都长得个大体肥的。
一头头的大肥猪拉出去了,又换回来一叠叠的大团结。小两口每回卖完猪回卧室数钱都觉得神清气爽,浑身舒坦极了。
用朱娇娥那话来说; “还是钱搁自个兜里舒服啊!”
对于朱娇娥说的这话; 谢意表示深以为然。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的,一眨眼的功夫; 又是一年中秋节。
许是兜里钱又鼓起来了,今年过节,谢意和朱娇娥买回了不少月饼回来; 还又买了一三轮车的梨和桔子。
之所以买这么多,是因为除了自家要吃; 这不还请了人在猪场工作么!大过节的,谢意这个作为老板的指定得给人发点过节礼的。
除了这些; 谢意和朱娇娥还又买了不少四小只爱吃的零食回来。
东西买的有点多,以致于被赵桂英给看到了,就不免多说了两句,“买这么多,得花多少钱啊!”
瞅瞅那大包小包的,可把赵桂英给心疼死了。要照她的意思,这些所谓的零食又不顶饱,“你费这么多钱买这些玩意,还不如买几斤肉回来来的实在一些。”
面对赵桂英的这些念叨,朱娇娥一贯来是不回话的,只会拿眼神去示意谢意。收到朱娇娥投递过来的目光后,谢意赶紧说,“妈,你昨天早上不是说猪肉吃多了最近有点腻了让我买点鱼回来,咋这会又想吃了啊?那成,明早上杀猪的时候,我让他们给咱多留一些。”
赵桂英被谢意这话弄的一噎,都给忘了自家儿子就是养猪的,家里啥都缺,就是不会缺猪肉!这说肉吃腻了的话,还真就是从自己嘴里面说出来的!这下弄的,赵桂英都不好再说什么了。
于是呢,谢意就偷偷的给朱娇娥递了个眼神过去,示意一切搞定!
搞定了赵桂英之后,谢意转头又跟朱娇娥商量起中秋节给朱家冲那边送节礼的事情了。谢意的意思是,“朱梓岳家